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豪多多啦

    目前的主流是在機翼的下方安裝武器掛架,其原因是:

    A、機翼上方是圓弧形的,其作用是為飛機產生向上的升力;

    B、現代各種火箭、導彈多采用離軸發射,放在機翼上方就不能使用;

    C、武器吊倉重量較大,掛在機翼下方非常方便,裝填彈藥也順利。

    但是,凡事也有例外:

    1、真的有掛架在上面的:

    這是“美洲虎攻擊機”(SEPECAT Jaguar),有時也譯作美洲豹攻擊機,是一種由英國、法國聯合開發的雙引擎多用途攻擊戰鬥機系列。

    這種飛機左右機翼下各2個掛架;機身下中央1個;左右機翼的上面還各有1個武器支架——上方的掛架可以放置響尾蛇空空導彈。

    2、發動機在機翼之上也不稀奇:

    ——前蘇聯研製的安-71 艦載預警機

    發動機在上,有比較好的短距起降效能

    —— 德國的道尼爾VFW-614客機發動機也是在機翼上的

    —— 日本的本田噴氣公務機 Hondajet,上置的發動機很誇張

    3、直升機的掛架也不排除在上方:

    常見的小羚羊武裝直升機:

    ——其反坦克導彈在短翼的上方

    ——而AH-1眼鏡蛇 武裝直升機的短翼尖也可以象戰鬥機那樣放置空空導彈

  • 2 # 筆不意馳

    好賴算是個正經問題

    現代戰鬥機航炮,大多數安裝在機身上,安裝在機翼上的,已經很少了。

    航炮普遍安裝在機翼上,還是在二戰時期,當時飛機飛行速度慢,空中作戰的主要距離還在視野內,主要武器是機炮或者機槍,主要模式還是搶佔敵方的6點鐘位置。所以在那個年代,飛行員經驗、飛機效能、飛機火力是最重要的三個要素。

    就飛行員來說,處於最佳位置後,以最短的時間擊毀敵人是最好的結果,航炮安裝在飛機中軸線上,是最好的位置。但是螺旋槳發動機卻搶佔了飛機上最好的位置,而且巨大的螺旋槳甚至影響了航炮的發射。

    所以二戰時有許多飛機設計師,直接把飛機航炮安裝在機翼上,躲過螺旋槳的干擾。由於離飛行員的瞄準基線比較遠,命中率不是很高,所以安裝在機翼上的航炮,口徑並不是很大。口徑小有口徑小的好處,比如射速高,火力密度高,以增加火力密度的方法提高殺傷力。

    現代作戰飛機都要求高速效能,機翼做的很薄,像F104那種極端做法,再安排進一臺航炮,根本不現實。所以在現代作戰飛機身上,幾乎看不見機翼上安航炮的案例了。

  • 3 # 狼煙火燎

    戰鬥機的航炮安裝在機翼上嗎?現代戰機恐怕沒有吧,機翼是不太適合安裝機炮的,畢竟機炮開火的振動對機翼會有一定的影響,除非是二戰時期的那些老飛機,一架就裝4~8們機槍+機炮,那是的機炮就是戰鬥機攻擊力的全部,因此只要能裝機炮的位置那就得裝!

    而現代戰機來說,機炮基本都裝在機身上,很多裝在機翼的翼根位置,也就是機翼與機身的結合部,最典型的當然就是蘇27系列戰機了,這恐怕就是題主提到的裝在機翼部位吧!而裝在機頭位置的已經很少了,但還是有,最典型的就是A-10疣豬了,猶如嘴裡吊著一支大煙槍,還有F/A-18大黃蜂的機炮也是裝在機頭位置。

    航炮裝機頭位置指向性肯定是最好的,但其實航炮裝其他位置,至於與機身軸線平行,指向性也沒有任何問題,而壞處卻有不少:

    第一 機頭部位需要安裝效能先進的雷達和各種電子裝置,而且這些裝置的比重還在增大,因此沒有空間裝機炮了。另外就是機炮開火可能會對電子裝置造成一定的影響!

    圖:機頭燻黑的位置就是F-18的機炮位第二 機炮開火產生的煙霧會影響到飛行員的視野,A-10和F18都不同程度的影響飛行員視野,而且還會燻黑玻璃艙,A-10煙霧太大,機炮開火太多,最後簡單的粗暴的加設了噴水清洗裝置!

    第三 還得考慮這些延誤不能進入發動機進氣道。F18的機炮在機頭上部,進氣道在機身下部,不存在這個問題;但是A-10疣豬就比較悲催了,發動機在尾部,經常吸入煙霧導致發動機熄火問題,最終又是簡單粗暴的處理。裝備一個自動點火系統,熄火就不斷的自動重啟!

    因為以上原因,後續的戰機設計的航炮基本都在機身靠近進氣口後面一點位置上,有在機翼根部上部位置的,比如蘇27、F22、F35;有進氣道下部的,比如殲10;還有直接就在機翼根部前端冒出槍管的,比如F15、颱風等等!

    圖:颱風的機炮位置。不過英國的颱風為了省錢就沒有裝機炮,這個位置就用一個蓋子蓋著的!

    F15進氣道後部一點黑洞洞的部位就是機炮

    F-16的機炮艙位置

  • 4 # 皇家橡樹1972

    F–35A正在地面對GAU–22/A型4管25毫米航炮進行測試,現代戰鬥機的航炮都安裝在機身進氣道的上方。

    飛機從一戰參戰之後就安裝航空機槍了,當時就是在飛機上安裝一個簡易支架,然後把陸軍用的機槍安在上面,在與敵機相遇時相互對射,飛行員誰的射擊技能高,誰就能快速的擊落對方。一戰時法國“紐波特”戰鬥機上安裝的劉易斯機槍。

    由於一戰的空戰只是在雛形階段,確實沒有啥專用武器,最開始飛行員甚至拿著手槍對射。為了提高飛機的戰鬥力,一戰中後期各國在飛機上安裝了多挺機槍,增加火力密度力求將敵機迅速擊落,圖片上是英國軍迷仿製的“紅男爵”,可以看到機頭處安裝了並排兩挺MG–08馬克沁重機槍,並且將套筒鏤空,因為高空溫度低、氣流流速快,已經不需要水冷了,風冷就能滿足槍管降溫。但是,一戰時的活塞式發動機功率小轉速低,僅200轉/分鐘,而馬克沁機槍射速是600發/分鐘,經常性的就把自己螺旋槳打壞了,為此荷蘭發明家安東尼.福爾克發明了“機槍射擊協調器”,其原理就是:在螺旋槳的軸上安裝了一個凸輪,凸起的部分對應每一個葉片的位置,當葉片轉動至槍口時凸輪觸動聯動機構,連桿帶動簧片阻斷射擊,機槍停止發射,在這種狀態下即便是飛行員扣動扳機機槍也不能發射,當葉片轉過槍口後機槍又繼續發射子彈。美軍P–51的機槍安裝在機翼裡面,左右兩側機翼上的兩個窟窿就是機槍的發射孔。

    到了二戰前和二戰時期由於航空技術的發展,飛機設計與製造較比一戰時期複雜了許多,還分成了戰鬥機和轟炸機兩大專業類,這個時期的戰鬥機已經裝備了專用的航空機槍或者小口徑航炮,由於這個時期的戰鬥機的機身仍然很小,裝不下機槍和航炮及其彈藥,而且二戰時戰鬥機的活塞發動機都是“星型”設計,已經把機頭處塞的滿滿登登,也沒地方安裝航空機槍或者航炮,只能是安裝在機翼裡面。第一代噴氣機設計的典範,美軍的F–86“佩刀”戰鬥機,雖然已經有快70年曆史了,但仍有個別國家空軍在使用,由於機翼裡面要安裝油箱,沒地方在安裝機槍了,所以它的六挺“勃朗寧”12.7毫米航空機槍安裝在機頭進氣道的兩側位置。我軍殲六戰鬥機,繼承蘇制戰鬥機航炮火力猛、口徑大的特點,在翼根處安裝了一門23–1型23毫米航炮、在前起落架一側安裝一門30–1型航炮,兩型炮威力巨大!“六爺”在其服役期內擊落擊傷入侵美軍、竄犯蔣軍各型飛機20多架,自己無一損失就是因為火力太猛,23炮和30炮齊鳴任何戰鬥機只要捱上那麼五六發都會被打得凌空爆炸。我軍殲–16戰鬥機,座艙下部的幾塊蒙皮顏色與其它處不一樣,那是幾塊耐高溫材料,而非其它位置的鋁鎂合金蒙皮,由於現代戰鬥機的機頭位置要安裝大型主動雷達,將進氣道移到機身兩側,機頭這個地方已經沒法再安裝航炮了,同時機腹部也要安裝武器彈藥的掛架,也沒有航炮的位置,只好將它安裝在機翼前緣根部的位置,上面圖片裡橙色⭕的位置就是航炮,它在開炮時會產生高溫,鋁鎂合金根本耐受不了,要用高溫材料才行。

    圖片上是:楊冪、佟麗婭、沈夢辰、奧運冠軍孫楊...等拍攝的真人秀《真正男子漢》第二季,正在維修我軍蘇–30戰鬥機的GSH–301型30毫米航炮。

    航空機槍和航炮已經出現有一百多年的時間了!它們的安裝位置隨著戰鬥機的氣動佈局和有利於戰鬥的需要一再的改變,到了導彈空戰時代,由於射程近、精確度低,航炮似乎使用的越來越少,有被淘汰完全的可能!但,即便是將來戰鬥機不在安裝它們了,也不能動搖它們航空武器始祖的地位!

  • 5 # 零心詩懿

    你說的機炮位置都是二戰時期以前的老舊機上的安裝位置。那時的武器落後,裝在機頭下方或機翼下方,便於對地面部隊的攻擊和地面目標的是摧毀,對飛機的飛行狀態無多大的影響,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武器的日益更新,已無法適應現代戰鬥機對戰爭的需要。

    現代戰鬥機的攻擊武器主要是航空機炮,航空機炮(簡稱航炮)是飛機或直升機上裝備的口徑大於等於20毫米的自動發射武器。能自動完成開膛,抽殼,拋殼,進彈,鎖膛,擊發等系列射擊動作。有效射程一般為2000米。可對地面事物進行有效打擊。

    現代航炮主要有單管轉膛炮、雙管轉膛炮和多管旋轉炮等。所謂轉膛炮就是彈膛旋轉的火炮,即在射擊過程中炮管不轉,只是幾個彈膛依次旋轉到對準炮管的發射位置進行發射,其原理很象左輪手槍的射擊原理。轉管炮的射擊原理恰恰與之相反,彈膛不動而炮管連續不斷地旋轉。

    航空機炮現在都是裝在戰鬥機下方機身上,方向朝前。有利於、在攻擊目標中保持戰鬥機始終處於穩定飛行狀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各位如何看待家長們“擇校熱”的現象?(現代版的孟母三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