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義哥說教育
-
2 # 教育者山坡羊
各位如何看待家長們“擇校熱”的現象?
“擇校”的背後反應的是老百姓對優質教育資源的渴望。同時也是家長對孩子教育問題的焦慮。
對於社會上出現的“擇校熱”,我們不應盲目的反對,我們常說“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在關係孩子成長,和未來發展的教育問題上,家長們一點都不會含糊。
首先“擇校熱”所擇的學校一般都是當地有一定“名氣”的學校。老百姓可能不知道你這個學校的老師是如何教學的,可能不知道你這個學校的校長在幹什麼,但每年你這個學校能有多少考上優質高中或優質大學的人數,是做不了假的。
這些老百姓心中的“名校”,在提倡應試教育的歲月裡已佔得先機,使他們的發展及早進入良性迴圈,早早實現了各方面的更新換代,所以,這些“名校”無論在教學環境、設施、生源、師資等方面均天然的佔有優勢。
正因如此,這些家長們急切想要去的這些“名校”,多數是值得去的。因為,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能進入這些“名校”學習,都可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雖然,大家心裡都清楚,即使進入“名校”,並不意味著孩子就能“成才”。但好的學習環境和條件,畢竟是有利於孩子的成才的。
有個朋友,孩子一開始就是在一所普通中學上學,孩子比較調皮,常常上課搗亂,搞得老師也很“煩”他。
後來,我朋友透過各種關係,把他轉到了一所不錯的中學,到那兒後,所有人都在拼著命的學習,根本沒有他“玩”的土壤,就這樣,這小子竟然也開始在學習上和別人較勁了。
“擇校熱”雖然我們都不主張,可實際上,也是家長的一種無奈,如果各地、各校的教育資源均衡,哪個家長不願讓孩子就近上學呢?
“擇校熱”的存在是老百姓對優質教育資源的渴望,更是對當地教育發展不均衡的一種抗議。
但願,隨著我們時代的進步,這種現象會愈來愈少,讓所有的孩子都能擁有一個平等享受優質教育資源的機會!
-
3 # 名師聊家教
擇校熱是一個普遍現象,不但我們國家盛行,發達的西方國家一樣,有錢的家庭選擇私立學校,如英國的伊頓公學,那才是真正的貴族學校,高昂的學費,平民階層子女望塵莫及。在中國現階段,有錢的子女送到私立國際學校,學費動輒每年一二十萬。高二結束,就直接送到國外讀大學,拿綠卡,在國外就業。其次一等,選擇國內一流重點中學,每年學費二至四萬,參加國內高考,進一個985大學,大學畢業後再出國留學。再次一等,選一般重點中學,進一個實驗班或清北班,學費一年兩萬左右,爭取上一個985或211大學。這就是目前擇校的類別。
如果把教育看作是一個消費市場,它應該適應不同消費群體的需要。再加上中國的父母為兒為女,一生的積蓄都投資到孩子的身上,擇校也是一種必然的趨勢。
在英國大學上課時,老師的一個觀點:“家庭經濟基礎決定子女受教育的層次。”當時,我不贊同,跟他辯論,說山溝裡也能飛出金鳳凰,還列舉了我的學校裡有多少貧困子弟考入了國內一流大學。但現在,我不得不接受他這一觀點。高昂的學費生活費,寒門子弟能讀得起一流的高中和大學嗎?即使憑成績考上了,家庭負擔得起嗎?
重點中學的師資,學校管理,教學質量要高於一般學校,這是歷史造成的,國家也正在考慮教育的均衡發展,讓貧困家庭子女上得起學,上好學。但教育質量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積澱的過程,不是發個檔案,說你是重點就行了,家長不買帳。看來,擇校現象也許還要存在較長時間,國家在普及義務教育的基礎上,保證大家有學可上,自己有能力考上重點;沒考上的有錢就擇校。
對於擇校熱,家長要理性看待,不要盲從隨大流,也不要相信那些招生宣傳。首先要根據家庭經濟實力和孩子學習程度的實際,理性擇校。即使有錢送到國外讀中學讀大學,也要看小孩有無自控能力。我在劍橋鎮那裡看到三四千中國高中生在哪裡讀預科,過語言關。那裡的網咖,康河的遊船上到處都是中國小孩。如果國內的父母知道他們的情況,不知有多傷心。如果小孩有能力考上重點高中,就不要花錢去擠一流高中,任何學校都有一個“二八”現象,百分之八十的擇校生都是為百分之二十的尖子生埋單。如果自己的小孩是清華北大的料,花再多的錢也要上一流高中的實驗班,尖子生班大家程度好,競爭氛圍濃,教師水平高,有利於孩子成績提高,實現夢想。成績一般,在一般重點中學可能還是尖子生,老師都照顧到,說不定成績提高還快些。
擇校是很多家長邁不開的坎,還是理性對待吧!
-
4 # 弓長張15973
"擇校熱"是人之常情。中國有句古話"名師出高徒"。名校必有名校的優點,必有名校的風範,更有名校的教風,學風和校風。幾千年來的"望子成龍"的傳統,始終左右著億萬家長的心。當今社會,人們更是把孩子的學習放在首位。雖然口中沒有宣揚"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但實際行動支配著讓孩子讀好的學校,只有讀好書,才能找到好的工作,才能光宗耀祖,才能……。無數的才能帶給家長無數的希望,帶給家長艱難的選擇。有的家長有雄厚的徑濟實力,可孩子又不怎麼努力,他們夢想著透過擠、壓、管理達到目的。有的家長沒有經濟實力,可孩子又很聰慧,他們想透過自已拼搏來實現孩子的夢想。都無可厚非。社會現實也成了"擇校熱"的助推器,好的學習環境,好的教育資源,好的師資力量,幾乎集中於大中城市,農村、邊遠地區的孩子只有望城興嘆。然而,擇校又違反了教育的法律法規,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特別是享受教育的權利,沒有三六九等之分。更沒有特權可講。"擇校熱"既不利於社會人才的培養,也不利於社會後續發展,更不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社會穩定。現實社會勞動人員結構已出現了奇形發展,工匠沒有了,低層技術人員缺乏,人們都漠視體力勞動。有很多年輕人都不願做自己認為"掉底子"的工匠和低層技術工作。社會的發展必然需要各種各樣的勞動人才,不可能全部是科學家,高管、白領、藍領。因此,國家要加大力度均衡教育發展,嚴控力管"擇校熱"。形成後續社會發展所需人才的良性迴圈。既尊重知識,更要尊重勞動,提高工匠,技術勞動者的待遇,讓人們熱愛勞動,保證社會穩定持續的發展。(謝謝)
回覆列表
擇校是這是教育發展過程當中的一個必然的現象,其實這不僅僅是中國的問題,在世界任何的國家都存在,只不過是對於不同的人來講,有沒有能力去擇校。因為擇校是需要有一些條件的。
第一,產生擇校的原因。我想主要是兩個方面,第一是教育的發展不平衡,由於各個地區每個學校發展的水平不一樣,而對於高水平的教育資源的追逐是所有人的共同的夢想,因此擇校就必然產生。其次的原因,就是目前教育的應試教育也就是學校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升學問題,為了能夠在高一級的學校獲得更好的資源,所以很多人選擇擇校。
第二,擇校的方式對於不同的人來講擇校的方式是不一樣的,目前擇校的方式主要是兩種方式。首先是購買學區房,這是目前很多城市都選擇的一種方式,因為根據中國的教育規定,義務教育階段採用的是就近入學制,只要你在相應的學區內,你就能夠自動進入某一些學校進入學習。,因此對於一些名校周邊的住房來說,就必然成為學區房,而學區房的價格普遍比其他地方的價格要更高一些,因此購買學區房也成為很多人擇校的一個重要的方式。當然購買學區房是需要有一定能力的。其次的方式就是讀私立學校,因為根據目前根據國家的規定,私立學校對於住房的要求,戶籍的要求都不是很嚴格。一般來講只需要交納一定的學費就可以進入私立學校進行學習,當然,現在一些私立學校由於不少生源在學校招生的過程當中,不僅僅是要看是否能夠交得起擇校費,還有重要的一個方面是孩子需要有一定的學術水平,教育能力,如果成績太差的學生,即使你有錢,也未必能夠進得去。
第三,擇校的結果。擇校的過程其實就是社會分層的過程,因為我們知道教育有一個很重要的社會功能,就是對於社會經濟分層。當不同的人進入到不同的學校,就意味著他將來能夠考取不同的大學,意味著將來他在社會中的分工就會不一樣,而擇校的基本的手段主要是基於經濟條件,是否能夠買得起學區房,是否能夠交得起私立學校的學費,因此擇校對於社會的分層具有著決定性的意義,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願意去擇校的原因,因為透過擇校能夠享受到高水平的教育資源。
第四,如何避免擇校?其實對於大部分人來講都不希望去擇校,因為畢竟有錢人是相對的少數,但是如何能夠消除擇校的現象呢?我想的話在近期內在中國是很難以實現的,當然我們只要在教育當中採取一定的措施還是能夠有效的避免或者說減少擇校的現象。首先就是要提高所有教育的整體水平,對於中國目前教育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就應該國家投入大量的經費,特別是對於義務教育階段要做到教育水平相等,教育資源分佈均衡,這樣才能夠減少擇校現象的發生。也讓那些擇校的人沒有必要去多花那樣一些經費去擇校。當然對於高中來講,擇校就不可避免的發生,因為中國高中不是義務教育階段,也不是就近入學,而是透過考試錄取的形式,這樣的話很難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