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杜興華51775718998
-
2 # 肖俊南同學
《水調歌》是古代民歌。相傳隋煬帝開汴河時曾制《水調歌》。至唐,演為大麴。按大麴分散序、中序、入破數部,凡十一疊,前五疊為歌,後六疊為入破。其歌,第五疊五言調,聲韻怨切。毛先舒《填詞名解》卷三說:“《水調》者,一部樂之名也;《水調歌》者,一曲之名也。”
下面這首《水調歌》從體式上看,在當時應該是入樂的了。
第一
平沙落日大荒西,隴上明星高復低。孤山幾處看烽火,壯士連營候鼓鞞。
第二
猛將關西意氣多,能騎駿馬弄琱戈。金鞍寶鉸精神出,笛倚新翻水調歌。
第三
王孫別上綠珠輪,不羨名公樂此身。戶外碧潭春洗馬,樓前紅燭夜迎人。
第四
隴頭一段氣長秋,舉目蕭條總是愁。只為徵人多下淚,年年添作斷腸流。
第五
雙帶仍分影,同心巧結香。不應須換彩,意欲媚濃妝。
入破第一
細草河邊一雁飛,黃龍關裡掛戎衣。為受明王恩寵甚,從事經年不復歸。
第二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此曲只應天上去,人間能得幾回聞。
第三
昨夜遙歡出建章,今朝綴賞度昭陽。傳聲莫閉黃金屋,為報先開白玉堂。
第四
日晚笳聲咽戍樓,隴雲漫漫水東流。行人萬里向西去,滿目關山空恨愁。
第五
千年一遇聖明朝,願對君王舞細腰。乍可當熊任生死,誰能伴鳳上雲霄。
第六徹
閨燭無人影,羅屏有夢魂。近來音耗絕,終日望君門。
“水調歌頭”,則是擷取大麴《水調》的首章另倚新聲而成。《填詞名解》說:“歌頭,又曲之始音,如‘六州歌頭’‘氐州第一’之類。故, 水調歌頭,詞牌名,又名“元會曲”“凱歌”臺城遊“水調歌”“花犯念奴”“花犯”。以毛滂《元會曲·九金增宋重》為正體,雙調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韻,後段十句四平韻。另有雙調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韻、兩仄韻,後段十句四平韻、兩仄韻;雙調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韻、五葉韻,後段十句四平韻、五葉韻等變體。 始興於隋唐,流行於宋代。
正體
格律對照例詞:《元會曲·九金增宋重》
中中中中仄,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中中平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中中中平仄,中仄仄平平。
九金增宋重,八玉變秦餘。千年清浸,先淨河洛出圖書。一段昇平光景,不但五星循軌,萬點共連珠。垂衣本神聖,補袞妙工夫。
中中中,中中仄,仄中平。中平中仄,中仄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仄,中仄仄平平。
朝元去,鏘環佩,冷雲衢。芝房雅秦,儀鳳矯首聽笙竽。天近黃麾仗曉,春早紅鸞扇暖,遲日上金鋪。萬歲南山色,不老對唐虞。
回覆列表
“水調歌”,古代樂曲名。《全唐詩》題下注:“水調,商調曲也。唐曲凡十一疊,前五疊為歌,後六疊為入破。”《樂府詩集》收入卷七十九,作《近代曲辭》; 《萬首唐人絕句》卷五十八作《樂府辭》; 《全唐詩》卷二十七作《 雜曲歌辭》,都未著作者姓名。本篇即歌的第一疊(今天稱為第一段)。
它是按照“水調歌”的曲譜填寫的歌詞,在聲韻格律上不符合一般七言絕句的平仄格律。 如:
平沙落日大荒西,隴上明星高復低。
孤山幾處看烽火,壯士連營候鼓鼙。
它的平仄格律如下:
平沙落日大荒西,隴上明星高復低。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平 ◆低【上平八齊】
孤山幾處看烽火,壯士連營候鼓鼙。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鼙【上平八齊】
第二、三、四句的平仄格律與正規七絕相反,它是一三句相粘,二四句相粘。此格式的所謂的《水調歌》在後來沒有流傳下來,識者寫者極少。實際上就是樂府詩,雜曲歌辭類,個別冠以“水調歌”的曲牌名。
“水調歌頭”,一種詞牌名。詞牌,就是詞的格式的名稱也叫詞曲牌子。又名“元會曲”、“凱歌”、“臺城遊”、“水調歌”、“花犯念奴”、“花犯”。在宋代,《水調歌頭》與《水調歌》是一個意思,都是同一個詞牌的不同叫法。
《水調歌頭》以毛滂《元會曲·九金增宋重》為正體,雙調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韻,後段十句四平韻。另有雙調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韻、兩仄韻,後段十句四平韻、兩仄韻;雙調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韻、五葉韻,後段十句四平韻、五葉韻等變體。代表作品有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陳亮《水調歌頭·送章德茂大卿使虜》、毛澤東《水調歌頭·游泳》等。
“水調歌頭”詞調來源於《水調》曲。水調歌頭《水調》曲,為隋煬帝所制。唐劉餗《隋唐嘉話》說:“煬帝鑿汴河,自制《水調歌》。”《脞說》也說:“《水調》《河傳》,煬帝將幸江都時自制,聲韻悲切,帝喜之。到了唐代,《水調》成為傳唱不衰的名曲。到了宋代,《水調》曲調有所改革。今天我們使用的是宋代的“水調歌頭”曲調,為中呂調。
“水調歌頭”一調,有不同異名。毛滂詞名《元會曲》,張矩詞名《凱歌》,吳文英詞《江南好》,賀鑄詞名《臺城遊》,汪相如詞名《水調歌》,姜夔詞名《花犯念奴》,明楊慎詞名《花犯》。
在學習和賞讀宋詞時,經常遇到這樣一種情況,兩首詞的詞牌一樣,但是字數、句數、句讀、押韻等方面卻不完全相同,這是因為詞牌有正體和變體之分,也叫正格和變格,就是詞牌名一樣,但其中的句式格式格調與正格比較,改變了。這是因為,古時候詞原來就是音樂的歌詞,作為歌詞來說,就會有語氣、換氣、斷句、字多字少的差異,當時的詞人作者將其曲調改了,不同的詞作字數、句式不同,形成自己的風格,但往往還運用老的詞曲牌子,就有了變體,實際上變體就是對正體的改革。但是今天這個以樂譜填詞的辦法失傳了,只剩下原來的作品,人們就尋找到了一種以字音高低、句子語氣節奏來創作詞的辦法。這也就形成了今天的正體和很多不同的另外體的原因。
《水調歌頭》就有六七種變體,有的字數多少都變了。
下面看看《水調歌頭》的正體和變體的區別
正體 宋代毛滂:《元會曲·九金增宋重》
中中中中仄,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中中平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中中中平仄,中仄仄平平。
九金增宋重,八玉變秦餘。千年清浸,先淨河洛出圖書。一段昇平光景,不但五星循軌,萬點共連珠。垂衣本神聖,補袞妙工夫。
中中中,中中仄,仄中平。中平中仄,中仄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仄,中仄仄平平。
朝元去,鏘環佩,冷雲衢。芝房雅秦,儀鳳矯首聽笙竽。天近黃麾仗曉,春早紅鸞扇暖,遲日上金鋪。萬歲南山色,不老對唐虞。
變體一 宋代周紫芝 :《水調歌頭·丙午登白鷺亭作》
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歲晚念行役,江闊渺風煙。六朝文物何在,回首更悽然。倚盡危樓傑觀,暗想瓊枝璧月,羅襪步承蓮。桃葉山前鷺,無語下寒灘。
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潮寂寞,浸孤壘,漲平川。莫愁艇子何處,煙樹杳無邊。玉謝堂前雙燕,空繞烏衣門巷,斜日草連天。只有臺城月,千古照嬋娟。
變體二 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所以,在唐詩裡的““水調歌”是一種由古樂曲名演變的唐樂府詩。在宋詞知識裡“水調歌”與“水調歌頭”是同一種詞牌的兩種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