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寒岫冷月
二戰時德國和日本雖然同屬軸心國,但它們的關係實在不能與雖然有各種矛盾和分歧,但合作良好的同盟國相比。雖然它們也有共同的目標:消滅現有的強國,重建世界秩序,但它們從來也沒有制定過什麼具體的計劃來共同實現這一目標,可以說,《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從一開始就是徒有其名,除了還有點宣傳作用外,沒有什麼實在的價值。
┃為什麼德國和日本不能好好合作呢?
首先,德國和日本從來沒有真正信任過對方,造成了雙方合作的障礙。
1937年7月,日本發動了侵華戰爭,一開始德國並沒有支援日本的行動,仍然出售武器給中國,德國軍事顧問也繼續幫助中國對日作戰,從而引起日本對德國的強烈抗議。直到1938年,德國才最終站到了日本一邊,不再與中國進行軍火貿易並召回了德國的軍事顧問。但讓德國不高興的是,日本並沒有因此給予德國在中國日佔區的工商業特惠地位,再加上日本不願意承擔將來可能的對英國和法國作戰的義務,導致在1938-1939年間德國、義大利和日本成立三國聯盟的談判最終失敗。
三國聯盟沒能成立,德國便與蘇聯簽訂了德蘇互不侵犯協定。這個協定導致當時的日本內閣倒臺,使日本大為憤怒,造成日本和德國之間的關係一度惡化。
1940年夏天,當德國在歐洲接連戰勝法國、荷蘭等國的時候,日本人非常擔心德國會謀求這些國家在東南亞的殖民地。直到1940年9月德、意、日締結公約,德、意兩國承認日本在東亞的霸權地位,這才減輕了日本的擔憂,但也並非就此完全消除。
儘管成立了軸心國,也締結了條約,但德國和日本從來沒有認真按照條約的規定來履行義務,讓自己的政策與盟國的政策達成一致,而是按照自己的目標各自為戰,絲毫不顧盟友的利益,更不把自己的戰爭計劃提前告知盟友。
1941年6月22日,德國入侵蘇聯。在此之前,德國沒有把這次行動的"巴巴羅薩計劃"告知日本,而日本加入軸心國的目的之一就是想讓德國幫助自己同蘇聯維持良好關係,以便消除來自西伯利亞的威脅,使日本的陸海軍可以集中力量南進。德國的擅自行動讓日本領導人覺得受了欺騙,因為德國不把"巴巴羅薩計劃"提前告訴日本,明顯就是不信任他們。所以日本也如法炮製,關於在12月8日偷襲珍珠港的計劃,同樣沒有事先通知德國。
馮·克雷奇默爾是1940年12月到1945年5月的德國駐東京大使館陸軍武官,二戰結束後,他在東京法庭上作證說,德國和日本之間一直缺乏坦誠,例如德國計劃在1941年進攻蘇聯的事情他事先並不知道,而上峰還指示他,如果日本參謀部問起這事時他要對此闢謠。同樣,日本人對珍珠港的襲擊,事先也沒有告訴他。
對此,克雷奇默爾說道:
· "德國不得不盡量設法應付1941年12月8日日本製造的局面,正如日本不得不遷就德國在1941年6月22日所製造的局面一樣。"
按照《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的規定,柏林和東京兩地都各自建立了一個委員會,用於交換軍事、經濟和一般性的情報。但是克雷奇默爾說,在東京的委員會建立後不過舉行了兩次會議,一次是在1943年,墨索里尼倒臺的前夕,另外一次是在1944年。在這兩次會議上,日本人就太平洋戰爭的形勢向他們的德國和義大利同事作了描述,但僅僅是宣傳性的,沒有實質上的意義。
同樣地,前日本駐德國大使館的小松武官也在國際軍事法庭上宣告,柏林的三國委員會在1941年到1943年初開了"兩三次會",在會上德華人都是樂觀地敘述了他們的軍事形勢和軍事前途,在這以後就再也沒有開過會了。
在日本擔任武官期間,克雷奇默爾曾試圖促使德日雙方能夠以誠相待,有效地進行合作,但最終沒有成功。他說:
· "我為敦促德國和日本最高統帥部更密切合作所作的努力全都失敗了。看來兩國的最高司令部都一心一意只管自己打仗。"
不能有效進行合作最顯著的例子就是有關印度洋的戰略,日本在東南亞大獲全勝後,1942年3月23日,德國外長裡賓特洛甫告訴日本駐德國大使大島浩,日本應該向印度洋地區深入,在錫蘭(今斯里蘭卡)和馬拉加西島建立據點,切斷英國通往印度,波斯灣和埃及的海路,這將有利於德國非洲軍團的挺進,使兩國軍隊的會師成為可能。
英華人也看到了這個潛在的危險,為此惴惴不安。1942年4月2日,日本艦隊在錫蘭附近擊沉了英國海軍的"競技神"號航空母艦和"康沃爾"號巡洋艦,迫使英國艦隊撤退到了非洲東部。英國更加擔心這個潛在的危險可能會變成現實,丘吉爾在4月15日向羅斯福發出警告說:
· "這將造成我們在中東整個局勢的崩潰,不僅是由於這樣就阻止了我們去中東和印度的海上運輸,並且還由於中斷了來自阿巴丹的石油供應;沒有石油,我們就不能維持我們在印度洋地區的無論是海上或陸上的地位。"
在同盟條約之外,德意日三國還在1942年1月18日補充了一個軍事協定,要求三國在計劃和執行重要軍事行動方面保持聯絡,交換軍事情報,並在經濟戰中以及空中和海上交通中共同合作。
儘管有這個軍事協定,儘管德國希望日本西進,給英國致命一擊,但兩國從未對印度洋的戰略進行過真正的協商,制訂出具體的計劃。而接下來日本的做法更讓英華人大大地鬆了一口氣:日本艦隊沒有向印度洋挺進,而是掉頭向太平洋東進,丟掉了擊潰英國的絕佳時機,也失去了德日聯手的唯一機會。隨後日本海軍在中途島戰役中慘敗,失去了攻擊力量,被迫改為戰略防禦。
德國和日本之間缺乏共同的目標,這也和兩國的戰略重點不同有關,德國主要致力於歐洲,而日本則以亞太地區為主,所以兩國之間很難進行什麼軍事合作。
其次,種族原因進一步增加了雙方合作的障礙。
儘管《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簽訂之後,納粹德國為了表示對盟國的友好和尊重,也確實採取了一些措施,比如不準在媒體和官方資料中使用"黃禍"這個詞。可是,這些不過是做的表面功夫而已,竭力宣揚種族優劣論的納粹骨子裡還是蔑視日本的,認為日本人是一個低等民族,與高等的日耳曼民族不能相提並論。而日本則一向宣稱自己是亞洲的捍衛者,要把西方帝國主義趕出去,結束白人在亞洲的殖民統治。兩國的自命不凡讓雙方有了矛盾的基礎,德國宣傳部長保羅·約瑟夫·戈培爾在1942年1月27日的日記中這樣寫道:
日本在珍珠港事件中大獲全勝,又在隨後的太平洋戰爭中不斷擊敗西方國家,把它們趕出了自己的殖民地。對於日本在太平洋地區所獲得勝利,希特勒的反應是矛盾的:既為盟友打敗了美國和英國感到高興,但又為日本的勝利將降低白種人在亞洲的威信而難受。
戈培爾在他的日記中說希特勒對於白種人在東亞遭受的重大損失深表遺憾,而烏里希·馮·哈塞爾在1942年3月的日記裡更有這樣的記錄,即希特勒說過,他將樂意派遣二十個師去幫助英國擊退黃種人。儘管希特勒只是嘴上說說而已,但這些話應該是他的真實感受,也是很多德華人的感受。當初德國把日本拉入軸心國,其主要目的是透過日本在亞洲牽制英美,尤其是把美國海軍的相當一部分力量牽制在太平洋,使美國不能投入大量艦隻到大西洋上支援英國海軍,而日本出乎意料地對西方國家獲得如此巨大的勝利,這樣的結果卻不是德國願意看到的。
由於這種微妙而複雜的心理,加上日本忽視德國的建議,把太平洋戰爭的進攻方向與盟友的期望背道而馳,德國和日本此後再沒有對雙方的軍事行動進行過任何的協調,兩國都按自己的方式獨立地與同盟國作戰。
再次,德國和日本相隔太遠,距離也成了兩國合作的障礙。
除了上述兩個原因之外,地理上的遙遠距離也是阻礙軸心國合作的一個因素。
如果說在太平洋戰爭初期,日本曾有向西進攻、與在非洲的盟友會合的機會,但它自己把這個機會給放棄了。此後,由於日本在太平洋戰場、德軍在北非的軍事失利,雙方被徹底隔離開來,要想在軍事上進行聯合行動也就沒有什麼可能性了。
不但聯合行動不大可能,就是進行一些小的軍事合作也困難重重,陸路已經完全斷絕,只有幸運透過盟軍海上封鎖線的潛艇讓雙方還能有所交往。比如日本向德國運輸原材料,而德國也給予日本技術上的支援。
1943年,德國要求日本合作,派出潛艇部隊去襲擊同盟國的商船,但日本的潛艇一來是為攻擊軍艦而設計的,二來艇員也缺乏必要的作戰訓練,因此拒絕了德國的要求。希特勒就派了兩艘德國潛艇前往日本,好讓日本仿造生產。雖然德國潛艇歷盡艱辛從大西洋來到太平洋,日本對此卻反應冷淡,因為當時的日本海軍已經沒有能力生產那麼多的潛艇、訓練那麼多的人員來建立一支專門攻擊商船的潛艇部隊了。
除了讓日本仿造潛艇,戰爭後期德國還送給日本大量的新式武器樣本,甚至包括德國最新研製出來的武器,好讓日本工廠生產出這些軍備,提高日軍的作戰能力。但這些幫助來得實在太遲了,由於盟軍的封鎖,日本既缺乏先進的工業裝置,更缺乏所需的原材料,已經沒有能力製造這些先進的武器,以趕上同盟國軍備發展的步伐。
總而言之,相比同盟國之間有效的外交、適當的戰略以及互助的資源(這些都是同盟國最終獲勝的因素),軸心國之間的合作可謂少之又少。當然,這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正是因為不能夠進行廣泛的合作,才加快了軸心國崩潰的速度。
文┃寒岫冷月
二戰時德國和日本雖然同屬軸心國,但它們的關係實在不能與雖然有各種矛盾和分歧,但合作良好的同盟國相比。雖然它們也有共同的目標:消滅現有的強國,重建世界秩序,但它們從來也沒有制定過什麼具體的計劃來共同實現這一目標,可以說,《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從一開始就是徒有其名,除了還有點宣傳作用外,沒有什麼實在的價值。
┃為什麼德國和日本不能好好合作呢?
首先,德國和日本從來沒有真正信任過對方,造成了雙方合作的障礙。
1937年7月,日本發動了侵華戰爭,一開始德國並沒有支援日本的行動,仍然出售武器給中國,德國軍事顧問也繼續幫助中國對日作戰,從而引起日本對德國的強烈抗議。直到1938年,德國才最終站到了日本一邊,不再與中國進行軍火貿易並召回了德國的軍事顧問。但讓德國不高興的是,日本並沒有因此給予德國在中國日佔區的工商業特惠地位,再加上日本不願意承擔將來可能的對英國和法國作戰的義務,導致在1938-1939年間德國、義大利和日本成立三國聯盟的談判最終失敗。
三國聯盟沒能成立,德國便與蘇聯簽訂了德蘇互不侵犯協定。這個協定導致當時的日本內閣倒臺,使日本大為憤怒,造成日本和德國之間的關係一度惡化。
1940年夏天,當德國在歐洲接連戰勝法國、荷蘭等國的時候,日本人非常擔心德國會謀求這些國家在東南亞的殖民地。直到1940年9月德、意、日締結公約,德、意兩國承認日本在東亞的霸權地位,這才減輕了日本的擔憂,但也並非就此完全消除。
儘管成立了軸心國,也締結了條約,但德國和日本從來沒有認真按照條約的規定來履行義務,讓自己的政策與盟國的政策達成一致,而是按照自己的目標各自為戰,絲毫不顧盟友的利益,更不把自己的戰爭計劃提前告知盟友。
1941年6月22日,德國入侵蘇聯。在此之前,德國沒有把這次行動的"巴巴羅薩計劃"告知日本,而日本加入軸心國的目的之一就是想讓德國幫助自己同蘇聯維持良好關係,以便消除來自西伯利亞的威脅,使日本的陸海軍可以集中力量南進。德國的擅自行動讓日本領導人覺得受了欺騙,因為德國不把"巴巴羅薩計劃"提前告訴日本,明顯就是不信任他們。所以日本也如法炮製,關於在12月8日偷襲珍珠港的計劃,同樣沒有事先通知德國。
馮·克雷奇默爾是1940年12月到1945年5月的德國駐東京大使館陸軍武官,二戰結束後,他在東京法庭上作證說,德國和日本之間一直缺乏坦誠,例如德國計劃在1941年進攻蘇聯的事情他事先並不知道,而上峰還指示他,如果日本參謀部問起這事時他要對此闢謠。同樣,日本人對珍珠港的襲擊,事先也沒有告訴他。
對此,克雷奇默爾說道:
· "德國不得不盡量設法應付1941年12月8日日本製造的局面,正如日本不得不遷就德國在1941年6月22日所製造的局面一樣。"
按照《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的規定,柏林和東京兩地都各自建立了一個委員會,用於交換軍事、經濟和一般性的情報。但是克雷奇默爾說,在東京的委員會建立後不過舉行了兩次會議,一次是在1943年,墨索里尼倒臺的前夕,另外一次是在1944年。在這兩次會議上,日本人就太平洋戰爭的形勢向他們的德國和義大利同事作了描述,但僅僅是宣傳性的,沒有實質上的意義。
同樣地,前日本駐德國大使館的小松武官也在國際軍事法庭上宣告,柏林的三國委員會在1941年到1943年初開了"兩三次會",在會上德華人都是樂觀地敘述了他們的軍事形勢和軍事前途,在這以後就再也沒有開過會了。
在日本擔任武官期間,克雷奇默爾曾試圖促使德日雙方能夠以誠相待,有效地進行合作,但最終沒有成功。他說:
· "我為敦促德國和日本最高統帥部更密切合作所作的努力全都失敗了。看來兩國的最高司令部都一心一意只管自己打仗。"
不能有效進行合作最顯著的例子就是有關印度洋的戰略,日本在東南亞大獲全勝後,1942年3月23日,德國外長裡賓特洛甫告訴日本駐德國大使大島浩,日本應該向印度洋地區深入,在錫蘭(今斯里蘭卡)和馬拉加西島建立據點,切斷英國通往印度,波斯灣和埃及的海路,這將有利於德國非洲軍團的挺進,使兩國軍隊的會師成為可能。
英華人也看到了這個潛在的危險,為此惴惴不安。1942年4月2日,日本艦隊在錫蘭附近擊沉了英國海軍的"競技神"號航空母艦和"康沃爾"號巡洋艦,迫使英國艦隊撤退到了非洲東部。英國更加擔心這個潛在的危險可能會變成現實,丘吉爾在4月15日向羅斯福發出警告說:
· "這將造成我們在中東整個局勢的崩潰,不僅是由於這樣就阻止了我們去中東和印度的海上運輸,並且還由於中斷了來自阿巴丹的石油供應;沒有石油,我們就不能維持我們在印度洋地區的無論是海上或陸上的地位。"
在同盟條約之外,德意日三國還在1942年1月18日補充了一個軍事協定,要求三國在計劃和執行重要軍事行動方面保持聯絡,交換軍事情報,並在經濟戰中以及空中和海上交通中共同合作。
儘管有這個軍事協定,儘管德國希望日本西進,給英國致命一擊,但兩國從未對印度洋的戰略進行過真正的協商,制訂出具體的計劃。而接下來日本的做法更讓英華人大大地鬆了一口氣:日本艦隊沒有向印度洋挺進,而是掉頭向太平洋東進,丟掉了擊潰英國的絕佳時機,也失去了德日聯手的唯一機會。隨後日本海軍在中途島戰役中慘敗,失去了攻擊力量,被迫改為戰略防禦。
德國和日本之間缺乏共同的目標,這也和兩國的戰略重點不同有關,德國主要致力於歐洲,而日本則以亞太地區為主,所以兩國之間很難進行什麼軍事合作。
其次,種族原因進一步增加了雙方合作的障礙。
儘管《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簽訂之後,納粹德國為了表示對盟國的友好和尊重,也確實採取了一些措施,比如不準在媒體和官方資料中使用"黃禍"這個詞。可是,這些不過是做的表面功夫而已,竭力宣揚種族優劣論的納粹骨子裡還是蔑視日本的,認為日本人是一個低等民族,與高等的日耳曼民族不能相提並論。而日本則一向宣稱自己是亞洲的捍衛者,要把西方帝國主義趕出去,結束白人在亞洲的殖民統治。兩國的自命不凡讓雙方有了矛盾的基礎,德國宣傳部長保羅·約瑟夫·戈培爾在1942年1月27日的日記中這樣寫道:
日本在珍珠港事件中大獲全勝,又在隨後的太平洋戰爭中不斷擊敗西方國家,把它們趕出了自己的殖民地。對於日本在太平洋地區所獲得勝利,希特勒的反應是矛盾的:既為盟友打敗了美國和英國感到高興,但又為日本的勝利將降低白種人在亞洲的威信而難受。
戈培爾在他的日記中說希特勒對於白種人在東亞遭受的重大損失深表遺憾,而烏里希·馮·哈塞爾在1942年3月的日記裡更有這樣的記錄,即希特勒說過,他將樂意派遣二十個師去幫助英國擊退黃種人。儘管希特勒只是嘴上說說而已,但這些話應該是他的真實感受,也是很多德華人的感受。當初德國把日本拉入軸心國,其主要目的是透過日本在亞洲牽制英美,尤其是把美國海軍的相當一部分力量牽制在太平洋,使美國不能投入大量艦隻到大西洋上支援英國海軍,而日本出乎意料地對西方國家獲得如此巨大的勝利,這樣的結果卻不是德國願意看到的。
由於這種微妙而複雜的心理,加上日本忽視德國的建議,把太平洋戰爭的進攻方向與盟友的期望背道而馳,德國和日本此後再沒有對雙方的軍事行動進行過任何的協調,兩國都按自己的方式獨立地與同盟國作戰。
再次,德國和日本相隔太遠,距離也成了兩國合作的障礙。
除了上述兩個原因之外,地理上的遙遠距離也是阻礙軸心國合作的一個因素。
如果說在太平洋戰爭初期,日本曾有向西進攻、與在非洲的盟友會合的機會,但它自己把這個機會給放棄了。此後,由於日本在太平洋戰場、德軍在北非的軍事失利,雙方被徹底隔離開來,要想在軍事上進行聯合行動也就沒有什麼可能性了。
不但聯合行動不大可能,就是進行一些小的軍事合作也困難重重,陸路已經完全斷絕,只有幸運透過盟軍海上封鎖線的潛艇讓雙方還能有所交往。比如日本向德國運輸原材料,而德國也給予日本技術上的支援。
1943年,德國要求日本合作,派出潛艇部隊去襲擊同盟國的商船,但日本的潛艇一來是為攻擊軍艦而設計的,二來艇員也缺乏必要的作戰訓練,因此拒絕了德國的要求。希特勒就派了兩艘德國潛艇前往日本,好讓日本仿造生產。雖然德國潛艇歷盡艱辛從大西洋來到太平洋,日本對此卻反應冷淡,因為當時的日本海軍已經沒有能力生產那麼多的潛艇、訓練那麼多的人員來建立一支專門攻擊商船的潛艇部隊了。
除了讓日本仿造潛艇,戰爭後期德國還送給日本大量的新式武器樣本,甚至包括德國最新研製出來的武器,好讓日本工廠生產出這些軍備,提高日軍的作戰能力。但這些幫助來得實在太遲了,由於盟軍的封鎖,日本既缺乏先進的工業裝置,更缺乏所需的原材料,已經沒有能力製造這些先進的武器,以趕上同盟國軍備發展的步伐。
總而言之,相比同盟國之間有效的外交、適當的戰略以及互助的資源(這些都是同盟國最終獲勝的因素),軸心國之間的合作可謂少之又少。當然,這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正是因為不能夠進行廣泛的合作,才加快了軸心國崩潰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