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將近四千字,將為您講述鹽州城對唐朝的重要意義,同時也會講述為何唐軍復築鹽州城後,白居易會欣慰的寫下《城鹽州》的名篇!帝國嗜血之城鹽州!城鹽州!(上)
鹽州(陝西定邊)位於陝西西北部,為陝、甘、寧、蒙四省七縣的交通節點,古有“東接榆延,西通甘涼,南鄰環慶,北枕沙漠,土廣邊長,三秦要塞”之說。
從地形地貌上看,鹽州南倚山原、北接平沙,利於大規模軍事行動展開,故自古以來便是戰略要衝,建制時間很早。
如果從其前身“西安州”算起,鹽州城建制時間可上溯至魏文帝大統六年(540年),至西夏亡國之年(1227年)撤制,歷時688年。
鹽州之名第一次見於《北史·周書》,西魏廢帝三年(554年)春正月,“又改置州郡及縣:改東雍(州)為華州,……西安(州)為鹽州”。
另據《元和郡縣圖志》載,西安州更名為鹽州的原因是:“以其北有鹽池,又改為鹽州。”
隋唐時,關中是天下政治經濟的中心,鹽州成了北方重要的戰略支撐點。尤其是安史之亂後,吐蕃走下高原染指河隴,鹽州恰好處於關中和朔方軍(軍部位於靈州)的聯絡線上,戰略地位更加重要。
唐代宗廣德元年(763), 吐蕃軍首先攻佔了原州(今寧夏固原),以原州為跳板,開始向鹽、靈(今寧夏靈武)二州有計劃地採取軍事行動。
唐朝名將朔方節度使郭子儀、杜希全等大臣看到了這一點,建議朝廷採取軍事行動,派兵奪回原州,重新構築以原、靈、鹽三州為犄角的西北方戰略防禦體系。
但可惜,當時唐朝內憂外患集中爆發,僕固懷恩之亂讓唐軍無暇顧及吐蕃。
778年(唐代宗大曆十三年) ,吐蕃軍隊繞過靈州,以原州為前進基地揮師東進,首次寇關鹽州。
時任鹽州刺史李國臣拼死抵抗,擋住吐蕃這一次進攻。次年二月,吐蕃名將恩蘭·達扎路恭(唐史記做馬重英)再次整軍圍困鹽州,被郭子儀副將李懷光挫敗。
唐蕃清水會盟後,兩國關係稍稍緩和,在隨後的“朱泚之亂”中,唐蕃還曾聯軍共同對付叛軍,這讓一部分唐將放鬆了警惕。
當貞元二年(786年)十一月,吐蕃大相尚結贊兵發鹽州時,時任鹽州刺史杜彥光,居然愚蠢的忙著準備肉酒,大設盛宴,犒勞吐蕃大軍進城。
結果尚結贊進城後,把臉一翻對他說:“鹽州城不錯,我準備住上一陣子,你哪兒涼快哪兒待著去吧!”
杜彥光這下傻眼了,只能帶著手下垂頭喪氣去了鄜州(今陝西富縣)。不費吹灰之力就佔領重鎮鹽州,尚結贊繼續揮師東進,連克夏(今陝西靖邊縣)、銀(今陝西米脂縣)二州。
吐蕃攻陷鹽、夏、銀三州後,再加上西邊的原州,已西北兩個方向對關中形成了半包圍的戰略態勢,並第一次截斷了關中和朔方軍(靈州)、回紇的聯絡。
吐蕃攻取原州、鹽州、夏州、銀州後,截斷了關中和朔方軍(靈州)以及回紇的聯絡。
但尚結贊依舊不滿足,他在鹽、夏兩州留下1000多名士兵駐守。自己率大軍駐紮在靈州附近的水陸要道鳴沙,一方面讓朔方軍不敢出兵收復鹽州,同時順便謀劃度過嚴冬後奪取靈州的軍事方略。
所幸,陝北的冬天教訓了他,是年“冬歲,天大寒,積雪盈尺,滴水成冰”,留駐鹽、夏二州的蕃軍凍傷甚多,且“自去冬及春,羊馬多死,糧餉不給”。
而周邊唐軍,在渾瑊、駱元光等人帶領下嚴防死守,吐蕃再無可乘之機。面對僵局尚結贊決定撤軍,但他不願將兩州留給唐軍,“悉焚其廬舍,毀其城,驅其民而去。”
此後六年,鹽州城一直都是殘破無人的狀態,唐軍受困於機動能力不足,不敢與蕃軍野戰,一直無力築城固守。
而吐蕃則是典型的狼群撕咬戰術,各處流動伺機撕一塊肉下來填飽肚子,也沒心思築城。
應該說“貞元之盟”起到了很好的戰略效果,回紇(後改稱回鶻)與唐朝結盟後,在天山南北同吐蕃爆發了多次血腥的戰爭。
同時,大食也不斷向東拓展,這逼的吐蕃不得不將主要精力放在西域,河隴地區的軍事壓力逐漸減輕,“吐蕃歲西師,故鮮盜邊”。
東南方向的南詔國,也重新與唐修好,並與吐蕃兵戎相見。面對南詔國的背離,吐蕃朝廷極為憤怒,稱南詔為“兩頭蠻”,以斥其“首鼠兩端”。
正是在這種大環境下,公元791年(唐德宗貞元七年),涇原節度使劉昌築平涼城(今甘肅平涼),以扼彈箏峽口(三關口),十二天築成,分兵戍之。又築朝谷堡(東距平涼三十里),取名彰信堡。
劉昌所修築的一城一堡,使涇原城的防禦縱深得到加強,從此涇原城的防守壓力得以緩解。
唐軍在涇源(圖右下角)以西構築的三關口、渭州(平涼)、彰信堡三級防禦體系!
劍南唐軍也在南詔幫助下穩固了川西防線,讓唐庭有能力從劍南抽調部隊協助隴右的防禦。次年(貞元九年,公元793年),被吐蕃拆毀六年之久的鹽州城得以復建。
793年二月,靈州大都督兼靈、夏等州節度使杜希全上奏,堅決主張要重新修築鹽州城。他上奏言到:“鹽州據要會,為塞保障,自平涼背盟,城陷於虜,於是靈武勢懸,廊坊單逼,為邊深患,請復城鹽州。”(《新唐書·杜希全傳》)
杜希全的上奏很快就得到了批准,德宗在詔書中特別強調:“鹽州地當衝要,遠介朔陲,東達銀夏,西援靈武,密邇延慶,保捍王畿。乃者城池失守,製備無據,千里庭障,烽燧不接,三隅要害,役戍其勤。若非興集師徒,繕修壁壘……深唯永固”。(《舊唐書·杜希全傳》)
新舊唐書都對此時詳盡記述,可見當時唐庭對復駐鹽州的重視程度。
其實,唐朝對鹽州重建一事早有醞釀,“(貞元)八年詔張公(獻甫)議築鹽、夏二城。”(《資治通鑑》卷二三四)
這也是白居易在《城鹽州》詩注中寫下:“貞元壬申歲(貞元八年),特詔城之”的原因。
也就是說,白居易所寫是唐朝君臣廷議的時間,經過一年多準備後,杜希全再次上書後,德宗終於下了決心,“與其臨事而重擾,豈若先備而即安”。
首先,德宗詔諭涇原、山(隴山)南、劍南三個方向唐軍主動出擊,進入吐蕃境內襲擾,將吐蕃軍隊本就不算充裕的邊防軍隊,牽制的疲於奔命(“敕涇原、劍南、山南軍深入吐蕃,牽撓其力,使不得犯塞”)。
而後,嚴命杜彥光發兵三萬五千人築鹽州城,甚至要求朝發夕至。其實,唐庭為復築鹽州城動員的軍隊遠不止三萬五千人。
按《舊唐書·楊朝晟傳》記載:“前築鹽州,凡興師七萬” ,可見覆築鹽州城時,有大量唐軍參與外圍阻滯吐蕃的軍事行動,“鹽州之役,諸軍蕃戎盡知之……蕃戎來寇,寇則戰,戰則無暇城矣。”
而杜彥光則對復築鹽州早有準備,他一方面帶兵卒晝夜兼程,趕到鹽州故址,另一方面命人將囤積於環、鄜二州的物質,搶運至鹽州城下。
隨即,唐軍開始與時間賽跑,晝夜不停的趕工,只“二旬”便將城垣築好。城牆尚未全部完工,守城所需的物資便以紛紛運至,等城牆完工後,杜彥光又嚴厲督促不許休息,繼續深溝高壘佈置城防工事,嚴密防備蕃軍來襲。
為了形成戰略防禦體系,德宗不但命杜彥光為鹽州節度使駐守防禦,還命朔方軍都虞候楊朝晟屯兵木波堡(今甘肅環縣東南)形成掎角之勢。
唐軍復築鹽州城後,形成了涇源、慶州、環州、鹽州、靈州的防禦鏈條,而鹽州恰好處於防禦鏈條的樞紐位置。
隨著,兩稅制和屯田戍邊政策的推行,唐朝總算止住了安史之亂留下的傷口,逐漸具備了在區域性地區,調集優勢兵力達成戰略目標的能力。
鹽州重歸唐守後,靈武、銀夏、河西等地,受吐蕃襲擾的次數大為減少。(“城畢,中外稱賀。由是靈武、銀、夏、河西稍安,虜不敢深入”)
為了慶祝復築鹽州城,這一重大戰略勝利,白居易特意寫下了《城鹽州》以作紀念。(《城鹽州》的“城”是個動詞,意思是“築城”)
從白居易的《城鹽州》可以看出,鹽州未收時的狀態是“城鹽州,城鹽州,鹽州未城天子憂”。
而復建後的景象是“自築鹽州十餘載,左衽氈裘不犯塞”(左衽、氈裘都是指代吐蕃)、“晝牧牛羊夜捉生,長去新城百里外”(“捉生”就是抓舌頭,這是唐朝的常規操作,安祿山和史思明都幹過“捉生將”。這句話的意思是新城修築後,吐蕃遠遁想抓“舌頭”,得到百里以外的地方)、“諸邊急警勞戍人,唯此一道無煙塵”。
另外鹽州收復後,北方的驛路又變得暢通無阻(“靈夏潛安”、“秦原暗通”),以至於長安城內“黃芪”的價格都便宜了。
貞元九年(公元793年),唐軍復築鹽州城後,在朔方形成了以鹽州為核心,北有靈州(甘肅靈武)南有環州(甘肅環縣)的防禦鏈條,並與隴山的涇原(甘肅涇川)防禦體系相呼應。
之後八年,鹽州一直都在唐軍手中,吐蕃確實減少了對朔方的襲擾,“由是虜憚,不輕入”。
但爭奪鹽州的大戲才剛剛開始,吐蕃不過是在等待機會,貞元十七年(801年)開始,吐蕃捲土重來,鹽州再次反覆易手。
本文將近四千字,將為您講述鹽州城對唐朝的重要意義,同時也會講述為何唐軍復築鹽州城後,白居易會欣慰的寫下《城鹽州》的名篇!帝國嗜血之城鹽州!城鹽州!(上)
鹽州(陝西定邊)位於陝西西北部,為陝、甘、寧、蒙四省七縣的交通節點,古有“東接榆延,西通甘涼,南鄰環慶,北枕沙漠,土廣邊長,三秦要塞”之說。
從地形地貌上看,鹽州南倚山原、北接平沙,利於大規模軍事行動展開,故自古以來便是戰略要衝,建制時間很早。
如果從其前身“西安州”算起,鹽州城建制時間可上溯至魏文帝大統六年(540年),至西夏亡國之年(1227年)撤制,歷時688年。
鹽州之名第一次見於《北史·周書》,西魏廢帝三年(554年)春正月,“又改置州郡及縣:改東雍(州)為華州,……西安(州)為鹽州”。
另據《元和郡縣圖志》載,西安州更名為鹽州的原因是:“以其北有鹽池,又改為鹽州。”
隋唐時,關中是天下政治經濟的中心,鹽州成了北方重要的戰略支撐點。尤其是安史之亂後,吐蕃走下高原染指河隴,鹽州恰好處於關中和朔方軍(軍部位於靈州)的聯絡線上,戰略地位更加重要。
唐代宗廣德元年(763), 吐蕃軍首先攻佔了原州(今寧夏固原),以原州為跳板,開始向鹽、靈(今寧夏靈武)二州有計劃地採取軍事行動。
唐朝名將朔方節度使郭子儀、杜希全等大臣看到了這一點,建議朝廷採取軍事行動,派兵奪回原州,重新構築以原、靈、鹽三州為犄角的西北方戰略防禦體系。
但可惜,當時唐朝內憂外患集中爆發,僕固懷恩之亂讓唐軍無暇顧及吐蕃。
778年(唐代宗大曆十三年) ,吐蕃軍隊繞過靈州,以原州為前進基地揮師東進,首次寇關鹽州。
時任鹽州刺史李國臣拼死抵抗,擋住吐蕃這一次進攻。次年二月,吐蕃名將恩蘭·達扎路恭(唐史記做馬重英)再次整軍圍困鹽州,被郭子儀副將李懷光挫敗。
唐蕃清水會盟後,兩國關係稍稍緩和,在隨後的“朱泚之亂”中,唐蕃還曾聯軍共同對付叛軍,這讓一部分唐將放鬆了警惕。
當貞元二年(786年)十一月,吐蕃大相尚結贊兵發鹽州時,時任鹽州刺史杜彥光,居然愚蠢的忙著準備肉酒,大設盛宴,犒勞吐蕃大軍進城。
結果尚結贊進城後,把臉一翻對他說:“鹽州城不錯,我準備住上一陣子,你哪兒涼快哪兒待著去吧!”
杜彥光這下傻眼了,只能帶著手下垂頭喪氣去了鄜州(今陝西富縣)。不費吹灰之力就佔領重鎮鹽州,尚結贊繼續揮師東進,連克夏(今陝西靖邊縣)、銀(今陝西米脂縣)二州。
吐蕃攻陷鹽、夏、銀三州後,再加上西邊的原州,已西北兩個方向對關中形成了半包圍的戰略態勢,並第一次截斷了關中和朔方軍(靈州)、回紇的聯絡。
吐蕃攻取原州、鹽州、夏州、銀州後,截斷了關中和朔方軍(靈州)以及回紇的聯絡。
但尚結贊依舊不滿足,他在鹽、夏兩州留下1000多名士兵駐守。自己率大軍駐紮在靈州附近的水陸要道鳴沙,一方面讓朔方軍不敢出兵收復鹽州,同時順便謀劃度過嚴冬後奪取靈州的軍事方略。
所幸,陝北的冬天教訓了他,是年“冬歲,天大寒,積雪盈尺,滴水成冰”,留駐鹽、夏二州的蕃軍凍傷甚多,且“自去冬及春,羊馬多死,糧餉不給”。
而周邊唐軍,在渾瑊、駱元光等人帶領下嚴防死守,吐蕃再無可乘之機。面對僵局尚結贊決定撤軍,但他不願將兩州留給唐軍,“悉焚其廬舍,毀其城,驅其民而去。”
此後六年,鹽州城一直都是殘破無人的狀態,唐軍受困於機動能力不足,不敢與蕃軍野戰,一直無力築城固守。
而吐蕃則是典型的狼群撕咬戰術,各處流動伺機撕一塊肉下來填飽肚子,也沒心思築城。
應該說“貞元之盟”起到了很好的戰略效果,回紇(後改稱回鶻)與唐朝結盟後,在天山南北同吐蕃爆發了多次血腥的戰爭。
同時,大食也不斷向東拓展,這逼的吐蕃不得不將主要精力放在西域,河隴地區的軍事壓力逐漸減輕,“吐蕃歲西師,故鮮盜邊”。
東南方向的南詔國,也重新與唐修好,並與吐蕃兵戎相見。面對南詔國的背離,吐蕃朝廷極為憤怒,稱南詔為“兩頭蠻”,以斥其“首鼠兩端”。
正是在這種大環境下,公元791年(唐德宗貞元七年),涇原節度使劉昌築平涼城(今甘肅平涼),以扼彈箏峽口(三關口),十二天築成,分兵戍之。又築朝谷堡(東距平涼三十里),取名彰信堡。
劉昌所修築的一城一堡,使涇原城的防禦縱深得到加強,從此涇原城的防守壓力得以緩解。
唐軍在涇源(圖右下角)以西構築的三關口、渭州(平涼)、彰信堡三級防禦體系!
劍南唐軍也在南詔幫助下穩固了川西防線,讓唐庭有能力從劍南抽調部隊協助隴右的防禦。次年(貞元九年,公元793年),被吐蕃拆毀六年之久的鹽州城得以復建。
793年二月,靈州大都督兼靈、夏等州節度使杜希全上奏,堅決主張要重新修築鹽州城。他上奏言到:“鹽州據要會,為塞保障,自平涼背盟,城陷於虜,於是靈武勢懸,廊坊單逼,為邊深患,請復城鹽州。”(《新唐書·杜希全傳》)
杜希全的上奏很快就得到了批准,德宗在詔書中特別強調:“鹽州地當衝要,遠介朔陲,東達銀夏,西援靈武,密邇延慶,保捍王畿。乃者城池失守,製備無據,千里庭障,烽燧不接,三隅要害,役戍其勤。若非興集師徒,繕修壁壘……深唯永固”。(《舊唐書·杜希全傳》)
新舊唐書都對此時詳盡記述,可見當時唐庭對復駐鹽州的重視程度。
其實,唐朝對鹽州重建一事早有醞釀,“(貞元)八年詔張公(獻甫)議築鹽、夏二城。”(《資治通鑑》卷二三四)
這也是白居易在《城鹽州》詩注中寫下:“貞元壬申歲(貞元八年),特詔城之”的原因。
也就是說,白居易所寫是唐朝君臣廷議的時間,經過一年多準備後,杜希全再次上書後,德宗終於下了決心,“與其臨事而重擾,豈若先備而即安”。
唐庭的謹慎不是沒有原因的,鹽州之地對於唐蕃兩國來說都是關鍵節點,為了能夠順利復築鹽州,各地唐軍打出了一系列組合拳迷惑吐蕃。首先,德宗詔諭涇原、山(隴山)南、劍南三個方向唐軍主動出擊,進入吐蕃境內襲擾,將吐蕃軍隊本就不算充裕的邊防軍隊,牽制的疲於奔命(“敕涇原、劍南、山南軍深入吐蕃,牽撓其力,使不得犯塞”)。
而後,嚴命杜彥光發兵三萬五千人築鹽州城,甚至要求朝發夕至。其實,唐庭為復築鹽州城動員的軍隊遠不止三萬五千人。
按《舊唐書·楊朝晟傳》記載:“前築鹽州,凡興師七萬” ,可見覆築鹽州城時,有大量唐軍參與外圍阻滯吐蕃的軍事行動,“鹽州之役,諸軍蕃戎盡知之……蕃戎來寇,寇則戰,戰則無暇城矣。”
而杜彥光則對復築鹽州早有準備,他一方面帶兵卒晝夜兼程,趕到鹽州故址,另一方面命人將囤積於環、鄜二州的物質,搶運至鹽州城下。
隨即,唐軍開始與時間賽跑,晝夜不停的趕工,只“二旬”便將城垣築好。城牆尚未全部完工,守城所需的物資便以紛紛運至,等城牆完工後,杜彥光又嚴厲督促不許休息,繼續深溝高壘佈置城防工事,嚴密防備蕃軍來襲。
為了形成戰略防禦體系,德宗不但命杜彥光為鹽州節度使駐守防禦,還命朔方軍都虞候楊朝晟屯兵木波堡(今甘肅環縣東南)形成掎角之勢。
唐軍復築鹽州城後,形成了涇源、慶州、環州、鹽州、靈州的防禦鏈條,而鹽州恰好處於防禦鏈條的樞紐位置。
鹽州城的復築是一個標誌性的事件,它代表著唐朝已漸漸從貞元初期,捉襟見肘的窘境中緩過勁兒了。隨著,兩稅制和屯田戍邊政策的推行,唐朝總算止住了安史之亂留下的傷口,逐漸具備了在區域性地區,調集優勢兵力達成戰略目標的能力。
鹽州重歸唐守後,靈武、銀夏、河西等地,受吐蕃襲擾的次數大為減少。(“城畢,中外稱賀。由是靈武、銀、夏、河西稍安,虜不敢深入”)
為了慶祝復築鹽州城,這一重大戰略勝利,白居易特意寫下了《城鹽州》以作紀念。(《城鹽州》的“城”是個動詞,意思是“築城”)
從白居易的《城鹽州》可以看出,鹽州未收時的狀態是“城鹽州,城鹽州,鹽州未城天子憂”。
而復建後的景象是“自築鹽州十餘載,左衽氈裘不犯塞”(左衽、氈裘都是指代吐蕃)、“晝牧牛羊夜捉生,長去新城百里外”(“捉生”就是抓舌頭,這是唐朝的常規操作,安祿山和史思明都幹過“捉生將”。這句話的意思是新城修築後,吐蕃遠遁想抓“舌頭”,得到百里以外的地方)、“諸邊急警勞戍人,唯此一道無煙塵”。
另外鹽州收復後,北方的驛路又變得暢通無阻(“靈夏潛安”、“秦原暗通”),以至於長安城內“黃芪”的價格都便宜了。
貞元九年(公元793年),唐軍復築鹽州城後,在朔方形成了以鹽州為核心,北有靈州(甘肅靈武)南有環州(甘肅環縣)的防禦鏈條,並與隴山的涇原(甘肅涇川)防禦體系相呼應。
之後八年,鹽州一直都在唐軍手中,吐蕃確實減少了對朔方的襲擾,“由是虜憚,不輕入”。
但爭奪鹽州的大戲才剛剛開始,吐蕃不過是在等待機會,貞元十七年(801年)開始,吐蕃捲土重來,鹽州再次反覆易手。
關於這部分內容,請您關注下篇《帝國嗜血——鹽州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