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七配紅花
-
2 # 野草的沉思
徐庶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智者。他有多厲害呢?
劉備是荊州遇到徐庶的。徐庶當時化名單福。初遇時,劉備有一匹千里馬,名喚“的盧"。徐庶說"此馬能妨害主人,終究必害一人。害過一人後就沒事了。"徐庶勸劉備將馬送與一位有仇的人。待害死了那人再騎。劉備聽了十分生氣,說:"你剛來,不教我走正道,卻教我去害人。你這樣的人,我無法和你共事!"徐庶立刻道謙說:“請你莫怪。我一向聽人說你為人仁德。沒敢就相信,故以方才這番話試試你。"劉備聞言也轉怒為喜,拜徐庶為軍師,訓練本部人馬。
你看,徐庶用一匹馬便試出了劉備的人格。如果劉備不是仁德之人,他是不會為劉備效力的。
當時,曹操想取荊州,派曹仁,李典並呂曠,呂翔率三萬人屯紮於樊城。呂曠,呂翔二人向曹仁請戰劉備,曹仁予其精兵五千。時劉備住新野。聞曹軍來,徐庶從容佈置伏兵,結果大獲全勝,趙雲槍殺呂翔,張飛矛斃呂曠,曹軍大半被擒獲。
敗軍回報曹仁,曹仁大怒,與李典率二萬五千人馬,殺奔新野。
新野城下,兩軍對陣。曹仁擺出一陣,威脅劉備。徐庶識得此陣為“八門金鎖陣",令趙雲依法進擊,將敵陣破壞,曹軍敗去。
其夜,曹仁與李典率軍劫劉備軍寨,又早為徐庶料到,事先安排伏兵。待曹兵進寨,四面放火掩殺,曹軍大敗。曹仁率敗軍逃到樊城,樊城已被關羽佔領。原來是徐庶定計,先派關羽乘虛取了樊城。到這時,曹仁才得知,劉備用了徐庶為軍師。
曹仁回許昌,將情況報告曹操。曹操問底下謀士,才知徐庶根底,又知徐庶最孝,便派人將徐庶母親接到許昌,讓徐母寫信,召來徐庶。徐母敬劉備,鄙曹操,堅決不答應。曹操依謀士計,善待徐母,騙得徐母字跡,仿書一封,寄給徐庶,召徐庶回。徐庶知母在曹營,心急如焚,立即告辭劉備。
臨別時,徐庶鄭重地向劉備舉薦了諸葛亮。
徐庶到曹營。曹母氣極而自殺。從此以後,雖曹操一直優待徐庶,但徐庶終身未給曹操出一策。留下了"“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這樣一句成語。
曹操是三國時期最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手下謀士眾多。可是,在這裡,為了得到徐庶,他競用了脅持徐母這樣的下三爛的辦法。這從反面證明了徐庶確是相當厲害的人物。
徐庶雖然終生未為曹操設一策,但也未在母死後尋機回劉備處。這原因,第一,是劉備有了諸葛亮輔佐。徐庶是諸葛亮的好朋友,他明確承認,自己的才能遠不如諸葛亮。第二,徐庶有士人節操,不願意反反覆覆。
-
3 # 紙上談歷史
徐庶到底有多厲害?
通觀三國,徐庶出場十分短暫,前後只有兩回不到。但是在上任之初的第一戰就爆發出了驚人的能量:呂曠、呂翔二將輕視劉備率兵殺來,被徐庶設計殺掉;接著曹仁親統大兵前來,並布出得意之作“八門金鎖陣”,卻被徐庶一眼看穿,並直接指出了其薄弱環節,然後指揮趙雲率軍衝殺,爆破此陣,而樊城也被劉備奪得。一戰就能有如此成績,不得不說很了不起。看徐庶平時的言談舉止,非常了不起。程昱就說;“徐庶之才,十倍於我。”
接著就被曹操用計騙到曹營中去了。當得知曹操詐用其母書信時,徐庶自此一言不發,且沒有為曹操效力,後來還能當秩比二千石上的右中郎將和秩比千石的御史中丞,想來才華是的的確確不差的。
後來為何不再輔佐劉備?我認為有以下三條理由.徐庶走馬去曹營時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諸葛亮對劉備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他已經可以被看作是智慧的化身了,徐庶雖然在先前也曾為劉備立過一些功勞,但怎麼也不能和他相比,所以如果徐庶重回劉備那,應該身居諸葛亮之下了,以徐庶的性格,這恐怕是他未必可以忍受的。俗話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但三個諸葛亮在一起未必比只有一個諸葛亮好些,看龐統到劉備手下時就因為和諸葛亮爭功而命喪落鳳坡下,徐庶去了又能怎麼樣呢?按徐庶的性格我想應該也不想回去和諸葛亮爭。所以這是徐庶不回劉備那的一條理由。
東漢末年,文人一般都很重視氣節,也很講究做事從一而終,輿論輕視那些朝秦暮楚的人,從呂布的下場就可以看出來。徐庶先投劉表,再投劉備,這可以說是未得明主,正在尋找中,現在終於找到了,後投曹操也可以說是迫不得已,如果再回劉備那,雖然別人嘴裡不說,可心裡恐怕也會不以為然,輿論對其評價不會很高。當曹操想派徐庶去當說客說劉備降己但又怕他一去不回時,程昱曾說徐庶如果不回,“徒惹人笑耳”。徐庶終身不為曹操設一謀,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因為曹操“名為丞相,實為漢賊”。他對輿論名節還是比較看重的,所以這是徐庶留在曹營的一條理由。
.徐庶投劉備時,劉備勢單力薄,徐庶是因為他"仁德"的名聲才跟隨他的,徐庶在走的時候還念念不忘提醒他要把完成統一大業時時刻刻牢記心中,在那時徐庶的心裡面,劉備就是救黎民於水火中的仁德之主。但在徐庶走後,劉備用諸葛亮的計策火燒新野,使得百姓流離失所,這恐怕不是一個仁德之主應該做的。既然劉備和曹操、孫權一樣只是為了爭奪天下而實施各種手段,打著各種幌子,既然徐庶看清了劉備並非心目中的仁德之主,那麼他在曹營還是在劉營又有什麼區別呢?
-
4 # 西府趙王爺
不論是小說《三國演義》還是正史《三國志》,其實對於徐庶的描寫都不多。但是在人們心中卻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此人才學一般,但重情重義!
徐庶早年間,給別人報仇,結果被官府抓住,面對官府的審判,他卻一句話都不說,打死也不供出同夥。後來,官府準備對他施以肢解的酷刑,徐庶依然不懼。
由此可見,此人非常講義氣!
此外對於諸葛亮,徐庶也是出力不少!
當年因為躲避戰亂,徐庶來到荊州,並在這個地方認識了諸葛亮,兩人甚是相投,結為好友。
正是因為這層關係,他向劉備舉薦了諸葛亮!
當時,徐庶對劉備說,諸葛亮是很難遇到的謀士,問劉備是否願意見他,但是劉備很器重徐庶,便同意了,但是後來徐庶又說為了更加彰顯誠意,希望劉備不要太在意自己的身份,親自去見他,於是在徐庶的幫助下,劉備才獲得了諸葛亮這個為他奪天下的重要人物。
當然,最值得稱道的還是徐庶“身在曹營心在漢”!
眾所周知,徐庶原本在劉備部下,但是後來卻投靠了曹操,這其中是有他的苦衷的。
當時曹操率領大軍向南,劉表死後,他的第二個兒子駐守荊州,派兵向曹操求降,當時在樊城的劉備聽說這件事情以後,決定率部下向南,徐庶帶著自己的家人也一起向南。
沒有想到的是,在逃的過程中,徐庶的母親被曹操抓住。
為了救母親,他和劉備告別以後,只好去到曹操那裡,但去到曹營以後,徐庶並沒有為他獻計,所以直到徐庶去世,他的官職也很小,基本上沒有給曹操做出什麼貢獻。
首先徐庶為救母而離劉備而去,這事兒放在以孝治國的漢朝,那是再正常不過。於道德上,是說得過去的。
而且這對劉備也好!
徐庶老母身陷曹營,自己已經是“方寸已亂”,思慮之間,無不投鼠忌器。他現在對於劉備不再是助力,而是累贅,他幫不了劉備,甚至還可能會害了他。
所以去往曹營是最好的選擇,即不拖累劉備,也能以盡孝道。
至於後面在曹營不受重用,這個就得兩說了,從個人情感來講,大家當然是認為,徐庶是因為忠心劉備,而不願事曹。
而從現實角度來講,徐庶可能是真的才智相對平庸或者官場手段差了些,沒有能在魏營脫穎而出。
沒辦法,比較曹魏不比劉備,手底下人才太多,而且派系早成,寒門出身的徐庶不受重用也屬正常。
回覆列表
徐庶曾經和伏龍鳳雛這些人都是朋友,他的才能和諸葛亮龐統相去不遠,也是人中龍風,三國時期最高明的謀士之一。
徐庶剛開始扶保劉備的時候。曾大破曹仁於新野,他的才能這才引起曹操的注意。然後曹操才想辦法想把他弄過去。
曹操想的辦法就是用徐母來挾持徐庶棄劉歸曹。因為曹操聽說徐庶是個孝子。挾母賺子必能成功,果然,此計一施立竿見影。徐庶聽說母親被曹操“請”到許昌去了,立刻就亂了方寸,又見到曹操假造的徐母手書,只能與劉皇叔灑淚而別奔向曹營。
徐庶並非不疑書信有假,而是因為徐母在曹營是真。別的己無關大局。他若不去曹營,徐母必有殺身之禍。
徐庶的才能我們還可以透過火燒赤壁這一段一個細節來了解一下。
孫劉聯軍火燒赤壁前,龐統用連環計把曹操的戰船綁在了一起。為火燒做第一步準備的時候就被徐庶識破。除了徐庶,曹營再無第二人有這個預見能力。龐統獻完計剛剛走到江邊。徐庶一把將他拽住說:“你做的好大的事情。”差一點把龐統嚇得魂飛天外。以為自己的計謀被別人識破了。當他心神稍定發現拽住他的人是徐庶的時候,才放下心來。由此可見徐庶有多麼厲害。後來火燒赤壁,曹操大敗。徐庶安然無恙。因為在火燒赤壁以前,徐庶早早向曹操請命去守別處。當時曹操心裡還很高興,這徐庶徐元直終於是被我感動了。如果曹操知道徐庶是看清了孫劉火燒赤壁的計謀而避險,不知會不會一怒砍了徐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