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sunjin6278
-
2 # 靈蛇觀史
花木蘭代父從軍十二年竟無人識破,這令許多人質疑她的身材長相聲音都像男人。然而,《木蘭辭》中“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驚忙”一詞活靈活現的展現了眾人當時的神態,哪就是怎麼也不能相信與自己相處十二年的夥伴是一個女子。如果一個身材長相聲音都像男人的人比如眾所熟知的黑旋風李逵,身材、長相、聲音可謂是地地道道的男人,此時一身女裝,一定會令夥伴捧腹大笑,而不是驚忙,所以木蘭從軍無人識破,與長相無關。
花木蘭是一個虛構的人物。我想說花木蘭的故事源於《木蘭辭》,這是北朝民歌,宋郭茂倩《樂府詩集》歸入《橫吹曲辭·梁鼓角橫吹曲》中。而其人僅限於《木蘭辭》和一些野史中記載,如此一位眾口傳唱的人物,在正史中怎麼會沒有任何記載呢?由此推測,花木蘭只是一個虛構的人物。既然是一個虛構的人物,就象金庸小說中的許多大俠一樣,只要作者願意,她可以上天入地,可以飛簷走壁,可以有蓋世神功,可以萬人敵,代父從軍十二年無人識破,作者自然也會這樣安排。
《木蘭辭》中給了木蘭不被人識破的條件。其一,“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可見木蘭的父親是曾經上陣作戰,而且不止一次的上陣殺敵。由此我們可以得出,木蘭出身于軍人世家,耳濡目染,臨陣殺敵一定有過人之處,令人無法相信這是一個女子所能具有的才能。其二“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木蘭沒有哥哥,姐姐肯定是有的。木蘭願意代父從軍,這是無容質疑的,但是木蘭的父母怎麼就會同意一個弱女子代父從軍呢?且木蘭也不是家裡的長女,輪也輪不到木蘭出征。可想,木蘭從小一定很頑皮,而且所作所為象一個男孩子一樣,不愛唧唧復唧唧的織布,而是願意跟隨父親舞槍弄棒,且小有成就,估計三五個大漢也不會是她的對手。在軍中是尚武的,木蘭擁有一身的好武藝,自然沒人敢小瞧她,也不會有人把她往女人的身上想。
《木蘭辭》中已經給出了十二年無人識破的理由。“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意思是雄兔騰空時兩隻腳時常動彈,雌兔騰空時常眯著眼睛,兩隻兔子並排跑,誰能分辨是雌兔,雄兔。直白的解說,日常生活中,我以我待嫁閨中的少女所作所為,自然會認為我是女人。我和你們一起上陣殺敵,建功立業,巾幗不讓鬚眉,誰能夠想到木蘭是個女子呢?
由此,我認為,從作者虛構花木蘭這個人物開始,就已經想到了一定會有人質疑:木蘭從軍十二載難道就沒人會發現木蘭是女扮男裝嗎?所以在《木蘭辭》的最後給出了合理的解釋。與木蘭的長相絲毫的沒有半點關係。
純屬個人觀點,不喜狂噴。與你一起遨遊歷史長河!
-
3 # 品讀春秋001
很多人對《木蘭辭》這首北朝民歌都耳熟能詳。《木蘭辭》描寫的是北魏和柔然國之間的戰爭。北魏和柔然本來都是鮮卑族,鮮卑族的一個部落跑到北方建立柔然國。和匈奴一樣,誰都不願意在苦寒之地長住,為了爭奪生存空間,北魏和柔然開始了長達百年的戰爭。而《木蘭辭》描寫的戰爭發生在公元391年至402年這十二年的戰爭。
這在詩文中也有印證——“從軍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那為何在這十二年的時間裡,沒有人發現花木蘭是女兒身?
一、女性特徵不明顯。古代從軍必須成人以後,女子及笄之年是十五,男子弱冠是18歲,木蘭女扮男裝參軍,年齡至少是18歲。在我們今天,18歲的女孩,第二特徵已經很明顯了。而在古代由於連年戰亂,在河北、河南一代的老百姓生活艱苦,營養缺乏導致女性的第二特徵不明顯。
為了對付柔然的侵擾,北魏皇帝規定每家出一位壯丁參軍,可汗連下十二道命令,卷卷有爺名,怎奈父親年邁,無法出征,自己沒有兄長,下面還有年幼的妹妹和尚在襁褓的弟弟。無奈之下,木蘭鋌而走險,決定代父出征。
二、那在軍營裡面沒有被發現自己是女兒身嗎?
女扮男裝,代父出征,本身就是欺君之罪。在軍營裡花木蘭肯定是捂的嚴嚴實實。別人在河裡洗澡,她肯定是不敢進去嗨,自己成夜深人靜的時候偷偷的擦洗一下完事。上廁所、來例假的時候,也是自己偷偷的解決。再說,長期艱苦的軍旅生活,導致內分泌紊亂,例假來的自然就少,這樣又減少了暴露身份的機會。
常言道,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古代作戰,為了增強戰鬥力,經常會把同鄉、父子、同組兄弟編成一個作戰單元。假如周圍的人知道了木蘭是女兒身也不會說出來,為啥?因為木蘭的舉動本就是欺君之罪,會株連九族,說出去了,自己也活不成。不如把這件事埋藏在心底,等到戰爭結束,或者萬一木蘭戰死沙場。
而木蘭憑藉自己的機敏和戰鬥力,不僅活了下來,還立了軍功。當時北魏皇帝肯定要賞賜她做官,讓她做尚書郎,確切地說應該是兵部尚書郎。而花木蘭再也不想過這種女扮男裝的生活,心裡只有一個目標——戰爭結束了回家團聚,過一個女孩子應該有的生活。
騎馬千里歸鄉,卸下軍裝,進入自己的閨房,梳妝打扮幾個小時之後,一位亭亭玉立的美女出現在眾人面前,一舉驚呆了眾小夥伴。
北魏皇帝聽說之後,下召花木蘭入宮,想納她為妃,木蘭不從,自盡而死。忠烈之舉,被後人敬仰。
-
4 # 月輪皎皎
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但是我覺得就憑詩中這幾句話就知道花木蘭是女生,“東市買俊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因為只有女生才會為了買幾樣東西把東市西市南市北師都逛遍了。
這當然是一個玩笑,那麼為什麼木蘭女扮男裝就沒有人會識破她呢?要知道現在古裝戲裡女扮男裝總是很侮辱觀眾智商的,把頭髮紮起來就說自己是男生,遇到心上人就把頭髮披下來說明自己是女生,眼睛上的眼影和睫毛膏都沒有擦掉。
那麼木蘭有什麼特點呢?
我覺得第一是大家沒有她是女生的意識,因為從來參軍打仗都是男生的專利,從來沒有女生這麼做過。就比如我們身邊假如生活著一個外星人,他的舉止有些怪異,那我們也只會覺得這是一個有怪癖的人罷了,因為我們想不到身邊藏著外星人,所以花木蘭的戰友也是根本就沒有往這邊想,況且木蘭作戰勇敢,屢立戰功,她的戰友們肯定覺得這是一個相貌英俊的帥小夥罷了。
第二,木蘭參軍並不是軍隊裡面無故多出一個人,因為花木蘭是代父從軍,“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木蘭是頂著父親的名字上戰場的,軍隊裡面她的檔案就是父親的檔案,估計將軍點個名木蘭就可以喊到,將軍就點下一個人了,也沒有仔細核對這到底是不是花名冊上這個人。
第三,木蘭個人素質高,木蘭在戰場上肯定沒有小女兒的姿態,而是一個英姿颯爽的戰士,她和夥伴們一起衝鋒,一起殺敵,一起立功受獎,直到戰爭結束皇帝要給她賞賜都沒有發現這是個小女孩,而且詩的結尾那句“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蘭看著吃驚不已的小夥伴肯定特別得意,所以可以看出木蘭的性格也是很調皮很豪爽的。
綜合以上原因,木蘭沒有被大家發現是女孩也是正常現象,中國家喻戶曉的女英雄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投身到為國家奉獻的事業中來。於是我想起了毛主席的詩句: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
回覆列表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這是中國南北朝時期北朝的一首民歌《木蘭詩》裡的一句話。這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十二年,沒被別人發現是女兒身的原因。
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大家已經都很熟悉了,在非常熟悉的情況下,不禁要深究一下這個故事的真實性,鑽一下牛角,一個女子代父從軍在外十二年,與男兵同吃同住同作戰,十二年啊!要說十天半月還說得過去,十二年,什麼概念?戰友們怎會發現不了她是女兒身?這讓我們不能不懷疑故事的真實性,如果這只是個根本不存在的傳說,那就沒必再追究了,如果在歷史上真的存在這件事,長期與男兵們在一起生活作戰,吃穿住行,女人的特徵、女人的生理、女人的言語等等不可能不暴露的,又怎能不被男兵們發現呢?我們知道,古代無論男女,頭髮都留得很長,女人想變成男人的髮式,那是很容易的;古代士兵都是穿盔戴甲,衣裳在裡面,不露肌膚,男女都穿著這樣,也不易辨識;木蘭身為女兒身,但因自己出身軍人世家,從小練武,極有可能長相很像男子容貌,也就是假小子一類的女孩兒,讓人辨不出男女;從《木蘭詩》中“東市買俊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的情況看,木蘭的父親以前有軍功,這次徵他出徵,極有可能是做軍官或騎兵,木蘭代父從軍,作為軍官或騎兵,一說是傳令兵,由於兵種的特殊性,和普通士兵一起吃住的情況不多,也不易被發現;作為騎兵,古代在軍陣中休息一般都是馬不離鞍,身不卸甲,與戰馬同吃同住,以備緊急情況,單獨休息一處的時間會更多;雖然如此在駐紮的大軍營寨中,即使騎兵也會幾個人共住一個營帳的,也許這時木蘭都是和同鄉人在一起,大家都知道木蘭是女兒身,都為她保密,甚至會幫助木蘭克服男女不便的尷尬處境;在長期的戰爭環境裡,生存條件異常艱苦,山高谷深,風霜雨雪,缺衣少糧,槍刀劍戢,血肉橫飛,讓男人變得更男人,讓女人變得更不像女人,在熟悉的戰爭環境裡,木蘭就會更好地隱藏自己。
如果木蘭代父從軍故事屬實,更說明自古以來,巾幗不讓鬚眉,女人能頂半邊天,男人能做的事,女人同樣能做到。木蘭從軍,體現了木蘭保家衛國的英勇氣概,也表現了她孝敬父母的情懷,永遠值得我們後人學習和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