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良人一品

    清朝格格們出生後,一般都由奶媽餵乳照料,難得與生母見上一面,自出生至婚配,母女見面次數屈指可數。尤其甚者,每當格格出嫁,都由皇帝賜給專門府第,駙馬只能住在府第外舍。如果格格不召幸的話,駙馬是不能隨便進府與公主同床共枕的。但格格每召幸一次駙馬需要花費很大的周折,要花許多銀錢賄賂管家婆奶媽,才能如願以償。如果格格不賄賂奶媽,即使格格宣召,奶媽必尋找藉口多方阻攔,甚至責以恥笑。

    皇室規矩,公主出嫁的時候即被欽賜一座宅子出宮另住,但不得和駙馬的兄弟姐妹同住。駙馬的兄弟姐妹如果見到公主的面則要行大禮參拜。駙馬住在宅子的外院,公主不宣召,不許共枕蓆。每宣召一次,公主和駙馬都要花費許多錢才能見面,因為權力都在保母手上,即所謂管家婆。公主若不向保母行賄,保母一定多加阻攔,甚至罵公主無恥。女子大多柔懦,哪有不被其制住的。公主即使進宮面見生母,也不敢訴說委曲,因為情勢隔閡的緣故,即使講了也聽不進去。所以有清一代的公主幾乎沒有生小孩的,有也是駙馬側室所生。如果公主比駙馬早死,則將駙馬趕出宅子,所有的東西搬入宮中,除房宇外進了保母私囊的無法考證。大抵清朝的公主十人中就有九人因相思而死。

    按照大清祖制,皇子出生,不論嫡庶,馬上配備40人的團體來照料他。保姆、奶媽各8人,其餘針線、漿洗、燈火、廚房人員一應俱全。孩子一出生就落在這班人手上,不與生母一起。母子見面是定期的,每年只能見幾次。每次見面還要規規矩矩,別想跟現代人一樣可以跟母親親近。這是故意使母子感情疏遠,避免日後後宮干政、外戚掌權;也免得皇子過分仰賴母親,太過柔弱。皇子尚且如此,格格待遇就更差了,平均每年只能跟母親見一次面,電視裡若有格格跟父母撒嬌親熱的鏡頭,那是蒙你的。騙眼球的。這平均每年只能跟母親見一次面的皇家的恩遇,我們大部分人能做到。

    當然格格作為富二代,基本生活是有保障,吃喝不愁的live好像圈養的動物,滿滿的全是淚,出生只是不幸的開始,更大的不幸在後面,格格10歲之後就要完成他們的政治使命,作為超級禮物進行聯姻。清朝是滿洲人建立的王朝,人口數少是其一大劣勢。為了鞏固政權,避免動盪就要與彪悍的蒙古人等聯盟。這入關前就成為滿洲人的一項基本國策。而兩個民族的女兒們作為一種“The Ultimate Gift”超級禮物進行供奉給對方, 聯姻的對方是蒙古,女真族,這些戰鬥的民族的頭頭。嫁給他們本身就是一個悲劇,作為戰鬥民族,只識彎弓射大雕的大汗們,喜歡的是舞刀弄槍。吟詩作對,歌舞琴棋什麼都就不要想,格格們嫁過去也難得高興。其中政治婚姻不幸的兩大代表:清太祖的四女兒穆庫什, 14歲時,下嫁烏拉部首領布佔泰,18歲布佔泰被消滅開始獨自生活。 18歲的時候我還在撒尿和泥, 人家已經開始守寡。。。

    建寧公主,13歲嫁給平西王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雖然吳應熊小心翼翼的活著,安分守己的做著一個額駙,但是吳三桂造反的哪一天,康熙帝就下令處決了吳應熊和與建寧公主的兒子吳世霖,以示消滅吳三桂的決心。建寧公主從那天開始成為真正的”寡人“。政治打碎幸福只是一下子,對建寧公主卻是一生的痛。

    格格的幸福和江山社稷在執政黨的眼中根本沒有可比性。皇帝陛下也不會因為小兒女的感情婚姻,影響到聯盟關係。沒有聯盟清廷就有失去自己老巢的危險。所以無論用什麼手段,都要加強與聯盟的關係。而清廷也為了鞏固自己的江山社稷徹底將人性扔到了一邊,把格格徹底墜入了火坑,這就是一條關於禁止回孃家滅絕人性的法令:遠嫁蒙古的皇族之女,沒有皇帝的諭旨,十年不準回家。

    所以,遠嫁的格格就自打出門就別想回來了,十年後父母都不在了,回家幹什麼?遠嫁的如此不幸,沒有遠嫁的格格遭遇是不是就好了吶? 也是一個德行。清朝的狗血制度,格格出嫁後,不與丈夫住同一個房。額駙住在格格府第的外舍,不能像民間夫妻般相親相近。更要命的是,格格夫妻倆要恩愛一下,必須要跟奶孃口頭申請。這樣一來,這些奶孃就要趁機敲詐。夫妻倆圓個房都得花錢賄賂一下,實在可憐。而且,如果次數多了,奶孃還要笑話格格生活淫亂。格格自小懦弱、羞澀,哪敢據理力爭,只有聽任擺佈。有機會對著自己母親的時候,一來感情疏遠,二來羞於開口。所以,很多格格鬱鬱寡歡、相思成疾。缺了雨露的花兒,自然凋謝得快

  • 2 # 尋根拜祖

    古人的婚姻有兩個基本原則,一是門當戶對,二是同宗不婚,沒有近親結婚的說法。實際上,古代近親結婚不光是貴族階層,即使對平民來說也是司空見慣。貴族階層出於政治聯盟的需要,不光近親結婚,甚至出現亂倫婚姻,尤以清朝皇族最為典型。

    從現代醫學概念將,近親結婚是指三代及三代以內,存在共同血緣關係的男女之間的婚配。這個概念古代沒有,古代只有同宗不婚,請注意是“同宗”而不是“同姓”,同姓不同宗可以結婚。所以,在古代表親直接是可以結親的,相反即便血緣關係很遠的同宗,卻不能結婚!

    實際上古代表親之間結親非常普遍,這跟古人講究門當戶對有關係。在交際圈狹窄的時代,表親無疑是最門當戶對的,還可以“親上加親”,無論貧富概莫能外。

    古代皇室公主的丈夫稱駙馬,駙馬娶公主有專用詞:“尚”。因為尚公主後,一般會被賜封駙馬都尉之職,逐漸“駙馬”就成了特指稱謂。

    公主出嫁的物件範圍很窄,只能在異姓諸侯王、公卿大臣或者有新晉權貴階層的青年才俊。公主是不能當側室的,所以,駙馬可以有妾,不能有妻,如果有妻,又被皇家相中,必須廢掉嫡妻。

    正因為有如此多的約束條件,必然導致近親結婚的加劇。古代女子常以“姑舅”代稱公婆,反應的就是這個現實。

    皇室雖然高貴,但公主還是擺脫不了,古代社會女人作為附屬品的尷尬,根本左右不了自己的命運。

    比近親結婚還要讓人難以接受的是,近親加亂倫的婚姻。最常見的是,婆婆是公主,兒媳還是公主,甚至婆婆和兒媳是姐妹的情況。

    當然,這種“內部消化”的模式,帶來的結果就是基因的衰退,後世子孫生育能力下降,壽命縮短,夭折率高。幾乎每個王朝到了末代,都會有一個共同現象:繼位的皇帝年齡越來越小,甚至因為絕嗣,只能從旁支中選擇新君!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政權的不穩定!

    總之,公主的婚姻就是政治的延伸,跟感情沒有一分錢關係,近親結婚就是政治交易的重要組成部分,公主們逃不掉宿命!

  • 3 # 伊耆角木

    當然會啊,不止公主格格們,普通百姓近親結婚也是家常便飯,因為古代婚姻制度不像現在的婚姻法規定直系和三代以內旁系血親不得結婚,古代只規定同姓不婚、同族不婚,只要你不是一個姓,哪怕是最近的表兄妹結婚也沒有任何問題,反而被稱為“親上加親”。貴族之間的婚配更是如此,有無數的例子可以證明。

    我們先來看看反映古代生活的著名文學作品。《紅樓夢》中的人,有世襲爵位,也算貴族。他們之間就是瘋狂的近親結婚啊。別的不說,賈寶玉,無論娶林黛玉還是薛寶釵都是近親結婚。林黛玉之母賈敏是賈寶玉的親姑姑,他們是姑表親;而薛寶釵的母親與賈寶玉的母親是親姐妹,他們是姨表親。此外還有很多其他的文學、戲曲作品都是姑表親、姨表親結婚。比如蘇州同裡著名的民間傳說《珍珠塔》就是說官宦之後方卿因家道中落求助於姑姑和姑父,後來姑姑姑父嫌貧愛富,不肯幫忙。表姐陳翠娥將家傳珍珠塔盜出助其上京趕考,最後方卿高中回來二人喜結連理,也是姑表親。

    可能有人說,文學作品不算數,那我們來看史實。題主既然問的是公主格格們,那就先說公主格格們的事情。講一個非常著名的公主——唐高宗與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她的兩個丈夫全都是她的表哥。太平公主的第一任丈夫是薛紹,其母為城陽公主,是唐太宗與長孫皇后的嫡女,唐高宗的嫡親妹妹,也就是太平公主的嫡親姑姑,姑表親。後來薛紹因其兄長卷入謀反案被牽連,死於獄中。武則天又為太平公主選了武攸暨為夫婿。武攸暨是武則天伯父武士讓的孫子,是武則天的堂侄,太平公主遠房表哥。順便提一句,武攸暨的哥哥武攸寧的女兒後來成了玄宗李隆基的寵妃武惠妃,繼續延續兩家關係。

    此外,還有許多公主嫁的都是自己的表哥表弟,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嫡長女長樂公主,就是嫁給舅舅長孫無忌之子長孫衝,是自己的嫡親表哥。尤其是在武則天掌權及稱帝后,武李兩家頻繁結親,中宗李顯的女兒安樂公主嫁給武三思(武則天侄子)的兒子武崇訓;同為李顯的女兒永泰郡主(當時李顯還不是皇帝)嫁給武承嗣(武則天侄子)之子武延基(後來夫妻二人都因為暗地議論武則天男寵張氏兄弟亂權而被武則天逼死)。不僅唐朝,其他朝代當然也是一樣。比如清朝來說,康熙第九女(雍正同母妹)固倫溫憲公主就嫁給了康熙舅舅佟國維的孫子舜安顏,也算自己的表哥。

    其實這些真的不算什麼。說了這麼多公主,倒不如看看皇帝,康熙娶了舅舅佟國維的兩個女兒,也就是自己的兩個表妹入後宮,分別為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和愨惠皇貴妃。順治第一任皇后博爾濟吉特氏是母親孝莊太后的親侄女,順治自己的表妹。

    表妹表姐的看多了,更嚴重的近親就是差輩分。漢朝第二代皇帝惠帝劉盈的張皇后是自己姐姐魯元公主的女兒,也就是說劉盈娶了自己的外甥女。清順治第二任皇后博爾濟吉特氏是母親孝莊太后的侄孫女,也是自己的表外甥女。當然,這些確實比較少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賓士B200保養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