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加特林快評

    根據現有登陸作戰輸具及海峽自然地理條件來看,實施兩棲登陸突破或隱蔽突襲登陸作戰行動,必須遵循一定的作戰步驟順序。

    隨著各型新式兩棲登陸平臺陸續列裝,例如中國海軍獲得的各種新型登陸艦,“速戰速決”將是主要軍事行動選項。

    藉助新式兩棲艦艇的運載能力,例如中國最新船塢登陸艦、氣墊船、直升機的運載能力,以及快速掠海飛行器等高速登陸工具的優勢,採取“超地平線”與“海空一體”為主要突擊登陸方式,運用“多層雙超”戰法,可以在機動中選擇利於我方的敵方沿海防禦薄弱環節,實施高速度、全時空、全縱深、多方向及多層次的突擊登陸行動。

    這將實現首波突擊部隊在我偵察與火力打擊範圍外,適時選擇輸具實施換乘、編波、快速衝擊上陸,搶奪灘頭陣地,達成全縱深突破打擊手段。

    “多層立體”登陸方式涉及多種登陸平臺,中國未來的登陸作戰,透過運用071型船塢登陸艦與074型、072Ⅲ型等大型登陸艦,搭載氣墊船、運輸直升機與兩棲戰鬥車輛,運送兵力至距岸50海里外地平線實施換乘,有利於保護自身部隊。

    配合裝甲突擊運載平臺,採“多層立體”登陸方式,使得在較遠的距離上仍可迅速接近灘頭。

    首層主由船塢登陸艦與大型坦克登陸艦搭載兩棲機械化步兵師,輔以陸戰旅,奪佔灘岸要點,以建立灘頭陣地。

    第二層藉助氣墊船及地效飛行器等掠海快速平臺,搭載陸戰旅與特種大隊,配合兩棲機械化步兵師繼續登陸,攻克縱深重要目標,建立後續戰場,以鞏固登陸場;或配合直升機的垂直著陸與兩棲部隊的灘頭突破,內外夾擊。

    第三層是由艦載直升機載運陸戰旅或機(摩)步師,迅速從空中機降至目標側、後方,或實施關鍵節點癱瘓,打亂防衛部署,並配合地面主力同時奪取目標。

    最上層則以運輸機載運空降部隊,迅速空降至縱深地區,配合機降部隊與地面主力,以遂行“超地平線換乘、編波攻擊”及“超越灘頭登、著陸”,實施立體、全方向、多地域奪取重要目標及設施。

    最後以兩棲運輸艦隊運送後續登陸部隊,以擴大戰果。

    上述的“多層雙超”戰法,必須在其掌握制空、制海權之後才能實施。

    未來登陸作戰將採立體化作戰方式,在地面和空中、正面和側翼、灘頭和縱深廣闊空間範圍內,同時或交錯展開,形成全縱深、多方向、立體的作戰型態。這樣對敵方整體防衛作戰將造成極大壓力,在準備上必須深入研究和掌握登陸作戰的特點、戰術、戰法及可能登陸的主力,提出前瞻性、全盤性的指導思想,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因應可能的威脅。

  • 2 # 軍事天地

    同志,二十一世紀了!我們有直升機,有兩棲氣墊船,有兩棲戰車。配套的還有武裝直升機和無人機,外加上沒退役的強-5和“飛豹”攻擊機。你說我們是按照什麼樣的登陸順序呢?

    這算半開個玩笑,現代兩棲登陸作戰並沒有固定的登陸作戰順序,完全是根據不同對手和不同規模的防禦力量來進行調配。

    舉個例子,如果我們要登陸中等兵力防守的小島,第一批登島的可能是從水下摸過去的蛙人部隊。隨後根據對手的實際部署呼叫空中或者艦上火力進行覆蓋,剩下的就是安排兩棲陸戰隊上來收拾殘局了。

    如果是面對海峽對面,那就完全不同了。這不僅僅是打一場區域性兩棲登陸戰,而是一場絕對是21世紀以來的規模最大的現代化兩棲登陸作戰。並且需要視不同的外部條件採取不同的登陸策略。如果時間視窗緊迫,可能會選擇東西兩側同時登陸,在空軍爭奪制空權的同時,投擲空降兵展開機群作戰;低空的武裝直升機就會掩護運輸直升機進行灘頭和淺縱深的機降,前置對手調動兵力。

    隨後才能輪到兩棲登陸部隊上場,無論是“野牛”還是“Mustang”都需要在第一時間,在不同位置投送兵力,甚至要沿著水系進入縱深後才能投送重型載具。淺灘和灘頭還是交給兩棲攻堅部隊。

    所以,並沒有什麼實際登陸順序,完全就是“仗怎麼打,兵就怎麼運,一切目標為打贏!”

  • 3 # 前沿陣地

    首先是偵查,這是任何作戰中都十分重要的任務,事先摸清敵方的兵力部署情況、防禦設施、武器裝備等,以為後續的作戰提供資料。

    作戰開始之前,自然是打擊敵方重武器、工事等目標,降低登陸部隊的作戰難度。利用多用途戰鬥機、轟炸機等(當然,在這之前要取得足夠的制空權),使用精確制導彈藥消滅敵方火炮、工事、坦克裝甲車輛、物資等這些武器裝備和設施,削弱敵方防禦力量。

    登陸作戰開始時,一般是多個方向上同時開始登陸。由直升機或者運輸機搭載登陸部隊垂直登陸,在敵軍後方作戰,協助大部隊。登陸部隊主力則是在海灘登陸,一般會乘坐氣墊登陸艇,坦克登陸艇等直接到達海灘,立即投入作戰,消滅灘頭敵軍火力點等目標,鞏固灘頭陣地。在此期間保持強有力的電磁干擾,阻礙敵軍通訊,並控制住登陸場附近的空域,防止敵軍空中力量的攻擊。

    接下來就是往縱深推進了,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能夠避免敵軍反撲導致前功盡棄。灘頭留守一部分部隊負責保衛,其他部隊繼續推進,同時後勤,醫療,保障等工作也要推進,至此兩棲登陸作戰基本結束,進入縱深推進階段。

  • 4 # 水井土城

    由海到陸的登陸作戰就是兩棲登陸作戰,不管是過去還是現代,兩棲登陸作戰的順序並沒有太大變化。

    情報偵察

    不管是過去的還是現在的兩棲登陸,情報肯定是最重要,比如首先要知道對岸的火力配置、交通狀況、地形地貌、兵力構成和武器裝備,另外海上的氣象情況也要準確掌握。只有確切的情報支援才能進行下一階段行動。情報的獲取形式多種多樣,衛星偵察、飛機航拍、人員滲透、地方武裝支援等,都是情報獲取的手段之一,情報獲取的越是詳細,對登陸作戰的幫助就越大。蛙人滲透是常見的一種偵察方式

    火力打擊和支援

    利用火力打擊,主要對已發現和確定的防禦設施和阻礙登陸的障礙物進行摧毀和清除,例如防禦工事、炮兵陣地、岸艦導彈、反坦克拒馬等等,盡最大努力的清除一切阻礙登陸的不利因素。即使無法完全摧毀,也儘可能阻止防守方再次使用,削弱其防禦力量。另外在偵察階段實施火力打擊,也可以誘使防守方開火反擊,作為補充偵察確定各個火力的武器使用狀況。

    臺灣金門的炮兵防禦陣地

    火力支援則是部隊登陸後遭遇阻擊無法推進後向上級呼叫實施的,火力支援負責為進攻部隊開啟進攻通道,消滅殘存火力點,打退守敵反衝擊,保證部隊勝利登陸。曾經出現的我軍火力支援艦

    登陸

    火力打擊結束後,登陸編隊就可以開始登陸了。當有一點需要注意,傳統的登陸方式中不管是登陸艇還是氣墊船亦或是兩棲戰車,從登陸艦放出後不能馬上向灘頭髮起衝擊,而是先組織編隊,然後採取編隊形式,分波次,組織進攻,這個階段叫做“泛水編波”。編波的好處在於,可以同一時間出發同時搶灘登陸,分散防守方的火力,提高登陸的成功率。缺點就在於,編波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能讓防守方做出調整。

    登陸後的縱深推進

    部隊登陸後僅僅佔領了灘頭陣地還不行,需要在各級部隊的火力掩護下奪取守敵的防禦陣地,將其趕出整個登陸地域,並建立防禦陣地防止守敵發起反衝擊,保證後續部隊的登陸安全。

    後續部隊上陸

    初步完成奪取登陸場的任務後,後續部隊開始大規模上陸。登陸場選擇的地域往往都可以停靠大量的船隻,運輸裝甲車輛和物資的登陸艦直接搶灘,運輸人員的船隻則在海中透過登陸艇運送。情況可以的話,還能夠建造一個臨時碼頭加快登陸的效率。如果能做到這一步,登陸作戰基本完成,可以考慮下一階段的作戰準備了。

    兩棲攻擊艦的登陸作戰

    在有了兩棲登陸艦以後,登陸方式有了一定的改變。兩棲登陸艦可以直接透過直升機將登陸人員運送到防守方的背後,繞開灘頭的防禦陣地,也就是美國常說的“超地平線登陸”。

    兩棲登陸作戰的的順序其實和傳統登陸作戰相同,偵察-打擊-登陸-奪取,其主要的改變是在登陸時不再直接搶灘登陸場。這種登陸方式帶來的好處是選擇性大大提高,因為可以繞開傳統的登陸場,因此可選擇的登陸地域很多,只要能供直升機起降就可以。另外,登陸速度大為提高,用直升機運輸人員裝備遠比船舶車輛的速度要快,守敵可能還沒反應過來直升機登陸就已經完成。

    但是利用兩棲攻擊艦登陸僅僅是繞開了傳統的登陸場,如果無法佔領整個登陸地域,後續的部隊和裝備就無法及時上岸,僅僅憑藉直升機是不可能完成大規模裝備和物資的運輸。因此,需要配合登陸部隊一同奪取登陸場。此外,直升機無法運輸重型裝甲戰鬥車輛,登陸人員僅僅憑藉手中的輕武器很難對抗裝甲部隊,如果後續部隊沒有及時增援,很可能被包圍殲滅。因此,兩棲登陸僅僅是傳統登陸手段的一種補充,而不能作為一種打破傳統的現代的登陸方式。

    這是美軍在仁川登陸時的場景,坦克等裝備需要登陸艦直接搶灘後才能上岸,這種規模的運輸是兩棲攻擊艦上的直升機無論如何也做不到的,必需搶下一個登陸點才能保證後續重灌備的大量投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芯國際正式提出從紐交所退市,原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