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輕兵器愛好者
-
2 # 國平軍史
無論是MG34,還是MG42,都是相當有名的槍械,全是二戰時期,德軍的制式通用機槍,發射7.92x57毫米大威力毛瑟彈,既能在千米距離內輕鬆擊穿人體,又能在此距離打穿輕型裝甲目標。
作為德軍步兵班最主要的火力輸出單元,憑藉每分鐘千發以上的射擊速度,令盟軍在戰場上吃足了苦頭,聽到MG34特別是MG42機槍聲,就精神高度緊張,北非突尼西亞與美軍幹了第一仗,就令許多美國大兵精神崩潰,“希特勒電鋸”名聞遐邇。
(MG34帶彈鼓的輕機槍狀態)
MG34,是由原MG30機槍改裝而來,將原有的彈匣供彈改為50/250發彈鏈供彈,或50/75發彈鼓供彈,加入槍管套及提高射速到每分鐘900發左右,但由於射速高,槍管較易過熱,也較易出現故障。
配兩腳架時,MG34全重12.1公斤,有效射程800米;配三腳腳時,全重19.2公斤,有效射程1000米,採用單、連發發射方式。
儘管MG34作為全球第一款通用機槍,可謂理念非常領先,但由於槍械結構複雜,導致製造工藝複雜,要耗費更多的工時和材料,造成全槍價格昂貴,生產數量嚴重不足,無法滿足戰時德國防軍的裝備需求。
(MG34發射7.92x57毫米大威力毛瑟彈)
有鑑於此,德國在MG34的基礎上,開發了工藝相對簡潔,價格低廉,效能大致相當,一定程度上有所反超的MG42通用機槍,成了二戰時期,德國防軍步兵班最強大的火器。
MG42的生產就是為了取代MG34,採用了大量金屬衝壓工藝製造技術,不僅節省材料和工時,槍械也更加緊湊,此槍經實戰證明,其效能在MG34之上,在前線陣地戰時,能有效壓制對方的輕重機槍火力,能勝任德軍基層部隊的戰術需要,具備相當出色的火力壓制能力。
(MG42帶三腳架和彈鏈時重機槍狀態)
自1942年MG42機槍裝備德軍開始,到1945年二戰結束,此槍共生產了70萬挺,一說100萬支。
作為論壇軍迷,根據自身所掌握的資料,個人更傾向於MG42機槍生產和裝備總量為70萬挺,而由於槍械結構複雜,導致生產工藝複雜,價格昂貴,生產數量一直無法滿足德軍使用的MG34總生產和裝備數量為30萬挺,MG34和MG42兩者總產量為100萬挺,比較符合二戰時期德軍的裝備使用情況。
-
3 # 前沿陣地
MG42機槍更多,由於MG34成本過高,而且工藝麻煩,製造過於困難,其過低的產量已經嚴重影響了作戰範圍越來越大的德軍部隊的作戰,所以德軍才推出了簡化版的MG42機槍。
MG34機槍質量較小,體積大大縮減,所以很受德軍步兵的喜愛,是德軍步兵部隊的火力核心。但是MG34製造極為困難,其外部遍佈散熱孔,而且槍管前後厚度不一,加工起來工序繁多難以迅速完成,同時防塵效能較差。
後來德軍面臨越來越大的武器需求,連繳獲的捷克ZB26、ZB53等機槍都開始裝備使用彌補火力了。而MG34依然產量不足,此時德軍高層意圖研製一款簡化版的MG34,這就是後來的MG42.
MG42使用了衝壓工藝,製造更加方便,產量迅速上升。二戰中德軍的MG34產量共35萬支,而MG42則接近50萬支,而考慮到MG34生產時間更長一些,兩者產量差距不是很大也就很好理解了。
不過二戰後期MG34並沒有停產,主要是由於坦克機槍等角色,更適合體積較小的MG34來擔任,MG42對於這個角色明顯不合適。
-
4 # 光芒萬丈34957
打仗都會死人的,士兵也怕死,都要有一個理由才能讓他們甘願去死。
二戰日軍給士兵一塊布條綁在頭上,喊著為了天皇而去送死,屬於精神上武裝,所以日軍不注重機槍的研究,不注重機槍的效能,不注重士兵的感受,研究出的機槍都笨,重,傻大個。
美軍給士兵去死的理由是為了民主自由,強調士兵的個人保障,只有讓士兵吃飽喝足,有打不完的彈藥,吃不完的午餐肉,士兵父母才不怪國家讓孩子沒尊嚴去死,所以美國強調士兵單兵火力要領先對手,機槍口徑要大於對手,士兵父母才不會怪罪國家讓孩子輕易去死。
德軍不同,因為國小人少,強調武器高,精,尖,機槍必須一槍多用,士兵必須一專多用,所以設計出的機槍,快,準,狠,一人用是輕機槍,兩人用是重機槍,三人用聯體機槍,領先對手一個時代,士兵也就無法推脫,不去上戰場。
二戰武器設計,日本是以精神為本,美國是以個人為本,德國是以武器為本。
所以設計出的武器也就不同了,日本武器因不注重人,而設計岀各種不符合時代的機槍。
美國因注重個人,設計出了各種不同的連射武器,各種大口徑機槍。
德國因注重武器效能,所以只要是德國造必是精品,心領先對手。
-
5 # 卡扎拉
MG34
mg34由德國著名的毛瑟兵工廠於1935年開始生產,該槍發射德國或波蘭毛瑟98式7.92mm槍彈,射速900發/分。mg34經過後面的改進,還生產了mg34/41,該槍射速提高至每分鐘1200發,但是該槍只生產了很少一部分。同時還有車載的mg34-T,與mg34的區別就是槍管上沒有散熱孔。還有機載的mg81也是mg34的改型,擁有1600發/分的射速,從1940年開始生產到1945年德國投降該槍一共生產了5萬餘挺。
(德軍正在操作mg34重機槍)
地面部隊的mg34從1935年開始生產到1945停產一共生產了約30萬挺,包括空軍用的mg81,一共是35萬餘挺。
(車載mg34通用機槍)
MG421942年德軍前線已經達到了白熱化的狀態,各種資源也顯得不怎麼夠用了。於是德軍尋求一種能夠比mg34更加容易生產的通用機槍。於是大量使用衝壓件的mg42出現了。該槍比起mg34減少了百分之五十的生產時間也減少了百分之二十多的生產成本,比起mg34更輕射速更快。同時,在槍管嚴重發熱的情況下可以快速更換槍管。mg42的改型有mg42v、mg1、mg3、mg74等等,但是由於其改型不是生產過少就是戰後生產,所以這裡就不討論了。mg42由格羅斯富斯公司、毛瑟兵工廠、古斯特洛夫工廠和其他一些不知名的工廠生產,在1942年就生產了1萬8千挺,後來隨著德國戰事吃緊和動員令的釋出,在1943年生產了約11萬7千挺,在1944年生產了21萬2千挺,在1945年的短短5個月中也生產了6萬2千挺。所以,從mg42開始生產到1945年5月德國投降大約生產了40餘萬挺。
(mg42也曾經到過我人民解放軍得手中,圖為解放軍戰士測試mg42)
所以總的來說還是簡單易生產的mg42生產的更多,由於mg42效能的優異,所以直到戰後還生產了許多的mg42的改進型號,目前仍裝備世界上幾十個國家,直到現在其一共生產了上百萬挺。
(豹二坦克上的MG3)
-
6 # 瘋狗的輕武
MG34的銑削加工雖然繁瑣,但好歹生產的早。雖然1942年開始逐步被MG42這種衝壓工藝的簡化版取代。但是MG34換槍管方式和MG42有點不同,看下面的動圖可以知道MG34是翻轉槍身後部之後,直接抽出槍管,而MG42是側開。
對於步兵來說兩種方式都挺好用的,但對於坦克的同軸機槍和航向機槍而言,就沒空間給你側開了。因此,在1942年MG42裝備步兵之後,MG34還是繼續為坦克生產的。
34的總產量45萬挺
而MG42的總產量為40萬挺,兩者差不太多
回覆列表
MG34和MG42都是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大量使用的兩種通用機槍,但是由於加工難度,生產成本等的關係,MG42通用機槍的數量可能更多一點。但實際數量我估計差不了多少。畢竟MG42通用機槍研製的目的就是取代MG34通用機槍,但是由於MG34數量比較大,不但步兵有使用,還有各種車輛,坦克,飛機上安裝了MG34機槍,直到戰爭結束,MG34機槍的保有量還有不少。
不過MG42相比之下數量就更多了,MG34總產量月三十五萬支,而MG42機槍的總產量達到了四十二萬支,從產量上就體現出了一定差距。而且MG42機槍槍身大量採用了衝壓部件,減小了生產成本,生產工時,有利於在戰時大規模生產。據說生產一挺MG34機槍所需要的工時是150個,而MG42所需要的工時只有一半,為75個。生產一挺MG34機槍的成本是327馬克,而一挺MG42只需要250馬克。儘管如此,德國並沒有就此停產MG34,而是一直生產到了戰爭結束。
但是在戰後,MG34就基本被淘汰了,但是MG42卻還在繼續改進之中,現在德國聯邦國防軍所使用的MG3通用機槍就是MG42機槍的現代化改機版本,還有奧地利使用過的MG74通用機槍等等。
MG34使用的是相對複雜的槍機迴轉閉鎖,並且採用了隔斷式閉鎖凸筍,而MG42採用的是滾柱閉鎖。槍機迴轉閉鎖的加工難度確實比滾柱閉鎖要高一點,滾柱閉鎖需要特殊照顧的只有那兩個滾柱,而槍機迴轉閉鎖需要加工旋轉槽,隔斷式閉鎖凸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