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念芝文化
-
2 # 浮生陸記
古人謙稱和敬稱表明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多彩,在現代社會有些詞語還存在著生命力:
1、封建制度瓦解後,皇權不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再說“陛下、天子”,也不會自稱“寡人、孤”,與之建立起來的官職體系也付之東流,官吏和帝王的稱呼日漸消失,但是留下了一個模式,即稱呼官職或姓連官職。現代漢語中:“王處長、徐總、李廠長......”等等。
2、對朋友親人的謙稱和敬稱是保留最好的,在現代“少爺、公子、千金”這些詞還在使用,而保留得更多的則是對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孫侄等的稱呼中,現今使用比較多的有:“家父、家母、家嚴、家慈、家姊、家兄、尊府、尊堂、令尊、令堂、令慈、令郎、令嬡、賢侄、賢婿、犬子、舍弟、舍妹”等,多數出現在雅體書寫信、文人書札中。
3、現代漢語中的尊稱儲存了古代尊稱中“賢”一類的詞、“先生”、“君”等,“敝人、小人、小可、愚、僕、老朽、老夫、老拙、妾、賤妾、賤婢”謙稱基本上沒有了。
現代尊稱保留了古人對年輕婦女“姑娘、小姐”的稱呼,只是有的已經變味。現代尊稱還保留著輩分上的尊稱,有時稱對方為“兄”、“姐”買自己未必比對方小。另外以對方的職業相稱,如“李老師”、“張大夫”、“王師傅”。
4、另外,現代漢語中“久仰”、“久違”、“指教”、“包涵”、“勞駕”、“惠顧”、“笑納”、“惠存”、“拙見”、“恭候”、“打擾”、“奉陪”、“失陪”等等都是由古代用語中流傳下來且現今使用頗多的謙稱、敬稱,可謂融入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這裡就不一一列舉。
-
3 # 火楓一葉
中國歷史悠久,傳統文化根深蒂固,在稱謂方面很講究,主要有敬稱和謙稱,其它還有自稱、他稱等。
一,敬稱:是對談話的對方表示敬稱的稱呼,表示尊稱所用的詞叫做敬辭。按敬辭的詞性分三種:
1,直接用敬稱的代詞,如:如、汝、爾、子、而、君等,這些詞均譯作“您”。
2,用形容詞來稱呼。如:先生、吾子等,也可用對方的所在處所或手下來代表對方,如:足下、陛下、閣下、執事等。
3,用形容詞來稱呼,如:尊府、尊夫人、賢弟、仁兄等。
二,謙稱:表示謙虛的自稱,用來表示謙稱的詞叫做謙辭。如:臣、僕、奴、妾、卑、寡人等,這些謙稱都可譯成“我”。
中國是具有五千年文明的禮儀之邦,謙稱和敬稱在當今社會和日常生活中有著密不可分的作用。和人交流會說話,說好話,什麼場合說什麼話等是反映一個人的綜合素質和處人特物的評判標準,也反映了一個人的社交能力。人的成功是努力拼搏的結果,也是與你的口才與謙虛的集中體現。俗話說“你敬人一尺,別人敬你一丈”,這裡包含了說話時用謙稱和敬稱給人得到尊重,別人無形中也會對你尊重和在其它方面對你的支援。
-
4 # 安東佚夫
這個問題雖然都是文化內容,卻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這兩類詞都以文言實詞為主。
古代文人非常重視語言的嚴肅性和表達效果。主要表現在對話與書信、文章中,尤其是人與人的稱呼最能表現他的文化修為,也是古代傳統文明的特點——對人,用敬稱,對己用謙稱。對皇上敬稱天子、聖上、吾皇、萬歲爺,提到有關皇帝的有,聖心、聖聰、天聽、聖旨、聖諭、聖明……尊稱達官貴人鈞臺、鈞諭、臺鑒,臺諭、閣下,普通人在稱呼前常常加個尊、令、賢、貴、或寶等敬詞如尊姓、尊師、尊夫人,令尊、令郎、令千金,賢侄、賢契、賢內助,貴姓、貴庚、貴府、貴言、貴仙鄉,金口、玉言、吉言、寶文、墨寶、寶居、千金、寶貝兒、公子哥兒……
這些尊稱、敬詞,都能讓對方體驗到自己的受人尊重,而感到愉悅。同時也顯示了說話人的修養與文明。
反過來,古代人說話與書信文章越是低調,越顯得誠懇,越是容易讓人接受。所以多用謙稱,這就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常用的謙稱:餘、愚、愚兄、愚師、鄙人、敝處、晚生、學生、不才、鄙陋、粗俗、小民、草民、賤妾、草廬、蓬蓽、鄉野、拙劣、愚鈍、拙筆、末將、下官、竊以為……諸如此類云云……
這些謙稱、敬稱都是歷代文明的產物與傳存,除了隨著封建王朝的覆滅,皇家稱謂少在生活中出現,婦女地位提高,賤妾之類名詞很少用,只做歷史文化的連結而存在,其他大部分沿襲至今,還有著它們存在的積極意義。尤其是它們代表的,中華民族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尊重、自我謙虛的傳統,正在受到現代人的認可、接受和運用,用得好,還真的能給人很有文化素養的感覺。有的雖然不在現代生活中,口頭筆端使用,卻也沒有完全退出歷史舞臺。雖然現代社會的文明用語豐富多彩,但古代的數千年傳存的文明詞彙,時不時在文學作品中突然冒出,也能引出不一樣的感覺和情趣。
一位小三給情夫黑老大發了一條簡訊:“驚悉皇后今晚攜賢契回宮,賤妾是否如約?請旨!”兩句話,四個人,三個尊稱,一個謙稱;還有一個情報,一個詢問,一個請求。用的戲言,即使一號夫人看見了 ,如果大度的話,也會一笑置之。
可以看出這位三兒,還真是個八面玲瓏的人物哩。
祖國的語言,真是一個色彩繽紛的百花園!
-
5 # 七月流火140400643
謙稱和敬稱在現代漢語中已經不用了。它的被拋棄大約體現了時代的平等精神。而它被拋棄的原因,大約就是這個體系之中包含著高低貴賤的等級差別。
古代的謙稱和敬稱,體現的是傳統文化的精神,謙與敬之別,就是我與人之分。謙稱,是做為主體的自稱。敬稱,是稱呼別人的。中國文化從古就有謙遜的美德,所以,凡謙稱,大多有卑下之意,大多用,鄙、賤、卑、拙、僕等字。而敬稱大多用貴、尊、令、賢等詞。謙辭與敬辭的使用,就是為了抑己揚人,所以,謙辭和敬辭不能互換混用。用對了,顯得文雅有書卷之氣,一旦用錯了,就會適得其反。
從現在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都有被尊重的心裡需要,在社交過程中,稱呼中適當準確的使用謙辭和敬辭,會讓對方感到被尊重的心理滿足感,從而獲得良好的社交效果。下面大體看看古今的變化。
我們先從第一人稱的我說起。“我”在古文中,一般用“餘”或“予”,但這大約算不上謙辭,算的上謙稱的應該是“僕”或“小子”。比如司馬遷《報任安書》:“若望僕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僕非敢如此也。”其中的“僕”,就是司馬遷的謙稱,以此自稱,有“願意為你效勞”之意。另外司馬遷還有“小子何敢讓焉”,這裡的“小子”也是自己,“小子”與“大人”相對,表示自己才疏學淺之意,也是一種謙詞。
不僅是司馬遷給朋友寫信時以“僕”自稱,古代仕大夫,給朋友寫信時,許多以僕自稱者,比如明朝的張居正,以首輔之尊為下屬寫信的時候,常常也以僕自稱。表達的是一種私人情誼上的自謙之意。
第二人稱,稱呼別人,就要用敬稱。比較常用的,根據社會等級的不同,有“陛下”“殿下”“閣下”和“足下”。皇帝稱陛下,王爺稱殿下,公候大臣稱閣下,普通人稱足下。其基本意思是相同的,就是“你”比我高,你在我上。這種稱呼,其理論的根源來自《易經》的“天尊地卑”。在高位者是尊貴的。自稱在下,是以尊對方之意。
古代倫理關係中的尊卑貴賤一開始並沒有道德上的歧視之意。從陛下到足下的稱呼中,可以看出差別。陛下最尊,離的最遠,足下較低,卻最親近。所以,在中國文化中,卑有親近之意。這是尊卑之別。同樣的,貴賤之也,也沒有道德上的歧視,賤的不代表是不好的。比如金子是貴的,物以稀為貴,卻不是生活必須。水和空氣,不用花錢,卻是離不了的。因此,古人稱妻子為賤內,開始並不是人格上的歧視。賤有離不開,不可或缺之意。這個意思,在今天還有表現,比如,一個女人常常被丈夫虐待,卻不離婚,就會被人罵做“賤”。男人也一樣。
最複雜的,當然是第三人稱。這裡就因為關係的不同,有了謙稱和敬稱的不同。稱呼別人,用敬詞,稱呼自己用謙詞。比如妻子。問別人的妻子,可以稱“令正”或是“尊夫人”,或根據年紀輩份稱呼。令正的“正”,就是內當家之意。令是美好之意。稱自己的妻子,就不能這樣用了。古代常用的有“賤內”,“拙荊”,“山妻”、“內子”等等。荊,是荊釵,表示“糟糠之妻不下堂”之意。“拙”“賤”等,都是自謙之意。
稱呼長輩,謙詞也不能太謙,所以,一般用中性詞。比如“家父”“家母”“家嚴”“家慈”“家君”等等。而敬辭一般用“令堂”“令尊”或者“令尊大人”“令堂大人”“令兄”“令姐”等等都可以。“令”是美好的意思。表示對別人的恭維。常常看到有人稱別人的父母為“你家父”“你家母”,這種稱呼大約有點不倫不類,不謙不敬。
對晚輩的稱呼大體也一樣。謙詞一般會說“犬子”“小犬”“小女”等等。敬詞一般稱為“公子”“小姐”既可。
在今天現實生活中,古代的謙詞和敬辭大都不太實用了。但除了等級制度的糟粕之外,其中體現的謙虛抑己,尊敬別人的文化精神是不過時的。在實際的使用中,不必生搬硬套,能體現傳統文化精神又能反應時代風尚是最好的。社會是發展的,人也要與時俱進。符合時代精神的,可以拿來用。不相符合的,就沒有必要了。
回覆列表
現在多用的謙稱有:在下、敝人、晚輩、賜教、請問、請教等
現在多用的敬稱有:閣下、前輩、令尊、高見、奉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