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977671246998

    地球生態系統是一個交融互涉、互相依存的系統。在整個自然界中,無論海洋、陸地和空中的動植物,乃至各種無機物,均為地球這一“整體生命”不可分割的部分。作為自組織系統,地球雖然有其遭受破壞後自我修復的能力,但它對外來破壞力的忍受終究是有極限的。對地球生態系統中任何部分的破壞一旦超出其忍受值,便會環環相扣,危及整個地球生態,並最終禍及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生命體的生存和發展。因此,在生態價值的儲存中首要的是必須維持它的穩定性、整合性和平衡性。

    地球生態系統中的所有生命物種都參與了生態進化的過程,並且具有它們適合環境的優越性和追求自己生存的目的性;它們在生態價值方面是平等的。因此,人類應該平等地對待它們,尊重它們的自然生存權利。這方面,人類應該放棄自以為高於或優於其他生物而“鄙視”較“低”等生物的看法。相反,人類作為自然進化中最為晚出的成員,其優越性是建立在其具有道德與文化之上的。人類特有的這種道德與文化能力,不僅意味著人類是自然生態系統中迄今為止能力最強的生命形式,同時也是評價效能力發展得最好的生命形式。

    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善待動物從環境倫理來看,人類的倫理道德意識不只表現在愛同類,還表現在平等地對待眾生萬物和尊重它們的自然生命權利。史懷哲說:“倫理存在於這樣的觀念裡:我體驗到必須身體力行地去尊重有生存意志的生命,就像尊重自己的生命一樣。在這裡面我已經有了道德所需的基本原則。保有、珍惜生命是善;摧毀、遏阻生命是惡。”

    平等對待眾生萬物,不意味著抹殺它們之間的差別,而是平等地考慮到所有生命體(所有生物都被考慮到了)的生態利益。由於每一種生命物種在自然進化階梯中位置的不同,它們的要求與利益也不一樣。在對待不同的生物物種時,我們可以而且應該採取區別對待原則,這時候,我們所考慮的是它們利益的不平等。比如說,飲食對於麋鹿和人都有利益,但學習識字對於麋鹿沒有利益,對人卻有。因此,我們給麋鹿提供食物,但不對它進行識字教育。所以說,區別性地對待不同生物不僅許可,而且在道德上是必需的。但這種區別性原則的運用,說到底是由於我們要平等地對待所有生命體這一根本原則所決定的。它要求我們不要從狹隘的人類利益的角度,而要從整個自然生態的角度來處理人類與其他生命體的關係。準確地說,我們應該平等地對待同等生物,而公正地對待不同等的生物。

    在整個自然進化的系列中,只有人類最有資格和能力擔負起保護地球自然生態及維持其持續進化的責任,因為人類是地球進化史上晚出的成員,處於整個自然進化的最高階,只有他對整個自然生態系統的這種整體性與穩定性具有理性的認識能力。羅爾斯頓談到人類對維持地球自然生態的責任時說:“生態系統裡有,而且應該有整個系統的互相依賴性、穩定性與一致性。它們在自然界裡的完成與道德無關——在自然界裡,群落是被發現的,而不是被製造的。但是當人類——他們是道德主體——進入這現場成立他們的群落,並將他們在自然界裡發現的東西重新加以建造時,他們可能並且應該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捕獲這種價值,但他們也有義務以縱觀整體的視野來這樣做。這種義務是顯而易見的;人類應該儘可能地儲存生物群落的豐富性。它是屬於人類的義務。”

    歷史的發展證明,人類的活動可能與自然生態的平衡相適應,也可能會破壞自然的生態平衡。在自然生態系統中,由於人類與自然環境的關係是對立統一的,因此,即便是人類認識到要保育與愛護自然環境,但在歷史實踐過程中,亦會遇到人類自身利益與生態利益相沖突、人類價值與生態價值不一致的情形。為此,所謂順應自然的生活,就是要從自然生態的角度出發,將人類的生存利益與生態利益的關係進行協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山裡的農產品,銷路怎樣解決?如何消除農產品賣不出去,消費者買不起的市場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