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親子育兒小布老師

     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使幼兒養成敢說、愛說、會說的習慣,善於和老師、小朋友交流是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手段。

    如何使幼兒養成敢說、愛說、會說的習慣呢?我在幼兒教學中嘗試了以下方法。   

         (一)讓孩子敢說。積極為幼兒創造條件,平時老師見到幼兒就要主動以親切的話語及和藹的態度和他們交流,關心照顧他們的生活。

    一起遊戲,讓幼兒感到老師像媽媽一樣可親、可信,消除幼兒膽怯心理,產生說話的願望。為幼兒提供多種表現自我的機會,說的機會,增強幼兒大膽表現的慾望。如,開展“我當小主持”、“小小播報員”、“故事大王”,“自由交談”等活動,讓幼兒學會把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學,透過自己的表現及說,來傳達給周圍的人與他人一起分享,體驗分享的快樂,同時也培養幼兒傾聽的習慣,提高了幼兒表達能力,樹立了幼兒的自信心。   

         (二)讓孩子愛說。在教學中要不斷豐富幼兒詞彙、句子。

    教幼兒朗誦詩歌、兒歌、繞口令等。兒歌、詩歌、繞口令等文章具有優美、壓韻、有趣的特點,幼兒愛唱、愛學,容易接受。

    給孩子講生動有趣的故事以提高孩子對語言的興趣,讓幼兒複述故事,用孩子自己的語言表達故事裡的人物和情節,這是對孩子的語言、記憶、思維、邏輯等能力的最好鍛鍊。

    還能利用日常生活的有關環節或戶外活動的時間做上幾個動作,讓幼兒觀察人物的動作、神態,表演中學說短句。

    實踐證明,他們不僅對老師的表演感興趣,爭著講述,而且他們也自告奮勇地表演自己設計的動作,讓觀看的小朋友評述。   

         (三)讓孩子會說。在孩子敢說、愛說的基礎上,要引導孩子說好話,也就是把要說的話講清楚、講完整、講生動、貼切些。怎樣去引導呢?     

    在日常生活中學。如春天來了,帶幼兒散步時,讓幼兒觀察各種樹木、花的變化。幼兒在尋找過程中發現變化。

    “柳樹發芽了,長長的柳條像小姑娘的辮子。

    桃花開了,粉紅的桃花像小朋友的臉蛋”。幼兒在觀察議論,想象中及時地用語言表達出來,發展了口語表達能力。

    總之,幼兒一日生活中,老師要善於抓住契機,引導幼兒學習和發展語言。     

          在遊戲中學。如在角色遊戲中鼓勵幼兒積極地用語言交流活動,從而獲得語言的發展。在相互滲透的各科領域中學。

    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情感、經驗、思維等其他方面有著密切的關聯。

    因此,互相滲透各個領域的教育是發展語言的重要途徑。如在音樂活動中,讓幼兒邊聽音樂邊聯想感覺到了什麼?

    然後讓幼兒用語言描述出來;在美術活動中讓幼兒用語言講述自己繪畫的內容。

    讓幼兒在輕鬆、愉快、自然的氛圍中獲得語言能力的發展。 透過一系列措施,使幼兒從不敢說到愛說,從不會說到完整講述,整個課堂呈現出活躍的氣氛,取得了可喜的進步。

     

  • 2 # 二毛的豬窩窩Vlog

    字有點多,如果您有時間,可以看看。

    如果孩子在家裡講的很好,在外面不說話,應該培養的是孩子的社交能力。

    我們經常覺得孩子在家裡和在外面簡直就是兩個人,在家裡上躥下跳活潑到不行,在外面就小心翼翼,離不開父母。

    面對這樣的問題,父母需要思考:

    1.有沒有經常讓孩子跟同齡人相處?

    2.在外面,當孩子與人溝通時:1.有沒有幫助孩子去回答或應對各種問題。2.有沒有逼迫孩子表達,哪怕他當時不願意表達?

    3.有沒有當著孩子面給他貼標籤,比如當他在外面不說話時,我們就說:哎,這孩子一到外面就不做聲,在家裡講的蠻好。

    5歲孩子是具備一定公眾表達能力的,家長的引導很重要。

    1.請求孩子幫助

    例如:媽媽手裡拿了很多東西,你可以幫媽媽跟阿姨要一個xxxx嗎?

    又例如:你想吃什麼口味/種類的xxxx,你讓阿姨幫你挑一個好不好?

    2.不逼迫孩子

    當孩子不願意嘗試,不去逼迫。但增加引導次數。

    3.孩子做的好的時候,多鼓勵多暗示

    例如:媽媽看到寶寶很勇敢的做了xxxx事,說的很清楚哦,待會,我們要去給爸爸/外公外婆/爺爺奶奶xxxx事,寶寶能幫媽媽一起做嗎?

    4.不貼標籤

    在外人面前,不隨意當著孩子面說我家孩子怎麼怎麼地,表達不好,不愛說話,你的焦慮會傳達給他,他知道自己沒有做到這件事,媽媽很不高興,他會怕自己做不好,更不願意嘗試。

  • 3 # 黛西育兒說

    5歲幼兒在家裡講很好,外面不講話,多半原因是害羞吧。 孩子害羞怎麼辦呢?下面的方法供您參考:

    1. 種種子:在體驗新鮮事物之前幫孩子做好心理準備;

    比如,週末你準備帶孩子跟閨蜜和她家小孩約會,在出發前,可以跟孩子多描述下即將見面的這兩位"陌生人”的情況:阿姨是媽媽的好朋友,她家住在離我家不遠的一個小區,她家有一個可愛的弟弟(姐姐),還有好玩的玩具...... 媽媽很期待見到她們,說不定今天你也能交到一個好朋友呢。 提前給孩子做好心理建設,消除他面對陌生人和環境的部分緊張焦慮感。

    2.表達同情:認真傾聽孩子訴說;

    即使提前幫孩子做好了心理建設,當面對幾個或一群陌生人時,孩子可能還是不適應,不敢敞開心扉去表達。多用鼓勵代替指責,你可以跟他說“有時候媽媽也在剛開始的時候覺得不好意思呢”,同時私下多注意孩子的反應,認真聽聽他害怕的原因,理解和安撫他。讓孩子感覺到被理解,是改變開始的前提。

    3.和孩子進行角色扮演遊戲,預演和陌生人的見面;

    孩子都是喜歡遊戲的,在家時,試著跟孩子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來預演和陌生人見面的場景,也可以藉助這類繪本,讓孩子自己選擇喜歡的角色。 在玩遊戲的過程中,還可以鼓勵孩子跳出繪本,表達更多自己的想法。

    4.不給孩子貼上害羞的標籤;

    【羅森塔爾效應】裡說,當你給孩子貼上什麼標籤時,就會鼓勵孩子的這種行為。如果父母指責孩子“你就是個膽小害羞的孩子”“你就是個沒用的人”,孩子會變得更加膽小怕事。正確的做法是描述出孩子的感受,可以說“我知道你不喜歡被別人盯著看”“我知道你不喜歡被問很多問題”等。

    5.給孩子示範社交生活的樂趣;

    孩子不愛公眾表達,父母要有意識地帶孩子多參加一些社交活動。 比如,約好朋友一家聚會、旅遊,父母和友人開心交流、愉快玩耍的場景孩子看在眼裡,多少會對孩子產生一些積極影響。如果父母本身都喜歡宅,不愛社交,也難怪孩子沒愛上表達。要相信,身教永遠大於言傳。

    6.要有耐心;

    雖然現代社會更多角色和崗位需要的是性格外向型人才,表達更被看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軟技能,但父母要記得,任何事情急不來,孩子才5歲,未來的路很長。多一些耐心和信任,讓孩子一步一步來。揠苗助長的故事告訴我們,越著急效果會越差。

    7.鼓勵孩子和成年人交流時進行眼神交流;

    孩子都有一顆變得更好的心,可有時他們並不知道要怎樣做。這時,父母要做好孩子的領路人,鼓勵孩子和成年人對話時進行眼神交流,可以幫助孩子建立社交自信。

    最後,永遠不要強迫孩子變得活潑外向,也不要逼著他和人交流。愛他,就給予足夠的包容和信任,孩子會找到屬於他自己的一片美麗晴空。

    以上觀點,你認同嗎?

  • 4 # 中國幼兒教育

    很多家長都很在意孩子能否在公眾面前自如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在成人世界尤其是職場,擁有這樣的能力的確越來越重要。所以孩子不願意舉手發言,不願意在公眾面前演講,就會被家長當成一個問題提出來。

    5歲的幼兒,也就是大班的小朋友,那麼如何鍛鍊孩子敢於公眾發言的能力呢,有以下幾點可供參考

    1、和孩子一起表演

    平時在家裡的時候,可以組建一個家庭小劇場,和孩子輪流表演給對方看,這樣就有助於減少孩子的那種焦慮心理,不再覺得舞臺可怕,逐漸適應那種表演的環境。

    2、積極參與幼兒園的活動

    幼兒園每個月都有主題活動,其中不乏很多鍛鍊自信心的活動,例如,親子活動,要求父母和孩子一起參加,話劇表演、六一表演等,父母要積極參加或者鼓勵孩子參加,給孩子做個榜樣。

    3、多與人交流

    多與人交流,你不僅能積累說話經驗,還能學習別人好的說話技巧,反思自己口才能力的不足。所以,放開心胸,多與身邊的人溝通吧!

    4、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空有說話的慾望,口頭表達能力卻落下一大截,這是件可悲的事。要提高口頭表達能力,你就要掌握好的談話技巧,而好的談話技巧你能在各種口才類書籍中學到,你還可以多寫、多說,訓練自己的語言組織能力與口才。還可以給孩子報個語言表演班逐步培養孩子自信心和膽量。

    當然還有生活中還有很多,今天先說到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未來電腦發展趨勢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