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七追風

    血滴子除了能造成強大的視覺衝擊外,實戰上基本毫無用處。

    按照傳說,血滴子以革為囊,內藏快刀數把,控以機關,用時趁人不備,囊罩其頭,撥動機關,首級立取……創於清雍正時期,專為清除異己之秘密武器。

    所以,血滴子就像一個大皮帽子,裡面藏著尖刀。只要把人的腦袋罩在裡面,就可以割掉人頭。雍正的殺手們,為了剷除異己,發明的秘密武器。

    真要是這樣,那就尷尬了。

    首先,這東西的構造非常不合理。一個圓形的皮帽子,到底是遠端暗器?還是近身兵器呢?

    如果說是遠端暗器,就這個造型尺寸,根本不可能扔太遠的。就算是力大無窮的高手,可以一口氣扔出個一兩百米,想把目標的腦袋準確的套進這個皮帽子中,難度也太大了。不信的話,大家可以想想廟會上常玩的套圈遊戲,那還是不動的目標,離那麼近,命中率有多高?

    作為一個暗殺高手,非常酷炫的扔出了血滴子,結果沒套上,豈不是很尷尬?

    假如說這是貼身暗殺武器,那就必須穿一身寬大的衣服把血滴子藏起來。悄悄的來到目標身邊的時候,忽然拿出來,往別人腦袋上一套,然後按機關,收腦袋。

    都繞到目標身邊的,一把匕首噗的就捅死了,然後割腦袋就是,還費那個勁?況且,對方有保鏢的話,血滴子也不方便和對方戰鬥啊……

    既然是剷除異己,目標就是殺人。論秘密殺人,它比不上毒藥;論恐嚇其他對手,還不如用弓箭把目標射成刺蝟呢……

    (這個圍脖就能防住血滴子)

    其實,血滴子還有個很重要的缺陷。

    如果目標知道了將要被殺,於是採取了防範措施。找人打造一個“鐵圍脖”,身邊在帶兩個打手……血滴子就被破了。

    所以,血滴子只是小說和電視劇演繹的,看著很神奇而已。

    傳說中雍正心狠手辣,最早的粘杆處就是他建立的特務組織。後來繼位之後,粘杆處就改成了血滴子組織,繼續監視和謀殺異己。

    這個說法還有點道理,血滴子只是個殺手組織,有點像明朝的錦衣衛。不過歷代君王都會有這麼一個組織,很正常,並不能說明雍正有啥特別的。

    民間對於雍正的傳說,多數是戲曲小說演繹出來的,和乾隆他媽是漢人一個道理,滿足日常娛樂而已……

  • 2 # 金兔歷史

    血滴子是什麼呢?

    第一,它是明末清初通俗小說中記載的一種暗器;第二,代指粘杆處,雍正時期一個特務機關;第三,雍正時期的一種毒藥。

    血滴子首先是一種暗器,據說它有點像鳥籠,專門用來遠距離取敵人首級。

    它以革為囊,內藏快刀數把,控以機關,用時趁人不備,囊罩其頭,撥動機關,首級立取。

    血滴子不用的時候,它是摺疊在一起的,大概就是一個帽子那麼大,用完之後展開了才有鳥籠那麼大,在鳥籠圈裡暗藏了很多把尖刀,鳥籠上面有一個鐵鎖相連。

    血滴子大概長這樣:粘杆處,是雍正時期的一個特務組織,傳聞它無孔不入、神秘無比,四處安插眼線刺探情報,承擔暗殺政敵剷除異己的任務。

    而因為血滴子是粘杆處的專用暗器,又因為血滴子一出,可殺人於無形,千里之外取人首級易如反掌,一時間讓人聞風喪膽,即便是王公大臣人心惶惶,所以血滴子也就成了粘杆處的代名詞。

    其實呢,粘杆處的正式名稱叫尚虞備用處,有一定實權,表面上陪四爺雍正玩耍,實際上是一個特務組織,除了幫四爺拿奏摺,也負責稽查官員。

    至於民間對雍正的誤解,說這個四爺名不見經傳,論威望不如八弟,論實力不如十三弟,論名分不如前太子,最後卻在九子奪嫡的險境中脫穎而出,說他是篡改詔書自行登基。

    雍正登基這塊確實為百姓爭論不休,不過雍正在清朝也是一個不錯的皇帝,在位時間雖不長,卻進行了不少的改革措施,勤於政務,給之後乾隆的“揮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3 # 茹叔敬

    民間對雍正誤解有多深??在文人筆下,血滴子及其使用者為雍正帝奪權篡位,剷除異己立下了汗馬功勞,常常神不知鬼不覺地除掉對雍正有異心的反叛者。而這批擅用血滴子的高手,人數還不少。編寫故事的文人們為他們安排了一個完美的結局《狡兔死,走狗烹》,雍正帝借使用血滴子的江湖殺手排除異己,然後又殺了這些人滅口,從此這種獨門兵器成為江湖傳說。如此一來,雍正帝的形象更加陰森可飾了。儘管《血滴子》在文人的筆下變幻莫測,最終卻都是指向一個君主:雍正帝。關於《血滴子》種種血腥陰森的描寫,到最後無非都是為這個夾在康乾盛世中間的皇帝添上更為神秘的色彩。從登基稱帝開始,雍正就身陷於(弒父奪位)的傳聞中。而登位後推行嚴苛吏治,大興文字獄,更讓民間對這位皇帝有了恐懼之心。民間故事中對雍正帝及其特務統治的描述,多半也帶有這種心理的投影。但小說往往也有著事實的影子。儘管文人筆下的《血滴子》純屬子虛烏有,小說中的雍正帝的八弟(阿其那允祀),九弟(塞思黑.允唐)都是為《血滴子》所殺更是無稽之談!!不能作為信史。那麼,何為稱《血滴子》?文人筆下的血滴子使用的時候,是(放出去)的。持有血滴子的人並不需要直接掌控武器,只要一抱,便能取下人的首級,頗有些(取人性命於千里之外)的意味。在使用時,血滴子和目標的距離不會太遠。使用者把血滴子放出去或是丟擲去,血滴子發出可怕的聲音,它便會把人的頭頸部罩住,飛快割下人的頭並一同收回來。被血滴子所害的人便成了無頭屍體,十分恐怖。看過電視劇的人都認為是這樣。到底雍正王朝有沒有神秘武器血滴子?在清朝的各種正式史料,檔案中並不見蹤跡。就算是雍正朝及其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寫的各種筆記小說中,也不見有關這種神秘莫測的兵器的描述。

  • 4 # 圖文繪歷史

    血滴子,存在,雍正建立的特務機構,雍正還是皇子時叫粘竿處,當皇帝后改名叫尚虞備用處,歸內務府管理,後來經歷一次內部清洗改名叫血滴子,民間把這個組織和秘密人員統稱為血滴子,一直有人質疑這個組織的存在,因為未見正史只有傳說,但這樣個特務組織不可能現於正史記載,從雍正用人執政、兔死狗烹幾個親信來看,這個組織一定是存在的。

    《雍正王朝》裡有一段,粘竿人員明為配雍正玩耍,暗為特務機構。

    盛夏時樹上有很多蟬,知了知了叫的很煩,皇宮大院都會有個專門的粘竿處,由一些機靈的下人專門去樹上粘知了,雍正還是皇子時,因參與奪嫡,需要刺探情報、剷除異已,於是以成立粘竿處的名義,掩人耳目,招一些形形色色的人組成特務機構,為自己服務,雍正以粘竿為由弄事與當年康熙訓練小太監練摔跤有異曲同工之妙。

    歷史上的雍正處心積慮鞏固皇權,留下殘暴、詭秘一面,又勤政愛民、任勞任怨,有幹練明君的美譽,圖為雍正畫像。

    後來雍正登基當皇帝,再叫粘竿處不像話,就改名叫尚虞備用處,人員分為粘竿侍衛和粘竿拜唐,前者是領導,後者是爪牙。當年雍正剷除年羹堯,就和粘竿處有直接關係,年羹堯是雍正的家奴一步步成為權侵朝野人物,他對雍正的情報網知根知底,雍正即位後一直在加強自己皇權,他派人尋訪掌握動態、調查官民消滅朋黨,但只要是牽扯到年羹堯的,粘竿處好像失靈了,報告要麼隻言片語,要麼盡是好話,雍正知道年羹堯的手竟然伸到了自己的情報網,俗話說愛之深恨之切,雍正對年羹堯下了殺手。

    圖為雍和宮,當年雍正府邸,也是血滴子的總部。

    以上事件隱約記載於《清世宗實錄》與《嘯亭雜錄》,年羹堯事件後,雍正清洗了粘竿處,把一些有懷疑的人處死或發配,留下真正忠心的人編為血滴子。為了杜絕年羹堯事件再次發生,雍正又發明了密摺制,不僅特務機構遞情報,官員無論上下級都可以給皇帝寫密摺,兩者也能互相制約,皇帝從中選定真正的情報,比如當年鄂爾泰推舉提拔王紹緒,雍正遣地方官員和血滴子多管齊下調查此人,獲知此人情報一致後才決定重用,可見雍正身邊若隱若現的確有一支秘秘警察隊伍。

  • 5 # 淡墨青史

    “血滴子”顧名思義是一種兇殘的暗器,因此歷史上流傳已久的“血滴子”有可能是一種兇器或者是毒藥更或者是一個組織,存在是存在,但叫不叫“血滴子”就不一定了。

    民間流傳最多關於“血滴子”的記載就是一種“十步之內,取人首級如探囊取物”的暗殺兇器,“殺人無形、見血封喉”的毒藥這些都是民間對雍正殘暴兇狠,為了加強皇權統治的誇張描述,因此可信度不高。

    最有可能是“血滴子”的粘杆處就是雍正還未當皇帝時,組建的一個專門為粘蟬捉蜻蜒、釣魚的服務組織,因為夏日天熱蟬聲噪響使得屋裡的人不得安生,所以就組建這個部門來消除雜音。但這些都是為了掩人耳目的,粘杆處實際就是個情報組織,為雍正搜尋其他皇子秘聞以及父王康熙喜好做事的秘密機構。因此這個組織為雍正當上了皇帝,立下了大功。

    雍正又有個綽號叫做“宅男皇帝”,一生幾乎很少出宮,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皇宮度過,就算有雅興也只是在皇家的後花園踏踏春,賞賞花之類的。就算這樣他也能對身邊文武百官瞭如指掌,監禁隆科多、賜死年羹堯都是這個粘杆處的功勞,但也因為雍正殺人不眨眼,殘暴,世人都把這個歸罪與粘杆處。最終粘杆處被世人所厭惡和懼怕,然後不斷神話就有了後世所謂的“血滴子”。

    到了乾隆年間粘杆處被逐漸落寞消失,直至不復存在。不論雍正如何,他的精力過人、勤奮、幹練,亦為常人所難及,為大清的康乾盛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超級救援隊動畫人物都叫什麼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