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秦宮月

    作為“人”,李世民是和很多人一樣有錯誤的,但是作為“皇帝”,他沒有大錯,甚至把握的力度和方向都很準確,否則,沒有貞觀之治。

    肯定有人會拿他殺害兄弟說事,但是李元吉謀殺他在先吧?只不過是被他反殺而已。再說了,自劉宋以來,皇室內亂就已經成了傳統,(很悲哀的傳統),劉宋的小皇帝甚至說“願生生世世不生帝王家”,(不過這個小皇帝卻不是死於內亂),可見那段歷史,皇位爭奪是多麼的殘酷。

    李世民也是人,而且是個有脾氣的人,歷史記載,他相貌威武,很多人都怕他,可是他能控制自己,想想一個皇帝要什麼得不到?可他就連玩只鳥都不可能,被魏徵給嚇的踹在懷裡悶死了,這麼大度,整個歷史,也就劉邦,李世民和趙禎吧?

    李世民也會有缺點,但是這些缺點他沒有帶上朝堂,沒有作為皇帝縱容這些缺點,也沒有因為這些缺點禍亂天下!比如“花石綱” 之類的。

    所謂“皇帝無家事”,作為皇帝,尤其是獨攬大權的主權皇帝,如果沒有自己,那麼老百姓就該慶幸了,如果這皇帝因為一己之慾而大動天下,吃苦的不就是老百姓嗎?如楊廣!“治大國如烹小鮮”!如是說!

    多瞭解歷史吧,唐以後,任何一個皇帝,如果你說他像唐宗一樣,他會開心死!如果你說他像楊廣一樣試試?

    不要以為古人都是傻子!唐以後修史,沒有一個修成隋明帝,也沒有一個黑唐太宗的,只是近十年吧,一些“民間歷史學家”忙著給楊廣秦檜之流洗白!

  • 2 # 歷史扒糞機

    從太宗時期諫者可窺李世民一、二。高季輔指陳時政得失,李世民嘉之,賜以鍾乳一兩,“卿以藥石之言進,故以藥石相報。”高士廉身故,李世民將臨其喪,房玄齡以帝餌藥石,不誼臨喪,抗疏切諫。李世民欲觀起居錄,朱子奢“恐開後世史官之禍。史官全身畏死,悠悠千載,尚有聞乎!”虞世南諫田獵、諫山陵之制過厚,諫宮體詩不宜作,恐天下從風而靡,諫勿以功高自矜勿以太平自怠。戴胄、張玄素諫修洛陽宮。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殺建成子承道、承德、承訓、承明、承義,元吉子承業、承鸞、承獎、承裕、承度,收元吉妃為己用。廬江王瑗以反誅,其姬入侍。

  • 3 # 天可汗文化

    說到唐太宗的劣跡,為人所皆知的當然就是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掉兄長、逼迫父親讓位,這種事情的確有悖於人倫。但是除此之外太宗還做了好幾項為人不恥的事情,下面一一列舉。

    第一,打破先例,篡改歷史。《起居注》是史官專門記錄皇帝的言論和日常生活的文件性文字,皇帝無權干涉其內容,這是歷來的傳統。而歷代的史官也都是公證直書。但是唐太宗擔心日後史家批評“玄武門之變”,所以多次向史官要求閱讀《起居注》和《實錄》,打破了皇帝不可閱讀的先例,當代的史學家推測唐太宗修改過《起居注》裡的內容。這給後來所有的中國皇帝開了個壞先例,破壞了原有的制度。 唐太宗的錯誤做法也導致我們看到的歷史不斷的失真。

    第二,沉迷女色,亂倫後宮。唐太宗登基初年,國家正值百廢待舉之時,所以他較少戀及女色。但是貞觀五年以後,天下已趨大治,於是他貪圖享樂思想也就是滋長出來了。具體表現是時常搞選美,到民間給自己蒐羅了不少美女。

    更加為人不恥的是,唐太宗在“玄武門之變”殺掉自己的弟弟後居然將自己的弟媳納入自己的後宮。小楊妃原為齊王李元吉正妃,李世民居然冒天下之大不韙迎娶了小楊妃。他們的這段“豔史”也成為小說家愛用的橋段,無論是《唐史演義》,還是鴛鴦蝴蝶派的《宮廷演義》都大事渲染,寫得轟轟烈烈,愛恨纏綿。弒殺兄弟,是為不義;威逼父親,是為不孝;屠殺子侄,是為不仁;強納弟婦,是為不禮,不仁不義不孝不禮的事情李世民做了個遍。

    第三,窮兵瀆武,好大喜功。貞觀21年和22年,唐太宗不顧國力,連續發動多次對外戰爭,東征高麗,西犯龜茲,西南征服了松外蠻,北邊攻滅了薛延陀。強行徵發江南和絲綢的民工造船,給老百姓帶來了極大的生活壓力,典籍中記載“民至賣田宅,鬻子女不能供”,最終引起農民起義,激化了國內矛盾。

    到晚年太宗逐漸拋棄了早期輕徭薄賦的政策,他甚至說“百姓無事則驕逸,勞役則易使”。戰爭和徭役頻繁起來,人為給老百姓製造了一系列的災難。

    第四,大造宮殿,奢侈腐化。在自己執政的中後期,唐太宗日漸奢華,開始大量營造大型宮殿,例如,貞觀11年在東都洛陽修飛山宮,貞觀21年又在終南山和陝西宜君分別建設了翠微宮和玉華宮,作為避暑的行宮。貞觀16年唐太宗還下詔,要求任何政府機關不得限制太子所用之物,結果造成太子的嚴重浪費現象。

    第五,迷信仙道,死於丹藥。唐太宗曾經嘲笑秦始皇和漢武帝服用丹藥,結果到了老年他也幹一樣的事情。

    貞觀21年(647年)唐朝使者王玄策用吐蕃和尼泊爾之兵滅了印度的北天竺和中天竺兩國。王玄策征討印度之時,俘虜了一名當地的和尚。這名和尚向王玄策吹噓自己是得道高僧,懂得長生不老之術,而且會煉製仙丹,吃後可以飛昇仙界。王玄策知道晚年的唐太宗開始修煉長生之術,為了討好皇帝,就將這個和尚帶回長安獻給了皇帝。

    李世民當時已經被長生不老迷住心智,對這個和尚的話深信不疑。唐太宗下旨,讓全國進獻各種奇珍異草,供和尚修煉長生不老仙丹。649年(貞觀二十三年)五月,李世民服用完仙丹之後毒性發作,終於不治身亡,享年僅五十歲。中國歷史上的千古一帝就這樣荒唐地結束的自己傳奇的一生。

    貞觀22年李世民在總結自己的一生時說道:我當皇帝后不善的事情做了不少,享用華美的服飾、大興土木建宮殿、為打獵跑遍各地,給各級政府帶來很大的負擔,後輩千萬不要學我。因為我對國家社稷貢獻頗多,所以大家也都不抱怨。因為功大於過,所以沒有導致國家傾廢。但是我離完美的君主還差太多,很是慚愧啊。

    太宗對自己功過總結之原文:

    吾居位已來,不善多矣。錦繡珠玉不絕於前,宮室臺榭屢有興作,犬馬鷹隼無遠不致,行遊四方,供頓煩勞,此皆吾之深過,勿以為是而法之。顧我弘濟蒼生,其益多,肇造區夏,其功大。益多損少,故人不怨。功大過微,故業不墮。然比之盡美盡善,尤有不及,固多愧矣。

  • 4 # 唐風宋月

    題主問的是見不得人的行為,李世民弒兄殺弟逼父,都是見得人的,不算數。我說個見不得人的。

    大業十一年(615),隋煬帝至北方巡狩,結果被突厥圍困於雁門(今山西代縣)。雖然最終有驚無險脫圍而去,但如何脫困卻成了歷史之謎。

    流行最廣的說法是李世民率軍赴援,依據則是《舊唐書》中的記載。據稱,隋煬帝巡狩至山西雁門地方,被突厥大軍圍困。八百多年前,漢高祖劉邦於白登被匈奴人所圍,歷史悲劇在重演。李世民率軍解圍,隸屬於屯衛將軍雲定興的部隊。整軍出發前,李世民向雲定興建言獻策:“始畢可汗膽敢圍困天子,是覺得事發突然,倉卒之間中原無法赴援。我軍多攜旗鼓虛張聲勢,製造出數十里幡旗相繼的假象,到了晚上則鉦鼓相應,突厥人一定會誤以為援軍大至而退師的。否則,敵人悉眾來攻,其勢必危。”雲定興聽從了李世民的建議,結果援軍才到崞縣地方,突厥就解圍而去。

    《舊唐書》這樣寫的原因,大家都懂的。只是史家粗疏,大同書《蕭瑀傳》中記載了另外一個版本:隋煬帝行至雁門,為突厥所圍,蕭瑀出謀劃策:“聽說始畢可汗是假裝校獵到的雁門,義成公主不知此事。北地習俗,可加敦(可汗後)亦有權過問軍國大事。從前漢高祖解平城(大同)之圍,也是託了匈奴閼氏的門路。義成公主是以帝女的身份嫁入突厥的,她所依恃的也是中原王朝。如果把訊息告訴她,她或者會施以援手。就算不幫忙,也不會落井下石的。”

    蕭瑀的心思是有棗沒棗先打三竿子,隋煬帝卻等於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立即派人前往義成公主處報信。義成公主聞訊,立即遣使宣稱國內北疆有警。始畢可汗即位不久,政權尚不穩定,得知後院起火,當下也顧不得繼續與隋煬帝糾纏,就果斷棄圍而去。

    綜合分析,大體情況應該是號召山西駐軍赴援與向義成公主請援是同步進行的。義成公主從中起的作用是關鍵性的,雲定興率援軍解圍作用其次,李世民就是一打醬油的。

    義成公主是隋唐之交一位重要的歷史人物。她是隋宗室楊諧女兒,名義上是隋朝的公主,隋文帝年間奉旨和親,曾先後嫁給突厥的啟民可汗、始畢可汗、處羅可汗、頗利可汗,四任可汗。

    啟民可汗是都藍大可汗下面經營北方的小可汗。都藍可汗雖然臣屬於隋朝,但反覆無常。隋文帝將宗室女安義公主嫁給啟民可汗,是為了離間分化都藍可汗內部。安義公主去世後,又將義成公主嫁給了啟民可汗。啟民可汗死後,繼承人始畢可汗向隋王朝上書“表請尚公主,詔從其俗”。義成公主無奈,只得按突厥收繼婚的風俗再嫁始畢可汗。也娶義成公主為妻。遊牧民族與中原重男輕女不同,婦女在家中也有相當話語權。幸虧有義成公主出手相助,隋場帝在雁門才得以脫險。

    始畢可汗死後,義成公主三嫁處羅可汗。處羅可汗死後,義成公主再嫁頡利可汗為妻。

    貞觀四年(630年),唐王朝出兵平突厥,義成公主為李靖所殺,頗利可汗也被俘送往長安。

    此後,史家為捧聖天子臭腳,索性將解隋煬帝雁門之圍的功勞,歸於英明神武的唐太宗名下。左右是死無對證,沒有人會跳出來為一介弱女子抱不平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四代同堂是指怎樣的四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