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71如山

    首先,說這句話的肯定是華人,外華人是絕對不會認為漢字是最好的文字的,就像我們不會認為英語是們好語言一樣,主要是太難了,學起來忒費勁!想想我們學英語時的痛苦就知道了,別人學漢字最起碼難三倍。所以,民族情節決定了我們只會認同漢字,語言的普及程度讓我們只認同漢字。

    再者,從文化傳承上來看,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漢文化之傳承,漢字是最直接的提現。文化之厚重,歷史之悠久,鮮有國家匹敵,這是我們華人的文化自豪感,這是我們華人的驕傲。漢字當然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字。沒有哪個國家的文字能像中國的漢字這樣一代代的傳承,中間從來未受過外來文化的衝擊影響,相反,漢字給周邊國家,南韓,日本這些國家的影響是巨大的。所以,漢字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字,這句話沒毛病!

  • 2 # 首席戰略研究員

    從戰略上來說,地球上只有兩種文字,除了中國繁體字,其他一切文字都是符號,與意義沒有多大關聯,但是繁體字在最初設計時的戰略路線就是表意的,書讀百遍其意自現,就是對繁體字設計者的戰略意圖的最貼切的描述。

    說到繁體字,就不能不提最具代表性的幾種文字:英語和簡體字,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

    首先,英語精度是很高的(好幾萬的詞彙,精度能不高?),所以西方科技先行一步,電腦語言也確實用英語好程式設計,比較準確,所以造成了西方人重視細節、產品質量較過硬、什麼樣的基礎研究都有人搞等等優點。但是不可否認,精度與片面成正比!

    再說說漢語,漢語精度沒那麼高,很多形容都挺模糊,不適合用於科研,但是漢語的優點是全面,是寬廣的視角,是深遂的內涵!華人就很不喜歡搞基礎研究,亮堂處的科技高度發達,而角落裡的基礎科技無人問津,做軟體的大把,做程式語言的鮮有。寬廣的視角這東西不好也好,不好在於科研,你搞個基礎研究,人們會問你:你這個能賺多少錢?這樣這樣一搞就行了,費那勁研究幹什麼呀?而西方人一根筋:搞出來再說。所以中國的科研製造基本靠政經從上往下推動。

    好在寬廣的視角給人無與倫比的運用能力,任何工具到華人手裡,我們都能開發出最多種可能的用法與用處,當年幾瓶酒就把老大哥手上的大量軍火弄了過來……

    再說說內涵,繁體字誰寫誰知道,靜下心來練字,越寫越氣定神閒,越心如止水,要論文字給人影響的深遂,還屬繁體字。而簡體字雖然筆畫少,速度快,但是越寫越浮躁,越寫越想放下筆去玩。人就是這樣,給你簡單的,你想要更簡單的,給你方便的,你想要更方便的,於是人心越來越浮躁,越來越急功近利。但是,中國現在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已經過了“做大”階段,到了“做強”階段了。“做大”階段允許急功近利,允許“抓到老鼠就是好貓”,允許簡化漢字,一切為國家戰略服務,沒有任何毛病。但是,雖然我們國家富裕了,然而回頭看看我們現在的社會吧:扶老人要注意安全,食品要注意安全,當父母的要注意安全(小學生會弒母),學生要注意安全(校園霸凌頻發),做賊的自己摔傷還有膽告業主……各種安全問題就像打地鼠,打了這裡冒那裡!在外華人眼裡,咱國家高層智者無數,然而國民就是一幫盲流、蝗蟲……劣幣正在驅逐良幣,小人正在驅逐君子!

    因此,國家經濟戰略第一階段已完成,第二階段已經來臨,戰略轉型的時機已到!如果我們罔顧事實,依然沉浸在第一階段戰略成功的喜悅中無法自拔,繼續一本通書讀到老的話,國家危矣,民族危矣!!!

    而“做強”階段的使命,是沉澱,是沉穩,是船大不好掉頭,穩字當先!因此,現階段國家經濟發展戰略必須是“穩”!而繁體字在人性穩定性方面的推動,無疑是符合時代的戰略的!棄了繁體字,便註定了世人傾向於浮躁和急功近利。

    總結:思維的基礎工具就是文字,文字是一個民族發展方向的最大戰略推手,英語是最基礎的操作級文字,就像螞蟻窩一樣,是一種由下往上推動的戰略力量,雖然大方向不一定正確,但基礎發展永不止步,是可以長盛的。繁體字是一種戰略級+戰術級的文字,是一種由上而下,由內而外的設計,也是可以長盛的。雖然基礎細節不是很穩,但是大方向大事情更傾向於王道、聖人。

    其他的語種,那些上不著戰略級(簡體漢字是純戰術級別的),下不著操作級的那些語種和民族,可能因個別戰術級宗師橫空出世而鼎盛一時,但最終要麼隱忍,要麼被淘汰在了歷史的長河中,蒙古人就是最好的例子。而戰略級文字的民族不同,他們可能因個別無能的人上臺而短暫隱伏,但一旦有“得道多助”的人上臺,又會迅速復興!

    如果說文字簡化是進步,那日文更簡,但是請看看日本人有出過戰略家嗎?繁簡有個度,繁到甲骨文也不行,簡到人心浮躁更不好。簡體字,簡掉的是民族的戰略悟性!不是隨便弄個什麼文字出來都能推動一個民族常坐世界第一寶座的!

    毛主席說過:一切勝敗,皆決於內因!如果還不恢復繁體字,國民素質繼續惡化下去話,明清各兩百多年,咱天朝能延續多少年?

    唉,我沒什麼資格心憂天下,但是身為炎黃子孫,看著遠處的深淵,甚感心痛!

  • 3 # 蚊子De文

    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說的是任何地方都存在語言差異。我們現在之所以能天南海北的溝通無障礙,要感謝新中國,普及了普通話,普及了中國的簡體字,大範圍掃盲。我們華人都講究尋根問祖,南方很多人家裡都貢有祖宗牌位。你若是想了解,他能給你追溯到祖宗十八代,這就是文化傳承的傳承。那麼今天阿文帶各位朋友們瞭解下中國文字的前世今生。 現如今全世界都在說中國話,世界各地興辦漢語的學習。只因為中國的文字是歷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至今通行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種文字像漢字這樣經久不衰。 從甲骨文發展到今天的漢字,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文字的發展經過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書體演變。 古代有個名叫倉頡的小青年在黃帝手下當差,黃帝派他管理牲口的數目和糧食的數量,為了不使數量出錯,剛開始用繩子打結記數,後來隨著數量的增加,倉頡透過花鳥魚蟲、世界萬物的特徵,畫出了影象,中華民族的象形文字就出現了,倉頡也被世人尊稱“造字聖人”。 當然倉頡造字只是一個傳說,最早古人要記錄重大事件的時候是刻在動物骨頭上、龜殼上。按現在中國古文字學家的意見,甲骨文是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而又比較完備的文字,所以甲骨文是中國文字的祖宗。 隨著商周王朝的的興盛,青銅器的大踏步的發展,古人們不止於在骨頭上刻字了,開始了在青銅器上刻刻畫畫,簡稱金文。金文起於商末,興於東周,亡於秦朝。 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制訂了一系列利國利民的好政策,書同文就是其中一項。當時六國各個地方口音、文字都不一樣,常常因為字型的原因出錯,所以由丞相李斯負責,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取消其他的六國文字,創制了統一文字的漢字書寫形式小篆。當然小篆作為官方的公文來往,老百姓並不常用,所以會寫的、認識的並不多。我們看《大秦帝國》裡面他是這麼寫的,當時有個縣丞因為寫字潦草還坐了監獄。程邈是下邦縣的縣丞。當時滅韓需要送糧,程邈因為認識字多,所以職任糧秣司馬,專一執掌糧草進出。可剛剛入軍一月,程邈便被下獄了。 程邈的罪名――錯書地名! 當時寫的是宜陽,地名並沒有寫錯,可是送糧的認錯了,送到了南陽。因此多走了三百公里,餓死了三個人。後來秦始皇統一文字的時候想到了他,因此得到秦始皇的賞識,創造了隸書。隸書是中國古代文字發展的分水嶺,為行書、楷書、草書等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漢朝作為又一大統一的國家,並且是漢文化、漢民族的發源國。當然有自己的字型,慢慢把隸書冷落了,開始發展了草書。草書的特點是結構簡省、筆畫連綿。崔瑗、張芝、張旭、懷素都是草書的代表人物。 你方唱罷我登場,各領風騷數百年。楷書也叫正楷、真書、正書。從程邈創立的隸書逐漸演變而來,更趨簡化,橫平豎直。《辭海》解釋說它“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書。始於漢末,通行至現代,長盛不衰。楷書是中國封建社會南北魏到晉唐最為流行的一種書體。 行書是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一種書體,大約出現在西漢晚期和東漢初期。行書歷經魏晉的黃金期、唐代的發展期後,在宋代達到了新的高峰,於各種書體中逐漸佔居主流地位。 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型,可以說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它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於辨認而產生的。筆勢不象草書那樣潦草,也不要求楷書那樣端正。楷法多於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於楷法的叫“行草”。 所以說中國文字的歷史源遠流長,到現在逐漸演變成了最簡單、最方便、最好認的簡體字。全世界都在學中國話、中國字。現在南韓都想恢復漢字文化,所以說漢字作為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每一個華人得保護它,珍惜它。 我是阿文,是一位歷史愛好者,並不是歷史大咖。碼字不易,希望大家多多支援,多多關注我,後續更多精彩,我們來一起探討歷史的真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美國在伊朗使用小當量級核彈,伊朗的石油豐富,會造成多大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