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竹也

    國家窮,養老才是子女的義務,你看看發達國家哪裡有養兒防老?不是說發達國家沒有親情,他們為父母養老的很多很多,但對那些家庭不和睦,父母不稱職的,國家並沒有要求子女必須,但中國不一樣了,無論父母做的咋樣,無論父母養沒養你,你都無條件的為並不愛自己的父母養老,這就不合理了。僅個人觀念,不同意者請勿噴。

  • 2 # 靈聚傳媒微電影工作室

    解答/靈聚傳媒

    ——————————————————

    作者對於“養兒防老”這種錯誤的觀念表示不認同,養兒就一定能防老嗎?

    養兒防老體現“百善孝為先”的傳統思想,是維繫家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

    但父母不可能把孩子一輩子拴在自己的身邊,俗話說“孝順的兒女,遠在天邊也孝順,不孝順的兒女,哪怕跟你住在一個小區都不管用。”

    現實生活中,養兒防老的觀念也要隨著時代的進步做到更新,取其精華,棄之糟粕,繼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觀念“家”“孝”,從而剔除“養兒防老”封建思想。

    作者在這裡想說,作為子女,無論你嫁到何處,搬到哪裡我們都應該盡到子女該有的義務,履行責任,做一位有擔當的良好市民。

  • 3 # 退休老李

    “養兒防老 ,積穀防饑”這種觀念已經不現實了,養兒是一種責任,你生下了孩子就必須撫養長大,這是法定責任。等到孩子長大了,你還要幫助他(她)成家立業,一生的積蓄基本化個差不多了,這就是義務,雖不是法定的,但也是傳統的,躲避不了。等到你的法定責任和傳統義務履行得差不多了,你也老了。這時候就該到“養兒防老”了,老了身體好還行,身體不好,三天兩頭生病住院或者在病床上度日,那就麻煩大了。人們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這話不假,就算孩子有經濟實力有孝心,但沒有時間,也是問題,只能請陪護,如果請不到咋辦?所以不要往孩子身上寄多大希望,把他們養大成人是責任是義務,讓他們養老恐怕有難度。

    中國已進入老年社會,養老問題日漸突出,國家提倡老有所養、老有所醫,公辦養老院條件很不錯,私人辦的養老院越來越多,條件也很好,它們人性化服務很吸引人,所以,老了以後如果有可能邀幾位朋友一起進養老院“抱團養老”,一起玩一起吃住,估計也不錯。

  • 4 # 明盛77

    養兒防老在現今中國已經是不切實際的說法了,現今中國有一大批不孝兒,啃老兒,好吃懶做的兒子,這跟家庭教育有直接的關係,從小就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父母對兒子的好變成了理所當然,天經地義的事情,父母稍有不順就是父母的不對,父母的錯,總之,父母對兒子的好是應該的,父母生我出來就應該養著我,順著我,應該對我好,種種這樣的養兒,慣兒,寵兒的做法造就了一大批不孝兒,現今還有些父母的想法是,要麼不生孩子,生了孩子就要給孩子最好的,什麼是最好的,享受最好的,住著最好的,穿著最好的,吃著最好的,難道這就是教育孩子的根本嗎?所以,現今在中國不能說養兒防兒,養老不防兒已經是萬幸了,老了自己有家住,自己有自己的老底用,不求誰,不靠誰,不向誰伸手,倆老伴相依為命(指的是感情深厚的夫妻),兒孫自有兒孫福,養兒只能養到大(成人),不可能養到老,兒子有兒子的家,兒子有兒子的事業工作,有句話說的好,這個社會靠誰都靠不住,“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靠自己是最好”,所以,現今養兒並不能防老,只是,即然生了孩子,就應該盡到做父母的責任,把孩子撫養成人,把孩子教育成一個對家庭和對社會有用的人。

  • 5 # 泰尚律聯

    從法律的角度,是兩個概念。

    養兒,可以理解為生育孩子,根據未成年保護法,是作為父母的權利也是義務,子女有得到被撫養的權利。

    防老,可以理解為父母年邁以後,根據老年人權益保護法,子女有贍養的義務,父母有得到贍養的權利。

    從權利義務角度,二者是共同存在且對等。

  • 6 # 風雪夜歸人-在路上

    我外公很幸運,有6個孝順的女兒,已經91歲高齡了。在那個重男輕女嚴重的年代,外公外婆沒有像很多其他窮人家那樣,要不把女兒送人,要不乾脆溺死,而是努力把她們都撫養長大,更可貴的是都供她們上到了高中或中專。

    6個女兒從未協商約定該誰照料有些痴呆了的老爸,每家該出多少錢,看病、手術費用都是心照不宣地自覺分攤。鄰里和病友都說他很幸福——生活起居有人悉心照料,不愁沒錢花,子孫滿堂熱熱鬧鬧,面子裡子都有。

    但他快樂、舒坦嗎?未必。

    至他昏倒在耕作的地裡後,就被兒女們禁止從事一切體力勞動(他開始沒聽還是常偷偷去地裡幹活,直到第二次昏倒才罷休);後又被限制獨自出門;因糖尿病、高血壓被限制了飲食。事實上,他的生活已經基本不由他做主了,這對一個向來自尊、自強,在家說話頂天立地的男人來說,有些屈辱。

    更大的屈辱是他開始大小便失禁,開始丟三落四犯糊塗。可以想象他的尷尬,羞愧、無奈。這時他的脾氣已不再是變得有點固執,而是變得暴躁易怒,這是自尊受到極大傷害後的性情大變。這樣持續了兩三年,他從易怒慢慢變成沉默寡言,不苟言笑。即使是兒女為他慶祝90大壽,他依然一張撲克臉,彷彿“熱鬧都是別人的”。或許,這就是一個勇敢無畏的戰士最後向生活繳械投降,做了命運的俘虜後的狀態吧。

    在我看來,人如果只是“活著”就不能算“活過”。這也是為什麼衣食無憂,兒女孝順的外公不開心。這也是為什麼歐美髮達國家療養制度優越,還是那麼多老人選擇獨居,而不是選擇嚴格管理的養老院。衰老最可怕的其實是自主權、自理能力喪失後尊嚴的逐漸喪失。

    所以,歐美國家興起了自助式或互助式養老社群,有食堂、娛樂中心,專業的老人護理護士,最重要的是老人有自己的單間,甚至可以養寵物。瑞士還推出了“時間銀行”的互助養老模式——身體健康時為其他老人提供服務,積攢時間,當自己需要照顧時可以支取。我們國家其實很早就有類似的互助養老,即一生未婚無子女的“自梳女”退休後住一起互幫互助。

    於我本身而言,我更青睞這種自助或互助養老,因為我喜歡“我的地盤我做主”的感覺。

    很多人抱怨現在子女多不孝,但現在社會少子化,衰老期大大延長,醫療成本飆升,這都完全不同於以往,養兒防老已越來越不現實。

    而且,如果養兒是為防老,傳統重男輕女、男尊女卑思想就無法被摒除;父母一生為子女而活,子女一生為父母而活,大家都會活得很憋屈。

    對於養老和死亡的迷思,建議大家閱讀《最好的告別》一書。對於如何活著,可以讀《活過100萬次的貓》。

  • 7 # 山青水秀167193282

    個人認為,養兒防老既是責任,也是義務。當責任和義務一一完成了之後,自己也就老了,也就無用了。

    然而養兒真的能防老嗎?養兒真的能有用嗎?養兒真的能傳宗接代嗎?養兒真的能快樂和幸福嗎?養兒真的能光宗耀祖嗎?養兒真的能有所依靠嗎?

    ……所有這些都是我們經常會談到的話題,尤其是老來的我們都在為自己的晚年擔憂,甚至害怕有一天自己不能動彈時沒有飯吃,沒有衣穿,沒有錢用,沒有房住等等。儘管現在的形勢對老人們有所照顧,既有退休金,也有養老金,但終究解決不了每個老人所面臨的種種困難和種種壓力,而這些困難所帶來的壓力,將會使每一個老人為之嘆息。

    於是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不得不去揹著沉重的負荷,繼續為後人造福,繼續為後人奮鬥。

    顯然這是當今社會所存在的普遍現象,許多老人都深有感觸,更有體會。尤其是那些個不孝之子,以及忤逆之子和懶惰之子等等,更會讓老人苦不堪言。

    所以養兒防老只是一句空話,並沒有多大的作用,除了傳宗接代卻無幸福可言,更不談光宗耀祖而有所依靠了。當責任和義務全部完成後,自己也就白髮蒼蒼了,甚至這樣和那樣的病接二連三出現,以至於最後掏光了老本,拖累了兒子,只盼早日死去。

    這就是有兒的家庭,也是養兒的下場。當然也有例外的,不能一概而論。

    總之養兒莫喜,養女莫憂。只要自己細心呵護,耐心調教,以及精心培養和認真督導的話,那麼就一定會讓一個個子女長成參天大樹,而成為有用之才。這樣他們才會有足夠的能力和資金,來贍養自己的老人了,並能做到讓老人愉快地度過自己的晚年,而走完自己最後的一程。

    因此每一位父母要教子得法,育子得力,千萬不能去過份疼愛,過於嬌慣,這樣對子女的進步和成長是大有好處的,甚至長大後知輕識重,有禮有貌的,不然就是拔苗助長,最終對己不利,更不談關心和愛護老人了。

    在此提醒天下父母,在培養和教育子女這個問題上一定要專心,一定要用心,當嚴格要求時,要嚴格要求。當嚴肅批評時,要嚴肅批評。做到正面去引導,正面去開導。

    同時希望更多的家庭,能夠拋開陳舊的觀念,再也不要去把養兒防老來作為依靠了。順其自然,終得大吉。一味強調,有害無益。

    最後願每一個有兒的家庭能夠去善待老人,能夠去尊重老人,能夠去體貼老人,能夠去關愛老人吧。

    這是傳統的美德,也是傳統的品德。需要傳承下去,需要發揚下去。不能丟棄,不能放棄,更不能讓後人看不起自己。

    記住盡點心,記住盡點力。記住盡點孝,記住盡點責吧。

    這才是對父母最好的回報,也是對父母最好的報答。何樂而不為……。

    這才是孝兒,這才是孝女,這才是我們一貫所提倡的孝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伊朗核問題反覆背後的美伊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