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自由的鷹28185386
-
2 # 君君軍
1、趙雲在劉備沒有取得益州之前,一直是中軍護衛兼戰場支援,部下僅僅是小規模的近衛部隊,並沒有屬於自己統領的野戰部隊,每次救援都是臨時安排部隊給趙雲,執行完任務以後會把領兵權力交還。在取得益州以後,趙雲更是主要負責中央政權的安全和成都的防務,基本不參與各地征戰,諸葛亮北伐時因為沒有大將坐陣才取趙雲去臨時協助征戰,趙雲在職業生涯中基本沒有長期掌軍和鎮守一方的機會,所以四方將軍就不能授予趙雲。
2、趙雲的能力主要集中在小規模的戰鬥,個人武力很強但大兵團作戰能力不強,而四方將軍都是鎮守一方司令——關羽(前將軍督荊州)、馬超(左將軍防守少數民族)、張飛(右將軍鎮守閬中)、黃忠(後將軍因漢中之戰的巨大功勞),因此四方將軍沒有趙雲。
3、趙雲軍功不夠。關張不說,是劉備結義兄弟,而且在追隨劉備時軍功卓著,受封四方沒問題,馬超不僅家世顯赫,而且取成都馬超立大功,黃忠在漢中戰役斬夏侯淵,為劉備取得漢中取得頭功,這兩位也有軍功在身,受封四方也沒問題。趙雲在長板坡之後除取零陵這個小功以外,基本沒有大的戰功,因此不再受封四方之列。
4、關張馬黃都是大將,是劉備部屬,而趙雲實際是劉備家臣,生活上照顧肯定不錯,但封官上卻又有區別,再加上趙雲本人不爭爵位,因此劉備委屈了趙雲一下,但把封爵的事留給劉禪是因為趙雲對劉禪有護駕高功。
-
3 # 初心如舊
人氣極高的趙雲,為啥沒有成為四方將軍之一呢?
劉備早期鞭打督郵,掛印棄官,逃到公孫瓚那裡,任平原相(《三國演義》中是平原縣令)的時候,關羽、張飛是別部司馬(約=大尉或少校《三國演義》中,劉備是別部司馬)大約建安三、或四年(198-199)劉備被曹操帶回朝中,漢獻帝查家譜後,認成皇叔,封左將軍;建安五年(200)關羽投曹期間,被漢獻帝封為偏將軍(約=副軍職少將)斬顏良誅文丑後,封漢壽亭候。這一年,趙雲才由公孫瓚那裡,投奔劉備。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大軍南下,劉表病逝,劉琮投降曹操,長沙的黃忠,已經是俾將軍(約=准將),建安十四年(209)劉備平定江南四郡後,張飛封宜都太守(後轉南郡),徵虜將軍(約=少將軍職),新亭侯。趙雲封偏將軍(約=副軍職少將)桂陽太守。這時,趙雲和張飛約差半級。建安十九年(214)攻克成都,平定益州後,關羽、張飛職務未見調整,只有馬超封平西將軍,黃忠為討虜將軍,趙雲為翊軍將軍。但《三國演義》中,這時關羽為蕩寇將軍,張飛為徵虜將軍,巴西太守(這個職位實際是平定江南四郡後封的),趙雲封鎮遠將軍,馬超為平西將軍,黃忠為徵西將軍。這時,按《三國志.五虎傳》趙雲包括關羽張飛,軍職比起馬超要低一級,按《三國演義》,關張趙比馬超、黃忠都低一級,但關羽、張飛有侯爵,趙雲則無爵位。
劉備的四方將軍,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劉備取得漢中,自稱漢中王后,大封功臣的結果。前將軍關羽、左將軍馬超、右將軍張飛、後將軍黃忠。在《三國演義》中,當時的趙雲,還是劉備拿下益州,自稱益州牧後,封趙雲的翊軍將軍。提問為趙雲鳴不平,其實,劉備這四方將軍不好當,全是短命鬼。關羽升職當年就被殺;黃忠升職次年去世(演義中兩年後去世);馬超、張飛兩年後還再升級,張飛昇任車騎將軍,馬超升任驃騎將軍,但一升級就死,這兩位都升級次年就上路了。趙雲雖然沒有成四方將軍,但後面多活好多年,職務也還有提升。
另外,長坂坡一戰後,趙雲被封牙門將軍,這個職位包括後來的翊軍將軍,都是劉備創立的,漢末軍職中沒有,估計應該與俾將軍(約准將)相當或略低,因為平益州後,才升翊軍將軍(雜號將軍約=少將)。 《三國志.趙雲傳》:【建興元年,為中護軍、徵南將軍,封永昌亭侯,遷鎮東將軍。五年,隨諸葛亮駐漢中。】建興元年(223)趙雲升任徵南將軍,封永昌亭候,接著再升任鎮東將軍。說明一下,這中護軍是掌管禁軍、主持選拔武官、監督管制諸武將的高階將領。這一年,劉備是上半年去世的,劉禪下半年接班,就是同一年有兩年號,這職務可能是劉禪封的,也沒準是劉備去世前,念及趙雲鞍前馬後,臨死前給最後升職的。因為劉備去世時,只有很少的幾位在場大臣,趙雲、諸葛亮等都是。而且,這鎮東將軍,從蜀國所處位置看,鎮東就是對付東吳的,劉備的直接死因,是伐吳失敗憋屈氣的,劉備夷陵大敗,趙雲有可能殺死朱然,把劉備搶救回來之後,一直就駐守在白帝城,陪伴劉備到最後時刻。
從以上五虎上將的職位升遷看,劉備分封的四位四方將軍,關羽、張飛跟隨劉備時間長,比趙雲資格老,功勞也大。馬超、黃忠都是人家投劉備之前,軍職都比較高,投劉備後,不可能把人家職位擼下來吧?還要注意 : 黃忠當時是絕不投降的,劉備、諸葛亮親自上門禮請,黃忠才出來,另 : 就在這一年,黃忠斬夏侯淵,這個功勞很大,劉備當時考慮給後將軍,諸葛亮提醒說,關羽由於距離遠,不熟悉情況,可能反對,劉備回覆說,他會妥善處理。而趙雲是自己找上劉備門的,這些都是組織人事部門,安排職務時,需要綜合考慮因素。(603)
-
4 # 三國史話曾得不錯
趙雲在正史記載當中一直都不是正牌將軍,先看陳壽所著《三國志》中卷三十六 蜀書六 關張馬黃趙傳第六所述: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也。本屬公孫瓚,瓚遣先主為田楷拒袁紹,雲遂隨從,為先主主騎。及先主為曹公所追於當陽長阪,棄妻子南走,雲身抱弱子,即後主也,保護甘夫人,即後主母也,皆得免難。遷為牙門將軍。先主入蜀,雲留荊州。先主自葭萌還攻劉璋,召諸葛亮。亮率雲與張飛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縣。至江州,分遣雲從外水上江陽,與亮會於成都。成都既定,以云為翊軍將軍。建興元年,為中護軍、徵南將軍,封永昌亭侯,遷鎮東將軍。五年,隨諸葛亮駐漢中。明年,亮出軍,揚聲由斜谷道,曹真遣大眾當之。亮令雲與鄧芝往拒,而身攻祁山。雲、芝兵弱敵強,失利於箕谷,然斂眾固守,不至大敗。軍退,貶為鎮軍將軍。七年卒,追諡順平侯。通篇,我們看到趙雲的“軍銜”,分別為:牙門將軍-翊軍將軍-徵南將軍-鎮東將軍,牙門將軍、翊軍將軍與徵南將軍(曹魏為二品,但蜀漢仍為雜號將軍)均為雜號將軍,職位雖重要,但職級不高。最後的鎮東將軍,是次於徵南將軍之職(北伐失利,趙雲被貶)。所以,從職稱或者軍銜上看,趙雲從未領過正牌將軍之位。
同時,傳記中也可以看到,除了丹陽長坂坡一站,趙雲以一當千,縱橫曹營數萬大軍之中,出入自如,取項上人頭如探囊取物,全身而退救出少主外,未再有顯赫功績。趙雲足智多謀、神勇無敵這是得到公認的,但為何始終未得到劉備集團的重用,蜀漢“建國”後無緣蜀漢四方將軍之一,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供參考:
出身卑微趙雲非生於士族門第之家,在東漢這個重視家門的時代,是不太被看重的。雖曹操提出唯才是舉,但趙雲始終維護漢室,不肯事曹。在五虎上將中,馬超父親馬騰乃平西將軍、西涼太守,官宦門第,世代望族;黃總跟隨劉備時已赫赫有名;關羽、張飛與劉備乃結拜兄弟,情同手足。唯獨趙雲,沒有拿得出手的牌。也沒有獨當一面的經歷。
時運不濟趙雲於建安五年(即公元200年)投奔劉備,此時劉備正四處投靠、無所根據之時,幾無兵可用,一直到入主益州前,劉備都是是寄人籬下,因此趙雲屢屢充當警衛長的角色。等到劉備開始有兵可用了,已經是十數年後了,誰都習慣了趙雲警衛長這一職位,因沒有統兵經驗,蜀漢又將領眾多,自然也就沒有統兵機會了。
政見不一劉備平定益州,有人建議劉備將成都內外屋舍和田地分賜諸將,趙雲卻勸說“國賊未滅,未可求安也。”
劉備欲在曹丕之後稱帝,五虎上將獨趙雲未有勸進;
劉備發兵攻吳,趙雲上表:“國賊是曹操,非孫權。”
趙雲始終將復興漢室,剷除國賊作為頭等大事。劉備早期確實以匡扶漢室為己任,但隨著勢力範圍和實力的不斷壯大,逐漸將復興漢室作為一個幌子了。因而趙雲也就成不了心腹。
性格缺陷趙雲秉性耿直,說話不會拐彎抹角,因此沒有少得罪人。不管是取桂陽時的兄嫂鬧劇,還是劉備拿下成都後的封賞時間,趙雲的話語都引起一些官員的不滿。況且劉備身邊還有最大的一個醋罈子——關羽。
當然,這些都不影響百姓對趙雲的愛戴,帥氣、忠心、果敢、英勇、智慧集一身,且憑藉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向上攀升。值得人們推崇喜愛。
回覆列表
趙雲於蜀漢可謂忠勇可嘉,人氣還來自演義的渲染!沒有成為鎮守四方的大將,主要還是其軍事才能方面有欠缺,比如組織協調大規模軍隊的能力欠缺吧,個人操守好,但不能體恤士卒和中下級軍官的疾苦與所需。(比如箕谷退兵後,諸葛亮本來要嘉獎,趙雲卻藉口國家還很困難,推辭了,你拿來分給士卒多好,難道拋家為國,放棄勞作計程車兵們,不值得關心下)你可以發現他從來沒有引領過一萬以上軍隊。打個比方,亮劍裡面的李雲龍是怎麼帶兵的,為了裝備物資都是啥作為啥嘴臉,這樣的領導下屬怎麼能不愛?凝聚力戰鬥力怎能不高?魏延就是善養士卒,綜合軍事能力高超,能攻善守,能幾千士兵千里奔襲破郭淮於陽溪,那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漢中防禦策略更是萬無一失。但這並不妨礙趙雲的政治頭腦,比如勸諫劉備不要伐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