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耳不知道

    這是古代人普遍的價值觀,這種價值觀是中央集權與儒家結合的產物,忠君思想。

    這是儒家倡導的格物致知意誠心正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最高理想,讀書人的終極目標就是為君主治國平天下。儒家發源於孔子,《論語》:“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他的思想仁道,做官是為了更好的推行仁道。忠孝仁義,造就古代士子的氣節。

    以利為先的現代,這是社會的倒退嗎?這才是社會的本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國家如此,個人也是如此,與其喋喋不休的抱怨社會的不公,增強自身才是生存王道。

  • 2 # 豫鄉文旅

    如何看待古代士子那種“學得治國術,賣於帝王家”的求仕之路?

    十年寒窗苦,一朝成名天下知。古代讀書人讀書的目的,都是奔著仕途來的。那時候讀書人的使命,就是“學得治國術,賣於帝王家”,來為封建社會王朝的帝王輔助治國平天下的。

    這要說下古代的科舉考試。自從隋朝有了科舉考試製度,讀書人就開始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夢想。科舉考試應該是窮苦人家謀取功名利祿的最公平的途徑了,透過自己的刻苦銘心的學習,然後“鯉魚跳龍門”,在官場混他個一官半職,從而達到光宗耀祖的圓滿結局。

    應該說,古代士子讀書做學問,是有積極的意義的。能夠成為國家棟梁之材,然後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來實現報效國家的志向。做到聖人說的“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遠大抱負。“達則兼善天下,貧則獨善其身”。

    聖人不是說嗎?“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只要努力讀書,就會“學而優則仕”,就能當官,就能做學問。可見讀書是好事兒,“書中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只要考上狀元,能中三元,權利財力和美女都有了。可以說人生的巔峰期也不為過。

    在古代農耕社會,重農抑商,要不想幹別的,就讀書奔仕途是正道。這是儒家思想的說辭,主要還是為封建王朝培養大批的“忠孝禮智信”的死忠分子罷了。不過士子確實可以從側面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

    但是“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在古代,能夠“飛上枝頭做鳳凰”計程車子畢竟是鳳毛麟角。多半都是歸於凡塵沒有大的出息。畢竟封建王朝也要優中選優,需要忠孝節義都符合要求的人才。

    一句話,那是人生捷徑的唯一辦法,不讀書哪裡來的仕途?說“學得治國術,賣於帝王家”也不過是讀書人的自我調侃罷了,有身不由己的無奈感覺。怎麼都有“賣身求榮”的味道!再怎麼努力還不是做帝王家的臣子奴才!

  • 3 # 王老先僧

    有句酸話:“你再牛逼不還是個打工的嗎?”

    如上的“學得治國術,賣於帝王家”或“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其實也是一個意思。當然,後者和前者的不同點是,後者是無奈的,前者則惡意滿滿。

    不論文藝、武藝,這都可統稱為有才華有知識的人。一個知識分子,如果無法左右自己的命運,人生最大悲哀不過如此。

    中國歷史上有種很神奇的現象:

    其一,少有才學異稟的人當開國皇帝。多數皇帝才學一般,馭人之術、權謀之術倒天賦異稟。

    其二,數次的王朝演變中,少有中產階級作為主力軍登上歷史舞臺。比方:商人、士紳。要麼是權臣、軍閥取而代之,比方,楊堅、李淵、趙匡胤。要麼是農民起義改朝換代,比如,劉邦、朱元璋。

    其三,在古代,高階知識分子們常常在數次的歷史浪潮中發揮巨大的作用,但在發揮作用的同時,他們往往以幕僚、謀士的身份示人。

    我們或許可以從這樣的規律裡,窺見一些事情:

    1、接受中國傳統文化洗禮的知識分子擔不起領頭羊的責任或無法承擔責任。比如,東漢末年的名士荀彧就無法接受曹操謀朝篡位的心思,哪怕他認為曹操是位明主。再比如,一個有皇室血脈的前朝遺珠,在起義出現時,人們趨之若鶩的速度遠高於別的“泥腿子”。

    2、知識分子只能依附某種強權勢力存在,這歸咎於思想不自由,人權不自由的專制時代。因為,他們沒有選擇。一個等級固化的時代,他們沒有多少自由意志。哪怕有自由意志,也會被血淋淋的現實剝奪得體無完膚。比如,皇帝、貴族、官員、士紳、貧民。這樣的階級,處在貧民和士紳階層的知識分子想擁有權力保護自己,保護家人,除了給皇上打工,伴君如伴虎,沒有別餘出路。

    3、他們接受的文化教育就是懦弱的順從的。隨著儒家思想一代代改革,歷代皇帝們的鞭撻,文人們很少反抗。比如,明朝的官員們三番五次被皇帝扒掉褲子打屁股,不以為恥,反以為榮。覺得是作為良臣的最高榮譽,且樂此不疲。

    如今的時代,知識分子們有很多選擇,從政、經商、入伍、教書等等花樣繁多的職業前途。他們可能有的遵從理想實現人生價值,有的遵從慾望。但是在古代,當社會上只有一種“理想”的時候,恰恰說明,那種理想是悲哀的,時代也是悲哀的。

    二十一世紀的中國:

    “你再牛逼不還是個打工的嗎?”

    “但老子攢夠資本,可以自己當老闆。”

    十九世紀前的中國:

    “你再牛逼不還是個打工的嗎?”

    “臣萬死不辭,臣甘之若飴。”

  • 4 # 香茗史館

    歸根結底,這就是傳統的“官本位”思想在作祟,古代社會結構、階級模式、教育方式等均對“官本位”思想的流行起到了決定性作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早已深深烙印在了每個讀書人的心中,這既是作為士子的無奈,又是其終生奮鬥目標。即使是在社會高速發展的現在,人們對於“公務員”這個鐵飯碗還不是趨之若鶩,爭得頭破血流?

    階級固化讓“官本位”思想成為主流

    在封建社會中,“帝王—官僚—士紳—百姓”這種社會架構極為穩固,且每個階層之間的上升通道極為有限,形成了極為龐大而森嚴的社會體系。

    封建社會下的權力結構嚴謹而又系統、高度集中又等級森嚴,整個社會就是一個由權力搭建起來的金字塔結構,塔的頂端就是皇帝,塔的基座就是廣大百姓。在這個“金字塔”中,等級森嚴、界限分明,上下尊卑不容僭越。

    在傳統的階級模式中,底層階級被定位為被管理、被統治者,通常以上層的“官員意志”為轉移,這種模式下使得底層通常對上層形成了一種敬畏、效仿、羨慕的心理。因此,所有人的目標都是能夠進入上一階層,從而享受到相應的“層級福利”。

    而在古代,打破階層的手段極為有限,階級固化是封建統治穩固的基礎。下層想要獲得晉升,除了殺官造反也只有科舉這一條路可選,這種情況下,讀書人“入仕”便成為了必然,這可以說是士子的無奈。

    特權制度讓“官本位”思想大行其道

    在封建社會中,官員是一個擁有特權的群體,這使造成了一種特殊的利益導向。正所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一旦成為這個特權階級,社會地位、家庭財富、政治利益便隨之而來。

    除了能夠看到的利益之外,官員階層還有諸如聲名、威望、蔭子等隱形的財富,因而在極為注重身後名和家族觀念極為重要的古代,“入仕”便成為了光宗耀祖、榮耀顯赫的代名詞。這種情況下,“科舉入仕”這個上升通道便顯得難能可貴。

    不論是西周時期的世襲制度,還是兩晉時期的門閥制度,都使得權力成為了少數人和家族手中的工具,普通百姓僅有羨慕的份,而沒有參與的份。而直到隋唐時期科舉制度得以確立,傳統的豪門貴族開始逐漸消失,這使得底層階級看到了上升的希望,且比豪門貴族更加珍惜這個幾乎是唯一的上升渠道。

    正因為有著諸多特權和物質的誘惑,讀書人乃至普通人終生的奮鬥目標就是“入仕”,為之奮鬥一生乃至奮鬥至死都是值得的。

    教育模式讓“官本位”思想氛圍濃厚

    封建統治階層為選拔統治人才,不論是隋唐以前以推薦為主的“選仕”,還是隋唐以後以考試為主的“科舉”,選拔方式的改變對教育模式和內容的影響都極為深遠。尤其是紙張和印刷術的發展,使得讀書成本大大降低之後,更使得“讀書”、“入仕”這種思想氛圍變得極為濃厚。

    在封建社會,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養官員,學校的任務就是“養士”;而讀書人入學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入仕”,就是為了那條競爭激烈的上升通道。學成之後,“士子”透過選拔成為官員,獲取各種利益,而學校則光耀門楣,雙方各取所需。

    可以說,封建社會的教育模式就是科舉選拔的附屬品,文人士子普遍認為學業優秀的人就應該出來做官,除了獲取各種利益之外,他們更將為社會、為國家做貢獻作為終生奮鬥目標,這便是所謂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了。

    在這種教育模式下,學院將為國家“養士”作為根本,學子將為國效力作為奮鬥目標,讀書做官已經深深烙印在了每個讀書人的心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種思想從讀書的那一刻起就已經給每個讀書人規劃好了職業生涯。

    封建社會,不論是社會結構,還是階級模式,乃至於教育方式,都為“官本位”思想的誕生和鞏固產生了重要思想,直至今天仍然未曾徹底消失。“學得治國術,賣於帝王家”不僅是古代讀書人的無奈,更是他們的終生奮鬥目標。“科舉入仕”、“金榜題名”不僅是每位讀書人的終生理想,也是每個讀書人背後家庭,乃至家族的終生理想。

  • 5 # 李耳不知道

    這是古代人普遍的價值觀,這種價值觀是中央集權與儒家結合的產物,忠君思想。

    這是儒家倡導的格物致知意誠心正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最高理想,讀書人的終極目標就是為君主治國平天下。儒家發源於孔子,《論語》:“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他的思想仁道,做官是為了更好的推行仁道。忠孝仁義,造就古代士子的氣節。

    以利為先的現代,這是社會的倒退嗎?這才是社會的本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國家如此,個人也是如此,與其喋喋不休的抱怨社會的不公,增強自身才是生存王道。

  • 6 # 豫鄉文旅

    如何看待古代士子那種“學得治國術,賣於帝王家”的求仕之路?

    十年寒窗苦,一朝成名天下知。古代讀書人讀書的目的,都是奔著仕途來的。那時候讀書人的使命,就是“學得治國術,賣於帝王家”,來為封建社會王朝的帝王輔助治國平天下的。

    這要說下古代的科舉考試。自從隋朝有了科舉考試製度,讀書人就開始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夢想。科舉考試應該是窮苦人家謀取功名利祿的最公平的途徑了,透過自己的刻苦銘心的學習,然後“鯉魚跳龍門”,在官場混他個一官半職,從而達到光宗耀祖的圓滿結局。

    應該說,古代士子讀書做學問,是有積極的意義的。能夠成為國家棟梁之材,然後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來實現報效國家的志向。做到聖人說的“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遠大抱負。“達則兼善天下,貧則獨善其身”。

    聖人不是說嗎?“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只要努力讀書,就會“學而優則仕”,就能當官,就能做學問。可見讀書是好事兒,“書中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只要考上狀元,能中三元,權利財力和美女都有了。可以說人生的巔峰期也不為過。

    在古代農耕社會,重農抑商,要不想幹別的,就讀書奔仕途是正道。這是儒家思想的說辭,主要還是為封建王朝培養大批的“忠孝禮智信”的死忠分子罷了。不過士子確實可以從側面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

    但是“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在古代,能夠“飛上枝頭做鳳凰”計程車子畢竟是鳳毛麟角。多半都是歸於凡塵沒有大的出息。畢竟封建王朝也要優中選優,需要忠孝節義都符合要求的人才。

    一句話,那是人生捷徑的唯一辦法,不讀書哪裡來的仕途?說“學得治國術,賣於帝王家”也不過是讀書人的自我調侃罷了,有身不由己的無奈感覺。怎麼都有“賣身求榮”的味道!再怎麼努力還不是做帝王家的臣子奴才!

  • 7 # 王老先僧

    有句酸話:“你再牛逼不還是個打工的嗎?”

    如上的“學得治國術,賣於帝王家”或“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其實也是一個意思。當然,後者和前者的不同點是,後者是無奈的,前者則惡意滿滿。

    不論文藝、武藝,這都可統稱為有才華有知識的人。一個知識分子,如果無法左右自己的命運,人生最大悲哀不過如此。

    中國歷史上有種很神奇的現象:

    其一,少有才學異稟的人當開國皇帝。多數皇帝才學一般,馭人之術、權謀之術倒天賦異稟。

    其二,數次的王朝演變中,少有中產階級作為主力軍登上歷史舞臺。比方:商人、士紳。要麼是權臣、軍閥取而代之,比方,楊堅、李淵、趙匡胤。要麼是農民起義改朝換代,比如,劉邦、朱元璋。

    其三,在古代,高階知識分子們常常在數次的歷史浪潮中發揮巨大的作用,但在發揮作用的同時,他們往往以幕僚、謀士的身份示人。

    我們或許可以從這樣的規律裡,窺見一些事情:

    1、接受中國傳統文化洗禮的知識分子擔不起領頭羊的責任或無法承擔責任。比如,東漢末年的名士荀彧就無法接受曹操謀朝篡位的心思,哪怕他認為曹操是位明主。再比如,一個有皇室血脈的前朝遺珠,在起義出現時,人們趨之若鶩的速度遠高於別的“泥腿子”。

    2、知識分子只能依附某種強權勢力存在,這歸咎於思想不自由,人權不自由的專制時代。因為,他們沒有選擇。一個等級固化的時代,他們沒有多少自由意志。哪怕有自由意志,也會被血淋淋的現實剝奪得體無完膚。比如,皇帝、貴族、官員、士紳、貧民。這樣的階級,處在貧民和士紳階層的知識分子想擁有權力保護自己,保護家人,除了給皇上打工,伴君如伴虎,沒有別餘出路。

    3、他們接受的文化教育就是懦弱的順從的。隨著儒家思想一代代改革,歷代皇帝們的鞭撻,文人們很少反抗。比如,明朝的官員們三番五次被皇帝扒掉褲子打屁股,不以為恥,反以為榮。覺得是作為良臣的最高榮譽,且樂此不疲。

    如今的時代,知識分子們有很多選擇,從政、經商、入伍、教書等等花樣繁多的職業前途。他們可能有的遵從理想實現人生價值,有的遵從慾望。但是在古代,當社會上只有一種“理想”的時候,恰恰說明,那種理想是悲哀的,時代也是悲哀的。

    二十一世紀的中國:

    “你再牛逼不還是個打工的嗎?”

    “但老子攢夠資本,可以自己當老闆。”

    十九世紀前的中國:

    “你再牛逼不還是個打工的嗎?”

    “臣萬死不辭,臣甘之若飴。”

  • 8 # 香茗史館

    歸根結底,這就是傳統的“官本位”思想在作祟,古代社會結構、階級模式、教育方式等均對“官本位”思想的流行起到了決定性作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早已深深烙印在了每個讀書人的心中,這既是作為士子的無奈,又是其終生奮鬥目標。即使是在社會高速發展的現在,人們對於“公務員”這個鐵飯碗還不是趨之若鶩,爭得頭破血流?

    階級固化讓“官本位”思想成為主流

    在封建社會中,“帝王—官僚—士紳—百姓”這種社會架構極為穩固,且每個階層之間的上升通道極為有限,形成了極為龐大而森嚴的社會體系。

    封建社會下的權力結構嚴謹而又系統、高度集中又等級森嚴,整個社會就是一個由權力搭建起來的金字塔結構,塔的頂端就是皇帝,塔的基座就是廣大百姓。在這個“金字塔”中,等級森嚴、界限分明,上下尊卑不容僭越。

    在傳統的階級模式中,底層階級被定位為被管理、被統治者,通常以上層的“官員意志”為轉移,這種模式下使得底層通常對上層形成了一種敬畏、效仿、羨慕的心理。因此,所有人的目標都是能夠進入上一階層,從而享受到相應的“層級福利”。

    而在古代,打破階層的手段極為有限,階級固化是封建統治穩固的基礎。下層想要獲得晉升,除了殺官造反也只有科舉這一條路可選,這種情況下,讀書人“入仕”便成為了必然,這可以說是士子的無奈。

    特權制度讓“官本位”思想大行其道

    在封建社會中,官員是一個擁有特權的群體,這使造成了一種特殊的利益導向。正所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一旦成為這個特權階級,社會地位、家庭財富、政治利益便隨之而來。

    除了能夠看到的利益之外,官員階層還有諸如聲名、威望、蔭子等隱形的財富,因而在極為注重身後名和家族觀念極為重要的古代,“入仕”便成為了光宗耀祖、榮耀顯赫的代名詞。這種情況下,“科舉入仕”這個上升通道便顯得難能可貴。

    不論是西周時期的世襲制度,還是兩晉時期的門閥制度,都使得權力成為了少數人和家族手中的工具,普通百姓僅有羨慕的份,而沒有參與的份。而直到隋唐時期科舉制度得以確立,傳統的豪門貴族開始逐漸消失,這使得底層階級看到了上升的希望,且比豪門貴族更加珍惜這個幾乎是唯一的上升渠道。

    正因為有著諸多特權和物質的誘惑,讀書人乃至普通人終生的奮鬥目標就是“入仕”,為之奮鬥一生乃至奮鬥至死都是值得的。

    教育模式讓“官本位”思想氛圍濃厚

    封建統治階層為選拔統治人才,不論是隋唐以前以推薦為主的“選仕”,還是隋唐以後以考試為主的“科舉”,選拔方式的改變對教育模式和內容的影響都極為深遠。尤其是紙張和印刷術的發展,使得讀書成本大大降低之後,更使得“讀書”、“入仕”這種思想氛圍變得極為濃厚。

    在封建社會,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養官員,學校的任務就是“養士”;而讀書人入學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入仕”,就是為了那條競爭激烈的上升通道。學成之後,“士子”透過選拔成為官員,獲取各種利益,而學校則光耀門楣,雙方各取所需。

    可以說,封建社會的教育模式就是科舉選拔的附屬品,文人士子普遍認為學業優秀的人就應該出來做官,除了獲取各種利益之外,他們更將為社會、為國家做貢獻作為終生奮鬥目標,這便是所謂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了。

    在這種教育模式下,學院將為國家“養士”作為根本,學子將為國效力作為奮鬥目標,讀書做官已經深深烙印在了每個讀書人的心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種思想從讀書的那一刻起就已經給每個讀書人規劃好了職業生涯。

    封建社會,不論是社會結構,還是階級模式,乃至於教育方式,都為“官本位”思想的誕生和鞏固產生了重要思想,直至今天仍然未曾徹底消失。“學得治國術,賣於帝王家”不僅是古代讀書人的無奈,更是他們的終生奮鬥目標。“科舉入仕”、“金榜題名”不僅是每位讀書人的終生理想,也是每個讀書人背後家庭,乃至家族的終生理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人說“聰明人很少去參加飯局”呢?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