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正經的軍棍
-
2 # 紅色手電筒
制空權是坦克兵團實施大縱深突擊的前提條件,沒有制空權是不可能集中使用大規模的坦克部隊的。
制空權可以有不同的表現形式,一種是絕對制空權,還有一種是區域性制空權。絕對制空權就像就像美國後來在越南,北韓那樣,在戰區上空看不到一架敵方飛機,自己的陸軍完全用不著擔心敵方的空中打擊,甚至連高射炮也不用準備,美軍在二戰期間,高射炮兵很多時候都是被用作補充兵源當作步兵使用。
還有一種是區域性制空權,就是隻是在區域性地區取得了制空權,自己的空軍並不能完全壓制敵方的空軍,只能是在自己行動的地帶沒有敵方的空軍干擾本方的地面行動,並且本方的空軍是可以對於敵方的空軍進行空中打擊,不過這些對地打擊行動必須要有本方殲擊機的保護,否則就會遭到對方空軍力量的攔截。德國空軍和蘇聯空軍類似都是一隻戰術空軍,缺乏執行戰略轟炸任務的飛機,就是一隻空中炮兵部隊,不過蘇聯方面的這個弱點被美英空軍彌補了。雅克,拉格殲擊機和德國的梅賽德斯,福沃相比並不遜色,雖然有的蘇聯飛機是木頭做的,航程比較短,但是航程短是歐洲戰鬥機的通病。德國飛機也一樣。
在蘇德戰場,蘇軍透過集中使用空軍力量,在計劃發動大規模進攻的地域通常可以確定區域性制空權,這樣蘇軍的坦克部隊就可以在空軍的掩護下實施大縱深的進攻,一旦蘇軍的坦克部隊到了自己空軍保護傘的外邊,德軍空軍就會開始活躍起來,像在奧得河戰役後期,由於當時是春季解凍時期,蘇軍的野戰機場都成了爛泥地,飛機無法起飛,而德軍由於使用固定機場,跑道是水泥的,所以德軍對於蘇軍佔領的奧得河登陸場進行了密集的空中打擊,而蘇軍空軍只能是看著沒有辦法,蘇軍在這種情況下,只能是加強防禦,整修機場同時前移機場,重新部署空軍機場。
蘇軍的空軍在1941年的冬天就開始和德軍爭奪戰區的制空權,並且利用德軍野戰機場條件差的劣勢,在莫斯科保衛戰後期的蘇軍反擊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當時蘇軍在莫斯科城下,除了空軍,在人數,坦克,火炮方面都不比德華人多,但是在空軍的掩護下,蘇軍還是成功的把德軍擊退了150-300公里。美國援助的P-39,蘇聯人對它評價很高,不過美華人對它卻是惡評如潮。蘇軍的轟炸機都是這種載彈量少的輕型轟炸機。這個應該是闊日杜布的那架飛機。闊日杜布是二戰中盟國方面的第一王牌。米格飛機的早期產品。
而到了斯大林格勒會戰期間,蘇德雙方更是展開了激烈的空戰,而在後來的庫班空戰中,蘇軍終於是第一次徹底的獲得戰區的制空權,這一仗被視為蘇德戰爭雙方空中較量的轉折點,在庫班空戰以後,蘇軍佔據了蘇德戰場空中優勢,到了後來的庫爾斯克會戰以後,蘇軍就徹底取得了蘇德戰場的空中優勢。
不過,蘇德戰場屬於那種戰場很大,但是軍隊很小的地方,這種地方雙方的空中力量不可能覆蓋所有的地區,而力量相對較弱的一方可以透過集中使用兵力,取得區域性的空中優勢,在後來蘇軍的進攻中,多次發生由於自己的機場前移,造成對於地面部隊保護出現空檔,被德軍鑽了空子的情況。
但是,如果沒有掌握空中優勢,蘇軍的坦克部隊是無法進行那種大縱深高速度的快速突擊的,德軍空軍在蘇軍坦克部隊集結,運動過程中就會破壞蘇軍的行動,而且地面部隊無法調動,就像在戰爭初期的那樣。在戰爭後期,蘇軍只不過沒有像美軍完全佔據了天空,但是德國空軍只是蘇軍的麻煩而已,不會對蘇軍的作戰行動產生重大影響了。
-
3 # 戰略論
不知這個說法的依據是從哪裡來的,沒有制空權的情況下,任何地面部隊都很難獲得勝利,二戰中絕大部分的戰役中,勝利者都佔據著空中優勢,或者至少差距不會太大。蘇軍也同樣是如此,從1943年的庫爾斯克會戰開始,蘇軍空軍便已經開始逐漸取得一定的空中優勢了,而到了1944年蘇軍已經奪取了東線的制空權,正是在強大的空中掩護下,蘇軍裝甲部隊才具備了大縱深突擊能力,取得了一次又一次輝煌的勝利。
裝甲部隊是重灌部隊,除了裝備許多坦克等裝甲車輛外,還裝備了大量的卡車、火炮等裝備,這些機械化裝備主要依靠的還是公路機動的方式,往往會組成一列列長長的行軍縱隊,這種行軍方式從空中來看是非常明顯的目標,很容易遭受來自空中的打擊,在沒有空中掩護下,往往會遭到嚴重的損失。戰爭前期,蘇軍在沒有制空權的情況下,許多坦克部隊尚在集結或者展開的過程中就遭到德軍空軍猛烈的轟炸,還沒來得及和德軍地面部隊接觸就已經被德國空軍所擊退。即便到了庫爾斯克會戰期間,也出現蘇軍一個完整的坦克旅也被德國空軍所擊退的現象,這證明制空權對於地面作戰的巨大影響,尤其是對於重灌備雲集的裝甲戰。
以最具決定性意義的巴格拉季昂行動為例,蘇軍首次在一場戰役中殲滅了德軍一個野戰集團軍群,造成了德軍東線的完全崩潰,大量的德軍野戰師被整建制的消滅,蘇軍的大縱深作戰理論得到了完美的實施。而在這場戰役中,蘇軍除了在地面部隊中佔據明顯的數量優勢外,首次徹底的奪取了戰區的制空權,這位地面部隊的迅速進展提供了基本的前提。蘇軍航空兵對德軍地面作戰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大量德軍炮兵陣地被蘇軍飛機炸燬,而這些火炮是德軍步兵抵擋蘇軍坦克的唯一手段,德軍的防禦能力遭到了嚴重的削弱。德軍的裝甲部隊同樣遭到了嚴重的影響,部隊的支援速度明顯減慢,而且在行軍途中便因空襲而蒙受損失,最重要的是失去制空權的德軍偵察機無法對蘇軍進行全面的偵查,無法獲知蘇軍的進攻態勢,使德軍無法及時判斷出最有威脅的方向,導致德軍裝甲部隊經常投入了錯誤的地點,整個巴格拉季昂行動中,德軍裝甲部隊的半數沒能投入到正確的方向上,可見失去制空權後對德軍裝甲部隊的影響有多嚴重。
沒有了制空權,德軍無法清楚的知道蘇軍最具威脅的突破在哪裡,許多情況下,緊急投入的德軍裝甲預備隊好不容易阻止住當面蘇軍的進攻後,突然發現他們的後方和兩翼也有大量蘇軍,不僅無法恢復前線態勢,反而使自己也陷入被包圍的威脅中,不得不邊打邊撤,這種倉促的撤退往往伴隨著嚴重的損失,尤其是武器裝備方面。
蘇軍之所以能取得制空權除了由於自身空軍實力的恢復外,更重要的就是盟軍戰略轟炸的牽制,從1943 年開始德軍大量的戰鬥機部隊和高射炮部隊開始調回國內防禦盟軍的轟炸,不僅造成了東線德軍防空能力的嚴重下降,甚至對於德軍的反坦克能力也產生很大影響,因為德軍經常使用高射炮單位來執行反坦克任務,沒有了戰鬥機和高射炮,東線德軍的整體戰鬥力下降幅度還是很大的,反過來蘇軍在空中的有效掩護下戰鬥力反而倍增,有能力實施更加深遠的進攻,佔據越來越大的優勢。
-
4 # 圖上談兵
這個問題我想從兩方面回答:
1:德國空軍的戰術思想和蘇軍的思想理解不一樣,具體就是說德國空軍戰鬥機自由度比較高,喜歡空戰刷人頭,看見敵機直接上,就跟亞索一樣看見小兵一樣,至於護航的轟炸機是神馬?能吃嗎? 相反蘇軍的戰術思想是優先保護轟炸機完成任務,所以一般看見德軍戰鬥機就是將他們驅逐並不追擊,優先完成轟炸任務。
2:關於制空權的問題,雖然德軍戰鬥機很厲害,但是無奈蘇聯飛機數量太多了,人機戰術。德軍雖然刷了無數蘇軍飛機也沒有完全掌握制空權,所以裝甲會戰的時候往往是雙方的飛機打回合戰,但是由於空軍戰術思想的問題,導致蘇軍飛機的轟炸效果還要比德軍好。
-
5 # 魔羯水瓶
此問題本身就帶有誘導性,有意拔高蘇聯
第一,歐戰後期德國要應對英美戰略轟炸和登陸,大批飛機撤出東線,再加上產能因為轟炸受影響,蘇聯已經在飛機數量上明顯超越,質量上不再落後,所以制空權在蘇聯一方。
第二,所謂多次裝甲會戰,不知道此說法有何根據,蘇聯的十次突擊都是諸兵種合成作戰,雙方坦克裝甲部隊數量都不少,但除了普羅霍羅夫卡,還沒有第二個被公認為裝甲會戰的戰役或戰鬥。如果有大批坦克參戰就可以叫裝甲會戰,那整個蘇德戰爭都可以稱為裝甲會戰。
回覆列表
沒有制空權?後期制空權就是掌握在蘇軍手中的,德軍已經失去一切優勢了。
先看庫爾斯克戰役,庫爾斯克戰役中,蘇軍出動2700多架飛機,德軍2100多架飛機,飛機對比上,實力差距並不大,而蘇軍坦克數量是遙遙領先。蘇聯出動5000多輛坦克,德軍總共不到3000輛坦克。蘇德戰爭後期,德軍軍隊數量,武器裝備,已經完全不佔優勢了。
再看1944年對中央集團軍群的突襲,蘇軍初期就投入1000多架飛機,而德軍只有幾十架飛機。而後續的蘇軍總共投入了7000架飛機,這沒制空權麼?這個時候,蘇德戰場的制空權牢牢抓在蘇聯人手裡了。
德軍失去動線制空權,是從1943年庫班空戰開始的,庫班空戰中,德軍損失了將近1300架戰機,這個時候開始,德國空軍就開始下滑了。
1944年6月,蘇軍多次突襲明斯克和佈列斯特的機場,德國空軍就被徹底壓制,東線戰場的制空權,實際上已經完全掌握在了蘇軍手中。而且,這個時候,德國空軍在西線同樣在遭受巨大打擊。
至於後來的坦克戰能不能打贏,這就是蘇聯空軍優勢要比德國要強,坦克數量也都是壓倒性優勢了。這個時候的蘇軍,已經是非常有戰鬥力了。而這個時候的德軍,也已經不是當初巴巴羅薩計劃開始時的一流部隊了。
二戰時期,蘇聯實際上沒有想象的那麼不堪,蘇聯優勢越打越大,1944年,蘇聯飛機的產量有四萬架,蘇德戰場也是二戰的主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