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凡人梵思

    土木堡之變,指發生於明朝正統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北征瓦剌兵敗並且被俘的事變。1449年7月,明英宗帶領約25萬大軍(號稱50萬)從北京出發,屢戰屢敗,8月明軍狼狽逃到土木堡,被瓦剌(蒙古的一支)軍包圍,明軍二十餘萬人有三分之一戰死,中傷居半。其中死亡的,史書有記錄的朝廷重臣如下:太師英國公張輔,泰寧侯陳贏,駙馬都督井源,平鄉伯陳懷,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陳壎,修武伯沈榮,都督梁成、王貴,戶部尚書王佐,兵部尚書鄺埜,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學士曹鼐,刑部右侍郎丁鉉,工部右侍郎主永和,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鄧慄,翰林院侍讀學士張益,通政司左通政龔全安,太常寺少卿黃養正、戴慶祖、王一居,太僕寺少卿劉容,尚寶少卿凌鑄,給事中包良佐、姚銑、鮑輝,中書舍人俞拱、潘澄、錢禺,監察御史張洪、黃裳、魏貞、夏誠、申祐、尹竑、童存德、孫慶、林祥鳳,郎中齊汪、馮學明,員外郎王健、程思溫、程式、逯端,主事俞鑑、張塘、鄭瑄、大理寺副馬豫,行人司正尹昌,行人羅如墉,欽天監夏官正劉信,序班李恭、石玉這五十二名。

  • 2 # 史海史林

    什麼是土木堡之變?

    元寶先來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什麼是土木堡之變。在正統四年也就是1939年,蒙古部落首領也先繼位。這個蒙古大汗頗有野心,瓦剌在他的率領下開始慢慢恢復自己的實力,並且與明朝叫板。

    他的手段開始只是率領瓦剌騎兵在明朝邊境,燒殺掠奪,搶一些自己需要的物品,掠奪一下百姓們的牛羊。剛開始明朝將領,只是派兵阻擋一下,採用的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方法。

    可是隨著也先的勢力越來越大,他漸漸不滿足現在的既得利益。他先在邊境製造事端,用武力威脅明朝,然後率領瓦剌各部兵分三路大舉南下入侵。瓦剌大軍來勢洶洶,由於主力是騎兵,所以速度之快令人咋舌。明朝守軍奮勇抵抗,但幾次交鋒都損失慘重,只能向朝廷求助。

    面對如此困境,宦官王振非但不感到緊張,反而十分開心。他覺得這是展示他軍事才華的絕好機會,一來可以藉助評判,在朝廷裡面樹立自己的威望,二來也可以表現自己。

    於是他勸說英宗御駕親征,湊齊了20萬軍隊,對外宣稱50萬大軍向北出發。但是經過一系列的軍事行動決策失誤,大軍退回到土木堡。到底是前進還是後退?兵部尚書鄺塋主張派遣一支精兵,先護送皇上,等各位大臣回去,但是王震百般阻撓,一來二去也就耽擱了最寶貴的時間。

    很快,瓦剌大軍就將土木堡包圍,土木堡由此開始。

    在土木堡之變中,損失了哪些大臣?

    首先,參與此次御駕親征的有許多文武重臣,比如內閣大學士曹鼐等。由於當時場面混亂,根本來不及護送大臣回去,所以隨行的多數大臣都葬送在了這場,戰役。

    而對於這場戰役的始作俑者王振,面對他的所作所為,明軍將領真的恨之入骨,所以在混亂之中,王振被護衛將軍樊忠一錘敲死,也有傳言說是被瓦剌軍殺死的。但是不管過程如何,結局是一致的。

    與此同時,身為兵部尚書的鄺塋,面對來勢洶洶的瓦剌騎兵 ,勇猛的率領殘存的明軍奮力抵抗,但是怎奈人數差距太大,最終戰死。而在這場戰役中最大的損失還是英宗被俘,同時被俘的還有一批僅存的大臣。

    我們知道,英宗後來被釋放回國。但是當初被他一起俘虜的人,大多可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不少已經客死他鄉。

    土木堡之變的影響。

    元寶想說,土木堡之變可以稱得上是明代由盛轉衰的一個重要標誌性的事件。因為在此之前,由於明軍絕對的武力優勢,對於北方各民族來說是一個極大的威脅。但是在土木堡之變之後,軍隊損失慘重,武力大打折扣。對於北方的策略也是從以攻為守,漸漸轉變為了守土安民,處於被動防禦狀態,喪失了基本的主動權。

  • 3 # 過去即歷史

    土木堡應該沒有多少官員犧牲(這裡我理解的官員是搞行政的,也就是文官),因為沒有多少文官跟隨出征,打仗這玩意需要的是大量武將,不需要太多文官隨從。

    土木堡之變本來不該發生,可是還是發生了,皇帝還被俘了,簡直是奇恥大辱。跑到大草原上要蒙古逮自己,真是閒的。

    明英宗朱祁鎮沒有實戰經驗卻要親征,他認為自己太爺爺朱棣和父親朱瞻基都有越過長城的經歷,他也想模仿一把建立蓋世功勳,同時在太監王振的忽悠下一時興起告訴大臣自己決定親征蒙古,大臣們當然是攔著,說打蒙古也不需要陛下親征的,只需要知人善任就可以了。朱祁鎮哪聽的進去,大臣們被迫做皇帝親征前的準備,由於是皇帝臨時決定這麼大的事,倉促湊起來20萬軍隊,各種準備都不充分,後來遇到蒙古大股軍隊胡亂指揮,最終皇帝被俘。

    一直以來有人在分析土木堡之變發生的原因,準備不足、指揮失誤應該是主要原因;

    但是從後來明朝發展的路徑看出現了一種陰謀論看法:土木堡之變使得明朝的大量武將犧牲;還有因為皇帝被俘在朝的文官都會遷怒於大太監王振,王振在前線已經被武將殺了,但在宮內還有大量王振的勢力,於是文官們開始大量誅殺王振的黨羽。這樣武將、文官和太監三股勢力兩股被削弱。只有文官勢力保持了一家獨大,因為前面說了打仗文官幾乎不用上前線,只需要做好後勤、物資供給就可以了。有人說這是文官系統故意在後勤供給線上做文章來打擊武將跟宦官勢力。因為以後也是武將集團人才凋零,宦官集團又遭到重大打擊,文官直接把統兵權拿了過去,這麼看文官集團是最大的受益者。就此說這是文官故意乾的。我認為文官不可能從開始就算計起來了,但有可能在後勤方面搞些小動作應該是有的(沒想到皇帝被俘了)。

    文官集團基本沒損失,土木堡之變導致三方相互制衡體制被破壞,促使文官統兵體制形成,以後戰場上最高統帥一定是文官,文官搞行政是他們的強項,但行軍打仗並非他們所長,以後的戰爭可以看到這個東西危害無窮,直到明朝滅亡。

    文官統兵體制的形成應該是土木堡之變的最大損失,比皇帝被俘危害還大。皇帝被俘只是丟的面子比較大,實力沒損失,因為明朝的根基沒還在,明英宗是在長城外被俘的;但那個文官統兵的體制破壞以前皇帝制定的制度,導致文官權力急劇膨脹,貽害無窮。

  • 4 # 泥坑蕉粉

    土木堡之變死難官員有哪些?

    一場土木堡之變不僅讓朱祁鎮成了俘虜丟了皇位,他所率領的50萬精銳部隊幾乎全部葬送,這其中跟隨英宗出征的英國公張輔、兵部尚書鄺野、戶部尚書王佐、內閣學士曹鼐、內閣學士張益、侍郎丁銘、侍郎王永和、護衛將軍樊忠等50多位朝臣將領也一併犧牲。可以說,這些人死得夠冤了。要追究起來,罪魁禍首就是太監王振。

    王振雖說是一名太監,但這個人狡黠多詐,極盡阿諛奉承之能事。當時英宗即位時才9歲,他每日侍奉在幼主身邊,深得英宗的歡心和信賴,稱他為“先生”。作為司禮監,不僅掌管著皇城裡的一切禮儀、雜役等事,更重要的是替皇帝管理奏章,有時還代皇帝批閱上奏的公文。皇帝口述的命令,也要由司禮監的秉筆太監用硃筆記錄下來,再交內閣寫成詔諭正式頒發。

    王振懷有野心,又善於逢迎,他在暗中拉幫結派,培植黨羽,處心積慮地竊取權力。由於英宗對他的寵信,王振膽子大了起來,竟把明太祖禁止宦官干政的鐵牌盜去,大小官員都要賄賂王振,且稱父稱爺。對於王的專橫,英宗不但視而不見、無動於衷,反倒認為王振忠心耿耿,對他寵眷益深。由於英宗的昏聵,王振的擅權,終於釀成了一場大禍。

    明英宗時期,北方的蒙古瓦刺部逐漸強盛起來,不斷地向周邊擴充套件自己的勢力。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春,瓦刺首領也先因明朝廷不按他虛報的名額給予賞品,一怒之下,分兵四路,大舉南下。由於多年戰備荒廢,邊境明軍一觸即潰。訊息傳到北京,明英宗朱祁鎮急忙召太監王振和群臣商討對策。

    王振為了邀功爭寵,極力勸說英宗御駕親征,英宗對王振是言聽計從。當兵部尚書鄺野、吏部尚書王直、兵部待郎于謙等人再三諫阻,英宗都不予理會,只聽信王振的指揮。

    如此大規模的軍事行動,英宗和王振視若兒戲,在毫無充分準備的情況下,就匆忙上陣。英宗在王振的誘導下,率兵親征,但卻把軍事指揮權全部交給太監王振,先是倉促進兵,然後是倉促退兵,不敗才怪呢。土木之戰簡直就是一場鬧劇,那些隨英宗出征的文武大臣死得真冤,英宗自己也成了也先的俘虜,這就是明朝歷史上有名的“土木之變”,這也成為大明王朝由鼎盛逐步走向衰亡的轉折點。

  • 5 # 賀拔嶽

    公元1449年的土木堡之變對大明軍政、人事、政府組織架構的影響力是巨大而深遠的,甚至成了明代功勳集團退出政治舞臺的標誌性事件,從此文官集團正式主宰了大明的政治生態,此戰,明代軍功集團的一干勳貴遭至了団滅之災,主要代表人物如下。

    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泰寧侯陳瀛、附馬都尉井源,這些人都是追隨成祖皇帝朱棣起兵靖難時的老革命,土木堡一戰全都報國了。還有平鄉伯陳懷、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陳壎、修武伯沈榮這些人都是明軍將領的中堅,也一起死在了土木堡。忽然間明朝北方的國防力量被一掃而空,關鍵時刻,于謙的挺身而出確是挽狂瀾而倒,扶大廈之將傾,明王朝能在之後的北京保衛戰中打敗也先的瓦剌軍,于謙功在千秋,足以彪炳史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除了八達嶺這種還有哪些比較著名的古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