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立殘陽
-
2 # 遊學行者
首先,三國鼎立之所以能夠形成,蜀漢之所以能夠割據益州,和當時中原戰亂之後,人口流失有很大關係。當時的大臣上奏時說,我們魏國的人口加起來,才相當於漢朝一個郡的人口。這雖然是誇張,但說明中原的經濟、社會被破壞的很厲害。同時,益州、荊州、揚州,因為劉璋、劉表、孫策的緣故,相對來說,免於動亂。甚至,從北方來的流民,使得當地可以有進一步發展的機會。孫策這邊,張昭自己就是北方來的的。劉璋那裡,他之所以可以坐穩益州,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荊州流民組成的東州兵。一旦北方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和平,經濟逐步恢復,整個南方聯合起來,也沒有辦法抗衡北方。這種狀況,隋代還是這樣,唐以後才逐漸改變。簡單說,對於孫劉來說,南方能夠割據,只是暫時的。
諸葛亮是有遠見的政治家,他知道,益州這個小小地方,再怎麼發展也到頭了。但中原一旦恢復起來,統一南方只是時間問題。就像打星際,你只有一個基地,但有好幾個農民在採礦,別人有十個分基地了,但每個基地只有一個農民在採礦。那你怎麼辦?趕快暴兵出去打,爭取拿下別人一個分基地先。不然別人出多農民採了礦,開始暴兵了,你就完了。這是蜀漢“王業不偏安”的大背景。重複一下,中原的喪亂決定了南方割據的可能,中原一旦恢復完成,南方絕無割據的可能。
除此之外,歷代都有人說,諸葛亮北伐的另一個考量,就是爭取引起中原新的動亂,阻撓或者拖延北方經濟恢復的過程。應該說,這是對的,這是諸葛亮北伐的主要原因——隆中對中他自己說,“天下有變”,再出去打,天下沒有發生大的變化,就只能想辦法創造變化。但更加重要的一點是,為什麼諸葛亮帶著四川小小一個地方的人出去打,就有可能造成中原動亂呢?諸葛亮的寶到底壓在什麼上面?大致,這和曹魏的兵制有關。曹魏的時候,因為人口大量流失,士兵很容易逃走,就想出了一個很髮指的制度,當兵的人世世代代當兵,做二等公民。大體平時要種地,打仗的時候發配邊疆,老婆孩子做人質,萬一自己死了,老婆要馬上改嫁,快點跟其他士兵生小孩。比如劉備進攻漢中的時候,那時候曹操就要從很遠的地方發兵,那裡當兵的就不高興了,就會起事端。簡單說,曹魏的兵制,使得曹魏在特殊時期有了可靠的兵源,但也決定了發兵的成本遠遠高於蜀漢。雖然蜀道很艱難,但是曹魏從全國集中兵家到關中去打仗,更加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事情。
最後,還有一點值得注意。劉備大致是以北方的武人群體和以諸葛亮為代表的荊州系統進入益州,和當地人乃至先到益州的流民,互相依存。一開始,關羽丟了荊州,劉備想奪回荊州,那時候劉備的可能是,以諸葛亮為代表的荊州系統治益州,以黃權、李嚴為代表的益州系統治荊州。這樣呢,以荊州的政治經濟利益,滿足益州系,也以益州之重,交給荊州系。這樣,長江上游和中游互相依託和牽制。所以劉備一定要取荊州,益州系黃權等,也積極出戰了。但劉備沒能奪回荊州。這樣產生的問題很大。對於益州系而言,與其供一個土皇帝,還不如做大魏的一個州划算。事實上,很多益州本地計程車人,已經接受了曹魏代漢的合法性。所以諸葛亮的政策,必須堅持漢朝的正統,堅持北伐,也透過北伐,打壓反對北伐的地方集團,給支援北伐的本土士人以機會(比如重要李嚴的兒子李豐),選拔新的人才。同時,整個蜀漢由於對益州系的打壓,就開始面對人才匱乏的巨大問題。鍛鍊、培養、爭取人才,也逐漸成為北伐的另一個目的。
綜上,諸葛亮北伐,主要是為了迫使魏國在離開邊境很遠的徵發兵戶,消耗國力的同時,引起潛在的社會動亂,從而減緩北方經濟恢復的速度。一旦出現機會的話,進入關中,逐鹿中原。如果沒有機會的話,以儲存國力、兵力,鞏固對蜀漢的控制。所以諸葛亮北伐,大體以穩妥為主,能夠賺魏國一支軍,一員將,那就很好了——這點諸葛亮做得很好。
-
3 # 啊濤聊體育
大家都知道,蜀國和魏國不管是經濟還是軍力魏國都是佔絕對優勢的。北方土地肥沃,糧草充足,馬匹健壯,反觀蜀國則不然。諸葛亮一項做事小心,不會輕易冒險,然而為什麼還要在天時的、地利、人和都不佔優勢的情況下五次北伐,最終病逝於五丈原呢?
分析歷史我們就會知道,當初隆中對的目標和計劃是要一統天下,恢復漢室。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劉備和諸葛亮一直不忘初心,始終朝著目標而努力。劉備敗於東吳,病逝於白帝城的時候託孤與諸葛亮的時候,希望諸葛亮能輔佐阿斗完成自己未完成的重任。諸葛亮謹記劉備遺願,始終想在有限的生命裡完成統一大業,然而欲速則不達,五次北伐均未成功。
深挖歷史,你會發現,諸葛亮的鞠躬盡瘁,不忘使命的革命精神讓後人可歌可泣。他的智慧,他的忠誠,他的胸懷是如此讓人敬佩不已。可是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蜀國想要統一天下確實是很難實現的,然而諸葛亮在看清形式的情況下,任然從來沒有放棄統一大業。三國是一個複雜的時代,諸葛亮為國奮鬥終身卻沒有半點遺憾。反觀司馬懿,卻既然不同。透過上面的介紹,大家就不難看出諸葛亮在劣勢的情況下多次北伐了。最後我真心地為英雄點贊。
-
4 # 傳奇歷史觀
首先看看諸葛亮本人怎麼說的,我們初中都學過《出師表》第一句說的很明確: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師表》是諸葛亮為北伐寫的,所謂師出有名。起頭就說了,先帝劉備創業沒有過半就死了。那麼劉備創的是什麼業?用冠冕堂皇的話來說,劉備的創業目標是“興復漢室”。實際上大家都知道劉備的目標是統一天下,完成王道大業,這也是曹操跟孫權的目標。劉備有這樣的志向是眾所周知的,所以雖然劉備一直力量不足,但是曹操以及曹操的手下都非常忌憚他。如果說領兵北伐的是劉備,那恐怕完全沒有人問為什麼要這樣做。
當諸葛亮揚言北伐時,魏國國內大為震動。因為在曹魏的群臣看來蜀漢有統一天下志向的只有劉備一人,劉備一死蜀漢就只有苟延殘喘而已。然而他們沒有想到諸葛亮是一個同樣有此志向的人。劉備臨死之時跟諸葛亮說: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終定“大事”,這裡說的是什麼大事?難道就是在益州做個土皇帝?當然不是,在益州做土皇帝的目標已經達成了。這裡說的當然是統一天下的大事。後面一句說:“若其不才,君可自取。”從這句話可以看出劉備是知道諸葛亮有平定天下,做一番大事的想法的。這也是為什麼劉備要託孤給諸葛亮,因為只有這樣一個人才能讓蜀漢政權延續下去。為什麼這麼說呢?當曹操來攻打江東時,孫權問群臣怎麼辦,所有人幾乎都說投降,就連張昭也這麼說,只有魯肅說我們不投降,跟曹操幹一仗。這個時候孫權的心裡對張昭失望透頂,所以在孫權稱帝以後,他對張昭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如果聽從了足下的計議,現在已經在要飯了!”
魏蜀吳三國中,沒有一國想要跟其他兩者同時存在,他們都認為這種同時存在的情況是不合理的,只是暫時的,天下必須統一。這就是華人的思想,天無二日,國無二君。那麼沒有任何一國想要偏安,那就必須發展軍事才可以。蜀國在三國中最弱,如果不重視軍事的話,蜀國統一天下的機率幾乎為零。
當年曹丕詢問魏國的群臣,問他們劉備會不會為關羽報仇。群臣都說蜀國地域狹小,人力物力都不足以支援伐吳,劉備肯定不會伐吳。只有謀士劉曄(ye,四聲)說劉備肯定會伐吳,正因為蜀國在三國中最弱,別人都認為蜀國力量不足,劉備才會透過伐吳來證明蜀國力量有餘。諸葛亮北伐也是一樣的道理,如果不北伐的話蜀國內部沒有信心,外部不把蜀國當成一回事。
-
5 # Mr廖218086316
據我所知 不能以兵力數量比之 古代善遠交近攻 曹操的40萬軍隊不僅要防蜀,還有東吳和塞外北方,他的地盤最大,因此兵力更為分散
-
6 # 浮沉的歷史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諸葛亮在北伐之前寫下了千古流傳的《出師表》,在出師表中,諸葛亮已經指出來其北伐的兩個原因,一為:興復漢室,還於舊都;二為: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蜀漢政權一建立的就是以漢朝的延續者和復興者自居的,所以蜀漢首要的攻擊物件肯定是篡漢自立的魏國,北伐大業勢也是在必行的。在劉備死後,蜀漢的對外政策重新調整為了魏國,在蜀漢建興六年(228年)春,諸葛亮率蜀軍開始了蜀漢的第一次北伐,之後又連續進行了四次北伐作戰。諸葛亮本人也在第五次北伐的過程中,積勞成疾病逝於五丈原,諸葛亮算是實現了其“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的夙願。
諸葛亮充分認識到了魏蜀兩國的實力差距,蜀國作為三國中最弱小的一個國家,諸葛亮以蜀漢一州之力抗曹魏數州之力,如果不迅速的發動北伐戰爭,那麼蜀國與魏國的國力差距會越來越大。所以諸葛亮從長遠的眼光考慮,認為蜀漢的北伐宜早不宜遲,越早打越有利於蜀國,諸葛亮僅僅經過短短三年的準備和初步安定了國內後,就從漢中出兵迫不及待的發動了第一次北伐戰爭。
另外提一下,其實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時候,魏國對於蜀漢的防禦是很薄弱的。四十餘萬魏軍的主力都集中在吳國的合肥和荊州方向,這樣的佈防以至於諸葛亮迅速就拿下了曹國的三個郡,使魏國一時間朝野恐懼的。在諸葛亮之後的北伐,魏軍雖然增強了防禦蜀漢的軍力,但是在整體上魏軍主力仍舊在對抗吳國的戰線上。
回覆列表
因為中原是正統,而如果偏安一隅,最後也只會滅亡。諸葛亮如果不北伐,回覆中原正統。那麼以中原的人口,經濟,後期蜀國就無法和魏國相鬥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