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志剛7936

    在明崇禎時期官窯基本上處於停止狀態,但是民窯所取得的是成就是很大的,一般民用瓷器和外銷瓷有一部分胎質細膩,達到了清初期的官窯水平,以立件製作為代表,崇禎時的齋堂款很多,往往寫在碗心上,如翔風堂,松石居,於斯堂,博古齋,雨香齋。碗底常見,富貴佳器,雅,白玉,宜窯,片玉以及銀錠,方勝,免子等圖記款。還有書寫正規官窯款識,以及用隸書寫干支年款的,後朝仿前朝款識均有。總的來說器物胎體厚重,胎質粗糙為多,釉色亮度不高是施釉稀薄所至,一般堂名款瓷器為精細之作,略遜官窯與清初期官窯水平差異不是很大,不知回荅是否正確,請老師指正。

  • 2 # 一介須翁

    清王朝統一全國以後,進入有清一代的陶瓷產區很多,但和明代一樣,代表整個時代水平的仍然是瓷都景德鎮。但由於戰亂剛剛結束,改朝換代,社會尚未完全穩定,清朝的"匠籍’’制度也未明確,明末走失(散)的制瓷工匠未回窯場。清初順帝曾一度恢復官窯生產,但據《浮樑縣志》記載:"國朝順帝十一年,奉旨燒造龍缸。……無一成器。"順帝十六年,奉旨燒造欄板,……也不成。"說明當時景德鎮的制瓷水平仍然沒有得到恢復。康熙十年也曾有奉旨燒造祭器的記載,但至康熙十二年,由於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耿繼茂的"三藩之亂",使江西重陷於戰火。康熙十四年景德鎮被火燒劫掠,制瓷業再度遭到嚴重的破壞。戰爭一直持續到康熙二十年。據《江西通志》記載:"康熙十九年九月,奉旨燒造御器。令廣儲司郎中徐廷弼、主事李延喜、工部虞衡司郎中下臧應選、筆帖式車爾德,於二十年二月駐廠督造。"由此,開創了康熙朝著名的"臧窯",並以此為轉機,景德鎮的瓷業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結束了明末清初瓷器的局面。【清·康熙】青花茶葉末釉瓷器(下圖)

  • 3 # 收藏家雜誌

    明代

    明朝中期以後,國勢日衰,再難有財力支撐起像“鄭和下西洋”那樣的壯舉,鼎盛一時的朝貢貿易體系也逐漸解體。而隨著新航路的開闢,葡萄牙人在海上的積極活動令澳門一躍成為全球性的貿易中心,並促進了天主教與中國本土文化的初步接觸。至明隆慶元年(1567),明帝國有限度地解除“海禁”,民間貿易再度興盛,並帶來持續的貿易順差。同時,歐洲人開始遍佈海絲沿線,並開啟了從美洲跨越太平洋的新航線,天主教隨著歐洲殖民者迅速傳播。海上絲綢之路不可避免地逐漸擴充套件為具有真正全球意義的海路網路。

    焦天龍總結到:“萬曆年間(1573〜1619) 顯然是明代外貿最活躍的時期。南海地區的至少有6 艘沉船屬於萬曆時期。”廣東省博物館藏的明代中後期沉船陶瓷器來自於以下沉船:“南澳I號”及“萬曆號”,均屬於萬曆時期的商船。

    明萬曆 漳州窯青花“糧”字大盤

    漳州窯青花“糧”字大盤 明萬曆,高8.7、口徑33.0、底徑13.0釐米,於“南澳I號”發現。

    明萬曆 景德鎮窯青花封侯爵祿圖“富貴佳器”款盤

    景德鎮窯青花封侯爵祿圖“富貴佳器”款盤 明萬曆,高4.2、口徑18.5〜19.1、底徑12.0釐米,於“南澳I號”發現。

    “南澳I號”,沉沒於廣東省南澳縣三點金海域 。學界對於“南澳Ⅰ號”的年代認識有萬曆年間、萬曆三十六年以後、隆慶開海之際幾種看法。但總體而言,“南澳Ⅰ號”的青花瓷年代指向為明代晚期。“南澳Ⅰ號”船載瓷器主要為福建漳州窯系和江西景德鎮窯系產品,其中漳州窯系瓷器達2萬件以上;景德鎮窯系達5000件以上,有青花和五彩兩個品種。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經赴景德鎮考察了官窯遺址,湖田窯遺址和觀音閣遺址,透過比對沉船和窯址產品,推斷“南澳Ⅰ號”出水的景德鎮窯系瓷器來自於觀音閣遺址第四期,年代約為萬曆早中期。《江西景德鎮觀音閣明代窯址發掘報告》中指出,在觀音閣遺址第三期,即嘉靖時期,發現一件刻有“◆ ◆嘉◆ ◆制”款的白釉大盤和青花五爪龍紋碗的殘片。觀音閣窯址是“官搭民燒”的窯址。“南澳Ⅰ號”的船載瓷器,以漳州窯的青花瓷器為大宗,青花大盤和帶蓋缽是代表性器物。這些青花瓷器的瓷胎和釉質比較厚重,青花顏色發灰或者較為暗淡,繪製的人物或花鳥圖案比較隨意,底足粘有細砂(也就是所謂的“砂足器”)。

    明萬曆 景德鎮窯青花象首軍持

    景德鎮窯青花象首軍持 明萬曆,高20.5、通長17、寬9.5釐米,於“萬曆號”發現。

    明 青花蓮池鴛鴦紋克拉克盤

    明青花蓮池鴛鴦紋克拉克盤 明萬曆,高5、口徑31、底徑17釐米,於“萬曆號”發現。

    “萬曆號”沉沒於距馬來西亞丁加奴州東海岸約6英里的海域,是一艘萬曆晚期的商船。2004年4至7月,南海海洋考古公司對沉船進行了打撈,採集出水文物7000多件。其中“克拉克”瓷大量出水。

    “克拉克”瓷器以紋飾繪有連續的開光圖案為特徵,開光內繪山水、人物、花鳥、果實、文房用品等吉祥圖案,其器型有碗、碟及盤、杯、瓶、蓋盒、軍持等。1603年,荷蘭武裝船隊在馬六甲海峽捕獲一艘裝載著約10萬件中國青花瓷器的葡萄牙帆船,船上的瓷器後來被運送到阿姆斯特丹拍賣,轟動了歐洲。由於荷蘭人將葡萄牙遠航東方的貨船稱作“克拉克”(荷蘭語為“葡萄牙戰艦”的意思),因而這批在歐洲拍賣的中國瓷器被稱為“克拉克”瓷。據統計,從明萬曆三十年(1602)至清順治十三年(1656),僅荷蘭東印度公司就從中國購置了超過300萬件克拉克瓷。除景德鎮窯外,福建漳州一帶也盛產克拉克瓷。

    總的來說,整個明代,沉船數量大量增多,以中國船為主,葡萄牙、歐洲和英國等國家的沉船也開始有發現。

    清代

    有清一代,中國和東南亞及歐洲的貿易沒有中斷過。順治朝實行海禁政策,由明鄭集團主導中國與東南亞貿易,康熙二十三年後(1684),允許民間進行海洋貿易,中國和東南亞的通商更加活躍。清代早期,來華的歐洲商船也增多,康熙開禁,設廣州、廈門、寧波和雲臺山4個通商口岸,允許歐洲商船來華貿易。乾隆二十二年(1757)在廣州實行一口通商,來華船隻更是不斷增加。清代早中期,中國瓷器外銷進入了一個新的高峰,在大量的外銷瓷中,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是根據國外消費者的需要訂製的,他們提供圖樣,中國製瓷商按圖製作。廣東省博物館藏的清代沉船陶瓷器來自於“金甌號”和“迪沙魯號”。

    清 青花呂布戲貂蟬紋碟

    清 青花呂布戲貂蟬紋碟 清雍正,高1.9、口11.8、底6.8釐米,於“金甌號”發現。

    清 褐綠彩瑞獸

    清 褐綠彩瑞獸 清雍正,高6.5、底座長6釐米,於“金甌號”發現。

    “金甌號”沉沒于越南金甌角海域,是一艘在雍正年間(1723〜1735)從中國廣州開出的商船。“金甌號”出水遺物有中國陶瓷器、鋅條、康熙通寶錢幣、衣物、船骨、金屬製品、石質印章等。“金甌號”出水器物以中國瓷器數量為多,雖然這艘船是雍正年間的商船,但所載瓷器中有不少瓷器帶有典型的康熙朝風格。“金甌號”出水瓷器主要來自於江西、廣東、福建等地的窯口。工藝品種多樣,器形豐富。陶瓷工藝可見有青花瓷、外醬釉內青花、青花紅彩、青花釉下三彩、素三彩、紫紅、綠釉刻劃填彩、白釉彩繪、醬釉白花、素胎白花、單色釉等。器物樣式豐富多樣,有盛用器、飲用器、文房用品、塑像玩具、陳設瓷等。其中一些帶款識的瓷器也值得關注。“金甌號”青花瓷碗,發現有“裴溪若深珍藏”“若深珍藏”款,為清代較有名氣的“帝王堂名款識”;“金甌號”出水的綠釉刻劃花填彩折枝牡丹紋盤、紫紅釉刻劃花填彩盤等均為清初“祖堂居”的產品,“祖唐居”是明嘉靖、萬曆年間專門燒製美術陶的著名石灣陶家。

    清 青花如意頭團壽紋盤

    清 青花如意頭團壽紋盤 清道光,高4.5、口26.7、底16.7釐米,於“迪沙魯號”發現。

    清 宜興紫砂“孟臣制”梨式壺

    清 宜興紫砂“孟臣制”梨式壺 清道光,高11.5、口7.5、底8釐米,於“迪沙魯號”發現。

    清 石灣窯窯變釉弦紋缽

    清 石灣窯窯變釉弦紋缽 清道光,高11、口18、底13.5釐米,於“迪沙魯號”沉船發現。

    “迪沙魯號”是一艘中國帆船,長約30、寬8米。道光年間(約1845),該船在駛往馬六甲途中,在馬來西亞柔佛州迪沙如海灘不遠處沉沒。船上的瓷器主要是福建德化瓷、江西景德鎮瓷、江蘇宜興紫砂、廣東石灣陶等。值得關注的是船載的紫砂茶壺,紫砂茶具達1660件。紫砂茶具在東南亞和歐洲等地均有發現。赴泰國和越南等地經商或者移民的華僑,特別是閩粵商人將中國喝功夫茶的傳統帶到當地,江蘇宜興茶壺大量南運以滿足閩粵功夫茶的需求。自晚明,宜興紫砂茶壺和器具已遠銷至歐洲。據荷蘭東印度公司記載:“1679年,由漳浦運抵巴達維亞(今印度尼西亞雅加達)有7箱朱泥茶壺;1680年,約1635件茶壺(宜興產品)運抵阿姆斯特丹。”

    大量的貨物透過船運載出海,船隊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對貨物的裝載方式也是非常的講究。南宋朱彧《萍洲可談》卷二:“海舶大者數百人,小者百餘人……舶船深闊各數十丈,商人分佔貯貨,人得數尺許,下以貯貨,夜臥其上。貨多陶器,大小相套,無少隙地。”透過沉船考古發掘,瓷器中存在分大小套裝工藝,同型瓷器成組搭接包裝工藝等。這在“南澳I號”中也有體現,如醬釉堆塑雙鳳紋六獅系甕,這種大陶甕往往裝填以小碟、小罐、小杯、棋子、串飾等小物品以及水果等食物。“迪沙魯號”中紫砂壺分批放在大型的陶缸內,空隙處填充稻殼類的植物細粒作緩衝。

  • 4 # Forever8and24

    那就從一件明代天啟青花壓手杯來說說吧。柳樹灣,好一番山水風景。這是明末經典的山水紋飾,漁舟唱晚。遠山近水,柳樹漁村。

    【歷史文化背景】柳樹灣,是明代南京城郊一個著名的地方,朱元璋建都南京後以承天門為中心擴建南京城,將柳樹灣納入進來。及至明末,連年戰亂,原柳樹灣漢族百姓全部遷到雲南避亂。在大明王朝風雨飄搖之際,此畫片表現出了人民對家國故土的思念之情。甚至在新中國建國之後還有云南百姓要求國家幫忙尋找“柳樹灣”的具體位置,尋根問祖。這一畫片在明末清初當時就非常流行。有國才有家,回不去的根,只能表達在瓷器上了。

    修足規整,有明末特有的放射狀跳刀痕。整個畫面讓人浮想聯翩。雲銷雨霽,彩徹區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最後兩個山中間是個冷字??難道真是明末的朽壞讓老百姓都冷了心了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科學全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