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貧民窟女孩減肥日記
-
2 # 豫鄉文旅
你好!農村老俗話來說說成熟的葡萄老是腐爛的話題。葡萄美味好吃,既可生吃也能加工成葡萄酒和果乾,在中國種植面積很大,也因此有很多相關的病蟲害問題需要防治。
有網友說成熟的葡萄老是腐爛是因為葡萄成熟了,果體內的澱粉開始糖化了,於是就腐爛了。這只是其中一個次要的原因,葡萄成熟度達到了,自身呼吸過後開始腐爛變質也對。但是作為還在葡萄架上的葡萄,不太正常。
應該說是一種病理現象。根據網友的說法,葡萄太過於成熟就會腐爛,其實腐爛的本質還是感染了病菌導致的,這個對吧?葡萄越是接近成熟,甜度越高,外皮抗病能力減低,更容易招致病菌侵染和蟲口損傷,這也是一個原因。
葡萄更重要的腐爛原因可能是因為葡萄腐爛病引起的,葡萄腐爛病就是葡萄白腐病,是葡萄產區的主要病害,對成熟的葡萄影響很大,直接影響葡萄的品質和產量,尤其是葡萄成熟期發病機率很大,做好預防工作很有必要。
從各個角度來防治葡萄腐爛病,我們綜合的材料包括,葡萄的種植品種,氣候條件,葡萄成熟度以及果園病蟲害管理等多方面綜合考慮,減低葡萄腐爛病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入手預防。
一是更換葡萄品種,有些葡萄品種就是不耐久儲容易腐爛,可以選擇適應當地種植條件的高抗腐爛病品種。二是控防葡萄園區的溫溼度,設施農業種植很容易做到,不給葡萄腐爛病生存環境。三是修剪葡萄樹勢,適當的疏果剪枝。四是做好清園工作,消除越冬病菌預防下季腐爛病。
葡萄腐爛病的藥物防治。設施葡萄園在發芽幼果期前期噴防,幼果期噴防,套袋後噴防,葡萄腐爛病噴防要綜合噴防,除了腐爛病,其他可以預見的病蟲害防治也很重要,比如葡萄炭疽病,霜黴病,白粉病,褐斑病,蔓枯病,黑豆病等以及蟲害防治,具體防治措施諮詢當地的農技中心,以上就是農村老俗話對葡萄腐爛病的一些看法,有不同見解的老師和果友可以交流反饋。
-
3 # puchengguoshuzhibaoy
成熟的葡萄腐爛,主要前期殺菌要跟上,引起腐爛如,炭疽病,霜黴病等,所以只有前期把藥打好,成熟的葡萄腐爛狀況會大大減少。
-
4 # 小二家獼猴桃
這是葡萄白腐病,俗稱水爛或穗爛,是葡萄上發生的一種主要病害,在生長季節特別是葡萄成熟前,如果天氣多雨,常流行為害,可造成產量損失達60%以上,嚴重時達90%以上。是一種由真菌白腐盾殼黴菌引起的病害。
一、發病症狀。主要危害果穗、枝梢和葉片。靠近地面的果穗先發病,初期呈水漬狀灰褐色病斑,逐步變為紅褐色,進而果粒發軟、腐爛,表面密生灰白色漸變黑色小點粒,果粒極易脫落破裂。新梢發病多在幼嫩枝梢及易受損傷部位,如摘心或機械傷口處,病斑初呈水漬狀,淡褐色,不規則形,漸發展成暗褐色呈凹陷狀的不規則形大斑,表面密生灰白色小點粒;病斑發展後期,枝蔓受害皮層與木質部剝離縱裂呈亂麻狀,枯蔓死亡。葉片發病多在葉尖,葉緣;病斑初呈水漬狀淡褐色近圓形或不規則形大斑,其上呈現深淺不同的輪紋病斑,乾枯後易破裂,有時其上產生灰白色小點粒。
二、發病特點。病原菌是一種兼性寄生菌,以分生孢子器或分生孢子和菌絲體隨病殘體遺留在地面或土壤中越冬,也可以分生孢子器在樹上病果和病梢上越冬,由於分生孢子器對不良環境有很強抵抗力,落地病果不易腐爛,病原菌在土中可存活4-5年,在乾燥病粒上病菌能存活10年左右;第2年春季,越冬病原菌產生分生孢子,借雨水濺散傳播,透過傷口、水孔侵入,侵入時多在靠近地面果穗處,然後逐漸向上蔓延,病部產生的分生孢子靠風雨傳播,反覆侵染,反覆發病。我地一般在6月中、下開始發病,發病盛期在採摘前的7-8月份。高溫高溼的氣候條件是該病發生和流行的重要條件,萌發溫限13-40℃,適溫28-30℃,相對溼度95%以上,92%以下不能萌發。在發病期間遇暴雨或雹災,造成傷口多,發病重;果實進入著色期和成熟期,感病程度逐漸增加;果穗距地面越近越易發病;地勢低窪,土壤粘重,排水不良,地下水位高,雜草叢生,通風不良,易發病;立架式比棚架式發病重,雙立架比單立架發病重,東西架比南北架發病重;品種間抗病性差異明顯。
1、農業防治。增施有機肥,少用化肥,增強樹勢,提高抗病力;園地要求地勢平坦,土質疏鬆,排水及灌溉便利,採用棚架,栽植時選擇南北向;適當提高果穗距地面的距離,以減少病菌侵入的機會;適量的負載可保證豐產、穩產、優質。及時摘心、綁縛,抹除副梢和中耕除草,以利田間通風透光。雨季注意排水,降低田間溼度;結合修剪,及時剪除病果穗、病枝蔓、病葉,集中燒燬或深埋,以減少再次侵染機會和第2年侵染源。套袋能減輕白腐病的
-
5 # 大壯哥
葡萄白腐病,俗稱水爛或穗爛。在生長季節特別是葡萄成熟前,如果天氣多雨,常流行為害,可造成產量損失達60%以上,嚴重時達90%以上。是一種由真菌白腐盾殼黴菌引起的病害。 一、發病症狀。主要危害果穗、枝梢和葉片。靠近地面的果穗先發病,初期呈水漬狀灰褐色病斑,逐步變為紅褐色,進而果粒發軟、腐爛,表面密生灰白色漸變黑色小點粒,果粒極易脫落破裂。新梢發病多在幼嫩枝梢及易受損傷部位,如摘心或機械傷口處,病斑初呈水漬狀,淡褐色,不規則形,漸發展成暗褐色呈凹陷狀的不規則形大斑,表面密生灰白色小點粒;病斑發展後期,枝蔓受害皮層與木質部剝離縱裂呈亂麻狀,枯蔓死亡。葉片發病多在葉尖,葉緣;病斑初呈水漬狀淡褐色近圓形或不規則形大斑,其上呈現深淺不同的輪紋病斑,乾枯後易破裂,有時其上產生灰白色小點粒。 二、發病特點。病原菌是一種兼性寄生菌,以分生孢子器或分生孢子和菌絲體隨病殘體遺留在地面或土壤中越冬,也可以分生孢子器在樹上病果和病梢上越冬,由於分生孢子器對不良環境有很強抵抗力,落地病果不易腐爛,病原菌在土中可存活4-5年,在乾燥病粒上病菌能存活10年左右;第2年春季,越冬病原菌產生分生孢子,借雨水濺散傳播,透過傷口、水孔侵入,侵入時多在靠近地面果穗處,然後逐漸向上蔓延,病部產生的分生孢子靠風雨傳播,反覆侵染,反覆發病。我地一般在6月中、下開始發病,發病盛期在採摘前的7-8月份。高溫高溼的氣候條件是該病發生和流行的重要條件,萌發溫限13-40℃,適溫28-30℃,相對溼度95%以上,92%以下不能萌發。在發病期間遇暴雨或雹災,造成傷口多,發病重;果實進入著色期和成熟期,感病程度逐漸增加;果穗距地面越近越易發病;地勢低窪,土壤粘重,排水不良,地下水位高,雜草叢生,通風不良,易發病;立架式比棚架式發病重,雙立架比單立架發病重,東西架比南北架發病重;品種間抗病性差異明顯。 1、農業防治。增施有機肥,少用化肥,增強樹勢,提高抗病力;園地要求地勢平坦,土質疏鬆,排水及灌溉便利,採用棚架,栽植時選擇南北向;適當提高果穗距地面的距離,以減少病菌侵入的機會;適量的負載可保證豐產、穩產、優質。及時摘心、綁縛,抹除副梢和中耕除草,以利田間通風透光。雨季注意排水,降低田間溼度;結合修剪,及時剪除病果穗、病枝蔓、病葉,集中燒燬或深埋。
-
6 # 農家獼猴桃專售
這主要是葡萄炭疽病 引起的。
(一)病狀 此病主要為害果實,穗軸和果梗也能受害。葡萄在漿果著色後期接近成熟時發病最重,故稱為晚腐病。一般在距地面近的果穗尖端先發病,初期在果面上發生水漬狀的褐色小斑點,逐漸擴大,呈圓形深褐色病斑,略凹陷,2~3天后,產生小黑點,排列成同心輪紋狀,即為病菌的分生孢子盤。在多雨潮溼天氣,自盤中流出粉紅或橙紅色的分生了團(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嚴重時病斑擴充套件到整個果面,果粒變軟腐爛,逐漸失水乾縮,變成僵果脫落。果梗、穗軸受害時產生橢圓冊陷病斑,影響果實成熟。葉面上密生圓形褐色小斑點,嚴重時連一成一片,葉色變黃而脫落。
(二)防治方法
1.消滅越冬病原 結合冬季修剪清除留在植株和支架上的副梢、穗軸、卷鬚、僵果等,並把落地的枯、落葉徹底清除燒燬或深埋。
2.殺滅菌絲體 菌絲體主要在1年生枝上越冬,在發芽前噴500倍退菌特,或100~200倍福美砷,或噴30石硫合劑加0.5%五氯酚鈉200倍,混合液等強力殺菌劑,消滅越冬病原。
3.藥劑防治 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出現分生孢子時,每隔10天左右,噴1次800~1000倍的退菌特可溼性粉劑,或500~800倍液,或半量式波爾多液200倍液,均收到良好的效果。但應交替用藥,提高藥效
-
7 # 愛說的大叔字字暖人心
無論什麼水果成熟度達到了,老百姓稱它"老熟、老紅"什麼的,這時候其果肉就變軟,不耐搬動,一但有損傷就會腐爛。像葡萄、桃、香蕉、蘋果、杏、李等不易存放過久,以免遭受腐爛造成不應有的損失。其實,水果成熟了,它的自然著色度、甜度風味就都達標了,上點歲數的人都喜歡吃。但它就有個缺點,不耐儲存,一時半會吃不完就腐爛扔掉了。所以,我們果農們一般在採摘的過程中,總是在八九成熟時,就立即採摘售銷了。如果本問題反映的是葡萄熟了時,在架子上就有腐爛出現,這不是自然成熟腐爛的原因,而是由於葡萄感染上其它病菌所致的。比如最常見的白腐病和真菌白腐盾殼黴菌病,果實一但感染這些病菌後,腐爛成度就會大大增強,所以我們果農們就必須應及早防治了。
回覆列表
澱粉轉變成糖,有機酸分解,果實酸度下降,果膠酶活性提高使果膠分化、果肉變軟。經過呼吸高峰後,果實就會很快衰老,腐爛
也就是植物界的生老病死,之中的果實衰老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