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職場再出發
-
2 # 南漂北蕩2022
這種基本就是沒戲了!正常情況下,大公司是最後談薪資,小公司可能首輪就會確認好工資的!所以你可以直接視為Fail,再繼續找吧!
-
3 # 牽著神獸一起走
還是要做兩手準備。第一:過個幾天可以打電話諮詢一下:你的面試通過了沒有?流程要走多久?第二:好好準備下一次的面試。
公司招聘本來就是你情我願的事。人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俗話說: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我的觀點:外企面試後HR說表現還可以,並且明確告訴你offer要走流程,基本上就是offer真的要走流程了!至於HR沒有跟你談薪資,是因為面試的HR現在也只能告訴你一個大概的薪資,而這個薪資通常都會非常明確的寫在招聘要求裡,至於具體的薪資,面試的HR自己也是不太能確定的,要根據你的面試表現和職業經歷進行綜合評定,這是外企薪資制度規範的體現!
你該怎麼辦?你能做的非常有限,我的建議有兩個:第一、就是向HR再次確認薪資範圍、相應福利,陳述你的期望薪資,並請HR告知你大概的offer發放時間;第二、外企面試透過但offer沒到手,存在變數的可能性還是很高的,你要繼續保持“求職狀態”。
外企都喜歡“暫定崗、緩定薪”,在招聘時僅告訴崗位薪資範圍,而只有在發放offer時,才告訴你具體薪資。民營企業或者國有企業,同一個工作崗位的員工,薪資雖有差異,但通常差別不算大;外企則有點不同,同一個工作崗位的員工,薪資常常差別很大。
舉個例子:
小王和小李年紀相同,都二十八九歲,在同一家外企,同一個工作崗位,做市場專員,他們的工作內容也幾乎一致!小王的月薪是6000元,而小李的月薪則可能是10000元,兩者的薪資幾乎相差了一倍。同一崗位、同一工作內容,工齡也差不多,年紀也差不多,但薪資卻相差很大,甚至相差一倍,這是外企普遍存在的現象。原因有兩個:
第一、外企是對每個員工進行“薪資綜合評定”執行最到位的企業!
第二、外企是對每個崗位員工進行“人才分級”執行最到位的企業!
外企的“薪資綜合評定”:
外企固然會對每個崗位制定大概的薪資範圍,但外企更看重的還是對員工進行“薪資綜合評定”。即每一個員工在入職時,外企都會對該員工進行“薪資綜合評定”,根據整體的評定結果,來賦予員工最終的薪酬,這就導致同崗位的員工薪酬相差較大!
外企的“薪資綜合評定”,通常會考慮到員工的base城市、以前的工作經歷、學歷、專案經驗、市場競爭態勢、需求緊迫程度、面試中表現的職業素養等進行綜合評定。比如小王和小李,雖然年齡相同,應聘的工作崗位一樣,工作內容也一樣。但小王的前公司是某普通民企,其在人才市場上競爭力弱,面試時表現的職業素養偏低(但勝任面試的崗位是沒問題的);而小李的前公司是某世界500強,市場競爭力不錯,面試時表現的職業素養高;對兩人評定以後,公司給小李定的薪酬就會偏高!
外企的“人才分級”
在同一個崗位的員工,工作內容也幾乎一致,但根據潛力的不同和隱性貢獻的不同,公司會對每個員工進行“人才分級”。
舉個例子:
小王和小李雖然都是市場專員,崗位相同,工作內容也幾乎一致。但小王屬於市場專員8級,而小李則高一級,屬於市場專員7級。7級的薪資顯然是要高於8級的,因此小李的薪資明顯高於小王。外企是對崗位“人才分級”執行最徹底的公司,也是HR在面試候選人時,必須要考慮的問題。兩人入職同一個崗位,最終的薪資差別很多,很大的可能性,就在於企業給兩人發放offer時,給與的“人才分級”不同。
小結:
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瞭解一下,幾乎每個外企都會要求員工“對薪資絕對保密”!為什麼呢?就是因為即使是同一個崗位,每個員工的薪資差別也是很大的!而這種薪資差別大,就在於外企在招聘時的“薪資綜合評定”和“人才分級”執行的很到位。這也是為什麼通常外企在面試候選人時,只告訴一個大概的薪資,通常不會告訴具體的薪資,只有等到offer審批以後,候選人才會知道具體的薪資!
你該怎麼辦?切忌過分催促,做好再次確認!據我的經驗,外企的HR都是非常職業的,如果告訴你“offer要走流程”,基本上相當於告訴你“面試通過了”!但能不能最終入職,入職後的具體薪資多少,HR現在也沒有把握,你要做的就是:
1、切忌過分催促!
外企負責招聘的HR,其實並沒有權力去做你的“薪資綜合評定”和“人才分級”,因為這是HR經理和用人的業務部門經理(他的意見至關重要!)等綜合衡量的結果,招聘HR僅僅負責通知!
外企的每一項工作,都有非常嚴謹的流程,沒有誰敢繞過流程。外企也很少會出現什麼“開綠燈”“快速通道”之類的“特事特辦”。不管對方多麼緊急,外企的每個員工還是要按照流程一步一步來做。負責招聘的HR,僅僅負責告訴你崗位的大概薪資是多少,瞭解到你的期望薪資是多少,等到“薪資綜合評定”和“人才分級”後,給你發放offer。至於其他的事情,他是沒有權力去做的,也沒有動力去做!
總之,你催促HR是沒有用的,過分催促不但不會給HR留下“非常渴望這份工作”的印象,反而會讓HR覺得“這人太麻煩,一點都不職業,不太適合我們”。
2、做好再次確認!
以我的招聘經驗,外企HR一點都不給你談薪資幾乎是不可能的!最起碼HR會告訴你崗位大概的薪資範圍,以及詢問你“期望薪資”是多少的,不然他很難判斷你是否符合崗位需求。
如果自始至終,HR一句薪資都沒有談,通常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面試的HR已經在“招聘要求”裡非常明確的告訴了候選人“崗位薪資範圍”;同時,候選人也在簡歷裡非常明確的寫出了自己的“期望薪資範圍”。當然,還有一種更大的可能,那就是絕大多數外企的招聘都是透過獵頭來完成的,獵頭在向企業推薦候選人時,已經將候選人的“期望薪資”明確的告訴了外企HR,HR就不需要再花費精力時間和候選人在薪資方面進行談判!
雖然外企HR都比較專業,我還是建議你和HR做一個再次確認,比如就薪資範圍、福利待遇、休假等尋求再次確定,外企HR會很喜歡這種有“確認風格”的候選人的!
外企面試,offer沒到手之前,變數還是很大的,要繼續保持“求職狀態”。即使HR向你明確的表示“面試透過”了,在offer沒到手之前,依然會有很大的變數,何況HR僅僅告訴你“表現還可以”,並沒有明確告訴你“面試透過”了。因此,請繼續保持好“求職狀態”。
1、外企的offer通常會卡在Head count!
外企的Head count是一個變換莫測的概念,經常是說有就有,說沒有立即就沒有了;很可能今天還有,明天就沒有了;也可能明明是有,但是說“凍結”就“凍結”了!更多的時候是被領導“挪用”了,或者被領導“捏在手裡,不準備立即用”了。
總之,別說你還沒拿到offer,就是你拿到了offer,外企也經常會因為head count的原因,直接告訴你“對不起,這個崗位的招聘取消了”!
2、外企的offer審批流程也比較繁瑣!
即使沒有head count的原因,就純走流程而言,外企的offer審批流程也是比較繁瑣的,繁瑣導致的一個直接後果就是“審批過程非常慢”。經常是4月份“面試透過”,5月份還沒發放“offer”。
原因很簡單,offer審批在外企僅僅是一種“常規性審批”,某個領導一休假、或者一拖延,就會導致整個審批流程“非常慢”!
3、HR可能在等其他候選人,這種可能性不大!
外企的HR都比較專業,既然告訴你“offer要走流程”,基本就意味著“面試透過”。如果你“面試沒透過”,HR根本不會跟你提什麼“offer”之類事情的。但也不排除,在有幾位“同等優秀的候選人”情況下,HR想“待價而沽”。
也就是說,HR尚不最終確定在這幾位“同等優秀的候選人”裡選擇誰,所以他只能全部“模糊答應”。但這種可能性不大,外企不同於民企,HR很少這麼做!
小結:
不管哪種原因,你都應該繼續保持“求職狀態”。外企的這種流程審批通常都不會太快,在這段時間裡,你完全可以再看看其他工作崗位,尋找其他更好的機會。畢竟,在offer沒到手之前,變數真的挺大的!
最後的總結:以我多年外企的經驗,可以肯定的告訴你,大多數外企HR都是科班出身,專業素質是值得信賴的!他既然告訴你“offer要走流程”,基本就意味著你“面試透過”,否則他根本不會跟你提“offer”這件事的,他完全可以用各種“專業話術”來回應你!
由於外企的“薪資綜合評定”和“人才分級”執行非常到位,導致了外企在面試時通常很難直接告訴你“具體薪資”,而僅僅會告訴你“大概薪資”,這是正常現象,你不必過於擔心。
你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切忌過分催促HR,向其做好再次確認就可以了;同時,不要完全放飛自己,畢竟“offer沒到手”之前,變數還是很大的,你應該保持“繼續求職”的狀態。至於薪資,外企是不會故意降低、剋扣你薪資的,外企只會根據你的工作城市、職業經歷、經驗、學歷、需求急迫、面試中的表現給你做出綜合評定!這個“綜合評定”非常關鍵,因為入職後,再想獲得額外“升職加薪”,難度就很大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