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混音師天職TimChan
-
2 # 軻文KeWen
1994年4月5日,西雅圖的雨季雖然即將過去,但是天色依舊陰沉得可怕,空氣是那樣粘稠潮溼,以至於不用盡全力都快要無法呼吸。
隱隱約約傳來的黴味好像在暗示人們,整個世界都快要爛掉了。
科特·柯本獨自在家,他累得眼睛都快要睜不開,可是強烈的胃痛卻讓他難以入睡。他深深吸了口氣,然後拿起紙筆,開始寫:
“這是一個飽經滄桑的傻子發出的聲音,他其實更願作個柔弱而孩子氣的訴苦人。……我已經好多年都不能從聽音樂、寫音樂以及讀和寫中感覺到激奮了。對此我有一種難以形容的負罪感……
(柯本的遺書)
事實上我無法欺騙你們,無法欺騙你們中的任何一人……我能想起的最大罪惡即是欺騙人們,裝模作樣……我必須輕度麻木才能夠重獲我在孩提時代曾有過的熱情……我就是太愛人們了。愛的太多以至於讓我感到真的太TM抑鬱了,我就是這麼一個略微憂鬱的、敏感的、不領情的、雙魚座的耶穌式人物!……
我已經沒有任何激情了……
與其苟延殘喘,不如從容燃燒。……
Frances (女兒)和 Courtney(妻子), 我會伴你們到老。
Courtney 請繼續前行, 為了 Frances ,為了她的生活。
沒有我,她的生活會快樂許多。
我愛你們!愛你們!! ”
(柯本日記片段)
寫完之後,腦中那些嘈雜的聲音又將柯本淹沒,所有的讚美和批評最終匯聚成了一句惡魔的低語,盤旋在柯本腦海:“Kill youself……”
伴隨著一聲槍響,整個世界都安靜了。直到三天後,柯本的屍體才被人發現,安靜的世界瞬間陷入到了驚愕與痛哭之中。
Come As You Are
Nirvana - MTV Unplugged In New York
“我曾是個極其幸福的小孩!”柯本曾回憶道。
因為柯本是家中第一個孩子,所以可謂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那時的他是如此的活潑開朗,他的媽媽說小時候的他好像永遠在笑在玩,雖然很淘氣,但是卻善良得像個天使,總是關心別人。
但是他8歲時,他的父母感情破裂,離婚了。
柯本變得內向、叛逆,而他的父母卻忙於爭吵和分割財產,根本無暇注意到他細微的變化,直到柯本開始曠課、抽菸、盜竊……但是對於他的父母而言,一切都晚了,乖巧的柯本忽然變成了問題少年,他們誰都無法接受。
於是柯本就像個垃圾一樣,被父母親戚扔來扔去,沒有一個人想要收留他。
孤獨的柯本只是想要回到從前那個溫暖的家,但是一切都變得支離破碎了。如此一個滿腔悲憤的少年,自然而然地走向了搖滾樂的懷抱。
從他聽到第一首搖滾樂開始,柯本的手裡幾乎就沒有放下過吉他。他不是在本子上寫寫畫畫,就是在彈琴聽歌。
為了扒歌,那些磁帶都要被他聽爛了。
Love Buzz
Nirvana - Nevermind
1985年,柯本從高中退學,組建了第一支樂隊Fecal Matter,但是那時他的音樂並不成熟,所以這個樂隊很快就分崩離析了。
1987年,柯本遇見了他一生的摯友,也是涅槃樂隊的貝斯手——克里斯特·諾沃塞利克。他們一拍即合,和一位差勁的鼓手一起組建了最初的Nirvana(涅槃樂隊)。他們一起發行涅槃樂隊的第一首單曲《Love Buzz》。
對於這首歌,柯本一直不滿意,但是由於無法阻擋去錄音棚的誘惑,才同意發行了這首單曲。但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這首歌忽然流行了起來。
(涅槃樂隊貝斯手——克里斯特·諾沃塞利克,左圖為年輕時,右圖是現在)
那時涅槃樂隊的鼓手一直在換來換去,因為柯本始終覺得這些鼓手的鼓聲都太過疲軟無力。直到1990年,大衛·格魯出現了,他們馬上就認定,這才是涅槃最需要的鼓手。至此,涅槃樂隊的鐵三角才真正湊到了一起。
Smells like teen spirit
Nirvana - From the Muddy Banks of the Wishkah
在大衛加入後,他們馬上就發行了垃圾搖滾風格的單曲《Smells like teen spirit》。涅槃樂隊從此一炮而紅,瞬間成為當時世界上最頂尖的搖滾樂隊!風頭甚至壓過了邁克爾·傑克遜、槍炮與玫瑰樂隊、U2樂隊!
但是伴隨蜂擁而至的讚美和追捧一同而來的,還有鋪天蓋地的批評和詆譭。
柯本表面上看著放浪不羈,但是對於音樂而言,他是個完美主義者,他不能接受人們對於他作品的批評和詆譭。敏感的柯本也因此焦慮難耐。
而讓他更難受的是,由於常年不規律的飲食和生活,柯本的胃早就崩潰了,這鑽心的胃痛從組建涅槃樂隊之前就開始伴隨他了。
柯本曾表示:一方面他希望用一切來換取健康的身體,但是他也擔心失去痛苦的同時也會失去創作的靈感與激情。
Where Did You Sleep Last Night
Nirvana - Performance (Live 1993)
名聲大噪的柯本既處於人生最輝煌的時刻,但也處於最糟糕的時刻。因為他根本就沒有做好面對一夜成名的準備。但是就在此時,他遇見了他的妻子——Courtney Love(考特尼·洛夫)。
考特尼非常欣賞柯本,而柯本也深愛著她,他說對於考特尼的愛遠遠超過了對他母親的愛。人們將他們比作是約翰·列儂和小野洋子,稱他們是搖滾夫婦。但是粉絲有多愛柯本,就有多恨考特尼。
於是在涅槃樂隊最火的時候,柯本夫婦選擇悄然隱退6個月。
在1992年的演唱會上,柯本戴上了假髮,模仿自及的妻子。他穿著一身病號服,坐著輪椅上了臺,他顫巍巍地唱了一句之後就倒地不起。
他透過這樣的表演,狠狠諷刺那些外界的批評和謠言。
本以為,這個叛逆的少年會這樣與世界終生鬥爭下去,但是沒有想到1994年在西雅圖中心劇場那次不插電的精彩演出,竟成了他人生最後的謝幕表演。
在西雅圖的表演開始前,柯本無助地跟他的朋友們說:“請你們坐在第一排好嗎?這樣我表演的時候可以看著你們。我害怕那些陌生人……”
(1994年西雅圖演出照片)
Rape Me
Nirvana - With The Lights Out
在毒品、胃痛、精神壓力等多方面的摧殘下,27歲的柯本最終還是拋下了他深愛著的妻子和女兒,獨自離開了世界。
《紅樓夢》第二回中曾寫道,世間存有“大善”、“大惡”兩股力量,當這兩股力量糾結匯聚到一個人身上時,那麼這個人“上則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為大凶大惡。置之於萬萬人之中,其聰俊靈秀之氣則在萬萬人之上;其乖僻邪謬不近人情之態,又在萬萬人之下。”
用這段話形容柯本,真是再合適不過!他就是這樣一種“亦正亦邪”的人物。
作為一個歌迷,我承認,最初聽涅槃是為了裝X,但是聽著聽著,就再也割捨不下他哀憤的歌聲。
我一方面哀嘆柯本悲慘的人生,但是卻也慶幸這悲慘的人生賦予他強大的搖滾能量,所以我才能聽到這些優秀的作品。
如今,25年過去了,我只希望柯本的靈魂已經涅槃,重生為一個快樂的人,沒有胃痛和毒品的困擾,在溫暖的家庭裡簡簡單單地過完一生。
面對這些歐美的搖滾大師,我經常在反思:柯本他們並沒有接受過什麼良好的音樂教育,他學吉他時連樂譜都沒有,想彈的歌都是自己聽磁帶硬生生扒出來的。
但是就這樣,在夜以繼日的瘋狂自學後,他最終還是學會了用音樂表達自己,成了搖滾音樂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但是為什麼?我們中國如今卻沒能出現這樣優秀的搖滾樂手,或者音樂人呢?
我們不斷地在網上抱怨著生活的苦與累,但是為什麼沒有人拿起吉他去吶喊?為什麼這麼多鍵盤俠看上去好像經歷了一切痛苦,可就是不願去嘗試做一個吉他英雄?
有人會說,柯本他們是天才啊!一般人怎麼比?但是,不要忘了,在他們被歌頌為“天才”之前,也只不過是街邊無人問津的“垃圾”而已。
最後,我想說:
如果你也有滿腔情緒想要表達,請不要去做什麼過激的行為。請放下一切成見,靠近音樂,拿起一樣樂器。
不是為了什麼中國音樂崛起,也不是為了一夜成名。只是為了你自己心中那些無處排解的感情。
因為音樂確實是抒發人情緒最好的一種方式,也是任何人在任何年齡階段都可以學會的,再簡單不過的東西。
回覆列表
代表不了那個年代,只能代表他自己的風格。一直拒絕商業化,但是又無奈妥協於商業化,有才華,,最後思想走極端了,自殺了,有人說他是音樂的偉人,也有人說他是個瘋子。反正我覺得也許就是思想走極端了,結果家人都不要了,選擇死亡。可惜可惜。但是如果他不是那樣極端的人,說不定,又寫不出那樣牛逼的音樂。只能說,科本,只有一個。一切都是巧合的條件碰一起了,帶給我們特別的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