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手有話說

    二戰時的日本雖然強盛,但其實發達程度並不高,不比義大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以下簡稱捷克)強多少,和美英蘇德這種一流工業強國更是差了一大截。

    九一八事變之前,日本實際佔領的土地面積比現在要大很多。包括現在的北韓半島,這是日本透過甲午中日戰爭控制的,還有庫頁島的南部地區,這是日本透過日俄戰爭佔領的,還有就是中國的寶島臺灣,這也是日本透過甲午中日戰爭佔領的。不過對比起來當時中國的領土廣大,日本實際控制的地區還真不算大,但是如果和西方國家比起來,除了美國、蘇聯之外,日本的領土和其他西方強國也相差不大。不過在二戰時期,國家之前實力對比不僅僅是單純的比領土,還要拼一拼人口、經濟和軍事。

    日本帝國主義的人口數量在當時的世界屬於比較高的,日本本土人口就有七千萬左右。在二戰前期世界總人口才二十多億,而這些人口大部分都分佈在當時的弱國中,中國在當時有4.5億人口,當時世界上的主要資本主義強國裡面,除了蘇聯和美國的人口過億,其他國家都和日本差不多,或者比日本少一些。

    從經濟水平上看,不管是日本的人均工業產值還是人均GDP都遠低於義大利和捷克。1938年,義大利的人均國民收入是202美元,而日本是107美元,日本僅僅是義大利的一半,和捷克的差距就更大了。當然,日本人口比義大利和捷克多不少,龐大的人口支撐起了日本的GDP,所以日本的經濟總量才超過了義大利和捷克。不過在富裕程度和國民生活質量等方面,日本和歐美的差距是非常明顯的。二戰中,日本人全國省吃儉用,全民勒緊褲腰帶捐錢買國債搞建設,所以才讓日本在短時期內解決了資金問題,縮短了和歐美國家的差距。不過這種窮兵黷武的方式副作用明顯,因為沒多久日本已經不能透過發行公債和掠奪資源維持龐大的戰爭機器,所以在二戰中越來越力不從心,到最後連鐵柵欄都拆了鍊鋼,國民把口糧都省出來換外匯,但仍然滿足不了戰爭需求,被美國按在地上狂揍。從工業上看,日本的工業水平也並不比義大利和捷克高,日本的工業技術水平甚至落後於其他兩國,否則日本就不需要從義大利大量進口武器。二戰中很多德國武器義大利能造而日本限於技術水平只能借鑑。實際上,除了海軍方面,日本的工業水平是根本比不上義大利和捷克的。捷克實行了100%的工業化,工業化程度比德國都高,只是捷克太小了。由於日本體量比捷克大得多,所以才在工業規模方面超過捷克,但在自動化水平、單位工業效率等方面,日本根本比不上捷克和義大利。日本拙劣的製造工藝和蝸牛一樣的製造速度,始終制約著日本的工業生產。只是日本的工業規模掩蓋了日本工業水平的不足。就像現在的中國和德國,中國的工業實力遠超德國,但工業水平未必比德國高,中國只是佔了體量的優勢。

    從技術水平看,日本除了部分海軍技術外,大部分科技比較落後,特別是在機床加工方面。由於機床工業落後,日本不得不從國外大量進口,儘管日本國內也能生產機床,但裝置落後陳舊,生產速度慢,雖然日本能造航母和戰列艦,但生產速度和工藝和美國沒法比,所以在太平洋戰爭中和美國的差距越拉越大。此外,由於技術積累不足,二戰後期日本武器開發已經遠遠落在了美英後面,日本的製造能力也已經不能滿足戰爭需要。由於技術和工業的限制,即使日本開發出比較先進的武器也無法大規模投入生產,只能停留在試驗階段,所以日本看上去科技很發達,其實底子很薄。

    此外,日本在金融體系、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都遠遠落後於歐美,比義大利和捷克強不到哪去。所以日本的發展程度其實並不高,只是因為亞洲都是落後的農業國,所以顯得日本非常發達。事實上,日本真正變成一流發達國家是二戰之後的事情,其實二戰時的日本發展水平並不高,比歐美差了不是一點點。日本之所以在二戰中張牙舞爪,只是因為日本窮兵黷武,用強大的軍事掩蓋了工業的落後和不足,讓人們誤以為日本和美蘇一個級別,其實日本和美蘇相比差遠了。但不管怎麼說,日本好歹也算列強,而且是亞洲唯一的工業國,比後面的義大利和捷克、比利時等國力要強出一大截,加上窮兵黷武,所以在亞洲鶴立雞群,在世界上也名列前茅。如果不是遇上美英蘇德這些開掛的,其實日本還真沒有什麼對手,世界第五強國地位妥妥的。當然,日本的第五強國地位其實也是撿來的,因為法華人太不爭氣。二戰前,法國號稱歐洲第一軍事強國,實力遠在日本之上,可是一個照面就被德國打趴下,從此在二戰中打了醬油,第五的位置就這樣讓給了日本。

  • 2 # 王祖蔭1

    現根據1940年《世界最新形勢圖》(屠思聰編著,上海世界輿地學社出版)提供以下資料,可作參考。日本當時除本土四島外,還佔據全部千島群島,庫頁島南部(樺太),北韓半島,琉球群島,中國臺灣和旅大地區。控制了西太平洋上全部島群(南洋廳),即馬紹爾群島,馬里亞納群島(除關島外),加羅林群島和帛琉群島,稱霸西太平洋。已躋身世界工業國前列(本書未給出鋼鐵產量,從其他資料得鋼產量為每年800萬噸)。煤產量居世界第六,紡織業居世界第二。造船業居世界第三。有鐵路2萬4千公里。軍備方面,有陸軍20個師團。實行全民預備役制度。海軍艦艇近40萬噸(以排水量計,下同)。航空兵(分屬陸海軍)有戰機1800餘架。作為比較,提供以下數字。英國(含所屬殖民地)有陸軍24萬5千人。海軍艦艇約為140萬噸。空軍有戰機3600架。美國有陸軍現役14萬人,預備役47萬人,可直接轉入現役的準軍事人員4百萬人。海軍艦艇134萬噸。空軍有飛行員3萬人,戰鬥機2千架,轟炸機不詳。蘇聯有陸軍130萬人,海軍主力艦14萬噸,空軍有戰機3300架。

  • 3 # 國際風暴

    二戰前的日本的實力,還是很強的,雖然是一個島國,但是他們領土並不小,而且在當時他們和英法德的領土差不多,而且日本的人口是英法想和,所以說二本在二戰前的人口並不少,而英法領土不是很多,但是他們兩個國家的殖民地非常多,透過殖民地就可以大賺一筆錢呀,法國負責在非洲佔領殖民地,而日不落帝國是主要在亞洲霸佔,而當時為什麼希特勒先打英國,而不是先打蘇聯,就是想從英國手裡拿到更多的殖民地,殖民地的統治給英法帶來太多的利益了,法國還在北非國家推廣自己法語和法國貨幣,就像今天美國的美元霸權是一樣的道理。對於日本的資源,日本的金銀也是不少的,但是有一樣東西是比較少的,那就是石油,而很多的重工業都需要石油的帶動,那麼日本沒有這個資源怎麼辦呀!那就只能搶了,而二戰前,日本在軍事和重工業投入大量的錢,所以在二戰前,日本的軍事比美國的軍事力量還強大,那是在美國沒有防備的情況下,當日本投資珍珠港之後,美國就開始啟動他的強大軍工廠,源源不斷的飛機、坦克、大炮,就紛紛造出來了,這個軍工業的強大,是因為建立在強大的工業上,工業強大了,才能帶動軍工業。

    而二戰前的日本,是亞洲唯一一個工業國,其他的國家還是農業國家,所以當日本開動他們坦克的時候,別的國家還在用牛車那車開對抗,所以日本可以在東南亞侵佔了那麼多的國家,這個就是工業和農業的區別,當時的日本就是亞洲的一個,世界排名是第五的,雖然是第五,但是跟前四的幾個大哥比,差的不是一點呀從太平洋就可以看出來了,在美國醒過來之後,加快生產武器裝備,加快武裝自己,之前美國一直保持中立,就是希望戰爭越久,那麼美國就可以賣更多的武器,這個就是美國的立場,只怪日本自己被迫無奈,打到一半沒有石油了,而東南亞的大手又是美國,所以在二戰的時候,三個超級大國對日本同時下手,日本的實力就體現出來了,在太平洋戰場被美國打得落花流水,沒有當時的神氣,而英國也在東南亞橫掃了日本,威武的蘇聯,直接在東北把日本剩下的關東軍打得毫無抵抗了。日本發現那麼快,就是因為明治維新,在這之前,他們也是閉關鎖國的,但是明治維新以後,他們開始學習西方國家的腳步,提高教育、培養科技人家、創辦了很多的軍校,這個為他們二戰打下基礎,而且引進很多西方優秀的科技,他們可以把國家更快的發展,日本在高速發展之後,他們也明白一個道理,他們的國家還是太小了,如果想要更加強大,他們就要佔領很多的領土,而北韓、緬甸等國家成為日本的目標,特別是石油國家是日本重點關照的物件,本來以為可以用以戰養戰的方式帶動國家經濟的,但是面對廣袤無垠的中國,他們的戰術失敗了,而且日本還開了多個戰場,這讓他們兵力分散了,支援和調配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因為在重工業和軍工業投入太多,後面的日本百姓生活也是窮困潦倒呀!因為被多個戰場拖垮了,資源的補給根本很難跟上了,所以百姓被壓迫特別厲害,甚至都有搶的畫面,所以到了1945年就算美國不投入第二原子彈,日本也會投降了,實在沒錢打下去了,石油資源太差了,霸佔不了東南亞的時候,日本的戰場維持不下去,在太平洋戰場有幾年,日本哪裡還抗得住呀!

    戰爭可以看出一個國家的實力,美國為什麼強大是有道理的,打了越南戰爭、伊拉克戰爭,越南戰爭可以說美國是失敗的,被越南拖太久了,耗費太多軍費了,這個完全沒有達到他們最初的利息和目標,而且越南是一個戰略性國家,美國想佔領了越南,那麼在東南亞的控制就更加強,到打伊拉克又是陷入了那麼多年,但是現在美國還是這個超級大國,這個就是美國的底蘊,就像之前美國NBA聯賽,火箭對勇士一樣,勇士讓一個考辛斯、一個杜蘭特、庫裡的上半場和一邊手,火箭都贏不了,這個就是勇士的底蘊實力呀!而現在美國沒有對伊朗動手,不是美國不敢,而是利益沒有達到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耳炎能不能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