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陳八一
-
2 # 農業植保管理技術110
所謂紅薯團棵期我們一般稱之為紅薯莖蔓伸長期,即田間有50%以上植株主莖蔓伸長至15釐米以上同時腋芽又分枝長出時稱之為團棵期。團棵期一般春薯栽種後25-30天,夏薯栽插後15-20天,一般溫度高,團棵期早。紅薯團棵期通常也是決定紅薯早結薯和早封壟,提高紅薯產量管理的關鍵時期。因此紅薯前期管理重點是促使早莖葉封壟,早分枝結薯提高產量,常見管理措施為:
1.查苗補苗。一般紅薯栽插2-5天后開始髮根活棵生長,但是栽插後常會因乾旱、苗弱或栽培及時不當、病蟲為害等造成死苗缺株而影響產量,因此在栽插1周內要及時進行查苗補苗,補苗要選用壯苗補栽和澆透水護苗,成活後偏施少量氮肥,以利生長均勻一致。
2中耕培土、除草。一般在甘薯紮根活棵生長後至封壟前進行2-3次較好,第一次通常在活棵後結合追施苗肥進行,然後10-15天可以進行一次,即可有效除草,同時結合根部培土,利於促進紅薯生長及分枝結薯。中耕深度由淺到深,株傍宜淺,壟底宜深。對於陰雨天氣多,雜草為害重可以選用精喹禾靈或高蓋加滅草松或氯嘧磺隆噴施防除。
3.根據長勢分次追肥。一般在栽後7-15天內薯苗活棵時畝深施尿素5-10斤,利於促進發根和幼苗早發。乾旱地區可以結合苗澆灌稀薄人糞水2000-3000斤更好。栽插後30天左右,在結合鬆土畝追施尿素二胺10-15斤加硫酸鉀8-10斤,能明顯促進莖葉根系生長,使紅薯苗早結薯,早封壟。如果栽插後50天-70天,對於葉片較小葉色發黃田塊可以用0.5%尿素+3%過磷酸鈣+5%草木灰溶液,或0.5%尿素+0.3%磷酸二氫鉀每隔7-10天噴施一次,連噴2-3次,對促進紅薯膨大增加產量較好。
4.加強水分管理,紅薯怕旱也怕澇。栽插後遇晴天要澆水護苗,連續2-3天,以促進發根提高成活率,栽插後20-30天遇旱澆水,利於莖葉生長和分枝結薯。對於多雨地區,要及時清溝排水,避免積水漬害影響生長或造成爛薯。對於後期紅薯膨大期乾旱時,宜壟間灌水壟高三分之一處,收穫前10-15天禁止澆水,防止溼度過大引起爛薯。
-
3 # 飛火流星905
紅薯生長髮育一般分為髮根緩苗、分枝結薯、莖葉成長、莖葉衰退薯塊迅速膨大四個重要階段。紅薯團棵期應當是紅薯進入分枝結薯的前期,大概在紅薯苗栽種後的35-40天左右,春薯和夏薯稍有不同。
紅薯進入團棵期的重要標誌就是主蔓爬蔓,側蔓甩蔓已經完成葉,腋芽和主蔓延長,各向側蔓葉數已經明顯增多,開始逐漸進入封壟狀態。
對團棵期紅薯進行管理,重要的是應當做好三個方面:
首先是中耕除草,不給有害雜草同紅薯爭奪生長的機會。確保土壤中的各種養分只供給紅薯地裡的紅薯生長使用。同時,使紅薯生長不被雜草遮蔽,增加光合作用的機率。
其次,結合配方施肥,對紅薯地的土壤進行肥力檢測,按紅薯生長要求和不同地塊的有機質含量,合理追施發棵肥。尤其是要注意增加鉀肥施用量,降低氮肥使用。
第三是做好紅薯病蟲害的提早預防工作。發現病毒病病株要及時剷除;空心蟲前期潛伏在紅薯秧蔓,可使用90%晶體敵百蟲1000-2000倍液噴殺;卷葉蟲危害紅薯葉片,運用40%速效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噴霧有效;危害紅薯葉片、嫩莖和葉柄的斜紋夜娥,可選擇50%辛硫磷乳劑1000倍液,或90%晶體敵百蟲800-1000倍液,或扶植10毫升兌水15公斤,或50%殺螟松乳劑1000倍液,於下午4時以後噴灑消殺。
-
4 # 木雨聽風
紅薯又叫甘薯,紅芋,番薯,地瓜等名,在中國栽培十分普遍,在剛解放初期,一度曾是我們的主糧。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農業技術的提升,機械化的普及,紅薯逐漸淡出主糧的視線,轉身而成為一種時尚的副食品,身價也因此而提升數倍。種植的紅薯,一般分為春紅薯與晚紅薯。一般春紅薯種植後,紅薯秧經過一段時間的生長,在小麥收割後,作為晚紅薯的秧苗。
紅薯從栽植緩苗後一直生長至,直徑大約35公分左右,在近基部,生長出許多分枝的時期,被認為已經到了紅薯的團棵期,紅薯的團棵期對紅薯的產量有著明顯的影響,紅薯的團棵期我們怎樣進行管理呢?
1,種植紅薯,要想達到高產,首先要做到苗齊苗全,不缺苗斷壟,因此,對定植後的紅薯,要及時的進行檢查,是否因各種原因引起的沒有成活的紅薯秧苗,如果有,應及時的進行補充,並查詢秧苗死亡的原因,進行對症治療,地下的害蟲,螻蛄和蠐螬,金針蟲,對新栽的秧苗,起很大的破壞作用,應及時的用毒餌誘殺,避免更多的紅薯苗受到危害。
2,紅薯定植成活後,進行葉面噴灑0.5%磷酸二氫鉀+蕓薹素內酯,促使紅薯苗健壯,早發。在適宜的水分溫度下,生長髮育很快,最容易引起秧苗徒長,特別是在氮肥充足的情況下。還有一個引起紅薯苗徒長的原因就是,紅薯苗秧在每個葉節處容易發生不定根,不定根吸收的營養,全部供莖葉生長,使得莖葉越發旺盛。這也是,紅薯苗秧越旺,紅薯個頭越小的原因之一。
3,紅薯團棵期之後,不進行翻秧,進行翻秧的紅薯,雖然抑制了它的不定根生長,但增產效果沒有隻提秧不翻秧的明顯,經實踐證明,在紅薯秧團棵期之後,紅薯秧生長旺盛,為了控制旺盛生長的紅薯秧,將紅薯秧定期採摘,將採摘的紅薯秧,用來飼餵生豬,不但可以解決生豬的青飼料問題,而且可以預防紅薯秧發生不定根,準備用來飼養生豬的紅薯秧地塊,應適當的增加肥水,紅薯塊的產量也比經常翻秧的紅薯產量高。
4,在紅薯上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徒長的紅薯秧,會消耗掉大量的氮磷鉀等土壤中的營養成分。透過噴灑多效唑等植物生長抑制劑,可明顯抑制紅薯秧的生長,使根系吸收的營養成分儘可能多地轉向紅薯的儲藏器官塊根,比如,可用15%多效唑1000倍液+0.5%可溶性硫酸鉀,在紅薯團棵期進行葉面噴灑一次,然後,視情況間隔10~15天噴灑第2次。
5,紅薯屬於耐旱喜肥,喜歡疏鬆的土壤,不耐澇的農作物,進入夏季之後,經常會遇到乾旱或者是大雨澇害,乾旱與水澇均對紅薯生長不利。一般種植紅薯,都是起壟栽培,當遇到乾旱,需要澆水,也是應該順壟澆小水,遇到大雨要進行排水,雨水過大,最容易使紅薯秧出現瘋長,地瓜儲存器官塊根,就容易出現腐爛病,因此,在紅薯秧團棵期前後,要進行培土,清理出壟溝,以防以後出現的乾旱,或者是澇災。
回覆列表
紅薯苗期管理:
紅薯育苗期間根據苗情適時追肥,肥料用經有機認證的或經有機認證機構許可使用的生物有機肥(NPK養分總含量≥6%,有機質含量≥40%),育苗期追肥總量每667平方米一般為250kg。第1次“紅芽”期,一般施稀薄肥水;當苗高10~13cm時,可進行第2次追肥。每次施肥後,都要用清水潑澆洗苗,防止肥料粘附幼苗而引起燒苗現象。
培土可分2~3次進行,苗高10cm左右,即可進行第1次培土,隔7d進行第2次培土,共培土3~5cm。培土最好用肥沃疏鬆細土拌和焦泥灰或腐熟堆肥,均勻撒入苗床中。培土可與施液態肥料結合進行,做到先培土後施肥,使土壤和幼苗基部密切結合,以利早發、多發新根。
下種後每隔15d噴施1次Bt等有機生產許可的生物菌劑和300倍茶麩水,撒1次草木灰;並在苗床周圍或育苗棚外放性激素誘捕器。
苗床管理還要抓好保溫、保溼、通風等措施,以溫度為主。出苗前,晚上要蓋草簾,保持床溫25~35℃。出苗後溫度控制在20~25℃,要防止高溫灼苗,如膜內溫度超過30℃,要及時通風散熱,防止燒苗。寒潮來臨時要做好保溫工作。
種薯出苗前一般不澆水,以利高溫催芽、防病和出苗。如苗床過幹,可用噴霧器在苗床上噴清水。出苗後要注意苗床溼度,當苗床發白時要及時澆水,溼潤床土和澆灑稀肥水,以促進薯苗生長;苗床過溼時,及時揭膜通風。
肥水管理:
紅薯對氮、磷、鉀三要素的需求因生育時期不同而異。氮肥以莖葉生長時期吸收較多,塊根膨大時期吸收較少;磷肥在莖葉生長中期吸收較少,塊根膨大時期吸收較多;而鉀肥的吸收從栽插到收穫都比氮、磷多,以塊根膨大時期更為顯著,因此,紅薯施肥應圍繞這一特點進行,N∶P∶K=5:6:20 。最好採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
紅薯有機種植禁止施用任何化學肥料,以基肥施用為主,一般基肥用量佔總施肥量的60%~80%,基肥結合整地起壟施入。
待移栽苗活棵後,結合補苗追施1次沼液或充分腐熟的稀薄糞水,作為提苗肥。第2次在紅薯結薯期,即春、秋植種後60d左右,冬植種後70d左右追施1次催薯肥。催薯肥以鉀肥為主,一般每667平方米施自制有機肥(或有機認證有機肥)500kg、草木灰250kg或礦物鉀鎂肥25kg。施用方法一般是用犁破開壟兩邊,或用小鋤在壟腰部開小溝,然後把肥料與益生菌拌勻進行條施,施後應進行1次澆水,以促其儘快發揮其肥效。同時施肥後可結合人工除草進行培土。
紅薯在定植時澆了定苗水後,在栽插後30~40d,開始分枝、拖蔓,需水量增大,此時若遇乾旱,要及時澆水,可採取溝灌方式,但灌水量不能超過壟高1/2。整體來看,水分管理掌握土壤基本溼潤為宜。若遇雨天應及時排澇,以防積水造成薯苗徒長,出現只長柴根不結薯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