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665963467999

    比喻的本體是“汪倫送我情”,喻體是“深千尺”的“桃花潭水”。李白用桃花潭水的深度來比譬了與汪倫情誼的深厚。用“不及”來強調了深厚的程度。

  • 2 # 向日葵6870

    《贈汪倫》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譯文

      李白即將乘舟遠行離去,忽然聽見岸上傳來踏歌之聲。

      即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倫送我之情。

  • 3 # 使用者4687533065388

    全詩: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譯文:

    我正乘上小船,剛要解纜出發,忽聽岸上傳來,悠揚踏歌之聲。看那桃花潭水,縱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倫送我之情。

    出處:唐·李白《贈汪倫》

    首句,詩人自報姓名,點明欲別事由。“將欲行”三字,使人似見李白登舟啟碇揮手作別情景。次句,寫送行。一個“忽”字,峰迴路轉,神韻頓生。詩人不從正面入筆敘寫主人殷勤送行之情,只寫“岸上踏歌聲”,而這“聲”又從被送者的“聞”中寫出,更加深了將行之客的意外驚喜之情。

    “岸上”兩字點明送行人位置,與“乘舟”呼應。“踏歌”是唐代一種歌舞表演性質的風俗,踏歌之人手拉手,用腳踏打著節拍,邊唱邊舞。可見送行場面之隆重熱烈。此句未寫送行之人,先傳踏歌之聲,既置懸念,又渲染出一派濃郁的歡送氣氛。汪倫如此送別深情,直令詩人感激動情。

    第三句“桃花潭水深千尺”,放開一筆,是全詩之轉。似詩人順手拈來,以即景桃花潭地名入詩,天然妙巧。接之“不及汪倫送我情”,以逆挽之法,將潭水之深襯托汪倫送行情誼之深,賦予情誼以具體鮮明的生動意象,而“不及”兩字使意境更深一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蘋果果鏽病和斑點落葉病什麼時間防治?用什麼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