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長沙蛙豐農業
-
2 # csslb610726795
所有食用菌都屬於真菌體,對於化工類,農藥類非常敏感,對於蓋體首先要分析什麼情況引起的,所以食用菌主要是以防為首,不是治。
-
3 # 初始農人
杏鮑菇的菌蓋,能不能用強氯精消毒,我們得先了解強氯精是什麼,強氯精的作用是什麼。
強氯精,首先,它是化工產品。它是一種長效、低毒、廣譜的殺菌消毒劑。廣泛用於游泳池,飲用水、醫療防疫、及自然災害後的大規模消毒殺菌。能快速殺滅各種細菌真菌,具有滅藻、除臭、漂白的作用。
瞭解了強氯精,我們再瞭解一下杏鮑菇。
據《百科全書》介紹,杏鮑菇,別稱刺芹側耳雪茸。真菌界,擔子菌門。
瞭解了強氯精,也大致瞭解了杏鮑菇,我們從中即可知道,杏鮑菇屬於腐生真菌,而強氯精具有快速殺滅真菌的作用。如果杏鮑菇,處於生長狀態,絕不能使用強氯精,且不說對菌蓋危害多大,一旦把握不好,觸碰到菌絲體,一定造成菌絲體的死亡。這個結果出現,杏鮑菇子實體還如何形成。
如果採摘後使用,題主使用的原因是什麼,我覺得肯定不是因為治療杏鮑菇的病害,那就只有一個答案,就是要去掉杏鮑菇菌蓋上的瑕疵,進行漂白,使用化工產品來改變影片的品性。但這種行為,不管強氯精有沒有,對人體有害的副作用,也為消費者所不恥,更是為杏鮑菇從業者抹黑。做為從業者中的一員,我只能奉勸你,趕快打消使用強氯精的念頭。
其實,要想把杏鮑菇養好,並不難。它屬於恆溫結實性真菌。只要在出菇期,把溫度控制在最適宜它生長的12~16℃,把溼度控制在85%左右,加溼時,不要讓水滴滴至菌蓋上,菌蓋就不會有水漬斑點。把通風掌握好,保持場所氧氣供應充足,保持場所弱弱的散射光,防治好病蟲害,種植出的杏鮑菇就固體潔白,菌蓋泛灰,沒有斑點,當然不需要再費心的去處理,還省去了花費。
總之,一句話,強氯精還是不要用在杏鮑菇種植中,才是最好。
1.杏鮑菇的主要栽培特性有哪些?
杏鮑菇屬低溫型菌類。菌袋發菌最適溫度在23-25℃;原基形成最適溫度在10-15℃;子實體發育溫度一般在15-18℃。溫度低於8℃,高於20℃,子實體難發生,且持續高於20℃,子實體易感染細菌,造成菇體變黃、萎縮,產生異味。因此北方適宜的出菇季節主要集中在冬季11-3月間。
杏鮑菇菌絲生長階段不需要光,光線較強不利發菌;但在原基形成期,需有一定的散射光刺激,以棚內看清報紙為宜,但要避免Sunny直射。杏鮑菇是好氣性真菌,出菇管理期要注意加強通風換氣。北方地區主要的栽培模式為熟料袋栽。
2.栽培杏鮑菇的配方?
目前北方常用配方為:棉籽殼77.7%、麩皮18%、玉米粉2%、糖1%、石膏1%、磷酸二氫鉀0.3%,pH值9~10。pH值調高主要考慮到杏鮑菇採用熟料栽培,在滅菌過程中,pH值要降1。在菌絲生長過程中,菌絲代謝會產生有機酸,降低培養基的pH值。也可將配方中的純棉籽殼改為棉籽殼加雜木屑或玉米芯等按比例混合。
注意點:(1)所有原料要求新鮮、乾燥無黴變。(2)一定注意N素不能超標,即控制好麩皮、玉米粉的量,儘量不要隨意加各種化肥。
3.如何配製杏鮑菇栽培料?
按照配方稱好原料,充分攪拌後按1:1.1~1.2加水,使料的含水量達到60%左右。溼度以堆燜5~6小時後裝袋前為準。注意點:儘量偏幹,嚴防水分偏大。
4.杏鮑菇裝袋的要求有哪些?
採用17×33釐米的高密度聚乙烯塑膠袋。在裝袋過程中,一定使袋內原料鬆緊適度。一般用棉籽殼原料每袋溼重在1~1.1公斤為宜。注意點:過鬆、過緊都不利於生產。最好中間松、四周緊。
5.如何對料袋滅菌?
栽培上應用較多的為常壓滅菌法。滅菌時袋子碼放時菌袋之間要留空隙,採用“井”字型碼放。用鍋爐蒸氣滅菌的最好用鐵架或鐵筐盛菌袋,以防滅菌時蒸汽迴圈不好,產生死角。碼好菌袋後,大火猛燒,在4~6小時內料內達到100℃開始計時。保持13~18小時,依菌袋數量決定。達到時間後,停止加熱,燜12小時後,當料袋溫度下降到60℃時即可出鍋。出鍋後,把菌袋轉入接種室內冷卻到30℃以下時開始接種。
6.接種時如何操作?
一半多采用接種箱接種。也可採用長3米、寬2米、高2米的塑膠布搭好的密閉接種帳。在接種前要對接種工具及接種場所進行消毒。接種帳用氣霧消毒盒消毒,接種用具用1‰高錳酸鉀水或75%酒精進行消毒。按照無菌操作要求進行接種。在在酒精燈火焰上方把袋子開啟,用消毒鑷子或勺子把菌種放入袋內,迅速扎口。要嚴格無菌操作,儘量降低接種環節造成的汙染率。接種完畢,將菌袋放入發菌室進行發菌培養。注意點:儘量不要採用在棚內開放式接種。
7.杏鮑菇發菌管理要點有哪些?
儘量採用原位發菌、原位出菇。將接好的菌袋移到菇棚中,排袋或上架發菌。發菌室溫度控制在20℃~23℃之間。當菌袋兩頭菌絲長到袋的1/4時,可用大頭針扎眼通氣,以利菌絲生長。在此期間,空氣溼度在70%以下,培養30~40天即可長滿菌袋。注意點:杏鮑菇發菌期儘可能減少對菌袋的搬運,以避免菌袋側壁出菇。
9.杏鮑菇出菇管理要點有哪些?
當菌絲長滿菌袋後,再培養8~10天進行後熟,即可進行出菇管理。
去掉封口的繩子,如栽培種為麥粒種可把殘餘麥粒去掉,此時最好不要拉直菌袋,以利保溼。
催蕾:對菇棚進行增光、增溼、加大通風、降溫,使棚內的溼度達到85%以上,溫差10℃左右,但不要低於8℃或高於20℃,持續5~10天后,可見菌袋兩端出現大量的白色塊狀原基。
通氣疏蕾:當原基出現後,適當加大通氣量,以利菌蓋的分化,增加空氣溼度,保持12℃~15℃的溫度。當菇蕾長到1釐米左右時,可用消毒的竹片或刀片進行疏蕾,即去掉生長點(傘蓋),留菇型較好的3~4個即可。
注意點:保留的菇蕾間距要合適,避免長大後擁擠;疏蕾時不要傷及保留蕾,完成後在棚內牆體、地面、通風口處噴殺菌劑,防止傷口感染。
採收:採收時,可用刀片從根部輕輕切下,不要碰到其它幼菇,以防死菇。把採下的菇分級單放,包裝出售。
10.栽培杏鮑菇如何獲得高產?
採用菌牆或覆土出菇可大大提高杏鮑菇產量。具體方法為:把菌袋的1/3塑膠袋去掉,留下2/3。在棚內地上隔60釐米碼放菌袋,每個菌袋間隔2釐米,中間用泥土添實,每層回縮2釐米,兩邊碼菌袋,中間用土填充,一般垛5~6層,上層有5~10釐米間隙,中間用鐵棒從上到下每隔30釐米扎眼,菌牆完成後,用水把中間土潤溼。這種出菇方式可使杏鮑菇高產。
11.如何防止杏鮑菇幼蕾萎縮死亡?
造成幼蕾萎縮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溫度偏高,菇棚溫度如持續20℃以上即可引起死菇,所以出菇期一定要防止高溫,保持12℃~14℃的恆溫。同時注意不要往菇蕾上噴冷水。
12.菌袋側面出菇是什麼原因?
主要原因有:(1)制袋過程中,料偏松,中間空隙較大。(2)菌袋搬運過程中的機械刺激。(3)菌袋內溫度不一致。(4)出菇前,菌袋解口過早,料面失水不出菇,在側面出菇。所以在發菌過程中,防止光照和機械刺激,在發菌超過1/4時,可刺孔通氣,使菌絲生長旺盛而減少出菇。
13.菌袋長球是什麼原因?
其原因主要是菌袋在催蕾過程中,溫度長期低於10℃,使原基不分化。在生產中,避免長時間溫度偏低。適當提高棚內溫度,加強通風管理,可使球轉向商品菇。
14. 如何給杏鮑菇菌袋注水?
注水時要注意觀察菌袋是否缺水?菌絲是否旺盛?凡培養料含水量已顯著下降,但菌絲生長依然旺盛、濃密、潔白的菌袋可直接補水。
第1次補水時間為頭潮菇採摘完畢,第2次為3潮菇結束時。如果料內菌絲生長稀疏、長勢細弱、菌絲髮黃、生活力下降或料內水分適中或自然溫度降至5℃以下或料內已發生病蟲害等,均不宜補水。另外,夏季高溫季節一般也不宜直接補水,易導致整體汙染。另外,注水量一定要控制好,原則上不超過原菌袋的重量,達原菌袋的80%-90%最好。
菌袋後期(三潮菇後)補水的同時,也可同時補些營養物質,常見為0.5%尿素、0.5%的葡萄糖或白糖、0.02%磷酸氫二鉀。
15.注水後的菌袋如何管理?
注水後的菌袋不宜直接催蕾出菇。注水以後要加大通風、降低菇棚溼度到70%-80%,同時將溫度升高至22-24℃,讓菌絲恢復生長,積累營養。如此條件保持5-7天后再催蕾出菇。
16. 杏鮑菇畸形菇問題。
畸形菇實際上就是由於管理不善造成的生理性病害。造成畸形菇的主要原因一是菇棚溫度偏低,可透過提高菇棚溫度到最適生長溫度預防。因為在很低的溫度下,菇體細胞的正常分裂不能進行。原因之二就是通分管理不當造成的。通風的主要目的是為食用菌子實體的正常生長補充氧氣,同時排出其代謝廢物二氧化碳。如菇棚通風不足,造成二氧化碳濃度過大會刺激菌柄、抑制菌蓋生長,造成杏鮑菇出現“大肚菇”;如菇棚通風過量,造成氧氣過量會刺激菌蓋生長、抑制菌柄增粗,形成大蓋杏鮑菇。所以要生產“柱形”杏鮑菇一定要控制好菇棚的通風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