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一分哥平常心

    初學京韻大鼓的愛好者,由於沒有請弦師的條件,只能在沒伴奏的情況下乾唱,所以一般不注意板眼。而一旦與弦師配合時,就會感到本來唱得挺好的段子,竟然不知如何張嘴,弦師也會感到無法伴奏,俗稱“倒不過把”。其實這就是板眼錯誤造成的。

    由於傳統的曲藝形式都是“口傳心受”的流傳方式,因此一般沒有樂譜留下來,這就造成了很多旋律和唱詞的隨意性。這固然是曲藝的一大藝術特點,但是這一特點也往往導致演唱者和樂隊之間相互配合出現問題。經過長期的實踐,老一輩藝術家們找到了一種彌補這一缺陷的方法,這就是“板眼”。

    “板眼”就是節拍。“板”就是強拍,“眼”就是弱拍。在演唱中,無論演唱者加幾個虛字,或是唱幾個音符,每句唱詞總的板眼數是不會變的,每個字在板眼中的起唱位置也不會變,這樣伴奏者就容易和演唱者配合了。有時候演唱者因為某種原因沒能在規定位置發音,則伴奏者會再添一個“小墊頭”,讓演唱者在下一小節的相同位置唱。採用這種方法,即使演唱者和樂隊從沒合作過,只要他們使用的是同一套板眼譜,就可以很好地配合。

    板式的分類

    在京韻大鼓中,常用的板式有四種:

    1、慢板:

    慢板是京韻大鼓中最常用的板式,貫穿唱段的始終。慢板的節奏為“一板三眼”。也就是“板、頭眼、中眼、末眼,板、頭眼、中眼、末眼,板、頭眼、中眼、末眼,板……”的節奏。用樂譜記錄就是4/4拍。每小節第一拍是板,第二拍是頭眼,第三拍是中眼,第四拍是末眼。

    採用慢板演唱時,每句的第一個字可以從任意位置起唱,但最後一個字都是落在板上的(有個別例外,如《劍閣聞鈴》第一句的“草青青”)。而京韻大鼓一般都是“七字句”,在演唱時會分成“二、二、三”的分句,則每個分句的最後一個字也要落在板上。即使沒落在板上,也要用拖腔的方法拖到板上。

    慢板的起唱位置有一個規律,就是每落(每段)的第一個分句如果是兩個字,每字佔1拍(俗稱“二字頭”),則從末眼(小節第四拍)起唱;如果是三個字,每字佔1拍(俗稱“三字頭”)則從中眼(小節第三拍)起唱。

    “二字頭”在京韻大鼓唱段,特別是文段子中使用較多,因為很多大鼓唱段的開篇都是一首七言詩,採用“二、二、三”的分句方法後,必然就是以“二字頭”開始了。如果每字佔1拍的話,而為了保證第二個字落在板上,就要從末眼起唱。也有很多不是以七言詩開篇的段子,因為同樣是兩個字開頭,所以也屬於“二字頭”。例如最常聽的《醜末寅初》的“醜末”就是“二字頭”,“醜”從末眼起唱,“末”落在板上。到目前我聽過的段子裡,還沒發現有用超過兩個字開頭,卻只佔兩拍的情況。如果哪位朋友有這樣的例子,也請提供給我,以糾正我的錯誤。

    與“二字頭”不同,“三字頭”卻未必一定是三個字。只要開頭一共佔三拍就屬於“三字頭”。例如《鬧江州》的開頭“我表的是”,本來是四個字,但由於“我表”各佔半拍,其餘兩字各佔1拍,因此也屬於“三字頭”。這裡的“我”字是“虛字”,不唱也是可以的。因為“三字頭”要佔三拍,所以從中眼起唱,以保證第三個字落在板上。京韻大鼓一開篇就用三字頭的比較少,當然也是有的,例如上面提到的《鬧江州》,還有《風雨歸舟》的“過山林”都是三字頭。但一般來說,三字頭多是用在中間的段落中,例如《紅梅閣》的第二段開始的“這佳人”,《探晴雯》的第二段開始“自從那”等等。

    “慢板”雖然有個“慢”字,但其實並不一定要放慢速度。速度根據唱段內容情緒的變化,也可以調整。借用戲曲的名詞,也有“快三眼”和“慢三眼”之分。但“慢板”的最大特點是“穩”。快要漸漸地快,慢要漸漸地慢,絕不能忽快忽慢,那樣就沒有板眼可言了。

    2、垛板:

    垛板也是比較常用的一種板式。節奏為“一板一眼”,沒有“頭、中、末”眼之分。如果記譜就是2/4拍。

    目前我還沒有聽過以垛板為主的唱段,也沒有聽過以垛板開篇起唱的唱段。因此我姑且暫時認為,垛板只能在段落中情緒需要的部分使用。使用垛板時,要與慢板配合,從“一板三眼”過渡到“一板一眼”,然後再回到“一板三眼”。例如《探晴雯》的第二落。從“自從那晴雯離了那怡紅院”到“那婆子說”都是慢板“一板三眼”,從“你就從此處往南行”到“她那病身兒這不輾轉輕翻說骨節兒疼”就變成了垛板“一板一眼”,從“猛聽得顫巍巍的聲音”到“我這心裡頭似個火烘”又變回慢板“一板三眼”。

    其實垛板和慢板聽起來的感覺差異不大,所以也可以把垛板當作慢板來唱和數板,只要稍微把重音調整一下就可以了。

    3、緊板

    緊板顧名思意就是節奏緊湊,在節拍上是“有板無眼”。記譜就是1/4拍。使用緊板的唱法,在京韻大鼓表演中俗稱為“上板”。

    緊板通常使用在全篇唱段的最後部分。這時候已經進入高潮,情緒上也越發激動,因此需要用緊板來推動情緒。但緊板和垛板一樣,都是不能獨立使用的。使用緊板時,也要與慢板配合,從“一板三眼”過渡到“有板無眼”,然後再回到“一板三眼”。例如《劍閣聞鈴》的最後一落,從間奏開始到第一個字“再”都是慢板,接下來的“不能”開始一直到“萬點通紅”就上板,即“有板無眼”的緊板,之後的“這君王”到結束,又回到慢板。

    上面所說的是緊板的一般用法,但在某些時候,緊板也不是非常緊湊的,以至於不太明顯。例如《紅梅閣》中,從“小公子一聞此言神魂喪”就開始上板了,但是給我們的感覺卻還是一板三眼地娓娓道來。直到“到而今,有限的光陰難留戀”才開始有緊板的味道。

    所以說,緊板的最大特點並不是節奏緊湊,而是速度靈活。因為每個字都可以作為重音,所以可以根據情緒和內容邏輯來掌握速度。但這就給伴奏帶來了難度。而且,緊板的唱詞,多使用閃板的唱法,更是難上加難,需要演員和樂隊反覆的磨合。

    4、散板:

    散板說白了就是沒板。因為沒板,所以不可能用在大段的唱腔中,而只能用在個別句子中。

    例如《紅梅閣》中的“姐姐你救命之恩如山重”的“救命之恩如山重”和“佳人擺手說君休問”就是散板,但散板的最後一個字要落在板上,上例中的“重”和“問”就要落在板上,或者反過來說,伴奏者會將這兩個字作為板。

    散板因為節奏不固定,因此一般情況下,樂隊會停下來,等待落在板上的那個字唱出,再開始起弦演奏。這時候就需要演唱者提前有心裡準備,以免音樂突然停止而失措。

    提起停弦問題,順便說兩句。有時候並不是散板,樂隊也會停下來,讓演員在沒有伴奏的情況下乾唱。這是為了更加突出演員,使觀眾更好地欣賞演員的嗓音和唱腔。最典型的就是《劍閣聞鈴》中的“似這般,不作美的鈴聲,不作美的雨呀”中的“不作美的雨”,樂隊就會停下來,直到“雨”字拖腔結束,“呀”字起唱,才開始重新起弦。這種情況下,如果演員表演得出色,都會得到觀眾的一片喝彩。

    各種板式的擊板方法

    上面談了京韻大鼓的幾種板式,下面談談這幾種板式的打板方法。大家應該知道,京韻大鼓的鼓板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比較短,下部比較長。因此上部在敲擊時不容易使力,聲音交輕;下部敲擊時容易使力,聲音較重。兩個部位應該敲擊到不同的板眼上,在曲藝行話中,上半部分相擊叫“黑板”,下半部分相擊叫“紅板”。若之連續打下半部分,則稱為“晃盪板”。

    “黑板”應該擊打在中眼(第三拍)的位置上;“紅板”應該擊打在板(第一拍)的位置上。有時候有非邏輯重音的字落在板上,也可以使用“黑板”來擊打,但在板上的邏輯重音必須落在“紅板”上。換句話說,“黑板”可以打在中眼上,也可以打在板上,但“紅板”必須打在板上,不能打在中眼上。

    “晃盪板”都是用在“上板”的部分,到最後臨近結束時,應在倒數第三拍翻腕,使用“黑板”,空一拍後,讓最後一板結結實實地落在“紅板”上,以便於後面改回慢板。例如《劍閣聞鈴》中的“上板”部分,到最後“千行萬點,萬點通紅”就應該在“萬點通紅”的“萬”字改為“黑板”,而在“紅”字時要用力叩擊“紅板”,接著空一眼後,穩穩當當地轉回慢板“這君王……”。

    數板的技巧

    最後,我簡要地談談數板的技巧。上面講了這麼多,但是這些都是理論,如果不能在演唱中控制節奏,又怎麼知道哪裡是板,哪裡是眼呢?這就涉及到“數板”的問題。曲藝演員,特別是鼓曲演員都非常看重“心板”的能力,即在演唱的同時,心裡在暗暗地數板。這種能力並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培養出來的。所以我向大家介紹一種適合業餘愛好者的方法。大家持板時,都是大拇指穿過板繩,而其餘四指是不用的,現在就是發揮這四根手指作用的時候了。我們可以在打板之後,用食指、中指和無名指分別代表頭、中、末眼,逐個觸碰板沿,無名指碰完後,再打板,然後再逐個觸碰,如此反覆,就可以很好地掌握節奏和板眼了。這個動作我們俗稱“掐板”。當然,掐板也是要練習一段時間的,但相對“心板”來說就簡單多了。而且,如果能夠把掐板的動作表演得美觀舒展,完全可以帶到臺上去。

    當然,掐板終歸是權宜之計,這種方式嚴重影響演唱中的身段表演(京韻大鼓很講究身段)。因此,我們還是應該在練習中逐步擺脫“掐板”,而慢慢磨練“心板”,畢竟掌握“心板”才是王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下半年,華為中端產品用810配巴龍5000,價格2999,競爭力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