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李阿冰

    南沙現在的定位是城市副中心,有人說南沙不會成為廣州的中心,但南沙必將成為廣東省的中心。這句話雖然有些誇大,但現實意義上也有其可能性。

    南沙位於廣州的最南端,是西江、北江、東江三江彙集之處,與東莞、中山、佛山等地區接壤,幾乎就是整個珠三角經濟發展的中心地理位置。

    南沙是珠江通向海洋的通道,廣州唯一的出海通道,甚至是連線珠江城市群的中心樞紐,這樣的地理位置,你服不服。

    如今粵澳港大灣區已經上升為國家經濟戰略,南沙未來極有可能上升為“自貿港”方向。

    並且近年來對南沙的規劃力度越來越大,地鐵、交通等設施一直在穩步加速推進中。

    今年廣深港高鐵將全面通車,屆時,南沙到香港只需要28分鐘,到廣州市中心坐地鐵也僅需要半個小時。

    而且南沙還有一點巨大的便利,就是政府中央對它的巨大投入,包括大量的央企,高新技術產業的投資等;還有巨多大型製造業,比如廣汽、中鐵、東方電氣等企業。

    他在招商引資、港口優勢等方面更是其他地區無法比擬的。

    其它的建設,還包括3所醫院入駐南沙,濱海中央商務區的建設,以及南沙通用機場的跑道投入使用。

    如此的南沙,你有什麼理由不相信它會騰飛,它一定會飛快的騰飛,他的未來恐怕是我等北方城市無法比擬的。

  • 2 # 和鳴8

    謝謝邀請!題主所指的南沙,應該是中國海南省的三沙市。三沙市是中國最年青的地級市,也是中國跨範圍最大的地級市,由西沙、中沙、南沙三大群島組成,雖管轄範圍大,但陸地面積很小,這些島嶼很多都是暗礁,不能居住,也很難發展工農業生產,所以三沙又是中國人口最少的地級市。三沙所位於的南海水域,資源極其豐富,漁業水產、石油、鐵錳等金屬礦產,尤其是可燃冰,儲量極豐富。三沙在國際海洋交通上意義重大,是印度洋通往太平洋許多重要航線的必經之地,日本、南韓等將其稱為“海上生命線”。中國對三沙市的建設力度逐漸加大,主要是基礎設施,如港口、機場、電站、航標塔、儲物場、中轉站、道路及民居等,當然也包括一些軍事設施。三沙處在熱帶,旅遊資源豐富,目前己開發多條旅遊線路,赴三沙旅遊的人越來越多。三沙未來發展前景十分廣闊,以後完全可取代馬爾地夫、印尼、馬來西亞和泰國的旅遊,成為旅遊天堂。

  • 3 # 智慧敏行

    南沙後發優勢凸顯,伴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規劃出臺。南沙的發展依託廣州大中心的核心地位,南沙在廣州的發展定位明確。南沙自貿港2017年貨物總吞吐量達到5.8億噸、集裝箱吞吐量超2000萬標箱,進入全球十大港口行列。

    南沙的地理位優越,在珠江出海和珠三角地理幾何中心,南沙港地圖位置如下圖:南沙作為廣州千年商都,因港而興、廣州因南沙而再次起航新航運中心夢想而偉大。南沙在廣州的區位優勢突出。有國家級新區和自貿區雙重優勢,南沙不僅賦予更多的探索和現代試驗區的使命感。從2015年自貿區掛牌至今,南沙作為廣州國際航運樞紐承載國際航運中心核心地位。國際大港口已形成,南沙著力構建高新現代產業體系,強化國際航運航空科技創新三大戰略樞紐功能。

    南沙是省會城市廣州通往世界海上綢之路的起航點。南沙是撐起千年商都廣州的新時代和新未來,南沙更是因港而立、因港而興、港口自貿區就是南沙的發展優勢。廣州學界學者認為南沙的發展離不開人口產業。只要有人口和產業集聚南沙才有支撐發展的成功機遇。

    倘若南沙的發展動力後勁不足,廣州千年商都珠江口經濟帶的優勢地位將產生動搖。廣州近年提出國際航運樞紐、網路城市、南沙將承載這一使命。作為珠三角擁有最優越條件的南沙自貿港後發優勢前景值得期待。據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教授鄭天祥分析,珠三角貨運量大都集中在佛山、東莞而且兩地都緊靠南沙港,南沙還有具備建設自貿港區所需的大量土地資源空間優勢。

    三大自貿區的定位各自有側重,互補錯位發展。相同之處三者都作為促進粵港澳合作的重要載體,從區位優勢看前海和橫琴緊鄰香港、澳門在對接港澳前海橫琴佔據得天獨厚的優勢。橫琴的面積106.46平方公里,橫琴作為澳門後花園正好為澳門產業發展提供新的發展空間,橫琴作為珠澳打造中醫藥谷、中藥產業、金融產業、會展業、保險、科技產業園孵化中心基地等。

    前海深港合作先導區、體制機制創新區、現代服務業集聚區、重點發展創新金融區、創新為核心現代服務業。前海面積僅有18.04平方公里是三個自貿區面積最小的區域

    末來的南沙依託廣州省會城市的優勢,南沙定位又是廣州的副中心城市,並將承擔廣州同周邊城市的互動。據知投資460億元地鐵十八號線在今年動工,建成後南沙到廣州市中心30分鐘左右,未來的南沙值得期待。

    南沙與前海、橫琴的發展定位側重不同,南沙面向世界、南沙的最大亮點就是面向世界。十三五規劃南沙自貿區著力打造為國際航運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到2020年南沙港的工業總產值將達到3000億元的目標,十三五期間打造233個專案總投資5469億元。南沙的未來、南沙的後勁值得廣州新千年商都夢的新期待。

  • 4 # 人類智慧時代

    南沙的發展,用一句話來說:一線城市核心區域的地位,會緩慢,會遲到,但不可阻擋。南沙未來的發展,也用一句話:未來全球發展最有前景的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區域,必須加速南沙的發展。1、1989年,霍英東在眾人一片不解中,開啟了他在南沙的賭注。

    霍英東看到的南沙:位處珠三角核心位置,水路距香港38海里、距澳門41海里,方圓100公里內有深圳、東莞、珠海、中山、江門等14個大中城市。擁有25公里海岸線,是珠江口上的天然良港。

    據霍英東基金會顧問何銘思介紹,十幾年來霍英東在南沙共投入了40多億元,而截至2004年的唯一收入是從虎門渡輪碼頭所得的3100餘萬元。直至2012年,霍氏集團南沙開發建設專案負責人霍啟山也依然表示:“這個數字(投資)真的沒有統計過,現在我們已經不計算回報率了。”

    但南沙一直髮展緩慢,如果說的更多一點:大陸對於南沙的支援很少,甚至有時是阻礙。2、珠三角城市發展急需產業升級與產業配套,需要新的發展路線

    (1)香港作為自貿港,國際貿易與金融業的發展已經非常發達,增長有限;

    (2)深圳率先完成產業升級,製造業、加工業等附加值小的行業逐漸轉出,金融業、科技創新、國際港口等高附加值行業逐漸興起,對其他行業的配套需求將更多,急需整個珠三角的配套繁榮;

    (3)早期靠改革開發、政策靈活發展起來的廣州,目前比較尷尬,缺乏新的增長極,且產業升級遠遠未完成,加工製造業仍然是主要的產業,金融業、科技創新等行業遠落後於深圳,急需找到新的出口;

    (4)珠三角其他城市發展緩慢:珠海、中山等長期在廣深港周邊卻沒發展起來,更加急迫。

    當自貿區要設立時,廣深珠搶先申請成功;廣州方面開始將南沙推到前端,設立為城市副中心;當大灣區的概念越來越成熟時,就挑起了各大城市發展的神經,鋪天蓋地地開始給予大量的支援。3、南沙的特殊區位——大灣區的幾何中心

    (1)到大灣區各個城市:高速基本1小時到達,高鐵基本半小時到達(規劃建成後);

    (2)有天然良港,背靠大陸,有大量的消費及投資需求;

    (3)離深圳、廣州、香港的距離近;

    (4)廣州新增長極發展的希望。

    4、南沙的規劃——規劃的三大戰略樞紐

      國際航運樞紐———主要依託南沙新區、廣州港建設,加快自貿試驗區發展,升級改造黃埔臨港經濟區,將市區散貨碼頭功能逐步遷出,建設商務港,鞏固提升千年商都的優勢。

      國際航空樞紐———主要依託白雲國際機場建設,大力發展臨空經濟,努力建設國家級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拓展廣州產業發展新空間。

      國際科技創新樞紐———主要依託科技創新走廊的建設,加快建設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核心區,成為我市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引擎。

    可以說,南沙無論從地理位置,還是經濟支撐,都是一個充滿希望和無限活力的地方,而目前南沙的發展尚處於起步區,有無盡的機會可以讓我們實現夢想。

  • 5 # 唐僧114523326

    又在吹,我是南沙人都不覺得那裡好,地鐵只通南沙最小人口的地方,最迫切要用地鐵的三個鎮天天迫公交,上下班高峰請你們去番禺廣場去南沙大崗欖核多不多人

  • 6 # RFID應用專家泳鑫資訊

    南沙,需要大量的人口去才有發展起來的可能,否則,畫得更大的餅都沒用,怎樣才能吸引人去?要有就業,教育,醫療,交通,這些本來過去二十年都可以部署到位,可惜政府無意發展。房價高過增城,誰會去南沙?看以後,我認為更難,除非把房價降一半,公立學校增加一百間,放開入戶,增加醫院,最主要的是你要有就業,現在房價那麼高,誰還做實業呢。靠幾個史企幾家外企嗎?真是笑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寮國有皇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