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林城—布衣
-
2 # 腦洞歷史觀
周武王是翦商總指揮。周公旦就是翦商安慰師。
為什麼呢?
因為周武王經常做噩夢。
維四月朔,王告儆,召周公旦曰:“嗚呼,謀洩哉!今朕寤,有商驚予。欲與無□,則欲攻無庸,以王不足,戒乃不興,憂其深矣。”
--《寤儆解》
逸周書裡有很多名字帶寤的篇單。說明周朝在謀劃翦商大業時,壓力極大,畢竟他們是蕞爾小邦,而商是天邑商,實力甩週一條街。周滅商等於是逆襲。成功還好說,失敗就不下海搬磚這麼簡單了,而是有可能要被商人全部血祭。
商人有人殉人祭的習慣。當年周朝只是西邊的一個小國。商朝武丁的時候曾經數次征伐周朝,而武丁時期是人祭最鼎盛的時候,沒事就要殺兩個人祭天的。周人就成為了商朝人牲的物件。
到了後面,周成為了商的附庸。他們征討附近的方國,抓來俘虜提供給商進行人祭。
到了周文王的時候,他可以說是翦商真正的指導者,但周文王還是大意了,被商紂王抓到了朝歌,最終還把周文王的長子伯邑考給煮了吃。
維四月朔,王告儆,召周公旦曰:“嗚呼,謀洩哉!今朕寤,有商驚予。欲與無□,則欲攻無庸,以王不足,戒乃不興,憂其深矣。”
--《寤儆解》
在巨大壓力下驚醒過來的周武王,匆忙召來了弟弟周公旦。
周人似乎有解夢的偏好,周武王的父親周文王周昌就是一個做夢和解夢的高手。
文王夢日月著其身,又鸑鷟鳴於岐山。
--《竹書紀年》
周昌曾經夢到日月纏繞著自已,這被認為是周國將得天下的象徵。
大姒夢,見商廷唯棘,乃小子發取周廷梓,樹於厥外,化為松柏棫柞。
--《逸周書·程寤解》
有一回,周文王的妻子太姒夢見商廷內長滿了荊棘,而令周武王在商廷種上周的樹種。
這同樣預示著周將取代商。
夢由心生,周文王的夢境正反射著他人生的追求,他苦心經營翦商大業,無論他本人,還是身邊的人,都不可避免的投入到這場千年大業之中,日繼於夜。
對夢的解釋,無異於現在對法律的解釋。這代表的往往是人心最深處的慾望。
現在,部族的解夢師傳到了弟弟周公旦的身上。
歷史早已經掩埋了兄弟兩人的面目細節,但透過史料,我們可以還得出兩人的性格。周武王性格剛烈,恰如熊熊烈火。周公旦性格溫婉,靜如深淵。他們加上老謀深算的姜子牙,才有可能完成翦商這樣奇蹟般的使命。
聽了兄長的噩夢。周公旦沒有驚慌。他仔細思索著語句,小心翼翼的勸告大汗淋漓、臉色蒼白的兄長。
“你放心,天下人是不會想到週會叛商的。噩夢只是讓大王清醒,王要尊天命,曉三德,重法則。只要大王赦免有罪之人,安撫眾人,不給老虎增添翅膀。我們就沒有對手了。”
周武王平靜了下來,他站起來,恭敬的給弟弟周公旦行了一個禮。
維乃予謀,謀時用臧,不洩不竭,維天而已。餘維與汝監舊之葆,鹹祗曰:戒戒維宿。
“好啊,我聽說只要好好謀劃才能完善,不洩不竭的,只有上天而已,我們一起努力,借鑑前人的經驗,謹慎從事一定就會成功。”
在弟弟的勸慰下,周武王再次入睡。可噩夢總是不期而至。
六百年的歷史變革、整個部族及盟友的命運。天邑商彷彿巨大的陰影籠罩在周武王的世界裡。白天時,他可以用不停的工作來麻醉自己。但到了深夜,四下無人的夢境。那裡,是他無法主宰的空間,是恐懼氾濫的窪地。
於是,他只有一次次把自己的弟弟周公旦召來。
旦,是太陽躍出地平線。周武王來說,弟弟周公旦就是清晨的太陽,是唯一可以驅散噩夢的人。
可是,當週公旦自己入夢之後 ,兄長被做成肉羹的一幕幕不停的在他腦海裡閃現,父親講述的周商往事也讓他如履薄冰。家園被摧毀、族人被血祭,失敗的後果帶來的恐懼同樣不會放過他。他只能默默承受,把自己告訴哥哥的話重新默唸一遍。
-
3 # 出於幽谷
歷史上周公與周武王姬發是什麼關係?
首先,血親兄弟關係。據司馬遷《史記》卷四,周本紀第四記載,西伯崩,太子發立,是為武王。武王即位,太公望為師,周公旦為輔。另據《史記》魯周公世家第三記載,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當文王在世時,周公旦恭敬孝順,篤厚仁慈,不同於周文王其他的兒子。到武王即位,周公旦經常輔佐武王,多擔當重大國政。從這兩章內容可知,周公旦與武王姬發是兄弟關係。
其次,創國君臣關係。從《史記》記載看出,同為西伯周文王的兒子,周公旦與其他的兄弟,如弟管叔鮮,蔡叔度等不同,德高仁厚,能力出眾。在西伯昌周文王心裡,幾個兒子中,只有小子旦出類拔萃,脫穎而出,所以被委以重任,與太公望姜子牙輔佐武王。從周文王的江山易主視角看也好,從歷史的王朝更迭分析也罷 ,周武王和周公旦師尚父聯手,系周文王為西周王朝替代殷紂王朝,搭配的是最佳班底。
從武王九年,800諸侯會盟於盟津,到武王11年,朝歌郊外的牧野,舉行伐紂的誓師大會,到殷紂王朝滅亡,周武王封師尚父於營丘,為齊;封弟周公旦於曲阜,為魯;封召公奭於燕;封其弟叔鮮于管;其弟叔度於蔡等,西周王朝終於取代殷紂王朝一統天下。
再其次,厚德載政典範關係。①政是國政。武王早逝,成王年少。周公旦為了周王朝的大業,替年少成王理政。成王長,能聽證,於是周公還政於周成王。有人誣告周公旦,被迫逃往楚地。成王開啟府庫,見到了周公旦當年禱告的冊文,才知道周公的德厚仁義,請回周公。②當初。周公的兒子伯禽為魯公,到任後三年後才向周公報告魯政,問,何遲也?伯禽說:改變風俗,變革禮制,喪事三年除服,因此晚了。當時太公亦封於齊,五月報政於周公。問,為啥這麼快?答:我簡化了君臣禮節,順從當地風俗處理政事。周公嘆息:魯後世其北面事齊也。果然,魯國事齊成為事實。周公不僅是憑德厚仁義執政的典範,而且眼光獨到,看穿歷史。③所以曹孟德《短歌行》說,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尤其最後四句: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輔,天下歸心。周公旦不僅輔佐武王父子建立穩固了西周王朝,還以其自身的品德能力等化為周公德政,為後世樹立厚德載政的典範關係開創了先河。
-
4 # 漩渦鳴人yy
歷史上面很多威震一方的諸侯,並不缺乏優秀的軍事將領,這些諸侯雖然最後都能夠獲得一定的成功,但是卻會被最終的勝利者給擊敗,他們相比較於最終的勝利者缺什麼?缺的是一個能夠在後方獨攬政局,統賢兼顧,最後保證整個前線戰場供應的一個大才。
歷史上面這種人才可以說少的可憐,無歧視,逢亂世,在這麼緊張的時間和條件之下,想要挑出來一個真正符合上述條件的人才,那簡直就是天方夜譚。當然也不乏成功者。比如說劉邦手下的蕭何,朱元璋手下的李善長,或者說周武王姬發他的弟弟周公旦!
沒錯,其他的人都在人海里面撈針的時候,只有周武王姬發才發現,自己想要的軍事人才被自己老爹給發現了,然後請回家自己想要的政治人才,就在自己家裡面,且還是跟自己血緣關係最近的親弟弟!
周公這個人究竟做了什麼事情?肯定很多人都會想到曹操的一句詩,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就是說周紅這個人處理事情的時候有事情來找他他正在吃飯的話,他會把自己吃個東西先吐出來,然後聽他要處理的事情,處理完以後再回頭把這吃的東西再吃下去,有的時候一頓飯要重複同樣的動作好幾回,如果她要洗澡,洗頭髮的時候頭髮還沒洗幹,有人來找他他把頭髮握在自己的手裡面,然後出去處理事情,所以說做事情是一個非常勤勉的人,同時,周紅這個人還是一個識大體的人。
並不是那種一昧的,只幫自己親戚,或者只幫自己親人的那種,他選舉人才,或者是看國軍的,然後更重要的是注重他的才能和人品,孔老夫子一開始想要學習的聖人就是周公。
這玩意兒有什麼用?我們去看看大思想家孔子,他一生都要求恢復周禮,能夠按照周禮的方式來治理整個天下,天下就太平了。由此可見,周禮推行的幾百年的時間裡面,所有人都根深蒂固的一個認為,就是無論事情對與錯,都必須透過周理來判斷,周王朝擁有它的最佳解釋權,只要周王朝說周禮是怎麼怎麼規定的,那就可以把死的說活了,活的說死了,這是其他的諸侯咬牙切齒都想要得到的東西。
你就是這個世界的神,你說什麼都是規矩!這可不是軍隊財富所能夠締造的東西。
-
5 # 不忘初心SY
周公,姬姓,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發的弟弟,曾兩次輔佐周武王東伐紂王,並製作禮樂。因其采邑在周,爵為上公,故稱周公。
周武王姬發建立周朝後,沒過兩年就得病而死,周武王死後便由他的兒子姬誦繼位,這便是周成王,那是,他年僅十三歲,再者,周王朝剛剛建立,根基不穩,於是便由武王的弟弟輔助他的侄子成王繼位,幫助他管理國家大事,這便是代理天子行使職權,史書上稱他為周公,一般不稱周公旦的名字。
周公的封地在魯國,但是他要留在京都幫助成王處理國家事務,不能經常到封地,所以,他就傳位給他的兒子伯禽,讓伯禽去做魯國的國君。
伯禽臨走的時候,問他父親有什麼囑咐。周公說:“我是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當今天子的叔叔,你說我的地位怎麼樣?”伯禽說:“那自然是很高的了。”
周公說:“對呀!我的地位確實很高,但是我每次洗頭髮的時候,一碰到急事,就馬上停止洗髮,把頭髮握在手裡去辦事;每次吃飯的時候,聽說有人求見,我就把來不及嚥下的飯菜吐出來,去接見那些求見的人。我這樣做,還怕天下的人才不肯到我這兒來呢。你到了魯國,不過是個國君,可不能驕傲啊!”
伯禽連連點頭,表示一定記住父親的教導
周公為了鞏固周王朝的奴隸主貴族統治,倒真是嘔心瀝血,兢兢業業。傳說他常常在吃飯時聽到有人來報告事情,就連忙將口中的飯吐出來,立刻與人交談;在洗頭時臨時有事情要處理,便用手握著溼淋淋的頭髮就辦起公來。這就是後來“周公吐哺”成語的來歷。
周公的做法也招來了一些王室人員的疑忌,他的弟弟管叔,蔡叔,說周公有野心,想謀權篡位。
商紂滅亡後,紂王的兒子武庚被封為一地諸侯,即使這樣,武庚也不安生,由於受到周王朝的監視,他巴不得周王朝起內亂,重新恢復王位,便和管叔,蔡叔,聯合起來陷害周公,成王年紀小不懂事,分不清真真假假,差點就相信了外邊的謠言,對他的叔叔周公也起了疑心。
周公為了制止謠言,穩定大局,一面立刻為成王舉行了“冠禮”儀式,表示馬上可以讓他親政了,一面用非常懇切的態度將手中的行政權託付給了太公和召公,自己離開了鎬京。臨走時,還寫了一首名叫《鴟鴞》的詩送給了成王。詩中,周公將成王比作可愛的小鳥,將自己比作護巢哺幼的老鳥,而將武庚比作兇惡的鴟。
周公走了之後,武庚和東夷的一些部落來往密切,蠢蠢欲動。成王得到訊息,方才打消了對周公的懷疑,趕忙與太公、召公商議,將周公緊急召回,以應付眼前危險的局勢。
再說周走了之後,其實他並沒有放棄,只是在暗中蒐集證據,,他便立刻出兵東征。討伐武庚,平定了武庚叛亂之後,隨後又將管叔,蔡叔,處罰,以示懲戒。
周公為年幼的成王輔政七年,終於建立了一個繁榮的周朝。在周成王二十歲時,周公便將國家大權交給了他
回覆列表
姬發,周文王姬昌的嫡次子。繼位後,承父志,重用太公望、周公旦、召公奭等人治理國家,周國日益強盛。約前1046年,討伐商朝,紂王自焚於鹿臺,殷商滅亡。周王朝建立,定都鎬京。
武王建國後,把王畿之外和偏遠的土地、奴隸等分封給親族、功臣等建立諸侯國。被分封諸候要服從周天子的命令,向周王交納貢物,派兵隨從周王作戰。“分封制”鞏固了西周的政治局勢。
周公,姬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也就是周武王姬發的弟弟。因其采邑在周,爵為上公,故稱周公。周公是西周初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為“元聖”和儒學先驅。
武王在滅商後的第二年病逝。繼位成王年幼,周公盡心輔佐成王治理國家。周公愛惜人才,有“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典故。說:“周公在吃飯時有賢人來訪,周公馬上吐出口中食物出來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