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米娃baby
-
2 # 嘉嘉和嘉爸
很多時候大人們判斷寶寶是冷了還是熱了的方法,都不是很靠譜。一些老人直接就看寶寶穿得多還是穿的少,並且拿其他寶寶做比較。這樣的判斷方法是不可行的。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對冷熱的承受度和反應也是不一樣的。寶寶到底是冷還是熱了?不是看穿多穿少,而是感知這3個部位
1.腳心
腳底是人體血管與神經最多的地方,對外界的氣溫感知,非常敏銳,因此腳也是最先感受到氣溫變化的。很多時候寶媽們,可以透過摸寶寶的腳心來判斷寶寶的冷熱。
但是也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寶寶光著腳玩耍了一會,再用這個方法就不靈了喲,不要以為寶寶就是冷了!
2.手心
寶寶手心也能夠很好的反應寶寶身體的冷熱情況。寶寶手心涼,就需要添衣服,如果寶寶手心都出汗了,那就需要減少衣服了。人們習慣性的用寶寶手背手臂等的溫度來判斷寶寶的冷熱,這是不準確的,因為寶寶的手,暴露在外面,接觸冷風什麼的,更容易受到溫度的影響,使得手變得有點涼涼的,但這並不一定說明寶寶就是冷了。
3.背部
寶寶的背部是判斷寶寶身體體溫的最為準確的一個地方,受到外界干擾也是最小的。如果發現寶寶背部微微汗溼的話,就說明寶寶熱了,需要減少衣服。如果寶寶背部涼涼的,那麼就說明寶寶冷了,需要增加衣服。
此外,寶寶的一些言行舉止,也可能判斷一二。比如寶寶熱了,就會出汗、扯被子等等。如果寶寶冷了,就會微微發抖,靠近溫暖的東西。這些都需要細心觀察,就可以發現。
-
3 # 沒煩惱好不好
大家好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我家在東北這邊到了冬季溫度都在零下二十度之間,由於家裡和學校供暖很好孩子一般都不喜歡穿厚的衣服!我覺得像這種情況因自己的地區和孩子的體質來決定吧!最後祝願所有寶寶健康快樂成長!
-
4 # 溼地先森
寶寶冬天穿多少最好呢?在冬天,每位媽媽都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會凍著會感冒,就會給孩子穿很多,這樣真的好嗎?給孩子增減衣服,一般是可以根據氣溫掌握,若是覺得現實些就可以穿跟大人一樣多的衣服。如果大人在安靜時不感到冷,也不會覺得熱,那麼對孩子來說也是合適的,但對一些體質稍差的孩子,如佝僂病、缺鐵性貧血,平時易患感冒的孩子,應增加一件,這樣就較為合適,不至於造成他們穿得過多,但必須注意的一點就是,若孩子的活動量過大時,或做遊戲、郊遊時,就必須根據情況及時增減,以免因出汗過多造成再次受涼。
寶寶冬天穿衣注意事項
1、不需要太多
兒童不需要太多的衣服,比大人身上穿的多一件即可,切忌過厚。
2、少給寶寶穿化纖衣服,化纖衣服易產生靜電,它會加重面板的乾燥和不適感。
3、少給寶寶穿高領毛衣或絨衣,雖然它可抵抗風寒,但容易引起頸部瘙癢及蕁麻疹。
4、少給面板過敏的寶寶穿羽絨服,它可能會誘發全身面板出現皮疹及支氣管痙攣。
5、體質過敏的寶寶,不要穿皮毛的衣物,否則容易誘發過敏性咳嗽、哮喘等,並遠離花粉、粉塵等過敏原。
-
5 # 歷史上上籤
我家的寶寶
我家寶寶目前5個月,這個度過的第一個冬天,好在現在家裡面都有暖氣,不會覺得特別的冷,但是朋友說小孩子越是在溫暖的環境裡面呆習慣了,出去就會受不了,感冒的機率就會更大一點,於是我就儘可能的每天把窗戶開啟通風,和寶寶在陽臺裡面曬曬太陽,增加一下抵抗力。
寶寶在冬天習慣性穿少就不怕冷是真的嗎?我的觀點:
這個是沒有科學依據的,不要給寶寶穿的過於的單薄,尤其是小月齡的寶寶器官都沒有發育完善,如果穿的太單薄會造成發燒和感冒,同時也不要穿的太厚實,這樣也不利於寶寶活動,就像是大人一樣,如果穿的過多或者過少都會覺得不舒服,更何況是小孩子呢。
嬰幼兒穿衣存在的誤區有哪些呢?1.手腳涼就開始增添衣物,這樣的判斷方法也是不正確的,因為孩子的末梢迴圈還是比較差的,即使說體溫正常,也會有手腳涼的時候。如果實在是不會判斷,就摸摸寶寶的後背試一下,是否過熱或者是過冷,這樣才更加的準確。
2.頭部出汗就要減少衣物,這也是不正確的,在寶寶出汗之後立馬換掉衣服很容易感冒,在汗液揮發的時候也會帶走身體裡面的熱量,如果是想給寶寶換衣服的話,不如汗水褪去之後再換。
3.打噴嚏就是感冒,不要覺得寶寶連續打了好幾個噴嚏就是感冒的訊號,其實這只是寶寶的小鼻子一種本能反應,只要不是連續並且頻率很快的打噴嚏,都是正常的,家長無需過多的擔心。
嬰幼兒如何正確穿衣呢?摸下寶寶的鎖骨,如果是溫度剛剛好,那就代表穿的衣物也是正好的,這個方法也是很簡單的,新手爸媽都可以用這個方法進行測試。
摸下寶寶的後背,如果出現出汗的狀況,說明寶寶熱了,你要知道寶寶的體溫普遍比大人高,而且比大人更怕熱,所以別裹得太厚實,寶寶也會覺得不舒服的。
早中晚溫度落差會比較大,可以在清晨給寶寶穿一個厚外套,等到溫度升高的時候,再視情況而定,去加減衣物,總之父母不要偷懶,覺得換衣服是麻煩的,為了寶寶,需要仔細一點。
寶寶在冬天如何正確穿衣寶寶冬天穿衣要做到"三暖一寒一涼":暖背、暖肚、暖足、寒頭、涼心胸"三暖一寒一涼"可以說是保證寶寶不患病的最基本措施了。
暖背—保證寶寶的背部不受涼但不能裹太厚導致出汗。寶寶出汗過多,如果不及時更換衣物也容易著涼。背部衣物溫暖,能夠預防感冒。建議媽媽們可以給寶寶裡面穿個小背心。
暖肚—保證寶寶的腹部不受涼。腹部容納了我們的脾胃,如果腹部受涼也會影響脾胃,造成腹痛,腹瀉等症狀,影響寶寶營養消化吸收,從而影響生長髮育。
暖足—腿部神經末梢豐富,腳能夠敏感感知溫度差異,由於嬰幼兒心臟泵血能力弱,由於足部離心臟較遠所以到達四肢的血液也比較少,因此足部很容易著涼,足部受涼能夠直接影響全身的健康。
寒頭—人的頭部包裹太緊密其實不利於健康。從醫學的角度來說,人體的頭部發散著約1/3的體表熱量。如果小兒頭部包裹太緊密會導致頭暈,而頭部適量的遭受寒冷可以醒腦提神。
涼心胸—在中醫五行學說上,心的五行屬火,如果捂得太嚴實,寶寶特別容易口乾舌燥,這也是寶寶秋季上火的一大原因。嚴重的會啼哭不止。因此,嬰幼兒穿衣心胸位置不要包裹太厚。
寶寶穿衣小技巧兩穿:寶寶裡面需要穿小背心,腳上需要穿襪子,做到保暖不怕寒風侵襲;肚子上穿肚兜,保護腹部,防止寶寶肚子受涼。
回覆列表
冬天到底怎麼判斷寶寶冷暖,要給孩子穿多少合適呢?
【衣服穿太多的壞處】
1、捂熱綜合症
捂熱綜合徵又稱“嬰兒蒙被缺氧綜合症”,或“嬰兒悶熱綜合徵”,嚴重的會缺氧、高熱、大汗、脫水、抽搐昏迷,乃至導致孩子腦部受損。
1歲以內的嬰兒,如果出現大量出汗、臉色發紫的情況,應及時檢查是不是捂得太熱了。
2、面板疾病
衣服穿得多,孩子稍動就會出汗,汗液難以揮發,很容易誘發溼疹、汗斑等一些面板病,同時也會導致寶寶貼身衣服汗溼,加快其體表熱量的散失,還會大大影響人體調節體溫的能力,從而也就出現了為何寶寶衣服穿得多,反而四肢冰涼的現象。
3、捂出來的脫水、休克
在孩子感冒發燒的時候捂被子更危險,熱量無法散發可能導致體溫持續上升,甚至到 42 ℃ 以上,短時間內大量的出汗還可能導致孩子脫水、休克。
4、更容易生病
衣服穿得多的寶寶四肢活動也會受限,血液迴圈相對減慢,身體本身產生的熱量大大減少,對外界冷空氣的抵抗能力也隨之降低,體質也會越來越差,最終形成一個惡性迴圈。
孩子衣服穿多少合適?
小孩衣服到底要怎麼穿,可以拿大人來作比較。孩子基礎體溫要比成人稍高,所以,如果我們從小就開始注意小孩的穿衣習慣的話,那麼冬天也可以給小孩穿跟大人一樣多的衣服或多加一件不太厚的貼身內衣來禦寒就夠了。
為了能夠讓寶寶度過一個溫暖、舒適的冬天,家長可以從熱天開始就注意給寶寶進行適當的耐寒訓練,比如用冷水洗臉、洗手,用冷水漱口,不給寶寶穿過多的衣服、晨跑等等,方法很多,一旦堅持下來,那麼到了冷天,寶寶就能夠較快的適應寒冷的天氣,不容易生病。當然,耐寒訓練須有度,不能超過孩子承受的範圍,應該根據小孩自身的身體特點來制定。
嬰幼兒不會自己訴說,我們可以參考下面的原則:
一月以內:孩子比大人多穿一件(平均厚度的)衣服。
一月以上:孩子的體溫調節能力基本和大人一樣了,可以參照大人一樣穿衣。
三歲以上:孩子多會自我表達冷暖,只要孩子不覺得冷就沒必要多穿
判斷寶寶是冷還是熱,用手感知寶寶胸口、後頸部和背部溫度,最簡單的方式是摸摸其頸背看會不會太涼或者熱出汗,只要溫暖無汗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