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現在學生每天在校時間約五小時,放學後家庭條件較好的學生出了學校門隨後就進了補習班的門,且不說這些補習班有沒有教學資質,單就高昂的補習費而言,一般低收入群體是難以承受的起地!而不進補習班很明顯就意味著孩子已經輸在起跑線上了!
6
回覆列表
  • 1 # 星期奇Xqq

    如今的小學,與我們小時候完全是不能做比較的。說到學習辛苦,我想,我們小時候就算苦也是快樂的吧。現在的孩子個個都寶貝,經濟條件比我們小時候好太多。雖然說是減負,但從親朋好友和自己的孩子身上,沒有看到一點減負的影子,而是不斷地在增加學習量。連家長的負擔也增加了。

    由於縮短了在校時間,低年級沒有家長接送是不行的。沒有老人在家的家庭,至少有一位需要有彈性的工作時間才行。

    雖說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但現在學校把本該在學校完成的學習無形都轉移到了家長身上。對於不會輔導的或是工作關係根本無法輔導孩子的家庭,往往會選擇上課外輔導班或是託管,從時間和精力以及學習投入的費用都比以前高了很多。

  • 2 # 我還是我39136896

    減負,顧名思義即減輕負擔,學生減負就是減輕學生負擔。那麼為什麼學生負擔會那麼重呢?社會大多數人都是去怪罪老師,老師固然有一定責任,但是作為整個國家教育中出現的普遍問題絕不是個別老師造成的。根源在於應試教育大背景大環境下的評價機制,上級簡單的用成績評價學校,學校簡單的用成績評價老師,老師不遺餘力的留作業印卷子來壓學生。為什麼要給學生減負呢?最重要的是一味的給學生加重負擔不利於學生素質的提高和學生的終身發展,更不利於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不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而建設創新型國家。只會做題考試的孩子怎麼承擔起實現中華夢的重任呢?那麼如果減負不能起到推進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升學生創新能力的作用那麼減負就會流於形式,甚至適得其反。現在的減負更多的是縮短在校時間禁止或控制學生的書面作業等。然而在我看來減負絕不能只是減,相反減負更應該做好加法。要多增加那些“無用”的課,發揮很多以前看似無用的課的無用之用,比如:體育,要更正規內容更豐富;音樂美術,要培養孩子們的審美;優秀的傳統文化要走進課堂,書法篆刻國畫戲曲要發揚光大。其他的興趣要多多的增加,在有些學段甚至可以成倍的增加。總之,減負絕不僅僅是減法。

  • 3 # 育鄰人

    學生縮短了在校時間,真的減負了嗎?

    是真的減負了,減了學校在職老師的“負擔”,也減了對孩子的“護”。以前孩子在學校時間長,老師對孩子的教學責任自然就會重一些;對孩子的看護責任自然也重一些,現在放學早了,自然對孩子的“看護”責任減輕了。

    社會要發展民間資本輔助教育,您說這孩子老呆在學校怎麼成,得早放學呀!放學了,作為父母還在上班,這個空餘時間很自然就交給了“......班”,這樣就順利的推動了民間資本進入教育市場分“蛋糕”啦

    最後,就是有能影響教育決策的人,自然是不會擔心這提前放學多出來的時間,孩子學什麼?去哪裡的問題。這些孩子就真的能夠系統的培養興趣愛好,私教、特長培訓才能“順理成章”

    教育是一件大事,關係到社會的和諧,單方面“減負”,在大環境不變的情況下,基於“.....守恆”一定會增加另一方的“負擔”

  • 4 # 旮旯裡的神仙洞

    關於對學生們的減負確實不是縮短在校時間這麼簡單的,減負也不是簡單地認為說作業量少了。如果父母對於減負沒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對於孩子的教育也沒有一個全面的科學的看法,確實也很容易跟著大眾走或者被推著走,課後再進入各種補習班就是很典型的從眾行為。其實學霸們一般都不會上補習班。

    1、大部分父母選擇補習班有各自的現實原因

    對於大部分普通家庭來說,生活壓力是個很現實的問題。父母雙方需要工作來讓家庭的生活質量更好,而大部分工作時間又是固定或延長的,所以孩子太早回家父母沒辦法接,因為孩子自己的原因也不能安心讓孩子一個人在家,所以為了安全考慮會更加傾向於讓孩子有人能管著,而補習班正好具備了接孩子、管理孩子、輔導學習等多重功能,所以是大部分工薪階層的最放心選擇。

    同時對於補習班的認知,很多父母都會自以為是地覺得“補習班的功用不就是給孩子補課的麼”,會不自覺地把自己的認知變為現實,但現實是補習班未必能夠達到補習提分的真正效果,這也是現在很多孩子補習分數沒有提高的原因。同時還有很多複雜的其他原因導致補習了分數也無法提高,每個孩子的具體原因都不同,這些都被父母們忽視了,父母很少能真正地關注到孩子的學習,年級高點的可能現在的父母也無力關注了,所以只能依靠補習班。

    很多父母在社會里生存久了會認為,“只要我付費了,就應該能買來一定的東西”,但事實上在教育這件事上,還真不是付費就能一定保證教學效果的。

    人有一個心理就是,當自己在某方面不擅長時,就會找相應的部分來補足。大部分父母在孩子的學業方面都不是擅長的,特別是對於高年級孩子,所以他們寧願多付點錢來滿足自己對於孩子的虧欠,本來中國父母就有個“賺錢就是為了給孩子花的”共識。

    比如對於學校的老師們,需要用最短的時間,讓孩子們能夠迅速理解所學知識的內在邏輯,而不是膚淺的照本宣科再讓學生透過反覆的練習達到熟練,這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境界。但能做到前面的老師確實並不是大多數。同時老師們除了教授知識之外,還需要在學校這種集體環境中,教會孩子們如何做人做事,比如如何迅速融入環境,如何進行團隊合作,如何提高動手能力,如何更有創意地解決問題等等。因為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這個學校教育是要做到的。

    比如對於父母們來說,縮短了在校時間,需要讓孩子回到家學習各種家務,也就是古人說的“掃屋”,除了各種獨立自理能力的訓練,還需要父母引導孩子進行很多的人生思考、興趣拓展、視野開闊、能力培養特別是心理能力的培養等等,家庭的功能需要發揮到一定的高度。因為其實學校教育只能負責孩子教育的一部分,很有限的,而教育中的大部分需要家庭和社會共同來作補充。這些內容是否每個家庭都能做到呢?

    3、什麼是真正的起跑線?一定不是分數成績

    的確現在大部分父母都存在教育焦慮,特別是所謂的“中產階級”,隨著大家的經濟條件提高了就會追求更高的層次滿足。但目前國內的中產還不能真正算作是中產,只能是以中產的財富指標一個標準夠了,其他的很多指標還沒有達到,特別是教育水平和能力上。這些父母沒有經過專業系統地教育理論學習,自己的文化修養也不夠,也沒有持續地學習成長,所以對於孩子的教育上能力和意識都很欠缺。

    很多父母認為只要有錢能給孩子報班,孩子就不會輸在起跑線上,殊不知,真正的起跑線是父母自己。從教育改制後的課本內容編排、高考的試卷變化,我們都能發現對於孩子的要求越來越高,需要的綜合實力越來越強,更是能體現學生的三觀、情感、意志、能力、心理健康、道德水平、自尊、人格性格等所有的面,未來教育需要的人才就是綜合素質很高的人才,不是單一分數高的專才,而全面就需要孩子從小開始全面發展,這離不開父母。

    所以無論外在的具體教育政策如何以具體的形式展現出來,都無法改變社會對於人才綜合素質的高要求,都無法改變父母需要首先提升自己,進行專業學習的要求,都無法改變孩子們需要全面發展的事實。而且,不光是意識到,更要求父母們能夠做到。

    願您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幸福一生!

  • 5 # 章魚老師就是我

    學生縮短在校時間,是一種看似減負,實則增負的行為。

    如果說增加學生在校時間難道就是減負了麼?話也不是這樣說的。

    學生的負擔來自於社會對學生成績以及名次的要求!

    而這種對名次的要求直接與學生的學習強度與所學內容量呈正相關。

    而題目當中,縮短學生在校時間與學生的學習強度或者學習內容量之間,至少在表面上關係是不大的。

    如果大家都縮短了在校學習時間,那麼剩下的就是拼孩子的學習效率。可事實上,大家共同縮短學習時間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為總有人想要比別人強,而在學生階段,超越別人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比別人多學一些!那麼作為一名“一般理智”的家長,那麼讓孩子比別人多學一些的操作手段那就只剩下校外培訓班了。

    學生之間的成績既然無法在校內拉開,那麼我們就利用校外的時間。

    一張圖解釋下吧。

    如果按照表中所說,既然縮短在校學習時間會拉大學生之間的成績差距,也就變相的造成了增負。那麼我們可不可以透過延長在校時間的辦法來拉近孩子之間的距離呢?

    假設如果孩子們24小時都在學校內學習,那麼孩子們之間的差距便不會受到家長(校外輔導班)的影響。而只剩下天賦的差別了。

    看起來的確是這樣,尤其是我們國家剛剛推出了彈性放學的制度。一方面造福了很多無法早接孩子的家長,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孩子們的在校時間。

    不過如果我們仔細看一下關於彈性放學制度的規定就會發現。彈性放學,不是延長學習時間,而只是延長了在校時間!而且這種延長是有選擇性的,選擇權在於家長或者孩子自己。

    隨便想一下,參加校外學習與參加校內興趣小組相比,哪一個更能夠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

    這也就是最開始我所說的,即使延長了在校時間,我們依然無法做到給孩子減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從2001年至2018年一共有18位日本人獲得了諾貝爾獎,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