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南讀
-
2 # 鹹魚專撕雞
不靠譜
匈奴西遷對古羅馬帝國有一定影響,但並未滅亡古羅馬帝國。
劉徹在位五十四年對匈奴大反攻,其後南匈奴歸順,北匈奴西逃。公元三世紀,匈奴踏入裡海北岸的頓河草原,斬殺阿蘭聊國王,滅國阿蘭聊。公元374年匈奴彎刀直指東哥特,而後繼續向西橫推,血屠了西哥特人、汪達爾人、法蘭克人、勃艮第人、盎格魯撒克遜人,最後於中歐多瑙河建立匈奴國。
匈奴建國向古羅馬帝國索取女人、土地,匈奴領袖阿提拉領兵五十萬突襲古羅馬帝國,古羅馬帝國被動應戰,後雙方平手撤兵,而後戰事突變受制匈奴壓力,古羅馬帝國陰謀“和親”暗殺了阿提拉,匈奴國內亂,分崩離析,後被崛起日耳曼人趕至喀爾巴纖山以東。
綜上所述,匈奴西遷並未滅亡古羅馬帝國。
-
3 # 陳大舍
“匈奴西遷滅亡羅馬帝國”的說法那是“相當不靠譜”。
首先是匈奴不能等於匈人(huns);其次即使匈奴等於匈人,那匈人也沒有滅亡了羅馬帝國;最後,二者時間上差的太遠,實在是看不出彼此之間有任何的必然因果關係。
先說第一點,匈奴和匈人不是一回事。歷史上的匈奴是個文化多元、歷史悠久、民族成分複雜的“大帝國”,比如一些匈奴人的遺骨顯示他們偏塞種或偏現代突厥語民族,而另一些和現在華北地區的“漢族”很相似。
現代人想象中的匈人劫掠羅馬帝國。
尤其明顯的是匈奴人和匈人在外表上差異很大——據中國的史書記載匈奴男子中不乏相貌英俊者,比如金日磾少年時期就是外表氣質都十分出眾。而《晉書》說劉淵“姿儀魁偉,身長八尺四寸”;又說赫連勃勃“身長八尺五寸……美風儀”;鮮卑化的匈奴人獨孤信更是歷史上有名的“精神小夥”。但是所有的記錄匈人的文獻,都強調匈人相貌醜陋。羅馬歷史學家威格爾的話作這樣的描述:
“他們的身材矮而粗壯,頭大而圓,闊臉,顴骨高,鼻翼寬,上唇鬍鬚濃密,而頷下僅有一小撮硬須,長長的耳垂上穿著孔,佩戴著一隻耳環,厚厚的眉毛,杏眼,目光炯炯有神。”
另一位史學家阿密阿那斯在《歷史》中有這樣記載:
“匈人比歐洲所有的蠻族還要野蠻很多。他們天生醜怪,四肢粗短,軀幹壯碩,大腦袋,羅圈腿,整個身體的線條就好像是上帝用斧頭在一塊老樹根上隨便砍出來的一樣。他們吃半生不熟的獸肉,或者是地裡挖出來的草根,從來不用調料;穿粗糙的亞麻布衣服,或者是鼠皮袍子,一件衣服上身以後就再也不洗不換,直到破爛不堪。”
而曾經親眼見過阿提拉的據說,普里斯庫斯在《匈奴史殘稿》中描繪了阿提拉的相貌:
“他的身材矮短,胸部寬廣,頭很大,眼睛小,散發出灰色。他的鼻子是平的,臉是黑的。”
所有的記載都表明匈人沒有匈奴人中間常見的大個子、大鬍子,而且匈人剃髮,而匈奴大多留長髮。而且匈人文明落後到了極點,羅馬的史料中多次記載了匈人一開始沒有金屬盔甲沒有冶金工藝,但是我們都知道匈奴人的冶金技術雖然不能和中原王朝相比,但卻也能在兩千五百年前給自己打製精美的金飾和青銅板甲。
匈奴人的金飾。
商周之際戎姜武士的青銅板甲,匈奴人也有配置,但效果比漢軍的魚鱗鐵甲差多了。
其次,即便是匈人,也沒有滅亡羅馬帝國,因為直到阿提拉的匈人帝國土崩瓦解之後,羅馬帝國依舊是歐洲最富強的超級大國。歷史上匈人第一次和羅馬帝國發生衝突是在395A.D.。是年初夏,匈人酋長巴西克與庫爾西克率眾沿頓河南下高加索,經亞美尼亞一路直抵敘利亞和巴勒斯坦,沿途燒殺搶掠。此後匈人不斷的和羅馬衝突——結盟——再衝突——再結盟……因為匈人部族眾多,互不統屬所以大多數時候是一個匈人部族與羅馬結盟,而另一個就在羅馬邊境製造事端。匈人的表現也證明他們更適合搶劫而不是打仗。比如第一批入侵波斯帝國的匈人在大肆劫掠平民後立刻被趕來的波斯士兵打得落花流水;而日耳曼部落在對陣匈人時大多數時刻也是武德充沛,所向披靡。
所以早期匈人的軍事勝利更多是因為對方無防備與或者是匈人自己抱大腿、會站隊。而日後阿提拉的那轉瞬即逝的“輝煌歲月”,也是因為不斷的吸收日耳曼步兵戰術和羅馬工程技術,建立了真正的軍隊,從而建立了一支真正的軍隊。 也就是說,匈人的成功,歸根結底是因為向文明的學習,而不是有些人想象中的那樣,靠著“野蠻”甚至是“殘忍”來取得勝利。
最後,在漢武帝元狩四年大破匈奴之時,正值羅馬共和國政治家格拉古兄弟改革徹底失敗後不久,此時羅馬帝國的出現還要再等上百年的時間、據羅馬大帝羅穆洛斯退位也有將近五百的時間,如果這要是能有什麼“必然”的聯絡,那這蝴蝶效應也太遲鈍了。
《權利遊戲》中馬王的形象是歐洲人對於遊牧民族各種思想的集合
-
4 # 龍豹雞
不靠譜。
公元5世紀給歐洲帶來滅頂之災的匈人,與公元1世紀和2世紀之交被東漢政府摧毀的北匈奴之間,很難說有什麼關係。
第一,二者時間間隔太過遙遠,間隔三四百年。三四百年是什麼概念呢?比如說,劉備,自稱是漢景帝的後裔,他們“爺倆”之間就隔了三百年多一點點,但是,不知道多少人都懷疑劉備的真實出身,即便劉備的漢室宗親身份是明確見諸正史信史的,人們仍然不太相信。劉備尚且如此,沒有任何古代信史作證、彼此間隔更加久遠的匈奴人與匈人之間要說有什麼血緣關係,實在可疑。
第二,二者空間距離太過遙遠。北匈奴人消失在新疆北部的草原上,匈人出現在烏拉爾山脈以西的歐洲。雖說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不斷遷徙是其固有的生產生活方式,但是,從北疆遷移到東南歐,這太過魔幻。北匈奴餘孽遷徙的目的是什麼?一是躲避東漢政府的攻擊,二是尋找新的牧場。離開北疆,一路向西,匈奴人可以去哈薩克東南的七河流域,去吉爾吉斯北部的伊塞克湖周邊,去哈薩克中部丘陵北坡,去裡海和鹹海北岸,去葉尼塞河上游,去鄂畢河上游,他們何必千里迢迢的跑到遍地沼澤的歐洲苦寒草原去放羊?而且,要從北疆殺到歐洲,匈奴人至少要擊穿沿途的烏孫人、康居人和奄蔡人,以北匈奴那點餘孽,闖過這些強大遊牧民族的堵截而勝利到達歐洲,幾乎是不可能的。而且,匈奴即使真的擊敗了這些民族,那麼為什麼不留下來霸佔當地呢?為什麼要放棄中亞的美好草原,還要跑去歐洲的苦寒之地呢?
第三,匈奴人與匈人不是同一人種。匈奴人也被稱為胡人,但史書不言其深目高鼻,可見,匈奴人多半是黃白混血人種。金日磾、劉淵等留下相貌記載的匈奴人,都是身材高大,相貌威武。但是,羅馬人關於匈人的記載顯示,匈人是典型的黃種人,而且身材矮小。羅馬人的身高比現在歐洲日耳曼人矮的多,與華人差不多,所以他們眼中的矮,在華人眼中也絕對不會是高,匈人絕不是匈奴人的後代。
其實,匈人可能就是一隻烏拉爾民族。而北匈奴人的後裔四分五裂,與中亞各遊牧民族最終融合了,畢竟中亞的烏孫人、大月氏人與匈奴血緣關係相近、習俗相同、歷史密切,像南北朝時新疆的悅般人、中亞的嚈噠人等等,都有可能是中亞遊牧民族與北匈奴餘孽的混血後代。
所以,絕不可以這樣意淫:漢朝打敗匈奴,匈奴的後代是匈人,匈人橫掃羅馬,所以漢朝更會橫掃羅馬。這樣的觀點是毫無根據的,漢朝和羅馬孰優孰劣,不是憑空想象就能說的清楚的。
另外,匈牙利與匈奴人更沒有什麼關係。匈牙利人是西遷的馬扎爾人的後代,這是清清楚楚沒有疑問的。
回覆列表
這個說法其實還算比較靠譜,也是被許多中外學者認同的一個說法。
在經過漢武帝時期漢王朝對匈奴的大舉反擊,但是漢匈兩族的民族矛盾還未完全解決,匈奴實力尚存,直到東漢漢和帝時期,東漢朝廷利用天災之時,聯合周邊諸如鮮卑、丁零以及烏桓等部族,合力攻擊匈奴,導致匈奴分裂成南北匈奴,南匈奴南遷投降東漢,北匈奴西遷。
而竇憲作為外戚和掌權者以及直接指揮者,在戰勝匈奴上具有十分卓絕的功勞,成功組織了稽落山和金微山兩場大戰役,得勝之後竇憲登上燕然山刻石記功,威名遠播。 這次徵匈奴也使得竇憲兄弟的權勢如日中天,然後他就在打敗匈奴的第二年被漢和帝弄死了。
北匈奴西遷之時部族總人口共二十萬,西遷途徑伊犁河,錫爾河,頓河,裡海,多瑙河最後佔據南俄羅斯大草原,並以此為根基向外侵略。這次西遷斷斷續續持續了三百多年,直到公元400年前後,北匈奴人開始對周邊開始大規模侵略,無數蠻族被迫遷移,面對遷移潮的羅馬帝國被迫同意蠻族進入帝國疆域,也正是那個時候,羅馬帝國分裂成東西羅馬帝國,又過了些年,西羅馬帝國首都被蠻族哥特人攻破,遭受前所未有的打擊。而在哥特人攻破首都之前的兩年,當時的匈奴首領烏而丁在騷擾東羅馬之時戰死,其後匈奴人在今天的匈牙利草原建立軍事帝國,並不斷向外劫掠,甚至逼迫東羅馬帝國每年進貢黃金。
匈奴帝國在阿提拉單于時期最為強盛和兇殘,不斷侵襲東西羅馬帝國,結果阿提拉在公元453年神秘死在女人床上。其子為爭奪單于之位大打出手,導致匈奴崩潰內亂,而後有一子為了重整匈奴帝國不斷進攻哥特人和東西羅馬,西羅馬帝國被打的千瘡百孔,最後在476年被日耳曼蠻族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