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只愛潘多拉
-
2 # 蚜蟲掉牙
首先大家回想一下中國的古代歷史,在秦始皇之前都是成為王或天子,為什麼到秦始皇這個時候被稱為了皇帝?現在我們學所學習的每一個漢字,每一個詞語都有它的由來,皇帝二字也是一樣。在秦朝之前,那些朝代不是中央集權的國家,每個諸侯國都是一個獨立的小國家,充當納貢和軍事援助的任務,“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大家都懂。到了秦始皇這個時候,他建立中央集權的國家,統一六國,這才是一個真正意義的國家,在那時對帝王的稱謂依次為,皇,帝,王,中國古代也有‘’三皇五帝‘’的說法。到秦始皇時期,秦始皇自認為他的貢獻比其他以往的任何人都高,所以在三皇五帝中各取一字,稱自己為皇帝,中國的“皇帝”2字由此而來。
而到了國外為什麼一開始叫國王?在那個時候國王就像我們古代的諸侯國一樣,只要有土地和1000以上的人民就可以立自己為國王,所以歐洲當時的國王和我們古時候的諸侯國很相似,有一種簡單粗暴的感覺,以至於羅馬帝國的出現,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屋大維稱帝,在歐洲統治了多年,深入歐洲各華人民的內心裡,有種神聖的使命感,榮譽感,以至於人民認為只有羅馬帝國的君王才可以成為帝王,以至於後來2000多年沒有人敢逾越。
直到後來猶如戰神下凡的拿破崙統治了整個歐洲,拿破崙成皇帝,去除了羅馬二字,事實上當時“羅馬皇帝”已經根深蒂固,拿破崙為自己的兒子加冕為“羅馬王”,顯得更為名正言順一些。
-
3 # 講食堂
在歐洲的文化體系中,普通的君主只能叫國王,唯有正統的羅馬帝國君主才能叫皇帝。
自羅馬帝國分裂為西羅馬與東羅馬之後,便有了並列的兩個帝國、兩個皇帝、兩個主教。皇帝的頭銜需由主教加冕才名正言順。
西羅馬帝國被蠻族所滅,但教皇還在,羅馬帝國皇帝的加冕權也就存在。教皇有宗教號召力卻無實際的政治、軍事權力,帝國滅亡後亟需尋找新的合作伙伴。隨著歐洲大陸的勢力更迭、權力變更,這尊“羅馬皇帝”的虛銜成了“流動紅旗”,直到德意志皇帝被加冕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才算穩定下來——在這期間,法國儘管非常強大,但也只能稱作國王。
拿破崙崛起後,橫掃Continental。雖然拿破崙自己不算個信徒,但“皇帝”的頭銜畢竟對歐洲人來說還是至高無上的。他強行把羅馬教宗帶到巴黎,“走流程”把自己加冕為羅馬皇帝。天無二日,民無二主,拿破崙當了皇帝,順帶把神聖羅馬帝國給撤銷了,只保留奧地利皇帝的頭銜。
後來拿破崙帝國覆滅了,但奧地利也沒有再去恢復神聖羅馬帝國;再加上宗教改革後教皇號召力大減,之後再沒有人邀請教皇來加冕,這就留下了一筆糊塗賬。拿破崙的侄子拿破崙三世稱帝,他繼承了叔父的頭銜,稱“法蘭西第二帝國”,普法戰爭失利后帝國覆滅;理論上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即德意志皇帝,普魯士擊敗奧地利統一德意志,稱“德意志帝國”;奧地利(當時已是奧匈)一直是帝國,別人也沒趕盡殺絕,所以還是奧匈帝國。
至於東羅馬帝國,後來被奧斯曼土耳其滅了。帝國滅亡後,流亡公主嫁給了俄羅斯君主,俄國便繼承了東羅馬帝國皇帝的稱號,“沙皇”即“凱撒”之意,俄羅斯的宗教也稱“東正教”,與受義大利教皇管轄的天主教有所區分。俄羅斯帝國延續至十月革命。
綜上,一戰前夕,Continental共有三個帝國: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繼承西羅馬統系,俄羅斯帝國繼承東羅馬血統。至於所謂的“大英帝國”,其實只是王國,帝國形容其疆土龐大而已。
-
4 # 曙光再現
我認為法國的國王。與以後皇帝的叫法。是在這樣的過度中存在的,叫國王的時期,是大眾共同的,努力下。齊心協力。追捧一個英雄是的人物,產生出了一個國家。就叫國王。可能是當時眾人的思想,都很單一,各種奮鬥目標是要完整一個國家。以後為什麼要叫皇帝。是發展的過程中,民間的風俗習慣,各種教派信仰。逐步走向了社會。都在為自己存在的地位做個說法,來抬高自己。這個時候國王與大臣,就的考慮國王與民間風俗習慣的認可。宗教是否正常的產生,對國王的權利有什麼影響。對民間有什麼不平衡。在這種前提下,宗教有產生了教主。國王與教派主誰大。在這種嚴肅的問題中。國王與教主都存在再一個國家中。只能改變稱呼。國王變為皇帝。皇帝是一個國家中,有著至高無尚的權利。
-
5 # Muandkamu
簡單說,法國只是王國,君主只能成為國王,因為歐洲只能有兩個皇帝,繼承東西羅馬帝國,需要由教會加冕的。一個在德意志的神聖羅馬帝國,另一個在俄國。法國大革命之後舊秩序被推翻,但皇帝的稱號還是很誘人的,佇立於歐洲之巔的的拿破崙自然也想要,這時候宗教對民眾的思想束縛已經解除了,完全就是強者具有話語權,自此之後,歐洲的皇帝如雨後春筍一般,出來了一大批。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得從歐洲歷史講起,歐洲的歷史,正統是羅馬帝國,羅馬帝國的君主是皇帝,臣服於羅馬帝國的各個小國的君主叫國王,這一點跟古代中國是一樣的,古代中國的中原王朝的君主叫皇帝,周邊小國的君主叫國王。所以按照這樣的體制,古代歐洲只有一個國家,就羅馬帝國,當然也就只能有一個皇帝,就是羅馬皇帝。
羅馬帝國在公元400多年前後開始衰落,一方面原來臣服或者遊離於羅馬帝國的部族像日耳曼人、法蘭克人紛紛崛起,挑戰羅馬帝國的統治,另一方面帝國力量的衰落導致帝國對他的東部地區失去控制力,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的東部地區脫離帝國,建立起東羅馬帝國,這樣歐洲出現了兩個皇帝。
476年西羅馬帝滅亡,當年臣服於羅馬帝國的這些部族在羅馬帝國的廢墟上建立了許多小國,最後法蘭克人做大做強,成為西歐的霸主,基本上統一了當年的西羅馬帝國曾經的地盤。查理曼大帝在公元800年正式加冕成為“羅馬人的皇帝”,戴上了西羅馬帝國的CROWN。
查理曼大帝
可是這個由法蘭克人“復活”的西羅馬帝國只是曇花一現,查理曼大帝死後不久,帝國分裂,最初皇帝的頭銜是由查理曼大帝的長孫洛塔爾擁有,但他的兩個兄弟,一個佔據了今在的法國大部分地方,一個佔有今天的德國的大部分地方,實力比他強,最後把他給幹掉了,從此西歐又沒有了的皇帝。
倫巴第國王的王冠,後來成為查理曼大帝的CROWN,後來又成為拿破崙的CROWN
直到962年德意志國王奧托一世強勢崛起,成為西歐的霸主,才再次獲得了CROWN,建立了所謂的“神聖羅馬帝國”,宣稱自己是查理曼帝國和西羅馬帝國的繼承者。從此神聖羅馬帝國的君主擁有了西歐的皇帝的法統。
這個時期,在法國境內,查理曼大帝的後代一代不如一代,最後被卡佩家族的法蘭西公爵所取代,987年西法蘭克地區的各封建貴族推舉法蘭西公爵為法蘭克國王。這是歷史上法蘭西王國的開端,法國的歷史也從這時開始。所以法國是從法蘭西公爵成為法蘭克國王開始的起步的,他並沒有繼承西羅馬帝國—查理曼帝國的淵源和實力,因此法國的君主也就只能是“國王”了。
皇帝的稱號,在歐洲全都來源於羅馬帝國,要想成為皇帝,有兩個可能,一是你跟歷史上的羅馬帝國有歷史聯絡,如東羅馬帝國是從羅馬帝國中分出來的,他的君主當然也是羅馬皇帝,後來俄國和衰亡的東羅馬帝國聯婚,東羅馬帝國滅亡後,沙俄又宣稱自己繼承了東羅馬帝國,所以他擁有了皇帝的稱號。
查理曼帝國和神聖羅馬帝國則是接續了西羅馬帝國的歷史傳統。神聖羅馬帝國自建立起,就是一個鬆散了封建貴族國家聯盟,有點像今天的聯合國,他的皇帝是由各國共同推選的,皇帝通常是德意志國王或者奧地利國王,但這個皇帝,只有虛名,沒有實權。但既便如此,法國卻沒有興趣,也沒有資格去參加這個“皇帝選舉”遊戲。因為法國跟東、西兩個羅馬帝國都沾不上邊。不過,最後,徒有虛名的神聖羅馬帝國卻是被法國的拿破崙終結。1806年,拿破崙還逼迫當時擁有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稱號的奧地利國王弗朗茨二世公開宣佈放棄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頭銜,解散帝國。
有的人說,拿破崙獲得皇帝頭銜,是他“滅”了神聖羅馬帝國得來的。其實不對,拿破崙稱帝在1804年,比神聖羅馬帝國的滅亡要早兩年,從時間上說是對不上的,更得要的是,拿破崙是一個全新的皇帝,他不是傳統的歐洲君主,他沒有“正統”的觀念,也沒有要繼承羅馬帝國的想法,甚至根本就不屑於做早就已經消失,但卻籠罩了歐洲越過1000年的所謂的“羅馬人的皇帝”。
拿破崙的皇帝頭銜來源於法國的新傳統,1804年法蘭西共和國參議院提交了授予拿破崙為“法蘭西人的皇帝”的法案,法案在全民投票中,以357萬多票贊成,2500多票反對的結果獲得透過。注意,拿破崙的這個皇帝稱號,是一個全新的革命性的皇帝,他不再是徒有虛名的羅馬人的皇帝,而是實實在在的法華人的皇帝。
所以,拿破崙的皇帝是對“舊歐洲傳統”的革命,是法國大革命的結果,法國的君主可以從國王升級為皇帝,是法國大革命解放思想的結果,正是因為封建正統觀念被大革命打掉了,拿破崙才有勇氣把法國,甚至是整個歐洲,和千年殭屍羅馬帝國決裂。
法蘭克人的後代,法蘭西也好,德意志也好,為什麼要去做羅馬人的皇帝?強大起來的拿破崙,沒有像查理曼大帝和奧托一世那樣要去做羅馬人的皇帝,而是做了法蘭西人的皇帝。所以他的加冕禮上,打破了傳統的儀式,自己接過CROWN,自己給自己加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