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不是。
例如織田信長的側近家臣太田牛一在其寫作的《信長公記》中就有提到,明智光秀產生了想取信長而代之的念頭,召集了五位親信家臣召開軍議,而後便發動了本能寺之變。
然而,這個原因實在難以令人折服,即便明智光秀真的召見了幾位家臣,這極為機密的軍議太田牛一又是怎麼知道的?而他又是怎麼知道明智光秀是因為野心而發動的本能寺之變呢?
當時除了羽柴秀吉、瀧川一益、柴田勝家等人的軍團以外,織田家的四國軍團就在京畿,還未出發,明智光秀倘若真的產生奪取天下之心,就必須要逐一擊敗這些織田家的軍勢,這何嘗容易?
所以,太田牛一可能也並不知曉真正原因,才在書內按照自己的推測寫下了野心說。
按照這幾年的研究,隨著《石谷家文書》的面世,我個人認為,本能寺之變還是因為織田家的四國政策改變以及明智光秀畏懼自己地位下跌,對織田信長產生怨恨而發動的臨時起意的謀反,這並非某件事導致的結果,而是很多事的綜合結果。
首先說說織田信長的四國政策轉變對明智光秀的影響。
織田家早先因為與三好家為敵,因此與三好家的敵人長宗我部元親交好,而當時負責外交取次的,就是明智光秀。明智光秀的家臣齋藤利三的兄弟石谷賴辰入繼了原室町幕府奉公眾之一的石谷家,成為石谷光政的養子,而石谷光政的女兒便是長宗我部元親的妻子,這也是明智光秀能夠出任外交取次的原因。長宗我部元親之子長宗我部信親從織田信長處拜領了“信”字,長宗我部家也獲得了奪取阿波國與贊岐國的許可。
不過,隨著三好家降服織田信長,本願寺投降,長宗我部家便沒有那麼重要了。
天正八年(1580年),從本願寺逃出的浪人攻陷了阿波國的盛瑞城,當時有謠言說,這些浪人佔領盛瑞城是獲得了織田信長的許可。對長宗我部元親來說,織田信長染指原先允諾給自己的阿波國,就是違背盟約,他便開始敵視織田家,同時,因為長宗我部家向伊予國擴張的緣故,從屬織田家的西園寺家也遭到了長宗我部的攻擊。天正九年,織田信長派遣三好康長進入阿波國,而三好康長的養子三好信吉,正是羽柴秀吉的外甥(後來的豐臣秀次)。
按照《元親記》的記載,織田信長要求長宗我部元親讓出其餘四國領土,只保留土佐國與阿波國南部,被長宗我部元親拒絕,因而織田信長開始組建四國軍團,準備不日就討伐長宗我部。這件事在《石谷家文書》中也有提到,齋藤利三寫信給石谷光政,說石谷賴辰已經帶著織田信長的命令前往土佐,希望身在土佐的石谷光政能夠勸勸女婿不要與織田信長敵對,同時齋藤利三還提到了“明智大人也不想局面再惡化”。
然而,長宗我部元親遲遲不願意接受信長的命令,導致織田信長籌備征伐四國,既然刀兵相見,明智光秀這個外交取次也就變得尷尬起來,而支援三好家的羽柴秀吉則逐漸抬頭,明智光秀在織田家的地位一落千丈。
五月,長宗我部元親在得知織田信長組建起四國軍團後,在五月二十一日時寫了封回信給齋藤利三,表示自己將接受織田信長的命令,但是要求保留除土佐國以外的阿波國海部城與大西城(這點與《元親記》不同,說明織田信長連阿波國南部都沒想留給長宗我部),希望明智光秀能從中斡旋。然而因為戰亂的緣故,再加上交通不便以及明智光秀本人對信長產生怨恨,這封信可能沒有及時送到齋藤利三的手上。
六月二日,本能寺之變爆發。
明智光秀對織田信長的怨恨,通常在軍記物語裡都是說其母被信長害死,領地被信長剝奪,因為招待德川家康的魚不新鮮等等,但是這些都是後世創作的軍記物裡的內容,沒有史料佐證,並不可靠。
明智光秀真正對織田信長產生怨恨的原因,是因為害怕。
在《弗洛伊斯日本史》裡提到,明智光秀在本能寺之變前曾被織田信長毆打,在《稻葉家譜》裡也有提到這件事,不過並非是因為什麼臭魚。
事情是這樣的,稻葉一鐵的家臣那波直治與主公不和,私自轉仕了明智光秀,這在當時是違法的,稻葉一鐵便向織田信長提出申訴。稻葉一鐵這一申訴,把齋藤利三也告了,因為齋藤利三原本也是稻葉一鐵的家臣,也是與主公不和擅自轉仕了明智光秀,只是齋藤利三轉仕明智光秀時正是明智光秀春風得意的時候,此時因為四國政策的轉變,明智光秀早已榮光不再。
私自接收別人的家臣,容易引起家臣內戰,因此在戰國時代各家大名的法度裡都是違法的。這時候的織田信長剛好因為長宗我部元親的強硬,看和長宗我部元親有親戚關係的齋藤利三不順眼(當然也包括外交取次明智光秀),當即下令讓那波直治返回稻葉家,齋藤利三切腹謝罪,不過在命令發出後,織田信長又追回了切腹命令,反而召見了明智光秀,踹了他幾腳。
這件事發生在本能寺之變的三天前。
這幾腳可以說是非常與眾不同,因為在明智光秀看來,織田信長差點讓明智家的筆頭家老切腹,無疑是要砍斷自己的左膀右臂,而自己在織田家中的地位也垂直下跌,因而他開始畏懼有朝一日會不會失去現在的地位。
雖然織田信長當時並沒有這麼想。
破罐破摔的明智光秀隨後就發起了本能寺之變,從他一開始完全沒有對其他人做出敵對行為來看(尤其是就在本能寺旁的織田信忠的宿所妙覺寺),這次謀反行動非常粗糙,毫無準備。
日本有個叫明智憲三郎的工科生,六十多歲退休後開始研究自己的祖宗明智光秀,雖然從各個系譜來看,都沒有證據說明智憲三郎是明智光秀的後代,甚至他自稱的那個祖先,也就是明智光秀的遺子,也沒有證據存在。但是這個人卻寫了一本《本能寺之變》,以光秀後人的身份,來為明智光秀洗白,特別是神論跌出。
明智憲三郎認為,德川家康對織田信長有恨,所以趁著安土城宴會的幾日,與明智光秀一起謀劃了本能寺之變。
德川家康的恨意來自長子德川信康之死,不過德川信康被織田信長下令處死的情節卻在良質史料裡沒有發現,相反,主張處死德川信康的是德川家康本人(父子對立,具體原因日後有機會再說)。所以德川家康恨織田信長不成立。
其次,德川家康在安土城與明智光秀秘密會談。
德川家康在五月十四日抵達安土城,五月十六日明智光秀就領命離開了安土城,並且當時的明智光秀是臨時被信長解除了接待任務離開的,二人又是怎麼算到織田信長會讓明智光秀離開的呢?其次,退一萬步來說,即便是德川孔明神機妙算,明智光秀與德川家康的交集並不算多,織田家與德川家的取次之前一直都是水野信元與佐久間信盛,殺害織田信長這麼大的事,德川家康就這麼隨隨便便和一個面熟都算不上的人,在兩天裡決定?最後,明智憲三郎本身並非是研究歷史的,他不知道在當時的日本,主君做出決定不是自己獨裁,而是需要同家臣們商議,比如武田家每年就都有一個只有家老能參加的年會,再比如太田牛一在《信長公記》裡提到的,本能寺之變前明智光秀召集家臣商量討伐織田信長。這是當時的常態,德川家康如果想要討伐織田信長,第一件事不是和明智光秀談,而是應該和自己的家臣談,但是在德川家的史料裡卻都沒有提到這件事,甚至連黑德川家康在一言坂嚇得大便失禁的書也沒提到(這麼大逆不道的事都敢寫)。
最後,明智憲三郎認為織田信長在本能寺之變時其實是想殺死德川家康,所以才讓明智光秀出兵,在殺死德川家康後,明智光秀直接攻入德川家領地,迅速佔領駿遠三,將動亂減到最小。
這件事在明智憲三郎看來挺靠譜的,當然,在他看來織田信長的數學可能就不怎麼靠譜了。
元龜三年,武田軍上洛時人數約兩萬餘。
德川家康領地:三河大半國,遠江小半國。
結果:拉鋸,雖然三方原德川軍大敗,但是卻仍然從武田家手中收復城池。
天正二年高天神城合戰,天正三年長筱合戰,武田軍人數:一萬至兩萬不等。
德川家康領地:比上回還小。
結果:高天神城雖然丟了,但是還是抗住了攻擊,長筱合戰更是直接找織田信長把武田勝賴給幹了。
武田家這樣的大名,與德川家康尚且拉鋸了十餘年,都無法消滅德川家康,在後期更是被領地比自己小的德川家康按在地上摩擦。
明智光秀麾下有多少人呢?一萬餘,總之不比武田家多,那麼比武田軍人數還少的明智光秀憑什麼能在短時間內佔領比面對武田家時領地還要大得多的德川家?德川家當時雖然名為盟友,實質上已經被織田信長家臣化了,消滅德川家其實就是織田家的內亂,那麼一旦戰事持久,反織田勢力會不會再起呢?我覺得織田信長的智商是比明智憲三郎高的,幹不出這種事。
還有,如果織田信長想要消滅德川家康,在武田家舊領的織田家臣不可能沒有行動,然而實際上本能寺之變後例如河尻秀隆等人,都因為臨時事變沒有召集軍勢,被一揆眾殺死或者被驅逐出武田家遺領。
最後,明智憲三郎可能方向感也不好,消滅德川家最方便的路線,是先去丹波國召集兵馬,再去近江國坂本,而明智光秀的路線是反過來的。
所以,這個所謂明智光秀的子孫,所說的內容根本站不住腳。實際上此人早就在日本的歷史學界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了,基本上每個寫本能寺的都要拿他出來批判一遍。
當然不是。
例如織田信長的側近家臣太田牛一在其寫作的《信長公記》中就有提到,明智光秀產生了想取信長而代之的念頭,召集了五位親信家臣召開軍議,而後便發動了本能寺之變。
然而,這個原因實在難以令人折服,即便明智光秀真的召見了幾位家臣,這極為機密的軍議太田牛一又是怎麼知道的?而他又是怎麼知道明智光秀是因為野心而發動的本能寺之變呢?
當時除了羽柴秀吉、瀧川一益、柴田勝家等人的軍團以外,織田家的四國軍團就在京畿,還未出發,明智光秀倘若真的產生奪取天下之心,就必須要逐一擊敗這些織田家的軍勢,這何嘗容易?
所以,太田牛一可能也並不知曉真正原因,才在書內按照自己的推測寫下了野心說。
織田家的四國政策轉變按照這幾年的研究,隨著《石谷家文書》的面世,我個人認為,本能寺之變還是因為織田家的四國政策改變以及明智光秀畏懼自己地位下跌,對織田信長產生怨恨而發動的臨時起意的謀反,這並非某件事導致的結果,而是很多事的綜合結果。
首先說說織田信長的四國政策轉變對明智光秀的影響。
織田家早先因為與三好家為敵,因此與三好家的敵人長宗我部元親交好,而當時負責外交取次的,就是明智光秀。明智光秀的家臣齋藤利三的兄弟石谷賴辰入繼了原室町幕府奉公眾之一的石谷家,成為石谷光政的養子,而石谷光政的女兒便是長宗我部元親的妻子,這也是明智光秀能夠出任外交取次的原因。長宗我部元親之子長宗我部信親從織田信長處拜領了“信”字,長宗我部家也獲得了奪取阿波國與贊岐國的許可。
不過,隨著三好家降服織田信長,本願寺投降,長宗我部家便沒有那麼重要了。
天正八年(1580年),從本願寺逃出的浪人攻陷了阿波國的盛瑞城,當時有謠言說,這些浪人佔領盛瑞城是獲得了織田信長的許可。對長宗我部元親來說,織田信長染指原先允諾給自己的阿波國,就是違背盟約,他便開始敵視織田家,同時,因為長宗我部家向伊予國擴張的緣故,從屬織田家的西園寺家也遭到了長宗我部的攻擊。天正九年,織田信長派遣三好康長進入阿波國,而三好康長的養子三好信吉,正是羽柴秀吉的外甥(後來的豐臣秀次)。
按照《元親記》的記載,織田信長要求長宗我部元親讓出其餘四國領土,只保留土佐國與阿波國南部,被長宗我部元親拒絕,因而織田信長開始組建四國軍團,準備不日就討伐長宗我部。這件事在《石谷家文書》中也有提到,齋藤利三寫信給石谷光政,說石谷賴辰已經帶著織田信長的命令前往土佐,希望身在土佐的石谷光政能夠勸勸女婿不要與織田信長敵對,同時齋藤利三還提到了“明智大人也不想局面再惡化”。
然而,長宗我部元親遲遲不願意接受信長的命令,導致織田信長籌備征伐四國,既然刀兵相見,明智光秀這個外交取次也就變得尷尬起來,而支援三好家的羽柴秀吉則逐漸抬頭,明智光秀在織田家的地位一落千丈。
五月,長宗我部元親在得知織田信長組建起四國軍團後,在五月二十一日時寫了封回信給齋藤利三,表示自己將接受織田信長的命令,但是要求保留除土佐國以外的阿波國海部城與大西城(這點與《元親記》不同,說明織田信長連阿波國南部都沒想留給長宗我部),希望明智光秀能從中斡旋。然而因為戰亂的緣故,再加上交通不便以及明智光秀本人對信長產生怨恨,這封信可能沒有及時送到齋藤利三的手上。
六月二日,本能寺之變爆發。
明智光秀對織田信長的怨恨明智光秀對織田信長的怨恨,通常在軍記物語裡都是說其母被信長害死,領地被信長剝奪,因為招待德川家康的魚不新鮮等等,但是這些都是後世創作的軍記物裡的內容,沒有史料佐證,並不可靠。
明智光秀真正對織田信長產生怨恨的原因,是因為害怕。
在《弗洛伊斯日本史》裡提到,明智光秀在本能寺之變前曾被織田信長毆打,在《稻葉家譜》裡也有提到這件事,不過並非是因為什麼臭魚。
事情是這樣的,稻葉一鐵的家臣那波直治與主公不和,私自轉仕了明智光秀,這在當時是違法的,稻葉一鐵便向織田信長提出申訴。稻葉一鐵這一申訴,把齋藤利三也告了,因為齋藤利三原本也是稻葉一鐵的家臣,也是與主公不和擅自轉仕了明智光秀,只是齋藤利三轉仕明智光秀時正是明智光秀春風得意的時候,此時因為四國政策的轉變,明智光秀早已榮光不再。
私自接收別人的家臣,容易引起家臣內戰,因此在戰國時代各家大名的法度裡都是違法的。這時候的織田信長剛好因為長宗我部元親的強硬,看和長宗我部元親有親戚關係的齋藤利三不順眼(當然也包括外交取次明智光秀),當即下令讓那波直治返回稻葉家,齋藤利三切腹謝罪,不過在命令發出後,織田信長又追回了切腹命令,反而召見了明智光秀,踹了他幾腳。
這件事發生在本能寺之變的三天前。
這幾腳可以說是非常與眾不同,因為在明智光秀看來,織田信長差點讓明智家的筆頭家老切腹,無疑是要砍斷自己的左膀右臂,而自己在織田家中的地位也垂直下跌,因而他開始畏懼有朝一日會不會失去現在的地位。
雖然織田信長當時並沒有這麼想。
破罐破摔的明智光秀隨後就發起了本能寺之變,從他一開始完全沒有對其他人做出敵對行為來看(尤其是就在本能寺旁的織田信忠的宿所妙覺寺),這次謀反行動非常粗糙,毫無準備。
明智憲三郎的神論日本有個叫明智憲三郎的工科生,六十多歲退休後開始研究自己的祖宗明智光秀,雖然從各個系譜來看,都沒有證據說明智憲三郎是明智光秀的後代,甚至他自稱的那個祖先,也就是明智光秀的遺子,也沒有證據存在。但是這個人卻寫了一本《本能寺之變》,以光秀後人的身份,來為明智光秀洗白,特別是神論跌出。
明智憲三郎認為,德川家康對織田信長有恨,所以趁著安土城宴會的幾日,與明智光秀一起謀劃了本能寺之變。
德川家康的恨意來自長子德川信康之死,不過德川信康被織田信長下令處死的情節卻在良質史料裡沒有發現,相反,主張處死德川信康的是德川家康本人(父子對立,具體原因日後有機會再說)。所以德川家康恨織田信長不成立。
其次,德川家康在安土城與明智光秀秘密會談。
德川家康在五月十四日抵達安土城,五月十六日明智光秀就領命離開了安土城,並且當時的明智光秀是臨時被信長解除了接待任務離開的,二人又是怎麼算到織田信長會讓明智光秀離開的呢?其次,退一萬步來說,即便是德川孔明神機妙算,明智光秀與德川家康的交集並不算多,織田家與德川家的取次之前一直都是水野信元與佐久間信盛,殺害織田信長這麼大的事,德川家康就這麼隨隨便便和一個面熟都算不上的人,在兩天裡決定?最後,明智憲三郎本身並非是研究歷史的,他不知道在當時的日本,主君做出決定不是自己獨裁,而是需要同家臣們商議,比如武田家每年就都有一個只有家老能參加的年會,再比如太田牛一在《信長公記》裡提到的,本能寺之變前明智光秀召集家臣商量討伐織田信長。這是當時的常態,德川家康如果想要討伐織田信長,第一件事不是和明智光秀談,而是應該和自己的家臣談,但是在德川家的史料裡卻都沒有提到這件事,甚至連黑德川家康在一言坂嚇得大便失禁的書也沒提到(這麼大逆不道的事都敢寫)。
最後,明智憲三郎認為織田信長在本能寺之變時其實是想殺死德川家康,所以才讓明智光秀出兵,在殺死德川家康後,明智光秀直接攻入德川家領地,迅速佔領駿遠三,將動亂減到最小。
這件事在明智憲三郎看來挺靠譜的,當然,在他看來織田信長的數學可能就不怎麼靠譜了。
元龜三年,武田軍上洛時人數約兩萬餘。
德川家康領地:三河大半國,遠江小半國。
結果:拉鋸,雖然三方原德川軍大敗,但是卻仍然從武田家手中收復城池。
天正二年高天神城合戰,天正三年長筱合戰,武田軍人數:一萬至兩萬不等。
德川家康領地:比上回還小。
結果:高天神城雖然丟了,但是還是抗住了攻擊,長筱合戰更是直接找織田信長把武田勝賴給幹了。
武田家這樣的大名,與德川家康尚且拉鋸了十餘年,都無法消滅德川家康,在後期更是被領地比自己小的德川家康按在地上摩擦。
明智光秀麾下有多少人呢?一萬餘,總之不比武田家多,那麼比武田軍人數還少的明智光秀憑什麼能在短時間內佔領比面對武田家時領地還要大得多的德川家?德川家當時雖然名為盟友,實質上已經被織田信長家臣化了,消滅德川家其實就是織田家的內亂,那麼一旦戰事持久,反織田勢力會不會再起呢?我覺得織田信長的智商是比明智憲三郎高的,幹不出這種事。
還有,如果織田信長想要消滅德川家康,在武田家舊領的織田家臣不可能沒有行動,然而實際上本能寺之變後例如河尻秀隆等人,都因為臨時事變沒有召集軍勢,被一揆眾殺死或者被驅逐出武田家遺領。
最後,明智憲三郎可能方向感也不好,消滅德川家最方便的路線,是先去丹波國召集兵馬,再去近江國坂本,而明智光秀的路線是反過來的。
所以,這個所謂明智光秀的子孫,所說的內容根本站不住腳。實際上此人早就在日本的歷史學界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了,基本上每個寫本能寺的都要拿他出來批判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