-
1 # 紫荊谷
-
2 # 老魚丸
當你發現有機構時,是不是太慢點,節奏沒有踩對,你要在發現有機構吸籌就要跟,都開始拉昇了,你怎麼知道機構是拉昇出貨,還是拉昇試盤,也有可能是空中加油,總之太有不確定因素,當啟動了,你們都知道有機構,是不是來幫忙給機構接盤,是不是這個理。
我們要做的是,發現機構前的準備工作,每天覆盤,看他橫盤,或下跌,持續有大單吸籌,這樣啟動,我們就可以一些出貨,這節奏很重要,就可以賺錢了。
祝你好運
-
3 # 陸燕青
“ 危牆之下無安卵 ” 。如果機構穩賺不賠,那隻要購買基金即可,做一個基民穩坐釣魚臺。但如果開啟財經網站上的基金頻道,不難發現很多基金的淨值已經腰斬虧損累累。
老股民眼裡往往有“強莊”和“弱莊”之分。比如目前運作“東方通訊”的機構資金,就是屬於“強莊”;還有一些股東持股明細中有不少機構資金的股票,往往不漲反跌,這就是“弱莊”之為。所以跟著“機構投資”,這些年被實踐證明沒有多少賺錢的機會。
而且,當普通投資者得知某個股票有“強莊”介入,此時再買進股票大機率成接盤俠。證券市場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的事情太多,否則亦不會出現“一賺、二平、七虧”的統計資料。
在漫長的熊市中,跟了誰都沒有用;何況很多機構的資金來自融資,需要支付利息;反而沒有散戶自有資金的優勢。基金還有護盤任務,為了完成上級的任務,不惜虧本買進,所以其市場風險並不亞於散戶自己操作。
如果標題成立的話,投資股票只要翻開證券軟體中F10,挑選那些機構資金較多的股票投資即可。然而,資本市場沒有這麼簡單,否則證券及基金公司,就無需招聘博士了,此乃市場各方鬥智鬥勇之處。
-
4 # 使用者105529140943
沒有人是萬能的,也沒有機構是萬能的,與其追隨機構不如追隨趨勢,趨勢是機構和散戶們反覆博弈後反映的表象。追隨機構和趨勢都有個共同問題,當你發現股價執行趨勢或機構的活動的時候是否已處於趨勢的末端,有可能當你認為自己找到機會的時候上漲已是強弩之末,你一衝進去只是開心幾天然後巨大轉折就來臨,機構和散戶一樣,在趨勢面前有時是弱小且蒼白無力的,與其去追,不如在熊市來臨2-3年後在指數低位分批購買指數基金,放棄任何預測,等待牛市的高潮,收割離場。
-
5 # 股三豐
對於你的問題我有一個反問,你怎麼知道那一定是機構的真實交易,是否是對倒出貨或者掩護其他機構遊資出貨?要知道這些都是機構慣用伎倆。
我本身跟你一樣很喜歡交易,不知不覺炒股已經四五年了,你的這種思想我很久之前也有,你可以想想,如果這種方式可以賺錢那不是大把的人都發財了。不過股市都是一個慢慢學習的過程,有這種思想說明你在思考,但是一定找到屬於自己交易模型。我也不是什麼高手,但是可以給你幾點建議:
1.不瞭解的行業不投;
2.看不懂的票不投;
3.被熱炒過股票不要繼續追高;
4.設定止損價位,堅決執行!
炒股的方式有很多種,但是這幾點是不變的,哪怕是有例外,但是百分之九十情況是沒問題的!
-
6 # 使用者111256982427
跟莊是散戶的方向,但是,跟遲了有風險,要有辦法在最早發現牛股基因,而不是等到財報,而且,要有辦法看清逃莊。
-
7 # 琅琊榜首張大仙
我的觀點可能有些不一樣,我覺得不會!因為跟著機構本身就是一件非常難做到的事,除非機構想帶你玩,要不然大機率是要跟錯的,跑偏的!所以我認為最好的投資策略還是站在機構的角度看待問題,根據A股的規律和週期進行投資!!
簡單的說如果把市場劃分成一個強弱檔次的話,那麼就是熊牛的週期規律排第一,主力排第二,遊資私募排第三,散戶墊底!所以說市場是最大的,無論散戶也好,遊資也罷,甚至機構和主力都是要根據市場的節奏和週期進行投資的!就算你能跟著機構做,機構不隨市場而一意孤行,那最後的結果還是輸!!
就像2018年,99%的機構,散戶,私募,甚至基金多處於虧損狀態,那麼跟著機構做能賺到錢了嗎?所以我們要戰勝的不是機構,也不要盲目跟著機構,這樣只會丟失自己的策略和操作體系!我們要了解的是股市的漲跌原理,規律和週期,利用這種大規律的方式幫助我們盈利!就好比熊市底部區域佈局,在牛市裡逢高獲利,其實機構和主力也是這樣做的,只不過比我們更會佈局,更懂得在牛市裡鎖定盈利而已!
而散戶則是一個漫無目的的,不分春夏秋冬的買買買,當然在熊市底部到來之前,資金殆盡眼睜睜的看著機構和主力拿籌碼,在牛市到來之前把手裡帶血的籌碼拱手相讓換取資金,最後在牛市的高位再次接盤!所以散戶 錯在不瞭解股市,不瞭解週期,總是在錯誤的週期裡做錯誤的事,這與跟不跟著機構沒有關係,而是要解決自己的認知問題!
-
8 # 孟可的思想空間
跟著機構投資未必會賺到錢。
這是因為有三個原因:
1 機構有時也會虧損,甚至鉅虧。
比如樂視網公告大虧,股價連續跌停。其中被套牢的機構無數個:有基金、有投資公司、有券商。。。誰說機構必賺?
以前美國有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與索羅斯的量子基金公司齊名,是國際對沖基金的巨頭。其中的管理者都是國際金融業的精英和天才,甚至包括獲得過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著名經濟學家,但是最終也是破產倒閉了。上百年來,國際上破產倒閉的機構數不勝數,估計有一半的機構都破產了。
在A股上次的5000點大跌中,有數不清的私募倒閉被清盤。去年的行情中也是大多數的機構都賠錢。
所以千萬不要以為機構就是戰神,機構投資虧錢的時候也非常多。
2 機構投資的品種非常多,散戶沒有實力進行復制
機構信奉的是資產管理組合。比如保險公司,不僅買股票,還買房地產、債券、甚至投資於實業。因此保險公司即使股市投資虧損了,其它方面的資產也會有收益。機構賺的一般都是各種資金的總收益,這樣才能迴避投資風險。
3 機構的動向很隱蔽,散戶跟從難度極大
有的機構是做短線的。當公告其入駐某股票時,散戶蜂擁而入是地,機構很可能會反身突然賣給散戶,使散戶措手不及。絕大多數散戶都無法獲得機構的實時動向,也沒有分析機構動向的技巧。
總之,散戶不要去跟從機構。散戶做好功課,自己的投資策略就很好。史上最大的散戶利弗摩爾就從來不跟從任何機構,卻取得了驚人的財富。
-
9 # 轉身把歌唱
四個人麻將館打麻將,每人一百資金,等打完算賬原本四百總資金只剩三百八,總賬是輸了的,這是其一;其二,假如四個人都贏難道讓開麻將館的老闆輸錢?
-
10 # 馨月說財經
散戶和機構主力的關係就是羊與狼的關係。A股市場開創初期的十幾年市場存在普遍的機構坐莊的行為,所以,很多投資者就養成了一個習慣,跟著主力走,主力吃肉咱喝湯之類的想法和做法,但是跟著主力炒股,並不一定能賺錢。可能還會大虧,最終被主力引到高山站崗。
1、市場系統性風險下,機構和散戶一樣悲慘
2001年滬指2245點之後,市場進入長達五年的熊市,許多主力機構也折戟沉沙,極端週期機構也一樣被套,也會大幅虧損;6124點之後市場一年就掉到1664點,主力機構也一樣深套其中;5178點也是如此,去年私募公募的業績都不忍目睹。如果不能洞察到市場的系統性風險臨近,跟誰也無法賺錢。
僅去年私募基金就倒閉了幾百家,如果放大到國際市場來看,華爾街平均每年也至少有15%以上的基金倒閉,所以緊盯機構操作也不一定是成功的辦法。而在熊市過程當中基金倒閉的機率就更大,因此操作的關鍵還是需要建立一套適用的投資架構,這個投資架構或者是適合於自己選股,或者適合你去選擇善於投資市場的基金。
2、正常的市場週期主流機構也一樣出現虧損,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出現嚴重問題,機構深套其中的例子舉不勝舉。
近的是樂視網,神霧環保等股票都出現機構大量被深套的情況。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後,伊利股份鉅虧,股票被拋售,股價一路狂跌,市值一度只有幾十億。2018年疫苗事件長生生物也把機構一網打盡了。
投資要懂得在市場低估階段或者錯殺階段敢於買入,持有並堅持下去。投資不是追隨別人的腳步,而要學會洞察市場的變化,把自己成熟的投資理念和變化莫測的股市狀況融合起來,保持適度的靈活性,並且在不同的週期嚴格評估與調整投資組合,以利於更好地獲利。
3、資訊的不對稱性與不透明容易導致虧損。
跟蹤機構還存在著資訊差異,行情在關鍵的時點往往會瞬息萬變,投資者跟蹤機構會出現時間差,這會給投資帶來諸多不可測的負面因素,而投資就是儘量避免不透明資訊,規避不可測因素地產生,這是風險控制的要素之一。
綜合上述,跟隨機構投資,也存在諸多風險,如果投資者選擇的是被動交易策略,那麼就不如去買入滬深300或者中證500等指數基金ETF,這比跟蹤機構操作盈利的機率更高一些。
回覆列表
真有賺錢的事人家會告訴你,機構帶著散戶賺誰的錢去。資本就像餓狼一樣真有肉還會缺錢。
需要帶著散戶賺錢的機構,你就沒懷疑過他的出發點。迷信救世主思維的人在生活面前就是本質上的投降主義,這種人不建議接觸投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