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武器史研究

    因為“裡海怪物”這種裝備在設計上存在許多問題,這導致其在研發階段進展緩慢,所以最後被放棄。

    “裡海怪物”

    “裡海怪物”,是蘇聯阿列克謝耶夫中央設計局,在上世紀60年代,利用地面效應設計的地效飛行器。

    早在上世紀20年代,蘇聯就開始研究地面效應。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各國紛紛開始研究地面效應,但都沒有堅持下來。當時,蘇聯有兩家設計局研製地效飛行器,這兩家分別是別裡也夫飛機設計局和阿列克謝耶夫中央設計局。

    上世紀60年代,蘇聯阿列克謝耶夫中央設計局設計出一款地效飛行器,這款地效飛行器於1963年開工建造,yu1966年製造完成。它的翼展為37.6米,全長為92米,最大起飛重量為494噸,這讓其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飛機。雖然它在結構上屬於飛機,但是蘇聯還是將它分配給蘇聯海軍,而之後的試飛工作,則是由蘇聯空軍的飛行員進行。

    1966年6月22日,“裡海怪物”沿著伏爾加河,從位於高爾基的工廠,秘密的運送到位於卡斯皮斯克鎮附近的裡海測試場。1966年10月16日,“裡海怪物”首次飛行。這次飛行有個非常有趣的情況,就是駕駛“裡海怪物”的,是設計它的兩名設計師(不是蘇聯空軍飛行員)。1967年,美國的衛星發現了蘇聯人的地效飛行器,由於其外形非常奇怪,且只在裡海航行,所以將美國中央情報局先稱其為“卡斯皮斯克怪物”,後稱之為“裡海怪物”。

    “裡海怪物”

    後來,蘇聯不斷的對“裡海怪物”進行了長達15年的測試。在這15年中,“裡海怪物”出現過兩次事故。第一次是在1969年,因海面大霧,飛行員無法分辨地平線導致大浪拍打機身出事故。另外一次是在1980年,因飛行員操作失誤,“裡海怪物”摔在海上,雖然沒有人員傷亡,但是“裡海怪物”損壞了。後來,蘇聯人沒有對其進行打撈,也沒有建造第二個。

    “裡海怪物”專案最後被取消,主要是因為這種飛行器有以下兩個缺點:

    1.做為一種永遠低飛的水上飛機,它非常懼怕大風浪。在飛行過程中,隨時有被海浪拍入海中墜毀的風險,這就意味著要想在大洋上使用它,是不切實際的想法(蘇聯人當時想將“裡海怪物”用來執行軍事任務,例如運送兵員,但是一旦出現事故,將造成重大傷亡)。

    2.長期在海上飛行,海水的鹽分會腐蝕飛機蒙皮。這樣維修保養成本將大大增加(當時的材料還無法克服這一難題)。

    後來阿列克謝耶夫中央設計局研製的MD-160地效飛行器

    雖然“裡海怪物”最後被取消,但是它為後續的一系列地效飛行器研發,提供了大量的寶貴資料。例如20世紀80年代中期,阿列克謝耶夫中央設計局研製的MD-160地效飛行器。這款地效飛行器,在研製時,就使用了不少“裡海怪物”資料和經驗。

  • 2 # 紅心正紅

    裡海怪物——是原蘇聯阿列克謝耶夫中央設計屏利用翼地效應設計的地效飛行器,1966年飛行器首飛成功,由於飛行器體積龐大,且又在裡海航行,所以綽號一里海怪物。

    裡誨怪物——航程7500幹米,能以8OO幹米的時速將850名士兵運送到世界各地,而不被任何雷達發現。

    裡海怪物——是一種利用翼地效應飛行的飛行器,主要在貼近地面,水面飛行。距離地面水面高度過低,會造成水面物體或水面波浪碰撞,出現機翼機身碰水,容易失控,遇風浪大,就失去了地效效應帶來的載重優勢,在低高度飛行時,機動性差無法避開障礙物,失去它的優越性。所攜帶的重型裝置,武器和車輛也不能及時到位。雖身兼艦船和飛機的特點,它的敝端很多,受自然條件影響大,此艦總共建造二艘,但第二艘並末完工,完工的還出現了兩次事故,所以,最終導致裡海怪物下馬。

  • 3 # 瘋狗的輕武

    咱們說裡海怪物之前,先了解下啥叫地效飛行器

    簡單理解就是,飛機如果在高空的話,向下的氣流會沒阻力的繞個大圈圈。而貼近地面或者睡眠的話,向下的氣流會遇到阻力,形成一個高壓氣墊的效應。這時候升力會很大,地效飛行器就是根據這個原理設計出來的一種貼水面飛行,用大升力來獲得比普通飛機更高載重。但又沒有水的阻力,可以比艦船獲得更快速度的載具。

    但這玩意如果用來環湖帶妹子裝個B啥的還沒問題,畢竟湖面風平浪靜的,但如果用在海洋裡就不好玩了。風大浪大的,你骨子裡還是個飛機不是。一個浪拍過來你半空的玩意直接碎了進水裡。還有,畢竟是個飛機啊,結構精密,海水的腐蝕那麼大,維保吃的消嗎?所以,這玩意就沒有然後了

  • 4 # 航天兔

    很簡單,因為這玩應兒不實用!

    裡海怪物其實說白了就是一種地效翼飛行器,它的原理其實就是“地效現象”;

    當飛機在極低距離貼近地面飛行的時候,機翼的升力會突然變得比飛機正常飛行情況下大很多,所以採用地效現象的飛行器設計可以對飛機帶來額外的升力。

    也就是說,這種地效翼飛行器其實就是一種放棄高空飛行能力的“變種”飛機而已,而地效翼飛行器想要用相對更短、面積更小的機翼,在動力更低的情況下獲得更大的航程和載重,就必須採用大量的輕質結構以換取合適的升力載荷,所以地效翼飛行器在結構上與傳統飛機其實沒啥本質的區別,都是一堆相對很輕/但也相對更弱的結構。

    同時,地效翼飛行器想要有效利用“地效效應”,其高度就不能超過其機翼長度的50%,而常見地效區高度一般只有1-6米,所以地效飛行器或地效翼船,對路面/水面的平整度要求很高,除了內陸湖泊和海況極好的地方外,發展前景不大。▲1969年裡海怪物就出過一次因大浪拍擊船體而導致的結構失事事故。

    而裡海怪物之所以叫“裡海怪物”,就是因為裡海相對很低的海況環境,才讓成為前蘇聯地效翼飛行器的實驗場所。

    而這種發展前景不大的裝備,除了在冷戰時期那種瘋狂軍備情況下,其他時期很難有發展機會,所以在前蘇聯解體前後的階段自然而然的被放棄了。

  • 5 # 薺菜糰子

    地效飛行器的優點是比船快,比飛機載重大。反過來缺點就是沒有船載重大,沒有飛機快,而且沒有飛機飛得高,比船運成本高,尤其這貨抗風浪能力也比較差。總而言之,優點明顯缺點更明顯,適用範圍比較窄,只適合在較良好海況下的快速海上活動。滿足不了軍事行動的苛刻要求。

  • 6 # LetFly飛行君

    裡海怪物有自己的技術缺陷。

    裡海怪物在1966年建成,配備6枚反艦導彈,堪稱航母殺手,在1980年出事之前飛行了14年。原來預想的那麼好的效能,好像現實並不存在,大型地效飛行器操控性並不好,無法做劇烈的機動進行規避其它水面艦船和障礙物,受限於地面效應,它也飛不高為飛行員提供在高度上規避的餘地。

    原來預想的在海面上低空飛行很安全,結果卻很容易受風浪影響,大風影響其飛行穩定性,大浪拍打在高速飛行的機體上,讓地效飛行器很容易顛簸,人坐在上面是一件很受罪的事情,為了讓數百噸的大型地效飛行器能飛起來,其船底還要足夠的低阻耐波和結構強度,造成並沒有讓地效飛行器多便宜,反而很貴。有限的用途和數量,在高鹽蝕環境工作,對發動機和船底的維護,也沒讓它日常維護多便宜。相較而言地效飛行器更適合小型的在平靜的湖泊和內海執行,註定裡海怪物成不了大洋怪物。裡海怪物的一大看點就是反艦能力,利用其貼海飛行的高隱蔽性性對艦艇襲擊,對於沒有空中預警能力的艦隊肯定是個大麻煩,但是遇見空中預警機,加上地效飛行器機動規避能力堪憂,遇見艦載戰鬥機恐怕只會自身難保。

    就目前來說地效飛行器更適合偏小型的,比如蘇聯的小鷹(相對裡海怪物的小,小鷹長58米翼展31.5米,起飛重量140噸),使用單臺渦漿發動機,達40噸的載重能力,1500公里的作戰半徑,在安全性經濟性和效能都能兼顧,可在風浪小的水域執行巡邏 搜救 反潛或者佈雷這樣的任務,用作搶灘登陸時,數百架小鷹以400KM/h的速度兩棲作戰,那效能可是相當的可怕,而就算小鷹也只能在三級海況下起降。

    而小鷹卻未大量裝備,因為1984年底支援地效飛行器部隊的國防部長烏斯季諾夫元帥去世了,新國防部長對這種武器沒有深入瞭解,以美國沒有類似裝備。搞了十多年的地效飛行器仍沒有實際作用,沒什麼必要再發展了,就砍掉了所有地效飛行器專案。雖然裡海怪物或1500噸的概念地效飛行器過於理想化不適合大量使用,但是類似小鷹這樣的還是非常適合用於作戰的。

  • 7 # 浴火

    所謂的裡海怪物實際上就是地效飛行器,介於船與飛機之間,由於發現被在裡海,才有此稱。有關其研發中止的原因。表面與直接原因為沒錢。

    其研發於上世紀80年代,到了90年代時,尚沒有完成測試工作,這時卻沒有錢了,那時俄羅斯已經沒有研發資金用於這個專案,僅進行了初步的測試,沒有解決所有的問題,研發費用無法解決後,才不得不終止。

    其實,更大的原因在技術上的問題,也許許多人眼中,的擁有太多的特點,其實優點往往以缺點為代價,其是否適合於未來的需求實際相當成問題。

    當時只是解決了,在海面上飛行的問題,還沒有解決其他問題,例如惡劣天氣條件下,大風大浪的天氣等等,在使用方面也存在一些問題,僅僅是速度快,可是執行什麼樣的任務呢?續航時間,續航範圍等等都是一個問題。

    如果僅僅是錢的問題,也許俄羅斯早已恢復研發,只因問題太多,才遲遲下不了決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dod231均衡器設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