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君子蘭168411877

    宋朝大廈將傾,趙構能獨力挽救,實在難上加難,能力挽大廈於傾倒是能力超群的表現,不是幾個耍嘴皮子臭趙構的人能辦到仔。

  • 2 # 小其說

    宋高宗趙構是南宋首任皇帝,宋徽宗趙佶第九子、宋欽宗趙桓之弟。

    趙構前半生在抗金,起用岳飛、韓世忠等大將抗金,後半生在議和,用主和派的黃潛善、汪伯彥、王倫、秦檜等人。

    為什麼會變化那麼大呢,我覺得應該是他的人生經歷有關,趙構從小在宮廷長大,錦衣玉食,無憂無慮,青年時遭遇人生重創,經歷亡國,親人分離,流離失所,死亡威脅,險象環生,好不容易建立南宋,又被金軍趕到海里,好不容易回到臨安,又被劉苗發動軍事政變,趕下皇位,好不容易政變平息,唯一的兒子又夭折。人生的起起落落,不是我們所能感受到的。所以和平更令他珍惜。

    當時的中原大地,百姓流離失所,城垣殘破,最好的辦法就是修養生息,我覺得這也是他議和的一個方面。當你實力落小的時候,只有隱忍,就像明朝朱元璋“緩稱王,廣積糧”,慢慢發展。當你實力強大的時候,就可以一統天下,這也就是為什麼朱元璋統一南方後,可以北伐,成為明太祖。自己的爛攤子自己收拾,後代可以有資本積累,宋高宗休養生息,為宋孝宗北伐提供基礎。

  • 3 # 歷史這點兒小細節

    趙構的倉皇出逃在歷史上是有明確記載的,不說他在靖康之恥還未登基之時的逃跑,只說他在南京應天府登基以後的逃跑。

    史書記載趙構在靖康之恥後於公元1127年在南京應天府登基,當時金兵步步緊逼,為了化解危難,趙構開始啟用主戰派李綱,可形勢稍微好轉一點,趙構立馬開始寵信奸佞小人,結果在金兵的進攻下趙構不得不從應天府逃到了揚州。

    公元1129年金兵進攻揚州,趙構狼狽渡江,經鎮江府逃到杭州,後來金兵繼續南侵,趙構繼續南逃,他先跑到越州,隨後又跑到明州,再接著跑到定海,漂泊於海上,稍微安定些後,趙構又逃到溫州。

    公元1130年金兵南撤後,趙構回到臨安府,此時岳飛韓世忠等主戰派異軍突起,宋軍節節勝利,趙構在臨安府安穩了下來,雙方議和開始展開。

    公元1161年,金朝慾求不滿,金宋撕破臉皮,金軍再次南侵,趙構準備再次出逃,誰知金軍統帥完顏亮半路上被部下所殺,南侵之事結束,趙構又對金朝開始新一輪的議和。

    公元1162年,趙構在當了36年皇帝之後,以倦勤為由下召退位,成為太上皇,從而告別了被世人冠以逃跑皇帝的一生。

  • 4 # 西府趙王爺

    趙構是逃跑皇帝這沒錯的,話說當初“靖康之變”後,金兵俘徽、欽二宗北去。俗話說得好,國不可一日無君,作為趙宋宗室的漏網之魚,宋徽宗趙佶第九子、宋欽宗趙桓之弟,康王趙構自然而然的成了新一任皇帝。

    公元1127年,趙構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成為南宋第一位皇帝。注意,此時的趙構還在河南,他的登基說明金兵的滅宋之戰並不圓滿。

    所以,金人發出搜山檢海掘地三尺的號召,要把南宋這一新生的政權趕盡殺絕。

    趙構同志本著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的宗旨意識,在戰略上採取敵進我退敵打我跑的方針,果斷放棄中原,先是從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逃到揚州。

    沒安穩兩年,金兵又來了,於是趙構又一路南逃,最終逃到杭州,也就是臨安。

    總得看來,在趙構登基的前四年裡,基本都是在逃亡。所以,他也由此得了個逃跑皇帝的名頭。

    雖然名聲不好聽,不過趙構的做法確是很正確的。畢竟形勢比人強,當時金軍勢大,如果死要面子硬抗,最終的結果很可能是兵敗被俘,再一次的“靖康之恥”,那麼他們這老趙家可就真的完了。

    而選擇避其鋒芒,則是為趙宋王朝找到了一條活路,畢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而事實的結果也正是如此,趙構在經過數年的逃亡之後,逐漸在南方站穩了腳跟,宋朝得以延續。

    美國學者、紐約州立大學賓漢頓分校歷史系教授賈志揚《天潢貴胄·宋代宗室史》:宋朝之得以復興,要歸功於趙構的逃跑。

  • 5 # 亮仔學史

    趙構作為史上最出名的“逃跑皇帝”,要是古代能有一場馬拉松比賽,我第一個投票支援他。人與人不同,當然,皇帝也有好命也有歹運,就像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所到之處歌聲震天,萬民敬仰,輕輕鬆鬆就逛遍了祖國的大好山河。而同樣作為皇帝的趙構,一路逃命,不知他有沒有乾隆那般別樣的心情去欣賞江南的美景?

    第一次逃跑

    公元1126年,金兵大舉南下侵略中原,宋徽宗嚇得趕緊把皇位傳給了太子宋欽宗,宋欽宗便派趙構前去金營議和,可趙構到了半路,被宗澤攔下,並告訴他此去必定凶多吉少,於是趙構半路就撒丫子跑了。

    一路逃到了大名府(河北大名),又從大名府跑到東平府(山東東平),在北宋皇室被金國一網打盡後,逃回了南京應天府(河南商丘)繼承了皇位。

    第二次逃跑

    剛剛登上皇位,由於對金兵聞風喪膽,不顧大臣的反對,決定離開中原這片是非之地,一溜煙跑到了揚州,想偏安一隅,避免和金朝正面交鋒。

    第三次逃跑

    公元1129年,金朝在完顏兀朮的率領下,想徹底消滅南宋,完成對全國的統一,金兵長驅直入,逼近揚州,趙構聞訊幾乎膽裂,從揚州匆匆逃出,過長江,經鎮江,逃到了現在的杭州。

    第四次逃跑

    而金兵卻不給趙構喘息的機會,剛到杭州還沒坐熱屁股的趙構,面對金兵渡江,帶著大臣們繼續南逃,從紹興逃到寧波,再從寧波乘船逃到海上,長時間漂浮在茫茫的大海之中,他不敢上岸,怕一上岸就被金兵活捉。

    好在此時岳飛等一幫抗金名將挺身而出,漸漸的穩住了局面,趙構才得以和金朝議和,回到了杭州。

    趙構一生可謂是被金兵嚇破了膽,他只想在江南當一個太平皇帝,不想與金朝正面交鋒,更不想再被金兵追的無路可走,終其一生,他都沒有北伐的決心,不過他當皇帝期間,穩定了江南的局勢,最大程度上保住了江南的富庶,也算是大功一件了。

  • 6 # 天天故史匯

    宋高宗趙構一開始是一個熱血青年,只是隨著時間和地位的變化才變成了一個逃跑皇帝。

    為國獻身

    宋徽宗末年,聯合金一起將遼國滅國。兩國商量好,金國攻擊遼國的上京,北宋攻擊遼國的燕京,但沒想到苟延殘喘的遼國將北宋軍隊揍了個鼻青臉腫,事後花了大價錢將燕京買了回來。由此金國看出了北宋的無能,並引出了後續的兩次南侵。

    買回來燕京沒多久,有一個金國將領投降北宋,金國以此為由攻擊北宋,一路被阻擋在了太原,另一路打到了汴梁城下。宋欽宗軟弱,想要和金國議和,金國提出要有宗室和大臣作為人質才能討論議和。此時身為康王的趙構主動提出做使臣,他和張邦昌兩人作伴,去了金國的軍中做人質。直到後來金軍攻城失敗才被換了回來。

    第二次金人來襲完全是宋欽宗弱智作死。金人派來兩個使臣,宋欽宗竟想招降這兩位,結果兩個使臣立馬報告,金人以此為由再次南侵。宋欽宗這次還想破財免災,但與此同時,任命趙構為河北兵馬大元帥,去河北招兵買馬,隨時準備勤王。沒想到,這次還是兩路金軍,兩路包圍了汴梁,並將徽、欽二帝擄走,連帶著北宋宗室全部打包。

    身在河北的趙構一開始積極佈置軍隊,準備阻擊金人後路,但後來徽欽二帝被擄,偽楚張邦昌稱帝。張邦昌在金人走了以後,立馬就還政給趙構,趙構順利稱帝。

    開啟逃亡之路

    稱帝后的趙構一開始任用抗金派,但很快就倒向議和派了。金人在返回後的第三年,再次南下準備把趙構這個漏網之魚撈回去,趙構開啟了自己的南逃。這次南逃一部分是因為自己此時身邊護衛較少,沒有力量對抗金人,而且對徽欽二帝剛被擄走不久心有餘悸,再加上議和派的攛掇,趙構立馬就準備以巡視的名義南逃,並且一路從建康逃到溫州,還在海上呆了一段時間。

    在這次南逃途中,爆發了一次兵變,兵變主將對趙構北伐後迎回徽欽二帝后怎麼自處提出疑問,並逼迫趙構退位。趙構短暫退位後兵變很快就被平息,趙構復辟了,但這次兵變對趙構此後的執政產生了很大影響。

    趙構從這次兵變中,更加加深了對執掌兵權的武將的忌憚,無法再信任武將,而且對於北伐的熱情也產生很大變化。此次兵變中,自己的兒子夭折,而且自己不能生育了,如果北伐迎回二帝后,對自己的皇位肯定會產生巨大沖擊,從此趙構對北伐迎回徽欽二帝就堅定了抗拒之心。此後,趙構在秦檜的輔佐下,更加堅定了投降議和的心思,罷免了韓世忠等人的軍權,並殺害岳飛。

    在稱帝三十多年後,金人再次準備南下,此時的趙構心中竟然仍想南逃,但因為金人主將被手下所殺,趙構的這次南逃計劃並沒有輔助實施,此後興許是心中對於應付金人感到倦怠,趙構主動退位,傳位給了宋孝宗。

    可以看出,趙構從一開始的熱血青年,到徽欽二帝被擄後自己南下稱帝,並不是天生軟弱。金人南下追捕他時,因為剛剛建立的南宋內部混亂,大軍不在自己身邊,加之內心陰影,趙構只得南逃。雖然趙構被叫逃跑皇帝沒有冤枉他,但趙構能夠在一片動盪的情況下,最終渡過危機,平撫國內動盪,避免趙宋覆滅的情況發生,並發展南宋的經濟,確實可以稱得上一位有能力的君主,只不過岳飛死的太冤,趙構難辭其咎,他在歷史上留下的總體印象仍然不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成為群眾演員需要具備怎樣的條件,去哪裡應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