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港漂漂深圳

    胡說,鄭軍比荷蘭人強大地多,不僅人數佔優勢,是2萬對2千,而且技術上並無代差。鄭家可是信奉天主教,和荷蘭人打了幾十年交道,對西方的武器和戰術瞭如指掌。鄭家長期壟斷東方貿易,財力也比較雄厚。所以無論海戰和陸戰,荷蘭人都不是鄭軍的對手。野戰完全是壓倒式的,荷蘭人也只能靠著修建了24年的城堡苦苦支撐了半年。當然,鄭軍打的也很辛苦,畢竟是攻城戰。後來鄭成功準備出師收復呂宋,不幸先病死了。

  • 2 # 米南德王問道

    鄭成功攻打臺灣的戰役,的確是非常僥倖的勝利。因為即使是敵我力量差距懸殊,也打得非常吃力。若非荷蘭人自己的因素,可能會釀成一次軍事慘劇,進而讓鄭氏集團提前毀滅。

    鄭成功之所以要發兵臺灣,主要是因為自己在大陸沿海已經沒有繼續發展下去的希望。隨著清朝開展海禁政策,僅僅擁有金門和廈門兩個島嶼的鄭氏,已經陷入了經濟危機和糧食危機。如果再不開闢新的地盤,那麼軍隊可能就不戰自潰。

    同時,來自臺灣方面的情報也誤導了鄭成功。讓他以為島上有非常豐富的資源,而且易於開發。所以,他完全將臺灣當成了一個聚寶盆,視為自己的後路。後來打下臺灣,才發現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事情。因為在當時人眼裡,臺灣不久資源有限而且開發難度很大,根本比不上同樣很晚開發的呂宋。

    有意思的是,佔據臺灣沿海幾個地方的荷蘭人也覺得當地沒有太多利益可以爭取。所以東印度公司其實已經決定減少在臺灣的投資,並在幾年裡慢慢執行從臺灣後撤的戰略。所以臺灣全島的守軍加起來也不足2000人。防禦重心熱蘭遮城,雖然是按照歐式稜堡標準建設的。但施工選址時候就不怎麼用心,不僅建造不達標,還存在致命的水源不足問題。

    所以,在鄭成功的2萬軍隊上島後,荷蘭人基本上就是甕中之鱉。他們唯一的希望是堅守堡壘,等待增援或敵人先撐不下去。

    然而,不僅是東印度公司對臺灣不重視,連派來增援的艦隊指揮官也不覺得臺灣是需要急救的地方。在從今天印尼的巴達維亞出發後,遇到一點挫折就選擇了跑路。此後直接丟下公司給予的目標,準備去攻克澳門作為補償。這樣,就將島上守軍的外援全部斷絕。

    但即使這樣,鄭軍的粗糙攻城技術,還是很難拿下堡壘本身。尤其是在炮戰中,被荷蘭守軍的火炮教做人。最後還是熬到守軍的飲水耗盡,出來主動投降。如果上述兩個問題當中的一個沒有發生,那麼鄭成功就沒有能力打下臺灣。

    所以,鄭成功拿下臺灣的過程中,運氣成分佔了很大比例。鄭氏在臺灣也沒有獲得他們期望的資源。這不僅影響了他們補充糧食和人員,連自己艦隊的損耗都沒有辦法補齊。物產的匱乏還讓招商引資的貿易計劃也無從實施。

    這些困境都讓鄭氏在臺灣的20年裡飽受折磨,很多人最後還是選擇了叛逃到清朝一邊。最後在施琅的艦隊攻克澎湖後,本島的抵抗意志就全部瓦解了。

  • 3 # 薩沙

    這都是滿遺黑大明的套路而已。

    實際上,鄭成功打臺灣是穩操勝券,只是過程艱苦了一些。

    首先,雙方實力不對稱。

    鄭成功有2萬5000部隊,大部分都是參加過實戰的軍隊,驍勇善戰。

    同時,鄭成功還有一支規模不小的海軍力量。

    相反,臺灣島上的荷蘭人只有1000人左右,還分散駐守。荷蘭人的軍艦也只有4艘,只有1艘是裝備36門火炮的大型戰艦,其實效能都平平。

    說白了,當時荷蘭人根本沒有佔領臺灣島,只是控制了幾個據點和幾個地區而異。

    因這些荷蘭人其實都是東印度公司的派遣,公司出於經濟考慮不希望花太多錢。

    隨後,增援不過十多艘船,700名士兵。

    雙方實力相差很遠,鄭成功穩贏的。

    其次,武器差距並不是很大。

    誠然,鄭成功的軍隊無論火炮還是火槍,相比荷蘭人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然而,差距並非太大。當時火器尤其是火槍對弓箭,中國紅夷大炮對荷蘭大炮的差距,遠沒有鴉片戰爭時候大。

    甚至,弓箭對火槍在很多場合還頗有優勢。而紅夷大炮也是當時還算先進的火炮,無論海戰還是攻城都可以發揮威力。

    以雙方第一次交手來看,250名荷蘭火槍兵,被4000大明軍隊殺的落花流水,死了一半,剩下的也是僥倖逃回城堡。

    再次,荷蘭人眾叛親離

    荷蘭人在臺灣橫徵暴斂,姦淫擄掠,無惡不作,惹起極大民怨。

    無論是臺灣土著還是漢人,多次發動武裝起義。

    在鄭成功的軍隊到來以後,臺灣民眾幾乎清一色支援明軍。

    有老百姓的支援,那還能不贏嗎?

    最後,東印度公司早就對臺灣不滿

    這主要是,臺灣就是個雞肋。

    在那個年代,雖然臺灣海峽只有一二百公里,但受氣候影響,船隻跨越海峽並不容易,不能有效實現和中國大陸的交通。

    所以,荷蘭人一直希望得到的是澳門那樣的大陸邊緣島嶼,哪怕是澎湖也好,只是每次都被明軍擊敗。

    那時候,臺灣出產不多,基本都是農作物,又無法有效和大陸貿易,那麼花這麼多錢經營還有什麼意義。

    東印度公司是公司,一切都為賺錢,而不是為了國家開闢地盤,他們早就有放棄臺灣的打算。

    其實,整個臺灣戰役,荷蘭人最強的就是這座熱蘭遮城。

    這座稜堡的設計非常巧妙,是熱兵器或者說古典火炮時期的傑作。明軍第一次攻擊熱蘭遮城,曾經2小時內發射約800發的炮彈,卻難以給熱蘭遮造成嚴重損傷。反而荷蘭人居高臨下開炮800多發,將明軍擊退。

    然而鄭成功也沒有硬攻,而是聰明的轉為長期圍困,最終找到稜堡的弱點,一舉攻下。

  • 4 # 華夏一老卒

    在這場戰爭中:鄭軍最大的敵人就是糧食。缺糧已導致軍心浮動,並有逃兵出現;再拖下去鄭軍也不一定支撐得住。誤導鄭成功也是何斌被殺重要原因。荷蘭人發揮海軍優勢,封鎖臺灣海峽,斷絕鄭軍糧食供應是唯一取勝之道。

  • 5 # 北洋海軍炮手

    毫不誇張的說,鄭成功攻打臺灣的勝利確實勝之不武,這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臺灣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僱傭兵無心戀戰的因素,同時東印度公司也放棄了臺灣這塊地方。總體來說,攻打臺灣鄭成功取勝僥倖。

    很明顯的例子,在赫克托爾號武裝商船因火藥爆炸而沉沒後,東印度公司的保安們退守熱蘭遮城固守待援。他們利用熱蘭遮城很好的教了鄭成功如何做人,使得鄭軍久攻不下,戰事陷入僵局。同時,鄭軍的糧草補給也出現了極大的問題,大量的軍士死於飢餓,鄭成功不得不一邊派人屯田,一邊又把家眷送回了金門,可見鄭成功此時的搖擺不定。

    但是鄭成功又十分幸運,因為荷蘭的公司保安們撐不住了,他們已經彈盡糧絕,而且盼星星盼月亮等來的援軍認為臺灣也毫無價值,在稍遇挫折後選擇了撤退。所以揆一在尚存800多人的時候選擇了榮譽投降,將臺灣拱手讓給了鄭成功。

    但是對於鄭成功來說,尚未完全開發的臺灣並不屬於他想象中的桃花源,這極大影響了鄭氏集團的實力。也正因臺灣並未完全開發,荷蘭東印度公司並沒有重視臺灣島,而是選擇了逐步收縮的政策,大量的人員撤出臺灣,回到了巴達維亞,所以戰前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灣只有不到1500名公司僱員,並且把臺灣事務交給了揆一這個瑞典人去打理。所以,在內無糧草外無援軍的情況下,揆一選擇了榮譽投降,帶著倖存的800多人返回巴達維亞。

    鄭成功為什麼要佔領檯灣,其原因就是金廈背靠大陸,容易被攻擊,畢竟海上清軍不如鄭軍能打,但是在陸上鄭軍打不過清軍。尤其還有之前江寧戰敗的經歷,差不多把鄭成功打回瞭解放前。而且金廈地方狹小,並不足夠他王國軍隊。所以鄭成功必須要選擇一個遠離大陸且有一定經濟條件的地區作為自己的根據地。所以,他錯誤的認為臺灣是一塊桃花源,所以才有了他攻打臺灣的一幕。

    對於鄭成功來說,尚未完全開發的臺灣根本無力支援他的鄭氏獨立王國,也就是清朝此時沒有優秀的水師導致其尚能苟延殘喘。但是,很多鄭軍將領則因為臺灣的惡劣條件選擇了返回大陸,加入了清朝的官僚系統,為清朝帶去了大量的水師官兵。

    最後,等到施琅渡海平臺的時候,臺灣海峽已經不再是不可逾越的天險,在清軍水師五梅花小隊的攻擊下,鄭軍水師大敗,澎湖列島成為施琅的戰利品。鄭克爽最終也只有向清朝投降這一條道可以選擇,我記得金庸武俠小說《鹿鼎記》當中,建寧公主吐槽康熙封鄭克爽為公爵,因為韋小寶是個通吃伯,韋小寶卻不屑一顧的說,那是因為康熙看在他祖宗的份上。

    清廷在臺灣問題上也進退失據,因為沒有完全開發的臺灣無異於一塊燙手山芋,如果留著必然會耗費財政,畢竟清廷最初的目的只不過是剿滅鄭氏這個東南沿海最大的威脅。最後康熙採納了施琅的建議,設臺灣府以及三縣,並派軍隊駐守,從此臺灣正式納入版圖。所以說應該好好祭奠一下施琅,要沒有施琅的話臺灣就成了第二個新加坡。

    不過有意思的是,現在大陸和臺灣,就好比幾百年前的大清和鄭氏,雙方可以說自己就對號入座了,而且從雙方的實力來看,此時大陸就像當初康熙一樣,如果和談不成,大陸完全有能力將對岸給拍死。所以,對岸對於大陸就好比耗子見到貓一樣,敏感的要死。在前幾年大陸推出了《康熙王朝》這部歷史劇,透過演繹康熙平臺的情節來展示國家統一的意志之後,對岸立即推出一部《大英雄鄭成功》來噁心大陸,甚至剽竊了《康熙王朝》的主題曲來作為噱頭,這種低階趣味也是令人貽笑大方。

    全文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二戰德國名將隆美爾,為何命止於沒有審判的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