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香茗史館
-
2 # 抵攏捯拐0123
一般是固山貝子銜奉恩鎮國公,清末滿蒙王公貴族最為常見這種加銜晚清統治力下降財力不足的一種產物是一種籠絡手段。簡單的說固山貝子銜奉恩鎮國公就是享受固山貝子的地位(包括服裝,飾品,出行工具等等)拿奉恩鎮國公的俸祿,朝會排在固山貝子後奉恩鎮國公之前,嚴格的說這不是一種宗室爵位等級恩封的一般死後兒子降襲奉恩輔國公皇帝特旨的例外。還有一種情況是固山貝子銜奉恩鎮國公食固山貝子俸。多羅郡王以下至奉國將軍都有加銜這種情況。和碩親王有食雙俸,三俸的。郡王有食親王俸的。這裡有個例子同治十三年同治皇帝病重為沖喜加恩親貴貝子銜奉恩鎮國公奕謨著賞食貝子俸。內外蒙古的汗.親王以下至臺吉(塔布囊)都有這種加銜存在。
-
3 # 農民工歪說古今
鎮國公、輔國公是清朝宗室爵位系統中的中間等級,有入八分和不入八分之分。入八分者稱奉恩鎮國公、奉恩輔國公,也簡稱為鎮國公、輔國公。當然,也可以直接稱為入八分鎮國公、入八分輔國公。不入八分者稱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所謂入八分,指的是朱輪、紫韁、背壺、紫墊、寶石、雙眼、皮條、太監八項禮儀性待遇,入八分者可以享受這八項禮儀性待遇,而不入八分者無權享受。除此之外,擁有入八分者輔國公以以上爵位的宗室王公在封爵的同時會被劃撥給多少不等的牛錄,即所謂的“旗份”,而不入八分者只有封爵,沒有“旗份”。因此,這些擁有“旗份”的入八分宗室王公也被稱為大、小旗主。當然,畢竟是愛新覺羅家族的“近支”(與所謂近支宗室是兩碼事),那些不入八分的宗室相對於旗下百姓,其身份依然是“主子”,只不過這個“主子”的含金量比入八分宗室王公要低一些。
清朝的宗室爵位只授予宗室黃帶子,也就是清顯祖塔克世的直系後裔,也就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及其弟弟穆爾哈齊、舒爾哈齊、巴雅喇的後代們(雅爾哈齊絕嗣),分為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入八分鎮國公、入八分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和奉恩將軍十二級,其中鎮國將軍至奉國將軍又各分為三等。沒有獲得爵位者稱為閒散宗室,乾隆年間起賞穿戴四品武職頂帶袍服。按清制,不入八分輔國公及以上爵位為超品,也就是在正一品之上。鎮國將軍至奉恩將軍分別為正一品至正四品,其內部劃分的三等,主要是俸祿的差別,品級相同。
在清朝的宗室爵位系統中,所謂輔國公加貝子銜或者賜貝子品級輔國公這種跨兩級的現象並不常見,通常以提高一級為主,如鎮國公加貝子銜或者賜貝子品級鎮國公。那麼,鎮國公加貝子銜或者賜貝子品級鎮國公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清朝的爵位封授並不是皇帝想什麼時候封授就什麼時候封授的,通常隔幾年才進行一次集中封授。如果沒有到時間,但是皇帝又想給某位宗室晉級,怎麼辦呢?於是便有了加銜。先給一個加銜,把一切政治、經濟待遇先享受起來,等到了時間再封授實爵。再後來,加銜逐漸變成了一種待遇的提升,有時候未必就一定給予實爵。史籍中經常見到的貝勒加郡王銜、鎮國公加貝子銜之類,實際上就是這樣的情況。
與加銜伴隨的是不僅僅是政治待遇的提升,還有經濟待遇的升格。再後來,隨著清王朝的逐漸衰落,經濟實力也逐漸下降,已經沒有能力支撐那麼多加銜宗室的供養。但是,提升待遇的獎賞卻不能就此捨棄。怎麼辦?於是諸如賜貝子品級鎮國公之類的情況出現了。什麼意思呢?只提高政治待遇,將品級提高,但是俸祿方面仍然照舊。以賜貝子品級鎮國公為例,其享受的政治待遇是貝子品級,但是實爵仍然是鎮國公,俸祿也依然是鎮國公的待遇,其後代承襲爵位,也仍然按照鎮國公標準降等或不降等(親王降至鎮國公者不在降等)承襲。換句話說,就是有名無實。雖然有名無實,但是,賜貝子品級鎮國公的地位仍然排在普通的鎮國公之上,但是要排在實爵貝子之下。當然,經濟問題是一個方面,也有很多賜給高品級的宗室爵位與經濟無關,主要是皇帝為了擺出一個政治姿態。說白了,就是不得不封、內心又不太想封,於是退而求其次,賜個象徵性的品級了事。又或者皇帝只是想給某人一個政治待遇,並不想給予實質性的東西,於是給賜個品級完事兒。
當然,賜比自身爵位高几個等級的品級這樣的情況還是存在的,但是主要以追贈為主,即某位宗室的爵位不高,去世後為了提高喪葬待遇,皇帝賜給更高品級,這實際上是一種政治象徵性的東西。以清聖祖第十子、已革敦郡王允䄉為例,允䄉在康熙年間的爵位是敦郡王,清世宗即位之後被革爵、幽禁。直到清高宗即位之後才被釋放,並被侄子清高宗重新封為了輔國公。允䄉去世之後,侄子清高宗或許覺得這位十叔好歹是祖父清聖祖的皇子,而且還是曾經的敦郡王,以輔國公的標準治喪太過寒磣了,於是特批按貝子品級葬祭,以提高其喪葬待遇,畢竟皇子的封爵通常都是貝子起步的。但是,這僅僅是禮儀性待遇,允䄉的身份仍然是輔國公而不是貝子。這與追贈貝子是有著天壤之別的,追贈貝子是追贈的實爵,後代是可以承襲的,而賜貝子品級葬祭僅僅是提高喪葬規格而已。再舉個例子,清朝二百餘年曆史上除清初幾個異姓王之外、唯一的異姓王福康安,他生前的爵位是貝子,死後追贈郡王,他的兒子德麟承襲的就是以郡王為基礎降等的貝勒。而他的父親傅恆,因為福康安的原因,也在死後被追贈了郡王品級。但是,這僅僅是象徵性的、禮儀性的,承襲傅恆爵位的福隆安(福康安的哥哥)並沒能因此獲得貝勒爵位,而僅僅是承襲了傅恆原有的世襲一等忠勇公爵位。或許有人說,福康安是異姓封王,屬於特例,並沒有代表性。那麼,再舉個例子,仍然是前面提到的允䄉,在他去世後,他彼時唯一活著的兒子弘晙並沒有得到任何封爵,直到乾隆三十六年去世,依舊只是一個閒散宗室,這就足以說明問題了。
以上是宗室爵位系統的情況,實際上清朝在宗室爵位系統之外還有鎮國公、輔國公,甚至親王、郡王、貝勒、貝子。這就涉及到另一個封爵系統,即外藩爵位系統,這一類爵位主要是統戰需要,授予了外藩蒙古(蒙古八旗之外的蒙古人)、回部、西藏(如拉藏汗)等邊疆地區少數民族首領。因為是統戰需要,這類爵位相對於宗室爵位就比較放得開了,賜貝子品級輔國公之類也是存在的,至於什麼賜郡王品級貝勒、賜貝勒品級貝子,那就多如牛毛了。說白了就是出於政治、統戰需要,給外外藩王公們一些更高級別的政治性、禮儀性待遇。如無什回部的首領、也就是俗稱的烏什麼回王就是賜貝子品級輔國公。但是,這同樣不等同於貝子,其後代世襲的依舊是所謂貝子品級輔國公而不是貝子或者降一等的鎮國公,而且世代如此。這類情況無非就是出於政治、統戰需要,名義上抬高點兒待遇而已,同樣是有名無實。
綜上所述,貝子是實打實的,有爵位、有政治待遇、有經濟待遇、還有其他方面的所有待遇;鎮國公加貝子銜是無名有實的,雖然沒有貝子爵位,但可以享受貝子的政治、經濟和其他方面的待遇;賜貝子銜鎮國公是有名無實,既沒有貝子爵位,而且只能享受貝子的政治待遇(而且並不完全等同貝子),經濟和其他方面的待遇方面仍然是鎮國公的標準。
回覆列表
貝子、輔國公和鎮國公都是清朝宗室的爵位,這裡的輔國公和鎮國公是有“入八分”和“不入八分”之別的,題主問的貝子品級的輔國公和鎮國公應該指的就是“入八分”輔國公或“入八分”鎮國公,也叫奉恩鎮國公和奉恩輔國公。
清朝宗室爵位制度清朝宗室爵位一共分為十二個等級,分別是: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固山貝子、奉恩鎮國公、奉恩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將軍(三等)、輔國將軍(三等)、奉國將軍(三等)、奉恩將軍。
而清朝世襲爵位實行的是降襲制度,分為恩封和考封兩種方式(十二個鐵帽子王除外):
1、恩封:恩封是指擁有爵位的人去世之後,只有一個兒子可以透過降一等的方式繼承他的爵位。也就是說,親王去世之後,只有一個兒子可以降一級,繼承郡王的爵位。禮親王、睿親王、豫親王、肅親王、鄭親王、莊親王、克勤郡王、順承郡王、怡親王、恭親王、醇親王、慶親王等十二個鐵帽子王除外,他們可以由一個兒子不降級繼承。
2、考封:除了降一等繼承爵位的兒子外,其他的兒子繼承爵位是需要經過考試的,因此稱為考封,而且只能獲得不入八分的爵位。考試分為翻譯、馬箭、步箭三項,每項分優、平、劣三個等級。三項為優,封給應有的爵位;兩優一平,降一等;一優二劣者、二平一劣者,降二等;三平、一優一平、一劣者,降三等;一優兩劣、兩平一劣、一平兩劣及全劣者,不予爵位。
入八分和不入八分“八分”就是八份。清朝入關之前,每戰有所虜獲,均分為八份,每個旗的有資格的貴族按各自等級參與戰利品的分配。後來,這些人的身份逐漸固定下來,成為貴族的一種等級,稱“入八分”。
狹義上的八分,指的是“朱輪、紫韁、背壺、紫墊、寶石、雙眼、皮條、太監”這八種待遇,而實際上除了這八種待遇外,入八分爵位更是有代表八旗參與議政王大臣會議決定軍國重事的權力。
而在清朝爵位中,鎮國公、輔國公是有入八分和不入八分區別的,入八分的可以與滿洲親王、貝勒等一起分左右兩翼列班,而不入八分的,則沒有這個資格。
所以,題主說的貝子級別的輔國公和鎮國公,應該指的就是入八分的鎮國公和輔國公,分別屬於爵位的第五和第六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