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詩人的眼睛看世界

    首先明確的告訴你,這是沒有一點實際意義的謠傳。

    之所以說是謠傳,單就今天比較認可的黑洞來說,今天能認可的只是超大質量的恆星發生超新星事件後,由於所謂的引力作用失去抗衡,最終塌縮而成的。

    可見,就是那些支援黑洞的人,也不認可粒子對撞產生黑洞的說法,他們會認為這樣說是侮辱他們的智力。

    實際上粒子對撞,只會產生分解,釋放出來大量的渺觀物質,然後結構穩定的部分衰變成另一種粒子。

    這是由物質三態迴圈演化本質決定的,物質包含最基本的渺觀物質狀態,這個狀態的物質,比如能量、暗能量、暗物質、光子、熱等等,所以暗能量、暗物質不是這個宇宙之外存在,而是就是這個宇宙最普遍的存在,只是宏觀物質的人類暫時無法認知而已。

    渺觀物質聚合演化具有穩定結構後,就是微觀物質,微觀物質包括電子、質子、中子、微子、介子等所有的基本粒子,當然也包括反物質,因此,反物質不是這個宇宙的對立,而是這個宇宙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所以人類才只能在微觀物質中見到反物質,比如正電子、反質子等等,微觀物質裡沒有反物質,就絕對不會繼續聚合演化為宏觀物質。

    微觀物質繼續聚合演化,這就是宏觀物質的原子,然後各種各樣的原子再進行各種各樣的聚合演化,就是我們的花花世界。

    如果按這個順序物質進行演化,最後這個宇宙中到處都是宏觀物質,但是由於聚合演化為微觀物質的渺觀物質的一絲差異,因此任何微觀物質和宏觀物質都存在著衰變,這就是熱輻射,正常情況下的熱輻射只是物質逆迴圈演化的慢過程,所以宇宙中微觀物質和宏觀物質才到處都是。

    正是宇宙中到處都是微觀物質和宏觀物質,慢慢的它們也都聚合演化成巨大個體或者集團,超大質量的個體繼續聚合演化為更頑固的物質,比如金剛石。

    而超級大集團就具備了粉碎所有微觀物質和宏觀物質的能力,比如銀河系裡的銀心,它就是超大物質集團的微觀物質和宏觀物質粉碎機,也就說,銀河系裡的所有物質最後都要被銀心還原為渺觀物質。我們知道銀心是一個巨大黑洞,可見,如果銀心被稱為黑洞的話,黑洞絕不是今天意義上的黑洞,因此粒子對撞成黑洞更是無稽之談。

  • 2 # 加點藍吧

    一般認為,歐州“強孑”中的質子對撞能量,可能形成一個原子核的百萬分之一的微型黑洞,但因存在時間很短暫很快就被蒸發掉了。

  • 3 # 科技和生活

    如果說宇宙中哪種天體最神奇,那肯定就是黑洞了,這不僅是由於黑洞引力極大,可以連光都吸入,也不只是因為黑洞本身不發光,但是它的襲擊盤卻是宇宙中最亮的發光體,也是因為黑洞可大可小,最大的黑洞其質量堪比一個星系,如Ton618黑洞質量相當於太陽的660億倍,然而質量最小的黑洞卻和基本粒子差不多大,其質量差異簡直匪夷所思。

    還在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在長達37公里的世界最大科學裝置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建造之前,就有物理學家聲稱擔心這臺大型強制對撞機在進行粒子對撞的時候會製造出小型黑洞,因為對撞機中的加速裝置可以將質子等基本粒子加速到極高的速度,當兩束粒子相撞的時候,極高速度下的劇烈撞擊可以在粒子層面產生極高的壓力和溫度,基本粒子也會被撞碎,這個時候就會產生許多新的粒子,而且理論上可以產生高達10萬億攝氏度的高溫,這種情況下就有可能出現極小的基本粒子級的黑洞。

    如果這樣的黑洞不消失的話,那麼憑藉黑洞無所不吸的特性,它就會不斷的吸收附近的物質,導致其質量越來越大,質量越大的黑洞吞噬物質的能力越強,當其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是有可能連我們所在的地球都吞噬掉的。

    因此在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提出建造的時候,就有一些物理學家是明確提出反對的,其中有幾位物理學家反對的理由就是上述這樣的情況。目前中國也有準備建造大型強子對撞機的聲音,計劃長度將達到100公里,比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的功率要大幾十倍,將產生更為極端的高溫高壓,您是不是也會有這樣的擔心呢?

    那麼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進行試驗的時候,為什麼沒有發現出現黑洞以及其吞噬物質的情況呢?這有兩種可能,首先就是歐洲大型強制對撞機所能產生的高溫高壓還不足以生成粒子級黑洞,也就是達不到黑洞生成的條件;另外一點就是由於霍金輻射的原因了。

    霍金輻射是指是以量子效應理論推測出的一種由黑洞散發出來的熱輻射,這種現象能夠讓黑洞失去質量,如果黑洞透過霍金輻射損失的質量比增加的質量多的時候,就會造成黑洞縮小甚至最終消失。而且霍金輻射理論認為黑洞質量越小,物質發散量通常會比正常的黑洞要大,所以小黑洞縮小與消失的速度比大黑洞還要快。

    所以,在霍金輻射效應之下,基本粒子機的黑洞即便能在大型強子對撞機中創造出來,也會在一瞬間透過霍金輻射作用而消散,因此並不會吞噬地球。

    不過宇宙中也有一些原生黑洞,其中有一種小型原生黑洞質量很小,有的只相當於一座山或者直徑幾公里大的小行星,只要它能夠穩定存在,那麼它就能將所遇到的物質吃掉,如果這樣的黑洞來到地球附近,也是有著吃掉地球的可能的。

    前幾個月甚至有科學家分析認為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有可能是一個小型原生黑洞,其質量大概相當於地球質量的10倍左右,但是它已影響了部分柯伊伯帶天體的執行軌跡。不過它真是一個黑洞,我們只能期望它不要向著內太陽一進發,不然它會一路吞噬掉很多天體,顛覆整個太陽系。

  • 4 # 漫步科學

    “傳說粒子對撞會產生黑洞物質,會吞噬地球,有根據嗎?”這是有根據的,其實在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建造時,就有許多人擔心對撞機的執行會產生“人造黑洞”從而毀滅世界。

    先來說說黑洞

    在認識“人造黑洞”的製造原理前,我們需要先了解黑洞本身。黑洞一詞最早由物理學家約翰·惠勒提出,而且這個名字非常貼合該天體的性質,由於光線被黑洞的強引力場捕獲,所以黑洞就真的變成了一個無法看到的天體,不僅如此,黑洞的引力場還會捕獲附近的大量物質,使黑洞變成了真正意義上的“無底洞”。而黑洞的這些奇特性質都源自於其極強的引力場,由廣義相對論可知,物體的引力強度和其密度有關,黑洞奇點通常被認為是密度無限大的特殊物質,現代科學認為,宇宙中的黑洞來源於三種途徑,第一種是大爆炸初期,宇宙中物質高度集中,大量物質在引力的作用下自動坍縮成黑洞;第二種是大質量恆星在演化末期,由於其釋放的能量無法抵擋外層物質的塌縮效應,從而使恆星核心被高度壓縮,形成黑洞奇點;第三種則來源於宇宙中高密度天體的直接碰撞。

    透過對撞機制造黑洞

    由黑洞相關資訊可以知道,人造黑洞的原理在於製造“高密度”物質,。相較於宏觀世界而言,微觀粒子的密度往往大得驚人,其中原子核的密度約為10^15克/立方厘米,雖然原子核質量非常小,但是如果有足夠高的能量將其壓縮到奇點狀態,那麼人造黑洞也就製造成功了,而大型粒子對撞機使“奇點物質”的製造產生了可能,在對撞機中,高能粒子以近光速的速度進行進行對撞,構成粒子的物質會持續向碰撞中心坍縮,從而使其達到奇點狀態。

    人造黑洞為什麼觀測不到

    雖然粒子對撞機在製造人造黑洞上有一定理論的依據,但是到目前為止並未在對撞機中發現黑洞的產生,科學家認為造成黑洞製造失敗的原因可能有兩種,首先第一種原因是對撞機的能量不夠,大型強子對撞機可以將質子束能量提高到七萬億電子伏特,但是在宇宙中一些高能射線的能量卻可以達到10^20ev,如此高的能量轟擊地球的大氣粒子也沒有製造出黑洞,那麼透過對撞機來製造黑洞就更不現實了;第二種原因則是霍金輻射效應,科學家認為對撞機或許已經制造出了迷你黑洞,但是由於霍金輻射效應的影響,這種黑洞在誕生的一瞬間就蒸發消失了,霍金輻射理論認為黑洞並非像“貔貅”般只吃不吐,由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可知,真空中會不斷的產生虛粒子對,假如這些虛粒子對產生與黑洞的邊緣,那麼黑洞就有可能吸入其中的一個虛粒子導致質量損失,而另一個虛粒子則會轉化為實粒子逃離黑洞,這個過程看起來就像是黑洞在向外發射物質。霍金輻射理論表明,黑洞質量越小則溫度也越高,更高的溫度會帶來更強烈的霍金輻射效應,因此迷你黑洞很有可能在誕生的瞬間由於霍金輻射效應而直接蒸發消失。

    透過對撞機產生的黑洞不足以對地球構成威脅

    其實拋開以上兩點,科學家認為,即使對撞機可以製造出黑洞,這個迷你黑洞也未必會對地球產生影響,這是因為這種黑洞實在是太小了,我們知道在人造黑洞的原理就是對撞機把粒子“堆砌”成奇點物質,而堆砌的原料就是質子或者電子等基本粒子,目前測得的質子質量約為1.67*10^-27千克,即使用一萬個質子來堆砌奇點,其產生的黑洞史瓦西半徑才2.5*10^-50m,這個尺度比普朗克長度還要小,因此科學家認為,即使人造黑洞穿過地球,可能也不會和任何物質產生碰撞或者其他的作用。

    總結

    綜上所述,透過粒子對撞產生黑洞雖然有其理論基礎,但是科學家並未在對撞機中發現這種黑洞的產生,這可能與對撞機能量較低或者霍金輻射效應有關,由於依靠對撞機產生的人造黑洞太小,所以科學家認為這種黑洞即使存在也不會對地球產生影響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總決賽第三場結束,FMVP的歸屬是不是又有懸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