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稻門YAO
-
2 # 心聲9433
沒有美國對英國的大力支援,英國雖短吋不會亡國但也困死海島不能有所作為,德國竟全國之力進攻蘇俄必將取得勝利。羅斯福正是有見於此早早出臺租借法案支援英國,名為租借實絕大多數都是無償的,沒有世界兵工廠,如何戰勝德日。
-
3 # 鐵嶺鋒
如果沒有日軍偷襲珍珠港,美國的確不會參戰!也就沒有太平洋戰爭。那麼盟國就會先輸掉二戰中的北非戰場。贏得勝利肯定會晚上兩年左右。
首先英國面臨德圓的海獅計劃,將無力支撐北非戰場,只能撤回英聯邦所有部隊回防英倫三島,德國的大西洋壁壘仍然照舊佈防,整個歐洲戰場諾曼底之前的兵力對比與現實不會有何變化,而東線蘇軍的作戰任務則會擴大到整個德國,拿下其全境,大約需要到1945年秋季。而在此之前部暑於南歐德軍必有大部回防本土。西面,必然會放棄大西洋壁壘回防本土,英法聯軍將輕鬆返回歐洲大陸,雖兵力有所減弱,但牽制百十萬德軍於法國還是必然的。
因此蘇軍面對的德軍兵力不會比現實中大很多,所以1945年底至轉年上半年歐洲戰事仍可完成。而中國戰場上的日軍已經兵力枯竭,石油象膠等戰略資源由於其未佔東南亞,仍然得不到補充。關內200萬部隊(因未投入太平洋戰場,因此會比現實中多出二三十萬)已經陷入廣大佔領區,無法集中使用,而且困守於各據點兵力都十分薄弱,在友鄰據點遭受攻擊之時,不敢輕易出援,出援離開據點就會被攻擊殲滅,不出援下一個也會被殲滅。因此這200萬強弩之末的日軍,面對600萬國軍、200八路軍新四軍及大量民兵游擊隊的遍地包圍遍地攻擊,到1946年底也就消耗殆盡了。
此時蘇軍早已揮軍東向,日本關東軍的結局與現實沒什麼兩樣,蘇軍接下來就是幾百萬大軍東東渡日本海,別以為這時日本的聯合艦隊對蘇軍還有什麼威脅,。在蘇空軍上萬架上機的掩護下,過輕津海峽和對馬海峽輕而易舉②因沒有燃料它難有大作為。所以拿下日本本土會比美軍松許多,最多到1947年夏徹底打敗軸心國是必然的。還有個義大利,就不用費筆墨了,德國敗了,在英法聯軍海陸夾擊之下,它能堅持半年都是奇蹟,別忘了它還有國內起義問題!
所以二戰中沒有美國的參加,盟國至多推遲兩年,也將取得最後勝利。
-
4 # 嫻妹談兵
二戰中的三個主要盟國英國美國和蘇聯在盟軍都發揮了關鍵和不可或缺的作用,除去任何一個國家,戰爭的結局都會完全不同。首先就是在沒有英國的情況下,假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成功地完成了海獅計劃並且佔領了英國全境,德國就能將更多的資源分配和軍隊集中在蘇聯身上,可能在第一個冬天還沒度過之前,莫斯科就已經被德軍佔領。此外,如果沒有英國作為跳板。其次,就是沒有蘇聯的情況。
假如德國在1941年成功地完成了巴巴羅薩計劃並且佔領了蘇聯歐洲地區的話,那麼德國很快就能憑著源源不斷的資源生產出大量的先進戰機和大型戰艦來和英國進行對抗。盟國對德國的戰略轟炸和諾曼底登陸的執行也是幾乎不可能的。美國對盟國在二戰的勝利至關重要,但並不是絕對因素,沒有英國和蘇聯的苦苦支撐,沒有英吉利海峽和莫斯科的冬天,盟國一樣會輸掉第二次世界大戰。
-
5 # 思遠防務
二戰前期,德國一路摧枯拉朽,攻佔了大半個Continental,使得英國成為了一座孤獨的航母,而英國本土也逐漸被德國空軍以及潛艇的威脅搞的岌岌可危,而德國也於1941年6月向它在Continental最大的敵人,蘇聯,發動了一場規模浩大的入侵行動,400萬軸心國軍隊瞬間閃擊了蘇聯,烏克蘭,白俄羅斯等地區全被落入德國之手,而蘇聯首都莫斯科也被兵臨城下,雖然對莫斯科的攻勢被蘇軍所擊退,但是蘇聯的狀況仍然危險,而同年12月,日本偷襲美國,美國正式參戰,而美國的參戰也給軸心國畫上了句號,二戰使美國的實力達到了巔峰,有一種說法是美國不參戰,軸心國就會贏,這其實是一種誇大其詞,美國不參戰,二戰最終結果也不會是軸心國取勝,軸心國依然會戰敗,區別只是時間問題。
雖然在二戰中,美國的地位固然重要,但這也並不意味著缺少美國軸心國就能勝利,讓我們看看當時的戰爭狀態,德國在與英國進行了不列顛空戰之後,德空精英以及飛機損失殆盡,由此對英國本土發動攻擊的海獅行動被無限期擱置,希特勒隨後開始制定入侵蘇聯的計劃,在蘇德戰爭前期,德國一路攻佔了蘇聯大部分西部領土,但是蘇聯工業全部向東撤退,工業並未遭受毀滅性打擊,在莫斯科一戰,德軍在嚴冬中被反推數十公里,假設日本不在12月偷襲美國,美國不參戰,那麼戰爭走向會如何呢?首先,德軍依然會發動藍色行動,並且最終在斯大林格勒慘敗,在北非,隆美爾孤獨的非洲軍團以及日益不利的補給狀況也會使北非最終完全落入同盟國之手,較正常世界線並未有過多改變,但是日本也沒多大可能性去遠東跟蘇聯打,雖然蘇聯遠東兵力較少,但是仍然保持在70-80萬人之間,而關鍵則在德國這裡。
缺少美國,英國就無力獨自向法國登陸,德國在法國的60個師仍然可以往東線抽調,但是也不能全部抽走,畢竟英國還在,其最終結果可能也只是將1944年巴格拉季昂行動中德軍的慘敗推遲一年或者更短,英國只要殖民地依然存在就不會投降,不管美國參戰或者不參戰,最終結果也都是軸心國輸掉戰爭,僅僅是時間上的不同罷了,同盟國的資源以及人力完全不是軸心國能比的,在德國投降之後,日本也隨之會被蘇聯跟英國聯手除掉。
-
6 # 完璧歸趙36
假設二戰沒有美華人參與,包括其提供的戰爭資源,也假設沒有太平洋戰爭。俄羅斯人+英聯邦+中國抗擊軸心國,估計歐戰在1950年以俄英慘勝結束,亞洲戰場,俄英與日本極可能達成肢解中國的協議,比如蒙古國現狀,承認偽滿洲國,新疆西藏獨立,通俗說即“日本上岸”。
-
7 # 雙馬尾班長
美國的參戰,給二戰當時的局勢帶來了重大改變,並憑藉著強大的工業生產和軍事實力直接引導盟國結束了與軸心國的戰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假如沒有英國不列顛空戰的輝煌、蘇聯在莫斯科城下的絕地反擊,即使美國再強大,也不可能左右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沒有美國,其他盟國一樣會打敗德國。但假如美國沒有這些盟友,將絕對不可能取得二戰的勝利。
美國對日宣戰
軸心國勝利的必要條件包括:佔領英倫三島,阻止美國和英國以此為跳板登陸法國。取得在中國戰場的決定性勝利,避免在發動太平洋戰爭時因為中國的存在而滯留於中國大陸太多兵力。在短時間內迅速打敗蘇聯,使得美國即使想介入歐洲戰場,也要考量著整合整個歐洲工業的德國實力。
不列顛空戰挫敗了海獅計劃
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皇家海軍的存在和不列顛空戰的勝利使得海獅計劃告吹。中國在長沙的數次鏖戰也導致日本在中國陷入戰略僵局,被牽制太多的兵力。蘇聯也在莫斯科、列寧格勒和斯大林格勒展現了蘇聯人民的堅韌和永不服輸的精神,並最終逆轉戰局。
莫斯科戰役時,美國援助還未到達
誠然,美國為盟國提供了大量的軍火和資源,並在戰爭後期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但是假如沒有中國英國蘇聯在前期的努力,整個世界局勢可能在珍珠港事件之前就已經不可逆轉,美利堅又談何成為盟國的希望改變二戰的結果。由此可見,沒有美國,盟國會輸掉第二次世界大戰是誇大其詞的。
回覆列表
即使美國沒有或推遲捲入二戰,軸心國可能會在戰場上多堅持幾年。但最終失敗的局面恐怕還是難以避免的,根本原因在於它們的戰略目標已經遠遠超出他們的能力範圍。以日本所在的太平洋戰場來看,日本已經無法支撐其它所需要的貨幣信用,嚴重的通貨膨脹引發佔領地人民的大規模反彈,反日運動大規模爆發。日本帝國從一個小島擴張到整個東亞地區,在管理、開支、兵源上的過度擴張,財政上的壓力已經接近臨界點。這也正是肯尼迪《大國的興衰》一書中所揭示的大國衰亡之路。
深入影響戰後制度設計如果美國沒有參戰的話,最大的影響恐怕就是對戰後制度的設計。目前全球的世界政治經濟秩序,包括聯合國、IMF、世界銀行、以及美國所主導的全球同盟體系,根本原因就在於美國對二戰的貢獻,以及二戰之後美國一枝獨秀的經濟軍事實力。如果美國沒有參戰,即使力量再強,恐怕也無法取得在國際體系中超級強國的地位和威望。我們如今思考很多地區熱點問題時,也都無法迴避美國在二戰中的貢獻。
戰爭不可避免但做出這個假設本來就有很多問題,在太平洋戰場上,日方早就考慮到“日美終有一戰”的可能性,整個30年代與其說是“日美協調”的時代,不如說是在進行秩序和勢力範圍的爭奪,為最終的戰爭做準備。在那個以爭奪資本和地緣範圍為核心的殖民時代,希望完全以和平手段解決問題恐怕是可遇而不可求。而英國的衰落和歐洲中心的喪失,也使得美國不得不扛起新的西方秩序的大旗。
日本將深入大洋洲如果美國沒有加入太平洋戰場的話,可想而知日本的野心會越來越大,進一步將自己的勢力範圍延伸到大洋洲的澳洲、紐西蘭等國家,不斷“以戰養戰”,維持自己戰時經濟的運作,但這隻會更嚴重的拖垮日本的經濟。不僅被佔領地區的人民要承擔代價,日本本土也會承受巨大的社會和經濟壓力。“大東亞計劃”也會從所謂“從歐美手中解放亞洲人民”的計劃完全淪為日本的殖民擴張,構建起更大規模的反日陣線。日本失敗的結果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