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拼搏150088505
-
2 # 顧宇A
風雨宛如雙刃劍,
人生本就是非妍。
何況英雄誰免咎,
勸君碧空望雲煙。
-
3 # 青言論史
曾國藩的官路高升,一半是跟對了人,一半是靠他自己一刀一槍拼出來的;他的罵名,大約是後世憤青自己歪歪出來的。
曾國藩二十七歲中了同進士出身,這本來是一個相當不怎麼樣的名次,但是他投入到權臣穆彰阿的門下,這就成了他晉升的基礎。短短十年間,他就從一個“同進士出身”的三流考生一躍成為了侍郎級別的高官。十年七遷,連躍十級。
但是,他人生的後半段——從一個在籍丁憂的侍郎一躍成為江南半壁的核心、晚清唯一封侯的漢人,就是他自己的努力了。他的打仗心得說起來就六個字——“結硬寨、打呆仗”,但是卻很有用。作為一個文臣,他就是靠著這種兢兢業業、一點一點刨的精神,逐漸啃下了太平天國,最終再造了清朝的江山。
罵曾國藩的,無非兩點——一是說他“曾剃頭”,殺人多;二是罵他維護滿清、反太平天國、討好洋人而已。這兩點,其實都是無稽之談。
說曾國藩“剃頭”的,其實真是冤枉他了。死在曾國藩的湘軍手裡的,基本都是正常作戰之中的戰士,唯一屠城的也不過就是曾國荃這個蠢貨在安慶搞得而已;反倒是太平天國,透過洗腦邪教,在境內搞了不少恐怖事件。
再說他護著滿清這件事,無論如何,當時的滿清都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太平天國不但不合法,而且是個近乎邪教的組織,維護它是不可能的。至於天津教案的問題,曾國藩的處理有禮有節,只不過是被一些一提到“洋”字就覺得受到歧視的人給莫名的扭曲了罷了。
-
4 # 史海撲通
曾國藩,晚清重臣,湘軍的創立者。清朝軍事家、理學家、政治家、書法家、文學家。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候。位極人臣,尤其在其攻打太平天國時,出任兩江總督、又手握湘軍軍權,可謂當時大清帝國最有權勢的人物之一。只可惜晚年在天津教案一事的處理上,被清政府拉出去擋槍,變成了替洋人說話的賣國賊,被社會各界人士口誅筆伐,罵名留世。天津教案是怎麼回事?
教案發生前夕,天津地方上盛傳有拐匪迷拐兒童,供天主教堂挖眼剖心。剛好有民眾擒獲拐匪拘送官府,官府審訊確有迷拐之事,牽涉法國教堂。民情洶洶,天津地方官員只好與法國方面聯絡到教堂勘察對質,並沒有找出直接證據證實是教堂人員所為,且案犯所供教堂門廳路徑與實際多有不符。然而天津民眾並不買賬,甚至砸壞法國領事館的窗戶,法國領事豐大業大怒,竟公然向中國官員開槍。民眾怒不可遏,將豐大業打死,另有數名外華人在亂中致死,又有教堂、洋行等多處房屋被燒燬。法國方面立即派軍艦抵達大沽,鳴炮示威。
曾國藩的處理態度首先曾國藩不想開戰,自從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他就已然認識到中國和列強在軍事上的差距,一時衝動盲目開戰,後果可想而知。所以他到達天津後,先把地方几個行政官員撤職查辦,一方面他認為地方官確有失職,另一方面也向法方表示中國處理此案的誠意。之後開始深入徹查,教堂是否主使迷拐和挖眼剖心事件,然而查來查去,並沒有一人有確鑿證據或是親眼看見教堂、洋人挖眼剖心,也不存在迷拐的行為,所有指控都是臆想的傳聞。
一下子變成了賣國賊最終,曾國藩上了一到奏摺,彙報了他的調查結果,直接表明西洋天主教是勸人為善的,是致力於慈善事業的,並不是什麼邪教。同時他也替華人分析洋人的多種行為老百姓是不理解的,是心存懷疑的,所以趕上迷拐事件出現的時候,老百姓才會反應這麼強烈。曾國藩希望清政府把他的調查結果公佈出去,從此之後澄清此類謠言,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然而清政府維護民心,在公開這份奏摺時,把曾國藩替華人分析的關鍵內容刪掉了,就變成了只剩下為洋人說好話的部分。於是,曾國藩一下子成為了人民公敵,變成了賣國賊,而清政府並沒有軟弱無能,也沒有成為民眾的公敵。 -
5 # 文化一家人
在中國近代歷史上,曾國藩是個兩面人,這一點應該是沒有疑問的。
好的方面,他幾乎是個完人,
壞的方面,他幾乎是個劊子手。
一、正面形象
筆者雖然淺陋寡聞,但對曾國藩這位中國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也稍有研究。曾研讀《曾國藩全集》,《曾國藩家書》,以及唐浩明所著《曾國藩》一書,對這個人物有些粗淺認知。
大家都知道,歷史上曾有兩個大人物,都給予了曾國藩很高的評價。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幾乎成為曾國藩畢生的追求。
曾國藩家書,字字珠璣,行行血淚,近乎成為一個正人君子學而實習之的教科書。
他嚴於律己,每日三省吾身,清正廉潔。封建腐朽官僚的一切惡習,在他身上無影無蹤。
他文攻武略,對治政,治家,治國均有其獨到之見。
他善於識人用人,李鴻章,左宗棠等晚清政府的重臣,均出其麾下。
他開啟了中國近代洋務運動的先河,為建立工業基礎,培養留學人才,增強國力均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
他以一個秀才的文人出身,建立湘軍,在晚清王朝日薄西山的歷史背景下,苦撐江山,剿滅了已經席捲半個中國的太軍天國,為腐朽衰敗的晚清王朝贏得了一段喘息的時間。
功成名就以後,他認真吸取“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的至理哲言,主動裁撤湘軍,自己也主動削去軍權,避免了功高震主帶來的一切後患,也為自己能夠善終鋪平了坦途。
從以上歷史事實可以得出結論,這是一個高人,一個哲人,一個值得研究的特殊人物。
二、反面形象
他也打過敗仗,一度被太平軍打得落花流水,甚至想到過自殺了此一生。
在剿滅太平軍過程中,他大開殺戒,往往連俘虜也不放過。每攻下一城,總是有意無意地縱容下屬濫殺無辜,搶劫成風,血流成河,甚至屠城。雖然此舉大部分是他那個草莽九弟曾國荃所為,但與他管束不嚴,睜隻眼閉隻眼是逃不脫干係的。
在這一點上,與他那個正人君子形象,形成了極大反差。
題主講到的為何罵名留世,想必也是指向這方面而言。
縱觀曾國藩波瀾壯闊的一生,他留下的,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迷團。
究竟應該怎樣去評價和定論他,這道歷史答案,恐怕只能留給我們的後人,留給歷史,留給歲月時光去完成吧!
-
6 # 老龔166916589
對待曾國藩的評價不能就事論事地判斷其功過。
。首先要從洪秀金廣西金田農民起義說:當時太平軍已佔領了晚清的大半個中。江南的廣西,廣東,四川,福建,浙江,江西,江蘇,安徽,陝西等省。於1852年建都南京。當時對推翻大清的統治已易如翻掌,再半年時間太平天國可以統一全國。1956年四月五日,大平軍攻破江北大營,已克維楊一路已經北上。
。由於天國的政治路線立國的方針政策,對地主和鄉紳一族帶來了不利的因素家財不保,地位低落。
。天國佔領了江南大部土地,就是湖南沒有佔領,成了亇釘子省,為什麼呢?
。曾國藩是湖南的地主大家族,組織民團武裝同太平軍鬥抗,特別弟弟曾國詮,從小練就一身好武藝,曾國藩是文人,有點文學才能,手中有了軍隊應該要有糧向,曾軍屬性不是政府軍,而是地方地主武裝,稱湘軍。
。曾國藩也不是清廷官員,他想了亇辦法,提出了句口號:‘’要吃飯跟曾國潘‘’,他對士率,兵將沒有紀律規範軍隊紀律很壞,打到那裡吃到那裡搶到那裡,實行三光政策,吃光,搶光,燒光就是不殺人,這樣一來他的隊伍擴充套件很快打出了湘地。兵馬越來越多與天國軍隊正面對抗為清廷收復了一些失地。被清廷發現,曾國藩是清迀的一根求命稻草,封曾國藩為抗長毛大都督,清廷發給軍向。沒過三年,湘軍成為一支抗太平軍的的勁旅,同時聯絡淮軍李鴻章。進行南北挾擊,使天軍南北受敵。
。天京之變1856年撐握天國實權的東王楊秀清九千歲,向洪天王奏報,天父又命,要天王將自已九千歲,改封萬歲所引起的互相殘殺。北王韋昌輝奉命殺了楊秀青全家二萬人之多,異王石達開回京見之責之北王韋昌輝。北王怒又殺了石達開全家。石達開逃出倖免,後石達開奏天王殺韋昌輝,天王同意,石達開進京殺了北王韋昌輝全家,使天國核心組織混亂,使各方部隊失去了戰力。很快被曾國藩湘軍得乘。領土一失再失,天京失陷。天王被害,沒部時間太平天國被滅,曾國藩成了清廷大功臣。
。要說曾國藩是清廷功臣是兔強的。他組織軍隊的目的並非為了助清,是為了自已的利益出發,而後被清迋咸豐皇帝利用。所謂功勞只是對清廷而言,消滅了太平軍。
。可是在湖南省周邊一帶擾民嚴重。青壯年都被他拉入軍隊,對老幼傷亡率非常嚴重,因他採取的三光政策,把民居燒了,百姓無法生活,只好跟他去打仗,此計實屬惡毒,好多老幼無家可歸,成為餓浮,他自已升官了,衹少一亇省被他毀了
回覆列表
一八四五年,年僅三十四歲的曾國藩,從一名鄉試考官,連升二級,晉升為四品學士,可謂官運亨通。後來又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中屢立戰功,官至兩江總督,一度曾任直隸總督。爵位世襲,戴雙眼花翎。雖然曾公學識淵博,官場得意,卻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中,血釁屠殺,為後人所罵。後來在處理天津法國教堂事件中有失公允,賠款道歉,崇洋媚外。被世人唾棄。
我的回答您還滿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