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wu吳金泉
-
2 # 靜靜稀水
本品為傘形科植物當歸的根,它屬補血藥類,它性味甘,辛,溫。它歸心,肝,脾經。主要功效為補血調經,活血止痛,主要用於血虛體弱,月經不調,痛經,閉經,崩漏等症,還可用於跌打損傷,癰腫血滯的疼痛,產後瘀滯腹痛,風溼痺痛等,此外還可用於潤腸通便,血虛腸燥便秘等。
-
3 # 搗騰的小小趙
當 歸
味性溫味辛、微苦,歸肝、心、脾經。《本草正》:當歸,其味甘而重,故專能補血,其氣輕而辛,故又能行血,補中有動,行中有補,誠血中之氣藥,亦血中之聖藥也。大約佐之以補則補,故能養營養血,補氣生精,安五臟,強形體,益神志,凡有形虛損之病,無所不宜。
當歸·趙瑾叔
治血當歸一物精,去瘀還可令新生。
淋漓弗住頭堪主,積滯難消尾為行。
中取有功能補養,全收無處不和平。
去蘆酒浸處修治,洩瀉相投勢欲傾。
基本介紹
入藥為其乾燥的根,可分為3部:根頭部稱"歸頭",主根稱"歸身",支根及支根梢部稱"歸尾"。全長約10~25釐米,身長約3~10釐米。歸頭直徑2~4釐米,支根直徑0.3~1釐米。外表灰棕色或棕褐色,全體具縱皺紋,支根部尤多,歸頭頂端圓平,有莖葉殘基,常有不顯著的環形皺紋,歸身略呈圓柱形,身面凹凸不平,其下生有3~5條或更多的歸尾,歸尾上粗下細,多扭曲,表面有小疙瘩狀的鬚根痕跡。質多柔韌,斷面黃白色,有裂隙,中層有淺棕色環紋,並有多數棕色油點。氣清香濃厚,味甘微苦辛。
淵 源
《藥學詞典》說:“當歸因能調氣養血,使氣血各有所歸,故名當歸。”而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古人娶妻要嗣續也,當歸調血為女人要藥,有思夫之意,故有當歸之名。
陶弘景:今隴西叨陽黑水當歸,多肉少枝,氣香,名馬尾當歸。四川北部當歸,多根枝而細。歷陽所出,色白而氣味薄,不相似,呼為草當歸,闕少時乃用之。
傳說故事
相傳有個新婚青年要上山採藥,對妻子說三年回來,誰知一去,一年無信,二年無音,三年仍不見回來。媳婦因思念丈夫而憂鬱悲傷,得了氣血虧損的婦女病,後來只好改嫁。
誰知後來她的丈夫又回來了。她對丈夫哭訴道:“三年當歸你不歸,片紙隻字也不回,如今我已錯嫁人,心如刀割真悔恨。”丈夫也懊悔自己沒有按時回來,遂把採集的草藥根拿去給媳婦治病,竟然治好了她的婦女病。從此,人們才知道這種草藥根,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是一種婦科良藥。為汲取"當歸不歸,嬌妻改嫁"的悲劇教訓,便把它叫“當歸”。
療效作用
當歸能補血和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治月經不調,經閉腹痛,症瘕結聚,崩漏;血虛頭痛,眩暈,痿痺;腸燥便難,赤痢後重;癰疽瘡竊,跌撲損傷。
①《本經》:"主咳逆上氣,溫瘧寒熱洗洗在面板中,婦人漏下,絕子,諸惡瘡瘍金瘡,煮飲之。"
②《別錄》:"溫中止痛,除客血內塞,中風痙、汗不出,溼痺,中惡客氣、虛冷,補五藏,生肌肉。"
④ 《日華子本草》:"治一切風,一切血,補一切勞,破惡血,養新血及主症癖。"
附 方
①調益榮衛,滋養氣血。治衝任虛損,月水不調,臍腹疞痛,崩中漏下,血瘕塊硬,發歇疼痛,妊娠宿冷,將理失宜,胎動不安,血下不止,及產後乘虛,風寒內搏,惡露不下,結生瘕聚,少腹堅痛,時作寒熱:當歸(去蘆,酒浸,炒)、川芎、白芍藥、熟乾地黃(酒灑蒸)各等分。共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渣熱服,空心食前。(《局方》四物湯)
②治室女月水不通:當歸(切,焙)一兩,乾漆(炒煙出)、芎藭各半兩。上三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酒下。(《聖濟總錄》當歸丸)
④治血崩:當歸一兩,龍骨二兩(炒赤),香附子三錢(炒),棕毛灰五錢。上為末,米飲調三四錢,空心服。(《儒門事親》當歸散)
⑤治血瘕痛脹,脈滯澀者:當歸三兩,桂心兩半,白芍兩半(酒炒),蒲黃二兩(炒),血竭三兩,延胡兩半。為散,酒煎三錢,去渣溫服。(《醫略六書》當歸蒲延散)
優劣辨別
通常以主根大、身長、支根少、斷面黃白色、氣味濃厚者為佳,主根短小、支根多、氣味較弱及斷面變紅棕色者質次。
當歸入藥時可分為全當歸、歸身、歸頭、歸尾。歸頭和歸尾偏於活血、破血;歸身偏於補血、養血;全當歸既可補血又可活血。
根頭(歸頭)具環紋,上端圓平,有紫色或黃綠色的莖及葉鞘的殘基。歸頭是市面上出現頻率最高的,通常歸頭越大,賣價越高。
支根(歸尾)上粗下細,多扭曲,表面有小疙瘩狀的鬚根痕跡。現在幾乎很難在市面上發現歸尾的蹤跡。
市面上見得也比較多的當歸切片,呈黃白色或淡黃棕色,皮部厚,有裂隙,中層有淺棕色環紋,並有較多的棕色油點。
-
4 # 需要加油的世界
當歸,潤腸通便,活血化淤,調經止痛。禁忌症:胃陰不足,陰虛肺熱,熱迫出血,肝陽痰火,脾失健運,充任熱鬱,腎虛溼熱。孕婦慎用,過敏者慎用,經期女性慎用。
-
5 # 微道助您創造終生價值
當歸,味甘,溫。主治咳嗽氣逆;溫虐引起的發冷發熱、面板內涼痛;婦人非經期漏下出血,不孕症;長期不癒的惡瘡、金屬創傷等。相傳,古代有個新婚青年上山採藥,給老婆說要三年回來,結果三年沒有回來,又沒有音信。他的老婆因思夫過度得了氣血虧損的婦女病,後來只好改嫁。結果她的丈夫後來又回來了,她哭著對丈夫說:“三年當歸你不歸,隻字音信也沒有,如今我已錯嫁人,心如刀割恨又悔!”丈夫自己也感到後悔沒有按時回來,就把採集的草藥拿去給他老婆治病,不料治好了她老婆的婦科病。原來這種草藥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為了吸取“當歸不歸,嬌妻改嫁”的悲劇教訓,人們便把這種草藥叫做“當歸”。
-
6 # 老姚談植物
當歸是什麼樣的中草藥?
當歸是甘肅東南部、陝西、湖北、四川、貴州、雲南等省區栽培的一種中草藥,別名秦歸、雲歸等,為傘形科當歸屬植物。
一,當歸的外形特徵
1,生性:多年生草本,莖幹直立,高約八十公分左右,莖常帶紫紅色,有縱紋,上部分叉;根圓錐狀,有分叉,黃棕色,有濃香氣。
2,葉子:葉三出式二到三回羽狀分裂,葉柄長約十公分,基部膨大成管狀,葉片表面和邊緣有白色細毛。
3,花:復傘形花序生長枝條頂端或側生,小傘形花序有花三十多左右,花白色,萼五裂;在我們這裡六七月開花。
4,果實:果實卵狀,長四毫米,分果表面有稜線;在我們這裡八月前後果實成熟。
二,當歸的藥用價值
當歸的根藥用,是婦科主要藥。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等功效,可治療月經不調、血虛閉經、痛經、腰痛、腹痛、關節疼痛等病症。藥用時請遵醫囑。種子還可提取芳香油。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供參考。
-
7 # 一葉輕舟85
當歸屬著名補血要藥。為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當歸的根。主產甘肅、四川、陝西、雲南等地。以乾燥根入藥。性味甘、辛、微苦,溫。歸肝、心、脾經。功能: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李時珍《本草綱目》評價當歸:“治頭痛,心腹諸痛,潤腸胃,筋骨,面板,治癰疽,排膿止痛,和血補血。”《本草正》認為“當歸,其味甘而重,故專能補血,其氣輕而辛,故又能行血,補中有動,行中有補,誠血中之氣藥,亦血中之聖藥也。”故當歸成為血中首藥而名揚天下!故廣泛用於婦產、骨傷,心腦血管、肝脾、瘡瘍癰疽、體虛滋補等疾病方面便用,效果十分顯著。
民間及傳統醫藥常用於:1、血虛。2、瘀血諸症。3、月經不調。4、痛經。5、經閉。6、產後腹痛。7、血虛腸燥便秘。8、跌打損傷。9、癰疽。10、筋骨痛。常用量6一9克。水煎服,多與相應藥物配伍使用。可入丸、散、酒浸。甜當歸可燉肉服。大劑量可至30克。注意!當歸補血且潤,能助溼滑腸,凡溼盛中滿,大便滑洩者,均當慎用。
當歸講究部位用藥,全當歸可補血和血;當歸身長於補血;當歸尾長於活血;生用長於補血潤腸;酒炒長於調經活血。
回覆列表
謝邀!中藥當歸為傘形科草本植物當歸的乾燥根,為婦科之良藥。有資料記載:當歸性甘、辛,溫。歸肝、心、脾經。 當歸功效:活血止痛,補血調經,潤腸通便。 當歸主治:用於血虛眩暈,月經不調,經閉,痛經,面色萎黃,虛寒腹痛,跌打損傷,風溼痺痛,癰疽瘡瘍,腸燥便秘。 中藥當歸作用 1、增強免疫功能 ;2、抗炎作用 ;3、抗腫瘤作用; 4、改善肺功能 ;5、抗菌作用 ;6、清除自由基功能 ;7、改善心血管功能; 8、改善血液功能; 9、興奮子宮作用(孕期女性易導致流產) ;10、鎮靜作用 ;11、利尿作用; 12、抗輻射功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