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武器裝備秀
-
2 # 鐵嶺鋒
現代技術條件下的城市攻堅作戰部隊編組,首先無人智慧作戰系統是城市攻堅編成的必選要件,兵員編組方面,應視進攻正面兵力展開寬度配置兵力,坦克等重灌備以3一4輛為一梯隊沿寬闊街道突進,跟進步兵也以班以下作戰單元為主。但該攻擊分隊僅作為助攻兵力,主攻攻部隊的攻擊點則置於街道兩側建築側面平行於街道的攻擊方向上。
這是我四野鄧華第7縱隊(解放軍第44軍)城市攻堅作戰的拿手好戲,不妨借來用一下。但先輩們可沒有我們當代部隊的先進裝備。沿街進攻部隊只作為助攻而且一般情況下滯後於兩主攻進度(只有在確定敵方防禦兵力十分單薄時才以街道突擊為主),而兩翼主攻分隊則兵力較強,以手榴彈等鑿壁穿牆方式逐戶推進,看似較慢,實則效率極高,因不受敵方側射及前方堅固據點火力限制,所以可不停頓的連續前進,並可以背後消火力滅封鎖街道之敵,因此常被四野用作攻城戰役的主攻部隊。
把44軍的城市攻堅作戰模式移植到現代戰場在現代化無人偵察作戰裝備系統的支援下,效率會更高效果更好,而且會大大降低敵方狙擊手、反坦克火力給攻擊部隊造成的大量傷亡。
具體兵力火力裝備配置應該是,沿街突擊部隊應配備地面排爆作戰機器人,用於對隱蔽爆炸物的排除及攻擊火力死角處隱藏之敵的清除;如條件允許,小微型空中偵察無人機,用於找出高層建築中敵方集團火力掩蔽部,招喚攻擊直升機火力或為側翼主攻部隊指示座標點予以清除。兩翼主攻部隊應配屬爆破作戰機器人,作為鑿壁穿牆進攻的先導在前邊開路,炸開一條通路,掩護部隊逐建築向前推進。
現代建築多為框架空心磚剪力牆結構,只要避開牆角一米距離,就全部都是空心磚牆體,無需過大爆破力,便可輕鬆炸開一個很大的洞出,常人也可輕鬆走過。這樣開啟一幢建築部隊清剿一幢,所以兩翼主攻部隊兵力要求較大,但作戰效率效果都會很好,同時讓以側射火力威脅街道友鄰部隊安全的隱蔽之敵被前後夾擊,而變得很容易清除,直至打穿一條街,或轉向發展,或在助攻部隊重火力掩護下,進入下一條街道的攻擊行動。
這種攻堅模式使部隊不受兩邊建築內側射火力的威脅,反而把兩側建築內隱蔽之敵暴露於己方火力的突襲或夾夫之下,而且這種兩翼主攻方式讓己方不受敵側射火力威脅地展開大量部隊,先頭突擊兵力開啟一幢建築後從另一側穿出,後續部隊負責清除建築上層之敵,如此逐次進入每幢建築,大量兵力可逐次展開,拿下一條街,肅清一條街。另外如遇敵方大規模反擊,兩翼主攻部隊的密集火力會讓敵方反擊兵力陷入被屠殺的境地。相比所有進攻行動全部在街道上展開,被無處不在的敵方狙擊火力屠殺具有絕對優勢。
-
3 # 紅色手電筒
應該說任何作戰的戰鬥編組都是有一定的侷限性,不能是用一個僵硬的模式。
這幾年進行城市戰比較多的美軍和俄軍來說,雙方的編組有一些共同的地方,一個是裝甲力量的大量使用,傳統上坦克部隊是儘量減少在城市中作戰,但是現代的城市作戰中,沒有坦克等裝甲力量的支援,作為主攻力量的步兵部隊傷亡的數字將是一個誰也無法承受的數字。二是大量使用狙擊手,利用狙擊手封鎖街道,並且對於敵方的人員進行狙擊,打擊敵方的人員士氣。三是開始使用無人偵察裝置,對於戰場進行偵察定位。
從這幾個方面來看,以後城市戰的強擊支隊的編組將會變得合成程度非常高,除了傳統的步兵,戰鬥工兵以外,坦克將會以排為單位編入支隊,而而且還會編入部分高炮兵,主要是用高炮對付高層建築物的敵人,還有就是大量使用無人偵察裝備,可能還會有戰鬥機器人,這個要看技術的發展情況了,不過使用機器人作戰是一個趨勢,誰都無法避免。而狙擊手的使用可能會由於大量無人裝備的使用而減少。
而城市戰還有相當一部分力量要投入對於地下管線的爭奪,到時候恐怕原來評書裡邊所說的掘子軍就會成為正式的兵種。
當然空中力量也不會缺席,不過投入的空中力量主要是各種直升機,固定翼飛機對於城市戰目標攻擊的精度不是很高,空中力量主要是在外圍截斷守軍的供給線,這種任務目前來看還是比較合適的。
-
4 # 斯南天傑
城市攻堅戰的話,主要還是在攻樓上,一個樓房一旦被佔據,如只用步兵,就需要損失大量的人員,而加以火炮掩護將會好一些,減小一些損失。
一次城市攻堅戰,最好將該城市進行劃區,每個區域交給十個步兵,十個步兵中,需要配備兩名狙擊手(帶上觀察手需再增加兩人),其餘八名配備各自運用熟練的武器。
首先就是觀察城市的制高點和次制高點,讓各區狙擊手在各組步兵掩護下迅速佔領制高點,從而可以觀察到城市的絕大部分地區,在攻樓時也能給予有效的指揮和掩護。
八名步兵在攻樓時應學習美軍上樓的方式,觀察樓梯口,而最好依靠牆壁的反彈能力在上樓時以投擲類武器加一掩護,也能有效降低傷亡。
在敵軍人員集中的樓房中,如有重火力支援,就直接打擊,不要讓步兵進入,因為在狹小的空間內,單兵作戰能力如果不是很強貿然攻樓極易造成極大損失,就算單兵作戰能力很強,也無法抵擋住大量的敵軍壓制(畢竟人太多了,人海戰術打不起)所以直接用重火力講整棟樓擊毀。
每個房間進入時,可以先隔門進行火力壓制,讓房間內的敵人無法還手(當然,這是也可以用投擲類武器,而且這時候用也相當好用)
-
5 # 雲興雨澤
150口徑以上的加榴炮弄200門,彈藥管夠且多樣化。先轟上兩個小時,不夠的話就再加兩個小時。如發現坑道多,則多使用雲爆彈。保證老鼠都活不下來!
-
6 # 戰武奇兵
城市攻堅和撕破防線都好說,組織強大的海空火力和陸軍突擊力量碾壓就行,武器裝備與規模佔很大的比重。如果論起城市巷戰,即便是現在的美軍也非常頭痛,那麼在二戰期間美軍、英軍,尤其是德軍和蘇軍之間都發生過大規模城市巷戰以及村鎮之間的爭奪戰,最激烈的時候逐房逐戶逐間的進行戰鬥。在這一方面他們確實積累了不少寶貴經驗,不過今天的武器裝備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老一套戰術肯定已經過時,怎奈美軍天天是在實戰中度過,所以說論起打巷戰,他們還是比較有一套的。
巷戰中第一基本要素就是隱蔽自己,確保自身安危,物用所其極。有些東西並不是靠實戰經驗就能累積起來的,但是可以逐漸完善、改良或提高,巷戰就是這麼來的,大多數親們認為按照美軍現有的實戰經驗、武器裝備以及戰場上的體系化作戰應該沒有太大的問題,而恰恰最大的問題就出現在這裡。十多年前的伊拉克戰爭,大家都記得那場著名的巷戰,薩德爾市巷戰,一天之內美軍陣亡26人,另有50多人受到不同程度傷害,後來這一天被稱為“黑色星期天”。參加這次作戰任務的是美軍第一騎兵師,他們至今都有這一天戰鬥的紀念活動,2017年美國上映的《歸鄉路漫漫》中再現了這一場戰鬥,有興趣的可以自己看看。
美軍在這次戰鬥中出現了多次致命錯誤以及戰術指揮不當情況。薩德爾這座城市貧困百姓居多,人口密集,街道狹窄,非常不利於美軍重火力優勢展開。美軍的第一誤區便是輕敵,對自己的作戰能力過於自信,還低估了這座城市的守軍。第二是太相信親當地伊拉克人,許多士兵親眼目睹那些親美派的伊拉克警察手持美國援助的M4步槍和M9手槍朝美軍士兵開火。第三就是指揮失當,戰術運用錯誤,火力和士兵配合均不到位。從美國巡邏車隊遭到襲擊開始,他們的噩夢也就開啟了,美軍遭到手持AK和RPG火箭筒守軍(反美武裝力量馬赫迪軍)的瘋狂襲擊,很快美軍就出現陣亡情況。他們馬上呼叫坦克支援,趕來的第一輛M1A1遭到四面八方的火箭彈襲擊當場趴窩,造成一名坦克成員死亡,兩名重傷。
這時美軍其他坦克開始火力壓制射擊,然而另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守軍依靠人多開始不計傷亡的與美軍硬抗,完全出乎他們的意料,最終導致這場戰鬥死傷慘重。後來美軍對於這次戰鬥做出了詳細總結,包括敵人的反常規戰術,甚至街面情況對坦克戰車射界角度的影響等等。
到了今天巷戰的模式又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除了更加緊密配合計程車兵戰術還有各類作戰無人機和低空偵查無人機的支援。然而即便這樣,也永遠無法分清誰是平民誰是武裝分子,他們只是拿不拿武器的概念,更無法應對他們從各個角落發動的突然襲擊。所以說巷戰只能依靠武器裝備和戰術更好的被動保護自己,根本沒有徹底解決巷戰和治安戰的好辦法。
回覆列表
隨著火力的進一步提升,現代化的城市攻堅戰需要士兵具有更強的獨立作戰能力。美軍一般以四人小組為城市作戰基本單位,採用坦克和或者步兵戰車作為支援火力。
四人小組既可以獨立作戰,拔出火力點,又可以相互配合進行戰術協同。如上圖,兩輛坦克龜縮在步兵的掩護之後,使用火力封鎖道路兩側的敵軍火力,組織援兵到來。一個四人小隊負責攻擊右下角房屋內的敵人(ENEMY)。另外兩個小隊一方面掩護坦克,另一方面隨時做好準備,一旦第一小隊進攻失利則迅速補上。
進入房間後的戰術同樣以四人小隊為基礎,前兩名隊員突進房間後迅速掃清可見敵人,然後沿房間左右兩側搜尋進攻,後兩名隊員隨後突進,解決正面之敵。
在目標房屋內搜尋進攻時應保持三角形隊或者菱形隊,始終保持三把槍指向移動方向,一把槍殿後。
遇到樓梯轉角處也應該嚴格遵循戰術守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