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羽諾池唯

    從商朝開始、帝王去世之後有廟號,所謂廟號,就是在太廟祭祀時候用的名號。而諡號則起源於周朝,他們把商擊滅之後,開始著手給兩個先王擺功,一個誇為“文”,一個稱為“武”,也就是所謂周文王和周武王。這個做法叫“諡”。也就是給統治者的一生行為蓋棺論定。

    諡號的作用就是對君王置褒貶,讓活著的王深自悚慄,不敢過分為非,這發揮了一定作用,春秋時楚共王臨死,很慚愧地對大夫們說:

    我幼年即位,水平很低,國家治理得很一般,還去跟晉國打仗,鄢之戰敗得一塌糊塗,辱沒祖宗,給諸位大夫帶來憂慮。如果我死了,能和先王共受祭祀於太廟,給我的諡號就叫‘靈’或者‘厲’吧,你們斟酌斟酌,哪個更適合我。

    床邊的大夫都愣了,不答應。因為“亂而不損曰靈”、“戮殺不辜曰厲”,都是很惡劣的諡號。但臨死的王很執拗,眾臣勸說無效,終於答應。

    不過到安葬,真的制定諡號的時候,宰相子囊又一說,該為王制定諡號了。眾大夫又一愣:“王臨死前不是說好了,讓我們在‘靈’和‘厲’之間選一個嗎?”子囊說:“我們的王有這麼差勁嗎?赫赫楚國,君王臨之,蠻夷賓服,諸夏敬畏。

    他老人家竟然還覺得自己有過錯,這不是一個很恭敬的君主嗎?我看諡為‘共’比較合適。”於是眾大夫皆稱好。因為“既過能改為共”,也確實符合楚共王一生的經歷。

    秦始皇覺得這麼搞不是以臣議君嗎?所以秦始皇特別不喜歡,下令廢除這個制度,所以他死後就稱秦始皇,沒有諡號,如果有的話,他大概會叫武帝,或者厲帝什麼的。漢代又恢復了諡號,但慢慢變了味,再差的王也可以得美諡。

    綜觀西漢一朝,就沒有被冠上惡諡的皇帝,諸侯得惡諡的倒不少,比如謀反的淮南王劉長,全稱為“淮南厲王”。這當然是諸侯王的權威不夠,無法阻止中央對自己褒貶的緣故。於是,另一種發揮以前諡號作用的東西就出現了,叫廟號。

    廟號同樣是一個蓋棺論定的程式,對王起著褒貶,也就是稱祖稱宗,永享太廟,而沒有廟號資格的皇帝,過一定時期牌位要被撤掉。

    諡號每個帝王都有,廟號只有偉大的君主才配。劉邦的諡號是“高”,而廟號是“太祖”,合起來就是“太祖高皇帝”,文帝的廟號是“太宗”,武帝的廟號是“世宗”,宣帝號稱中興,廟號是“中宗”,元帝其實很孱弱,他在位,漢朝開始衰落了,可是他也很幸運地分到一個廟號,稱為“高宗”,可能是王莽別有用心的緣故,因為他姑姑是元帝的皇后。

    總之,整個西漢,雖然不無舞弊的嫌疑,但有資格稱廟號的也就這麼五位,享有“文景之治”盛名的景帝和非常聰明的昭帝都沒有資格。但是,和諡號一樣,廟號很快變了味,到了唐代,已經是無帝不可以稱宗了。

    漢武帝

    到劉邦建立漢朝之後,開始任用儒生,啟用周禮,於是把周朝的諡號、商朝的廟號這一套再度拿了過來,劉邦死後的諡號是『高』,皇帝,所以史記裡面稱呼其為『高帝』。按照諡法,『高』的意思是:

    德覆萬物曰高;功德盛大曰高;覆幬同天曰高

    這個諡號到後來基本上是開國皇帝專用的。而劉邦的廟號,則當仁不讓稱之為『太祖』。太祖為受天命之祖,自然劉邦當之無愧——畢竟漢朝的基業都是劉邦開創,其父親劉太公只是一個普通的農戶人家。

    到了漢景帝時代,因為漢文帝輕徭薄賦、於民休養生息,群臣覺得漢文帝的德行高深,足以為萬世法,於是給漢文帝立了太宗廟,所謂『祖有功而宗有德』,漢太祖高皇帝劉邦有大功於天下,漢太宗文皇帝劉恆有大德於天下,要讓後世皇帝世世代代祭祀太祖太宗。

    所以我們就可以看到,在漢朝的時候,廟號要比諡號金貴,每個皇帝都有諡號,但是隻有特別傑出的皇帝才有廟號,像驅逐匈奴的漢武帝,就得到了廟號『世宗』——也就是值得世代祭祀之宗的意思。而皇帝也有得到惡諡的可能,比如好色昏庸,賣官鬻爵的漢靈帝,『靈』這個諡號,其實就是群臣對其非常不滿的標誌。

    就這樣一直到了唐朝,本來唐高祖李淵的諡號是大武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的諡號是文皇帝——也就是說,如果按照漢朝的稱呼習慣,李淵應該是唐大武帝,而李世民應該是唐文帝。

    但是為什麼我們都不這麼叫了呢?這個要怪唐玄宗。從唐玄宗開始,皇帝活著的時候就開始上尊號,死後把尊號改一改叫做諡號。於是各種好詞開始堆疊起來了:唐玄宗把李淵的諡號改成『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李世民改成『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這麼一長串,後人怎麼叫呢?又怎麼來評定一生的功過是非呢?於是廟號開始徹底的『放飛自我』了:

    按照商朝的老規矩,只有”高大中世“加”祖宗“,4X2=8,這麼八種廟號怎麼夠呢?

    於是諡號裡面的字也紛紛用起來,各種文宗、武宗、宣宗、哀宗…… 每個皇帝都有了自己的廟號,而諡號也越來越長,成為一種儀式化的名號。

    唐太宗

    就這麼一直髮展下來,到清朝,諡號已經長到了令人髮指的程度,比如說皇太極。

    我們指代他的時候如果用廟號,一般就說清太宗就可以了,但是如果要念出來所有的諡號,那就是:

    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聖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

    肺活量不夠的話,一口氣不打頓,不念錯的念下來,都成為一門功夫了。所以最後總結一下:

    唐之前稱諡號,因為諡號還沒有被玩壞,一般是一個字或者兩個字,可以很精確的指代某個特定的皇帝;而唐之後因為諡號越來越長成為了一種儀式,廟號就取代了諡號的指代功能。

    還有一種說法是:

    從帝到宗的轉變,出現在唐朝,這個轉變的真正原因是帝王諡號的腐敗和濫用造成的,廟諡是指廟號和諡號。在中國古代這兩樣東西流行了幾千年。

    廟號是一個君主(包括國王,皇帝等)死後進入太廟接受子孫後代和天下臣民的祭祀而上的名稱。其名稱都有一定的寓意,譬如我們常見的太宗即有“克啟千祀”之意。

    但廟號並非每個君主都能獲得。它是伴隨著太廟制度而來的,按規定要有一定業績的君主才能進入太廟,即所謂“祖有功而宗有德”。譬如漢高祖,唐高祖等開國之君才有此殊榮。那些沒有功業或行跡太劣者則沒有。

    諡號,是一個人死後,對其生前言行的一種評價,或褒或貶,皆有一定的諡法。《大戴禮記》雲:“諡者行之跡也,號者功之表也。”;《樂記》雲:“聞其諡,知其行”,《五經通義》曰:“善有善諡,惡有惡諡,以為勸戒也。”同時諡號並非君主所專有,而廟號則是君主所專有的。

    作為君主,則基本上都有諡號(除個別亡國之君外),並且還有一定的寓義。譬如常見漢文帝之“文”,即有“經天緯地、道德博聞、修德來遠”等八種釋義。這些廟號和諡號可以從側面看到一個君主的情況。

    漢朝四百多年中,共有23個皇帝(不包括新莽和更始帝)。其中獲得廟號的只有七個,西漢四個東漢三個,足見慎重而並不濫用。這七人分別是劉邦(太祖)、劉恆(太宗)、劉徹(世宗)、劉詢(中宗)、劉秀(世祖)、劉莊(顯宗)、劉炟(肅宗)。這七個人中尊為祖的兩人,兩漢各一人,分別都是開國之君,基本上貫徹了“祖有功而宗有德”的習慣規範。

    廟號之濫,在唐代才發生大變。廟號到了唐朝以後,則違背了它的初衷,成了給皇帝裝點門面和歌功頌德的工具了,除了亡國之君,人人都有廟號了,這樣唐以後的皇帝都可以叫祖、叫宗了。

    同時,唐以前帝之諡號多數為一字,少數為兩字,這樣叫某某帝是很方便的。例如西漢到隋,共有78個皇帝(不包括北朝諸君),復諡的人僅為五人,即漢光武帝,晉簡文帝、宋孝武帝、晉孝武帝、梁簡文帝。

    考其原由,多因帝王太多,諡字有限,諡字若有重複,在當時是以為不好的,自唐以後,皇帝之稱由帝易宗,也與諡號太長,不便稱呼有關。自唐以降,諡號遂濫。字數幾倍於前,徒欲以此爭慕虛榮。

    唐初諸帝的初諡,與前代一致,揆之西漢,高祖大武皇帝,太宗文皇帝,高宗天皇大帝,中宗孝和皇帝,除高宗不符諡法外,其餘似無不妥。至高宗為高祖、太宗加諡,遂掀加諡之風,至玄宗時最終形成了後世的文字繁多的諡號。

    變數千年諡法之局者,為唐玄宗。譬如唐太宗,初諡為文皇帝,本已為天下第一等諡,而後來妄加至“文武至聖大廣孝皇帝”,反掩其美矣。之後諡義愈美、諡字愈多。宋神宗至20字、清太祖至25字,餘皆七字、八字不等,一二字為諡者遂鮮矣。

    康熙

    唐以後之宋,基本沿唐制不變,且加諡字之多,有過之而無不及。譬如亡國之君的宋徽宗的諡號是“體神合道駿烈遜功聖文仁德憲慈顯孝皇帝”。文字之美,那裡看得出是個亡國之君呢?

    不過明清時期帝王稱號又有小的變化,唐宋之時的諡號,諡字多,且每個字地位相同,不分主次。這種情況到明朝時發生了變化。

    明清的諡號對此做了一個改革,在眾多的諡字中分出主次。即多字的諡號,前面的字都是修飾,最後一個字才是主諡。例如明太祖史書都通常稱為太祖高皇帝,他的全稱則是:

    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經過這次的改革,解決了唐宋時期諡字太多,不便使用,反而使帝諡不彰的矛盾。從明以後,帝諡又成為可以經常使用的了。

    但明清時期,對皇帝的稱呼多用年號代稱。例如一般清代史籍上所說的高宗純皇帝,你也許覺得陌生,其實他就是你再也悉不過的乾隆皇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育苗,該怎麼製作培養基?用什麼原料?