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趙日金141

    此言原文,孔子見老子之後對弟子所言,“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有兩個老子。

    一個是“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所終”的老子。

    一個是“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與孔子同時雲”的老子。

    孔子見到的是哪個老子呢?《史記老子韓非列傳》,“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顯然,“孔子適周”,見的是當週守藏史的老子。

    然而,《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周遊列國,有“孔子適衛”,“適陳”,“適鄭”,“去曹適宋”,“自陳遷於蔡”,“居陳三年” ,等記載,卻無“孔子適周”之記載,即,並無“孔子適周”見當週守藏史的老子的描述。

    孔子見的是哪個老子呢?若有其事,只能是“與孔子同時雲”的老子,即“著書十五篇”的老子,且不是“適周”時,而是在其它地方。

    司馬遷畢竟離孔子有幾百年了,孔子見老子,只不過是根據傳說,沒有確切的史料證明。

    不管孔子見沒見過老子,說沒說過老子如龍的話,司馬迀卻說了句: 世之學老子者則絀儒學,儒學亦絀老子。並引用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豈謂是邪?

  • 2 # 子林氏

    這是孔子對老子淵博的知識的瞻仰,老子是國家檔案館和圖書館史官,博覽群書領所有的知識文人敬仰,那時書籍是貴族才能閱讀。晚年的老子經歷了西周「王子•朝之亂」,大量的書籍流落社會,結合孔子等諸子百家傳教知識,形成中國文化的軸心時代。

    西周有個大臣被稱作伯陽甫,最早提出陰陽並預測西周因地震會滅亡。他應該是第一個老子,理由是甫是曾祖父輩的意思,是伯陽的曾祖父輩,就好像你是個有名望的人,當我要向大家介紹你的父親時會說這是**的父親。

    第二個老子是李耳,字伯陽。《老子》就是他寫的,或主要部分是他寫的,根據當時的諸子命名習慣,主要是以姓氏為主,部分以地名,而老子是因為知識淵博的長者獲得尊敬。

    第三個老子是老聃,儒家的主流把老聃加入李耳身上,又稱老聃,既不符合規矩,又把老子神化了,目的是方便獨尊儒術、罷黜百家,因為當時道家的實力也是很強的,西漢就是依靠道家思想恢復強大的,唐朝初期也是依靠道家治國的,但是儒家會撿漏捨得臉皮賣身給皇帝,墨家就是不適步被董仲舒們利用漢武帝給滅了。

    所以神化、模糊老子,然後篡改《老子》,把三個人變成一個人,於是就有了200多歲的老子出現了。東漢時期篡改刪除的非常嚴重,參考馬王堆和海昏侯考古,發現西漢和東漢時文獻發生了改變,即使儒家自己的經典也被篡改了,原因是儒家要不符合女性化,才能嫁給皇權。《詩經•關雎》之首,就是描寫這種君臣關係的,男的是皇帝,女的是大臣,《論語•八佾》: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就是這個意思。

    孔子拜見的是老聃,《老子》一書是老子口述,尹喜著書,然後被老聃放入國家檔案館,所以,老聃告訴孔子,“述而不著”,(想來是孔子想把他的著作放入國家檔案館)孔子之後就是這麼教育弟子的,他的學生把孔子的思想著書的。

  • 3 # 風過無痕攝有痕

    老子與孔子都很偉大,兩位聖賢在一起PK學說沒有勝敗,始終無法達成一致的觀點,但各有所得。孔子得道,承認行仁義也必須懂得大道。老子得到名望,因為連有名望的孔子都多次登門拜訪。孔子主張“學而優則仕”,選擇周遊列國遊說各諸侯接受自己的治國思想,而老子主張“清靜無為”,尊天道,順自然,選擇騎青牛,出函谷。

    孔子第一次拜訪老子後,向弟子談學習心得體會。孔子說:鳥,我知道它能在天上飛,但可以用箭來射殺它;魚,我知道它能在水裡遊,但可以用魚鉤來釣到它;野獸,我知道它能在陸地上奔跑,但可以用網來收服它。可是至於龍,我不知道它有多大能力,它可以乘風雲而上九重天。我所見到的老子,就像龍一樣。他的學識高深莫測,志趣高尚難知,就像蛇可以隨意伸曲,龍可以順時而發。老聃,他真是可以做我的老師了。

    孔子又一次拜訪老子後回來對弟子談感想:在老聃那裡,我看到了真正的龍!龍,合在一起便是一個整體,分散開來又成為美麗的雲彩,它駕馭著彩雲養息於天地之間,我張大了嘴,久久不能合攏,哪裡還敢對老聃做出教誨呢?

    在多次拜訪老子中,最終孔子接受了老子萬物以形相剋的道理,得到了“道生萬物”的宇宙萬物生成論的根本觀點。認為,他自己以往對大道的理解就像困在甕中的小飛蟲,懵懂而無所知!如果沒有老聃先生以博深的大道精神相啟發,還真不知道這天地究竟有多大。

    老子在孔子心目中就是一條龍,因為他看到的老子精神彷彿已超然物外,獨立存在。對老子的宇宙萬物產生變化與滅亡的宏篇大論,感覺淵深似海,高聳如山,若隱若現,來無影去無蹤,飛龍在天,自然知天道。

  • 4 # 路上有長生果

    對於兩位大俠的人品問題不好評論,更沒有必要。多少年了?留下來的都是後人演繹,必不可信。那麼什麼是龍?應該是有公論,即智慧超群。也可以從作品來看。論語是整個的斷頭斷尾的言論,都是簡單的結論式的標語。如果沒有後人的盲目崇拜和不斷的強化,根本就沒有人相信。這也是孔子當時不得志的根本原因。同時論語的言論明顯的不具備推敲的價值,細思考之,必覺得標準書呆子而為。如果有興趣可以單獨討論論語的刻板形象,這裡不囉嗦了。

    道德經是什麼?通常的說法是道德經典,鼻祖開山之作。可是我想說的是道德經沒有講一句道德。其是標準的孫子兵法。只是因為孫子兵法的存在後人就以為其不是兵書了。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就是萬物生死之真理。即可以常法,又絕不是常法。通俗的講,事就是這樣的事,但你覺得就是這樣的事,你就錯了。故兵無常法,勢無常勢。讀懂的人,什麼都懂了。不懂的人則怎麼也不明白。至於後文,其實沒有繼續閱讀理解的必要了。用這個理解後文看可能是錯誤的。由於篇幅有限,也沒有必要去論述道德經。

    故書的層次感和作者的境界差別的太大。孔子也只能佩服老子為龍了。這不虛言,當然除了說明孔子的誠實人品之外,今人閱讀書,此學會思考,哲學才是王道。

  • 5 # 亦有所思

    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樣孔子的觀點,學說和思想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存在一個積累的過程。

    孔子喜歡學習,善於思考,他讀《易》,他讀《詩》,都是學習的過程,因此,不難想象,在求知這條路上,除了書藉以外,活生生的智者,當時只有老子。所以任何人都不會意外,如果孔子老子果真相見,那麼先走一步的老子一定會給孔子很大的啟發。

    孔子是真正的謙虛,面對當時國家圖書館的館長,而且以讀書聞名以精通周禮聞名的老子,如何不心儀呢?加上年齡又少,所以肯定會心甘情願地放低姿態,誠心求教,提出心中的疑惑,再所難免,而且一定會發生。那簡直是中國文化史哲學史上最光彩的畫面,而且沒有之一!

    他們一開始接近於“師徒”關係,一個求,一個解。只不過孔子並沒有完全接受老子的思想,而是用老子的觀點來豐滿自己的思想,從而另起一行。

    青出於藍!

    未必勝於藍,但一定有別於藍。

    這才是真正的弟子。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所記載的應當是孔子初期拜見老子的情景,被老子已成體系的思想所折服。一番請教之下,受益非淺,所以心悅誠服地稱老子為龍。

    第一次相見,在十七八歲的孔子眼裡,老子是一位思想巨人。

    第二次相見,孔子約二十五六歲,在學有所成的孔子眼裡,老子是良師。因為孔子問得更加具體,更加明確。而老子也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第三次相見,據說孔子已近天命之年,在淵渟嶽峙的孔子眼裡,老子變成了海,他們走在了兩條路上。良師變成了益友。

    《莊子》記載“孔子見老聃歸,三日不談。”

    何以不談?頭胸風暴!

    一條龍面對另一條龍的思索!

  • 6 # 詩驀詩書畫

    孔子雖不是老子的學生,但做為後生的孔子還是很尊敬老子的,也尊稱為之“老師”。話說有一次,孔子決定前去拜訪老子,虛心請教道經,於是孔子來到老子的寒舍,二人寒噓一會,老子就向孔子講訴了:“道生一,一生二……”,還有很多他畢生所悟的道的精髓。臨別時,老子告誡孔子,做人要謙虛,不可違背天地萬物之根本。自會過老子過後,孔子整天都恍恍惚惚,學生就問起,會老子的事,孔子終於開口道:“鳥,我知道它能飛;魚我知道它能遊;野獸,我知道它能走。飛鳥我能用箭射,魚我可以用網捕,野獸我也可以獵。至於龍,我就不知它是上天還是入地。我今見老子老師,猶如見龍邪。”學生聽罷又問道:“老子老師是龍,孔子老師是什麼?”孔子回答道:“與老子老師比,我只不過是一隻在罐子裡嗡嗡的飛蟲,不可相提並論也。”由此可見,老子的“道”非同一般,深不可測,孔子是甘拜下風,對老子佩服得五體投地,也體現出孔子為人謙虛的偉大人格。所以,後人在《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裡記載下,孔子說:“老子是一條龍”,這一歷史事蹟。也向我們展示了老子猶如龍一般,神龍見首不見尾,上天騰雲駕霧,下海則追波逐浪,在人間則呼風喚雨,神通廣大,變幻莫測。老子的“道”就如同龍精神一樣,意義非凡,代表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百折不撓、奮發向上的精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家四口日本自由行,酒店有哪些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